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法院:如何爭創「無訟社區」?物業糾紛調解有門道

2021-01-18 中國法院網
 

  「以前居民碰到物業方面問題先投訴,解決不成就打官司。有時候官司打不贏,還會導致積怨不斷加深,我們的解釋他們也聽不進去。現在有法院派來的同志坐鎮調解,協商多了,訴訟少了,我們物業公司的服務質量也提高了。」在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社區法律服務站裡,上海中環陸家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蔣菁筠欣慰地說。

  普陀區作為居住密集型老城區,物業類糾紛頻發,這類糾紛呈現出住房產權類型多樣、批量案件量大、矛盾易激化、調解難度大等特點。這類案件的審理存在法律關係複雜、業主舉證難、物業服務標準模糊、雙方利益平衡難以把握等諸多難點。

  近年來,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加快探索從源頭化解物業糾紛,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機制、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打造出一支專業性強、能打硬仗的物業糾紛調解速裁團隊,化解糾紛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發揮社區法官在基層的調解作用

  讓身邊人調解百姓身邊事

  不久前,普陀法院社區法官徐肇啟來到桃浦鎮的公共法律服務客廳,為社區居民講解即將實施的《民法典》。這是「社區法官拉家常」的定期活動,每個星期五的上午,社區法官就和大家圍坐在一起「嘎三胡」,話題全都是阿姨媽媽、叔叔伯伯們關心的物業糾紛、婚姻、繼承這些煩心事。徐肇啟是普陀法院的退休法官,他總是耐心細緻地給大家解疑答惑,不說大道理,只講真實案例。社區居民陳老伯說:「我文化程度低,但是徐法官的話我都能聽懂。

  社區法官不僅要開展法治宣傳,還承擔著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多項職能。從2004年起,普陀法院就委派社區法官到基層開展糾紛化解。掛牌建立社區法官工作室,並逐步推廣至轄區內十個街鎮全覆蓋,並組建了由10名退休法官組成的社區法官隊伍。經過十餘年的探索完善,逐漸形成「定點、定時、定人」「街鎮全覆蓋、工作全日制、功能全方位」的「三定三全」服務品牌,轄區內物業糾紛類訴訟大幅度降低。

  試點「無訟服務站」

  打通物業糾紛預防「最後一百米」

  今年7月10日,普陀法院院長劉力與普陀區桃浦鎮黨委書記呂將共同啟動了聖都匯小區「無訟家園」顯示屏。點擊屏幕,就可以進入「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當事人可以通過該平臺選擇非訟方式解決糾紛。該小區是普陀法院為深化訴源治理,爭創「無訟社區」。據了解,與其他服務站相比,「無訟社區」的「無訟服務站」是「升級版」。它的職能範圍更廣,可以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居民們不用出社區,在百米內就能尋求法律服務,零距離化解矛盾。

  ▲普陀法院院長劉力與普陀區桃浦鎮黨委書記呂將共同啟動聖都匯小區「無訟家園」顯示屏

  近日「無訟服務站」就受理了這樣一起糾紛

  業主康先生因不滿小區垃圾治理,拒付物業費。他一進門就連珠炮似地責問:「我和物業公司沒有籤合同,為啥要付物業費?」「我不認可這家物業公司,作為業主,我有沒有權利換物業?」「物業對垃圾不及時清理,服務不到位,我為啥要付他錢?」對於康先生的訴說,駐點社區法官徐肇啟仔細聽、認真記。

  ▲徐肇啟調解物業糾紛

  隨後,徐肇啟心平氣和地就「三連問」一一作答:「業委會、業主大會與依法選聘的物業公司籤訂的物業服務合同,對業主具有約束力。業主個人以其非合同當事人為由提出抗辯的,法院不予支持。」

  針對物業服務不到位情況,徐肇啟找到物業公司現場溝通核實。確認情況屬實後,他建議物業一方面改進工作,另一方面對業主物業費滯納金等作出適當讓步。物業公司採納了建議並表示願意在今後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從根本上解決與業主之間的矛盾。

  看著康先生還餘怒未消,他又進一步疏導:「在疫情聯防聯控期間中,物業非常辛苦,大家有目共睹,雖然小區管理和服務保持基本有序,但在衛生方面存在疏忽,也是實情。希望能夠換位思考,相互體諒。」通過再三勸解,該起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徐肇啟介紹說:

