如何提升司法服務能級護航營商環境?上海普陀法院這樣做!

2020-12-19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如何提升司法服務能級護航營商環境?11月18日,上海普陀法院召開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民營企業融資糾紛審判白皮書》、《智慧財產權合同案件審判白皮書》、《善意文明執行白皮書》。

上海普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洪珏通報普陀法院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營商環境的相關情況。

辦好涉營商環境案件 提升司法服務品質

普陀法院秉持「為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司法護航」的理念,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規範、引導和保障功能,依法高效審理各類案件,推動形成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

一是注重維護區域經濟穩定,強化涉疫情案件辦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大考」,普陀法院實現疫情防控與執法辦案「兩不誤、兩促進」。在累計派出2385人次幹警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的同時,審結各類案件32625件,服判息訴率達94.16%。

此外,普陀法院依法嚴懲涉疫情犯罪行為。公正高效審結「吳某以代購口罩為名實施詐騙案」,及時震懾不法分子,有力維護防疫秩序,該案入選「上海法院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典型案例」。

普陀法院還加大涉民生糾紛的化解力度。例如,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難以按時發放工資。對此,普陀法院秉持「協商求同」及「平衡保護」原則,促進勞資雙方互商互諒、共克時堅。日前,一次性化解29起群體性勞動爭議糾紛,總標的額超過190萬元,既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給企業回流資金留下了緩衝空間,實現了勞資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注重維護企業智力成果,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地。智慧財產權是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之一,普陀法院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致力於通過司法來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1月至10月,共審結智慧財產權案件2938件,服判息訴率達96.18%。具體而言,積極落實智慧財產權「嚴保護」要求,依法嚴懲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在審理「於某某、萬超公司等侵犯商業秘密案」中,對被告人跳槽後洩露「老東家」商業秘密,且「新僱主」對此明知並以此獲利的情況,依法認定跳槽員工及「新僱主」均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有效懲治「跳槽後洩密」這一侵犯商業秘密的「惡疾」。

普陀法院還推動形成智慧財產權「大保護」格局,依託普陀法院集中管轄普陀、靜安、嘉定、青浦四個區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職能優勢,與四區行政機關合作,共同舉辦「4.26智慧財產權雲直播」等活動,有力推動了智慧財產權跨地區、跨部門保護協作。此外,注重擴大普陀智慧財產權審判的影響力,今年以來,發布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案例》,審結的涉「熱血傳奇」、「蜀門」等4個案例獲評市級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智慧財產權審判知名度和公信力持續提升。

三是注重暢通市場退出秩序,優化破產審判機制,助力企業重煥新機。在辦案中,我們注重對標世行「辦理破產」指標,對於有挽救可能的企業,積極給予司法助力,幫助企業破繭重生;對於無法挽救的企業,通過破產審判,加快市場出清進程。

今年以來,普陀法院破產清算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518.88天,比基層平均值快了27天。在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方面,對於已經完成破產重整程序的企業,及時屏蔽負面執行信息,為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掃清障礙。例如,在「中船公司與大洋公司承攬合同糾紛執行案」中,在確認申請執行公司已經收到重整計劃所確定的債權給付金額後,第一時間對重整企業的失信信息進行屏蔽,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經營。

在推動「殭屍企業」退出市場方面,健全破產企業識別機制,加大執行轉破產工作力度,共審結破產及破產申請案件8件。保障和促進破產管理人履職,針對破產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向市破產管理人協會制發司法建議,獲積極反饋和改進。健全破產府院聯動機制,與區人社局等部門加強溝通,強化與區稅務局銜接機制建設,合力解決破產企業重整、欠薪、稅收、職工社保關係轉移等難題。

四是注重合理分配風險,依法劃清責任邊界,規範市場主體運營模式。風險與收益並存是市場活動的典型特徵,但市場參與者均希望自身風險最小、收益最大。對此,普陀法院對各類交易模式予以公正判斷,避免不合理的權利義務分配及風險傳導,促進市場公平運轉。一方面,合理劃定主體行為邊界。

例如在「劉某訴德邦證券公司其他證券糾紛案」中,投資者自行閱看並籤署關於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相關材料,投資失敗後卻要求證券公司承擔損失。普陀法院在審理中秉持金融消費領域「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結合投資者自行披露的投資經歷和籤約過程,認為其應當清楚相應風險,故判決證券公司已履行告知義務,不承擔投資者損失。該案明確了雙方權利義務邊界,有助於維護金融市場交易秩序。

另一方面,否定不合理的風險分擔方式。普陀法院發揮司法規則導向作用,保障「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下弱勢群體合法權益。例如,在「楊某某訴紫梧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中,紫梧桐公司未經租客同意引入「租金貸」模式,要求租客與第三方金融機構籤訂分期付款協議,由貸款公司向紫梧桐公司支付一年房租,再由租客按期向貸款公司還貸。對此,普陀法院在正確認定雙方合同效力的前提下,依法判定租客有權直接向平臺支付租金,避免平臺利用租客的信用背書不合理分散風險,從而規範平臺的運營模式。

如何提升司法服務效率?緊盯「時間點」!