  「有時居民和物業之間的矛盾,就像『舌頭碰到牙齒』。雖然糾紛不大,但切切實實困擾居民生活,如果矛盾沒有得到及時化解就很容易激化。我們的工作就是第一時間掌握情況,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和主持調解,同時向物業部門提出改進服務的建議,協調多方為居民解決實際問題。」

  「無訟社區」運行至今,已在源頭化解物業類糾紛18件,尚有2件糾紛正在調處,無一例起訴案件,實現「小事不出居委、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就地解決不上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促進物業糾紛「一站式」解決,普陀法院研發上線了「智慧物業大數據平臺」,讓多元解紛建設駛入快車道。

  平臺支持多方接入

  物業糾紛相關主體都能「各取所需」

  平臺可通過語音、文字、視頻、文件上傳等方式,暢通法院與物業公司、業委會各類糾紛解決主體之間的信息共享,做到及時溝通,多方聯動,實現各單位、主體糾紛解決機制效用的最大化。

  數據實現互聯互通

  預防、化解糾紛的「晴雨表」呼之欲出

  物業糾紛在發生原因、衝突結點、事實爭議等各項指數相似度較高,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手段也有共通性。通過各主體數據相互聯通,平臺會抓取上述關鍵信息,預測大批量案件集中爆發的可能性,為預防、化解糾紛提供智能預判。此外,平臺還可以通過對社區業主的數量分布、糾紛特徵、審理情況、判決尺度等數據的實時分析,為多方主體共建類案多元化解決模式提供判例支撐。根據平臺數據,普陀法院發布了涉物業糾紛案件審判白皮書,為妥善處理此類糾紛提出對策建議。

  平臺注重「可視化」

  促進物業糾紛調處透明高效

  在處理物業糾紛時,物業公司會通過平臺客戶端登錄,隨案錄入相關信息並上傳案件證據材料,做到電子留痕。法院、業主、業委會等也可通過平臺及時查詢案件進展情況,做到調解過程公開透明。法院的物業糾紛調解速裁團隊藉此平臺可及時掌握轄區內物業案件的總體情況,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妥善高效化解矛盾。

  鑑於「智慧物業大數據平臺」在物調實踐中的良好效果,在上海高院開發「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與上海司法局「上海司法智慧調解平臺」的對接過程中,將其進行了吸收整合。目前,「智慧物業大數據平臺」已經深度嵌入了兩個平臺中,發揮著更廣泛的集成效果。

  為了充分動員各方面的解紛力量,提升多元解紛專業性,2018年7月,普陀區成立了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物調委」),派遣人民調解員,下沉社區,參與現場調解,化解基層矛盾。

  物業糾紛調解速裁團隊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組建的,這支團隊由「區物調委人民調解員+特邀調解員+社區法官+速裁法官」構成,這四類人員既分工明確,又協作默契。物調委派遣的人民調解員具備一定法學功底,調解經驗豐富;特邀調解員由長期從事物業行業的專業人士擔任,對物業糾紛「專業會診」找到問題癥結,提出解決建議;社區法官和速裁法官則分別負責司法確認聯絡和速裁工作,確保糾紛解決儘快「塵埃落定」。

  團隊成立不久,就接到了石泉街道老顧的求助。原來老顧家住頂樓,已經漏水半年了,物業已經上門修補過三次,但漏水問題仍未解決。特邀調解員先上門實地了解情況,根據工作經驗判斷,因為房屋老舊,需要對整個屋面做防水處理,才能徹底解決漏水問題。

  問題找到了,協調解決的接力棒就交到了物調委人民調解員接正萍的手上。她了解到,維修費用金額較大,需動用維修基金,但小區因系售後公房,目前沒有業委會,無法動用維修基金。為了在梅雨季前解決老顧家的漏水問題,接正萍主動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提議,召開聯席會議,請街道房辦、社區管理辦等相關部門一起參加,制定維修方案,立即施工,修理預算近1.4萬元,由街道先行墊付,等小區業委會成立後,再通過相應的程序從維修基金中返還給街道。從老顧求助到漏水問題徹底解決,前後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

  「我是調解員,也是上海市人大代表,我有幸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旁聽了法院的多起案件,法官調解時的釋法說理給我很大啟發。」接正萍說,「將這些從聽審中學來的『實戰技能』學以致用,讓我在調解工作過程中更具說服力。」

  據普陀法院調解速裁團隊負責人介紹,調解員在物業糾紛調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相當數量的案件在他們的協調下迎刃而解。對於調解成功的案件,由社區法官引導當事人及時進行司法確認,對於調解不成的案件,調解員們會做好無爭議事實及爭議焦點的記載工作,再推送給速裁法官辦理,這樣就加快了事實查明進度,有助於法官速裁,作出「示範判決」。待判決生效後,社區法官和調解員可根據情況參與案件判後釋法和判後調解工作,進一步確保解紛效果。這種調判結合的集中快處模式,將一站式多元解紛融入工作流程,實現了訴請調解和訴訟程序的流水作業、無縫連接。

  2020年1月至今,該速裁團隊承辦了普陀法院全部物業欠費糾紛達千餘起。

 

 

相關焦點

  • 重慶大渡口法院:「無訟社區」成功調處一繼承糾紛
    近日,重慶市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無訟社區」聯調工作站內,韋女士終於放下了懸著好幾天的心:經歷了大哥猝然離世的悲痛,侄女與前嫂子的繼承糾紛終於在法官和人民調解員的主持下得以調解。不用交訴訟費,沒有請律師,由調委會出具調解書的當天就申請了司法確認,韋女士不禁稱讚「無訟社區」的法律服務「又快又好」。
  • 春暉路街道建設「無訟社區示範點」,讓群眾在家門口解決糾紛
    春暉路街道此次建設「無訟社區示範點」,將深入引導轄區居民知法、懂法、守法,將居民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紮實推進「無訟社區」建設工作的開展,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共同營造美麗春暉、幸福春暉。
  • 糾紛在哪裡 調解就在哪裡——益陽市赫山區法院按下訴源治理「快進...
    法制周報·新湖南訊(通訊員皮宣文)3月23日,筆者從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法院獲悉,由該院提請的《赫山區關於開展訴源治理,創建「無訟村(社區)」活動的實施方案》,近日已由該區平安建設領導小組以文件形式下發全區各行政事業單位和鄉鎮及工業園區。
  • 普陀法院網際網路調解室來了
    在上海普陀法院訴調對接中心一間不足15平米的小房間裡,智能終端、液晶拼接屏、高清廣角攝像頭等網際網路設備一應俱全,科技感十足。這是上海普陀法院在多年在線調解、在線司法確認的探索與實踐基礎上,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一間定位於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探索訴前調解全方位、全鏈條改造的專門調解室。
  • 覆蓋率達55.1% 平度法院大力推進「無訟村莊(社區)」建設
    1月15日上午,平度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度第二批「無訟村莊(社區)」創建十大典型案例。平度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閻春光,平度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張可照出席發布會並講話。平度法院和平度司法局分管領導及庭室負責人、平度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調解員、各鎮(街)政法委員參加發布會。
  • 平度法院舉行第二批「無訟村莊(社區)」創建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通訊員 姜昊1月15日上午,平度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度第二批「無訟村莊(社區)」創建十大典型案例。平度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閻春光,平度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張可照出席發布會並講話。
  • 朝陽區法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 專家稱實現了矛盾糾紛「化於未...
    簡單來講,環節一是將試點小區的物業合同全部上鏈,實現全鏈條存證,同時能向監管機構推送預警提示;環節二則是對於存在的糾紛同樣導入到區塊鏈後續鏈條中,對接協作的律所通過電子律師函對雙方的權利進行釋明,督促雙方達成和解;環節三是在律所督促無效,將糾紛導入到「無訴朝陽」工作平臺,交由區法院、區房管局、區司法局、區物業行業協會聯合組建的第三方調解分流平臺調解;環節四是經調解無法實質性化解的,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 融「未發」化「未訴」 朝陽法院探索化解物業糾紛訴源治理新路徑
    記者日前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朝陽法院探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的訴源治理新路徑。新機制不僅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存證,同時引入律師事務所和由朝陽區法院、區房管局、區司法局、區物業行業協會聯合組建的第三方調解平臺,力爭源頭化解物業糾紛。
  • 遇到矛盾糾紛又不想去法院打官司時怎麼辦?可試試用「無訟淮安...