辦案效率事關群眾司法體驗,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同樣把法院辦案效率納入評價體系。普陀法院堅持「底線管理」思維,把按期結案作為「硬指標」,通過深化多元解紛工作、健全快速辦案機制、強化信息技術運用、加大執行工作力度等方式,為全面提升辦案效率注入新動力。

一是深化多元解紛工作,優化商事糾紛化解效能。普陀法院注重多元解紛平臺建設,建立健全「特邀調解組織+特邀調解員」的訴前糾紛化解模式,將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上海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等15家專業調解機構納入「特邀調解名冊」,並聘請37名特邀調解員,充實商事糾紛先行調解力量,為當事人提供專業性強、耗時短、成本低的解紛渠道。

此外,普陀法院還優化調解與訴訟的對接流程,對於經先行調解成功的案件,當事人可申請司法確認,保障調解協議得到履行;對於先行調解不成的案件,在固定當事人基本信息、送達地址、訴訟請求及無爭議事實後,直接將案件推送至相應速裁法官處,省去立案、分案及卷宗流轉環節,進一步縮短案件辦理時長。今年以來,普陀法院民商事案件訴前調解平均辦結天數為12.78天,比基層平均值快了12.05天。

二是對標「執行合同」指標,健全快速辦案機制。世界銀行通過設立「執行合同」指標來衡量解決商業糾紛所花費的時間。普陀法院對照此項標準要求,推進案件快立快審,提升訴訟效率。暢通立案渠道,完善預約立案、跨域立案等機制,加大網上立案工作力度,提升立案便利度。

今年以來,共網上立案7563件,佔立案總數的66.62%。健全隨機分案機制,結合審判團隊業務專長優化隨機分案系統,理順隨機分案操作、對接流程,縮短案件流轉耗時。目前普陀法院隨機自動分案率為81.74%,高於基層平均水平9.2個百分點。促進「簡案快審」,嚴格落實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簡易程序及小額訴訟程序在立案、送達、審理等程序中簡單快捷的制度優勢。今年以來,共適用簡易程序審結案件13640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65.30%,平均審理期限39.55天;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4819件,程序適用率達23.07%,平均審理期限僅6.65天。緊盯審限把控關鍵環節,嚴格控制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普陀法院民商事案件超法定次數延期開庭率僅為3.27%,優於4.07%的基層平均值。

三是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構建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普陀法院高度重視「智慧法院」成果運用,堅持向技術要效率,向智慧要效能,推動案件辦理提質增效。推動在線庭審常態化,健全在線庭審機制,做好在線庭審的案件選取、前期準備、庭審把控等事宜,確保在線庭審有序開展。普陀法院在審理「吳某涉防疫物資詐騙案」中,因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減少人員聚集,普陀法院採用法院、檢察院、看守所及律師事務所四地連線的「雲開庭」模式,突破了傳統庭審的空間界限,有效提升辦案效率。此外,普陀法院還積極試點庭審記錄改革,在證據交換、詢問、調查、談話、調解、宣判等辦案各流程節點,探索以錄音錄像代替書記員記錄,庭審流暢度和辦案便利度均得到提升。今年以來,共適用庭審記錄改革開展庭審3429件。

四是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及時兌現勝訴權益。及時有效的執行是將裁判轉化為現實的重要步驟,也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緊密相關。為此,普陀法院秉持「加強執行威懾與善意文明執行兼顧」理念,一方面,堅持依法高效執行,今年以來,買賣合同糾紛普通程序案件執限內執結率達79.17%,高於基層平均值8.79個百分點。同時,嚴懲逃避、抗拒執行行為,今年以來,共將2379名被執行人納入失信名單,對7名「老賴」實施司法拘留,對4名「老賴」累計實施12萬元罰款,並追究1人拒執犯罪刑事責任。另一方面,落實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對於企業作為申請人的案件,酌情調低申請財產保全的保證金比例,引導企業以保函代替現金擔保;對於企業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採取靈活查封措施,依法允許被查封的生產設備繼續使用,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提升司法服務能級 畫好「延長線」

營商環境建設是區域發展的中心工作,也是法院服務大局的重要抓手。普陀法院主動對標區域要求、企業需求和群眾期盼,不斷創新服務保障的理念、方法、機制,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助力。

一是聚焦區域發展要求,提供專項司法保障。普陀法院積極助力市、區兩級重點項目建設,例如,普陀法院作為市高院指定的「進博會」智慧財產權專屬管轄法院,在走訪調研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國家會展中心的基礎上,全面梳理涉展會智慧財產權訴訟風險點,並在展會期間駐點提供訴訟服務,連續三年保障展會順利舉辦。

又比如,為更好服務保障普陀重點園區「中以(上海)創新園」運行,普陀法院在園區內設立智慧財產權巡迴審判站並實體化運作,提供巡迴審判、法律諮詢、多元解紛等司法服務,獲市高院劉曉雲院長,區委曹立強書記充分肯定。普陀法院還積極護航區域重點地塊建設,在「鐵工公司與地基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執行案」中,涉案房屋位於普陀區重點地塊「桃浦智創城」,被執行人拒不騰退,將影響城區建設。對此,普陀法院雙管齊下,一方面制定預案,做好強制清退準備;另一方面主動調研,發現涉案的兩家公司在歷史淵源、業務往來、人員交流等方面關係密切,判斷雙方具備和解可能性,進而結合情、理、法開展規勸工作,最終僅耗時30天便實現場地圓滿騰退,有力保障了重點地塊建設。

二是以市場主體滿意度為導向,優化司法產品供給。營商環境好不好,市場主體說了算。普陀法院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努力提升服務保障的精準性、有效性。加強院企日常聯絡,全面走訪轄區各類企業,廣泛徵集企業對於司法服務的期待,今年以來,共收集走訪企業14家,收集匯總問題和建議18條。開展涉民營企業法律風險研判及預警,先後發布《民營企業商事糾紛審判白皮書》《民營企業融資糾紛審判白皮書》《善意文明執行白皮書》等「營商環境系列白皮書」,提示企業經營風險,幫助企業實現從「事後維權」到「事先預防」的根本轉變。普陀法院還與有關部門合作,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例如強化與區司法局、區人社局等部門的溝通聯動,豐富公共法律服務的內容、形式和供給模式,幫助中小企業、困難企業排查、防範法律風險。

三是創建更有吸引力的宣傳模式,提升法治宣傳效果。優化營商環境不僅要有紮實的舉措,還要得到群眾的關注和認可,形成公眾關心支持營商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為此,普陀法院創新案例發布方式,今年首次採用在線形式發布審判白皮書及典型案例,邀請央視頻、新民網、快手APP等媒體全程直播,相較於傳統的現場發布方式,在線發布形式使宣傳更真切、更及時、更廣泛。同時,普陀法院進一步發揮新媒體平臺傳播作用,依託「兩微一端」持續開展線上宣傳,今年以來,共發布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建設的專題報導24篇,累計閱讀量超11.6萬次。此外,普陀法院還組織開展「智慧財產權宣傳月」活動,打出宣傳組合拳。一方面,選取涉「無印良品」「月星」等社會關注度較高、影響力較大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案件,通過庭審直播、線上審理等方式開展宣傳。另一方面,積極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研究選定「涉汽車行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與侵權風險防範」這一主題,前往嘉定汽車城開展專題宣講,得到了企業代表的一致好評。

普陀法院副院長洪珏表示:「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今後,普陀法院將繼續在區委領導和上級法院指導下,進一步增強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以提升審判質量、效率、效果為導向,在司法品質上實現新作為;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導向,在服務能級上實現新提升。(賀天牧 羅薈)

編輯:宋傑

相關焦點

  •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傳播法治聲音 護航營商環境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關於做好「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部署,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切實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11月2日下午,和平區法院召開「傳播法治聲音 護航營商環境」座談會,開門納諫,主動聽取新聞媒體對法院訴訟服務、
  •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丨阜蒙縣法院:傳遞司法聲音 護航營商環境
    近日,自省高院、市委政法委召開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推進會後,阜蒙縣法院高度重視,統籌推進,緊緊圍繞「辦事方便、法治良好、競爭成本強、生態宜居」工作主線,完善細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舉措切實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
  • 上海普陀法院:如何爭創「無訟社區」?物業糾紛調解有門道
    試點「無訟服務站」  打通物業糾紛預防「最後一百米」  今年7月10日,普陀法院院長劉力與普陀區桃浦鎮黨委書記呂將共同啟動了聖都匯小區「無訟家園」顯示屏。點擊屏幕,就可以進入「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當事人可以通過該平臺選擇非訟方式解決糾紛。
  • 憲法宣傳進企業 護航營商助發展 | 博山區法院民二庭走進華成集團
    憲法宣傳進企業 護航營商助發展 | 博山區法院民二庭走進華成集團 2020-12-12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瀋陽市開發區法院創新司法服務舉措 合力共建法治化營商環境
    同時,企業就法律、營商環境方面的困難、需求與法院、營商局進行深度交流,一場活動下來幾方都感覺收穫頗豐。為深入了解企業司法需求,助力轄區企業健康穩定發展,開發區法院積極轉變司法理念,創新服務舉措,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通過多部門聯動配合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 普陀法院網際網路調解室來了
    在上海普陀法院訴調對接中心一間不足15平米的小房間裡,智能終端、液晶拼接屏、高清廣角攝像頭等網際網路設備一應俱全,科技感十足。這是上海普陀法院在多年在線調解、在線司法確認的探索與實踐基礎上,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一間定位於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探索訴前調解全方位、全鏈條改造的專門調解室。
  • 優化社區治理、深化服務效能,普陀這裡治理能級UPUPUP!
    優化社區治理、深化服務效能,普陀這裡治理能級UPUPUP!今年以來,桃浦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美麗桃浦、美好生活」目標優化社區治理、深化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社區治理體系
  • 普陀的他們這樣做→
    為有序推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普陀區在工作中做好「加、減、乘、除」法,精準把脈、對症下藥,著力提升就業服務精準化、多樣化、個性化,千方百計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讓高校畢業生在頗顯寒意的求職中感受到普陀人社幫助、服務及溫暖。
  • 【黨建引領】元江法院四舉措提升司法服務水平
    關注公眾號,弘揚正能量前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法院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領導力,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保障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法院保持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法院整體隊伍素質和踐行司法為民的需要。
  • 上海海事法院獲2019年度中國海事司法透明度第一
    6月8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18(2020)》(「法治藍皮書」),公布了「中國海事司法透明度指數報告(2019)」,上海海事法獲評2019年度中國海事司法透明度排名第一,這也是上海海事法院連續四年排名首位。
  • 上海普陀發布普會貸3.0版 推動形成良性信用循環
    上海市普陀區日前舉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專題暨普會貸3.0版·信易貸平臺發布活動。新版本的「普會貸」搭建網頁端和移動端,融合「公共信用數據+普陀特色數據」,描繪企業信用畫像,精準推送信貸產品,實現銀企快速對接,為緩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提供「普陀方案」。
  • 探索處置上市公司股票新路徑 上海金融法院推出大宗股票司法協助...
    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蘭天鳴)上海金融法院21日發布《上海金融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處置上市公司股票的規定(試行)》,推出了在證券交易所協助下的大宗股票司法協助執行的新機制,探索人民法院處置上市公司股票新路徑。
  • ...守初心,為民司法擔使命—興寧區法院改革創新提升工作質效綜述
    近年來,興寧區法院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提升審判執行質效、服務人民司法需求的重要手段,通過對現有工作機制進行改革,在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案件繁簡分流、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管理、切實解決執行難等方面,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就,各項工作走在全市法院前列。
  • 上海高院通報司法保障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情況
    2020年12月2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上海法院服務保障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情況通報(2018-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近年來,伴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法院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聚焦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司法需求,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全力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和有力司法保障,有效促進了航運法治營商環境的優化完善。
  • 主動服務 司法為民 市法院開展大討論大檢視大提升活動
    主動服務 司法為民 市法院開展大討論大檢視大提升活動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8日 16:50:04 | 作者:通訊員 虞天浩 記者 吳嘉沁 | 編輯:劉海傑  近日,市人民法院召開「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大討論大檢視大提升活動動員會。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參與主辦第四屆世界級生態島環境司法研討會
    2020年9月17日,第四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環境司法研討會在上海市崇明區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給予指導,上海市法學會、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崇明法院)、上海市崇明區生態環境局承辦。
  •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保護生態環境,司法有力量!|2020記者看法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自信?因為,跟隨最高法環資庭的腳步,我無時不感受到一種強大力量。多年來,司法保護生態環境年年都有大作為。而2020年,我印象最深的兩個關鍵詞,是長江與黃河。 回眸年初,參加最高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我的最大感受是一個「嚴」字。
  •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法院要這麼做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法院要這麼做 2020-12-15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法院全線開通12368訴訟服務平臺
    原標題:上海法院全線開通12368訴訟服務平臺   法制網記者 劉建 孟偉陽 通訊員 高遠  今日,上海法院全線開通了「上海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 ,主要解決當事人、社會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案件查詢」、「訴訟查詢」、「電話找法官」等難題。
  • 甘肅礦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2019年集中管轄法院環境司法...
    三、創新體制機制,提升環境司法專門化水平(一)加強專門審判機構建設2019年11月,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蘭州環境資源法庭在甘肅礦區法院掛牌成立,集中審理省內環境資源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賠償訴訟一審案件,成為繼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後全國第二家跨行政區域受理環境資源案件的環境資源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