    遇到矛盾糾紛又不想去法院打官司時怎麼辦?在聽聞淮安法院推出「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時,該公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提出了申請。在與雙方公司多次溝通後,調解員孫宇清通過視頻方式,組織雙方共同圍繞爭議焦點開展討論。由於案件事實較為清楚,僅用時半小時,雙方就口頭達成了協議和共識,隨後又通過電子籤名的方式,確認了調解協議。協議約定貨款及違約金現場兌現,一場糾紛就此化解。
  • 如何提升司法服務能級護航營商環境?上海普陀法院這樣做!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如何提升司法服務能級護航營商環境?11月18日,上海普陀法院召開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民營企業融資糾紛審判白皮書》、《智慧財產權合同案件審判白皮書》、《善意文明執行白皮書》。
  • 糾紛在哪,調解就在哪 | 興慶區法院「委派調解」進入常態化
    ❂ 特邀調解員調解買賣合同糾紛,鄰裡矛盾快速化解。「喂,包法官,我是朱福宏(化名),上周交到法庭的案子,經社區調解員調解,被告已配合我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一起房屋買賣糾紛的原告打電話給法官說道。 這是興慶區法院大新法庭委派給社區特邀調解員調解的第一起糾紛。
  • 科技賦能調解:「無訟淮安」獲評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
    淮安智慧法院建設號外號外「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8月28日至9月6日,經過為期10天的網絡投票,「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9月23日,經綜合投票、專家評審,評選出十大創新案例、十大解決方案、十大創新產品,以及優秀創新案例、優秀解決方案、優秀創新產品若干。「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
  • 甘肅嘉峪關市中級人民法院巧用「四則運算」法創建「無訟社區」
    全市案件上升局面得到根本扭轉,調解工作合力得到明顯加強,源頭治理機製得到明顯優化,群眾法治意識得到普遍增強,「訴源」治理和創建「無訟社區」活動成績斐然。  嘉峪關市法院在法治軌道上統籌各方面資源力量參與社會管理,以遞增式多元化解方式,把「無訟」的社會綜合治理理念運用到糾紛解決機制的構建當中。
  • 建成「無訟村莊」245個 青島法院推進多元解紛訴源治理
    青島平度市人民法院店子法庭設在村中的「老胡調解室」特邀調解員胡京偉幫兩人從土地出租價格、果樹成長情況及管理成本等幾方面入手分析算帳,最終成功調解了此案。這是青島法院系統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一個縮影。
  • 傳承「楓橋經驗」,共建「無訟社區」!南圩社區法律診所風雨兼程十...
    傳承「楓橋經驗」,共建「無訟社區」!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宮愛萍,朱涇鎮黨委副書記陸偉萍,區司法局副局長裴雄卿出席並講話。會議由南圩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偉萍主持。29個村居調解主任參加會議。
  • 調解靠前一步糾紛止於訴前
    當天,臧波成功調解了7起糾紛,其中返還原物糾紛、產品生產者責任糾紛、物業糾紛等4件案件當場履行完畢,另兩起糾紛達成調解協議後申請了司法確認,一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調解後原告主動撤訴。「當事人的一個肯定、一句褒獎、甚至是一個感謝的眼神,都是我做好調解工作的動力。」今年37歲的臧波此前10多年一直在法院刑庭、執行局擔任書記員,具有豐富的審判輔助工作經驗。
  • 泉州市積極探索小區物業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機制_中國經濟網...
    為解決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或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企業之間、業主與業主之間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問題,泉州市住建局2018年印發了《泉州市物業管理糾紛調解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要通過三年時間,形成以住宅小區為基礎單元的小區自治和社區共治,規範物業服務企業行為,同時推行小區物業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協調機制,充分發揮調解委員會在預防、化解物業管理糾紛中的作用,切實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
  • 物業糾紛金額小數量多該咋辦?南京溧水法院這麼做
    批量調解顯成效,61起案件一次性解決 近年來,溧水物業糾紛案件數量呈上升態勢。為有效化解物業糾紛,主動防控群體性矛盾,溧水法院成立物業糾紛集中化解攻堅行動領導小組,通過先行調解、巡迴審判、示範性裁判、指導物業糾紛人民調解等舉措,引導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協調共處。
  • 羅源法院「兩點一線一網」強化物業糾紛訴源治理
    為深化非訴糾紛解決機制,從源頭減少物業糾紛,羅源法院主動作為、多措並舉,通過進社區普法宣傳、發送司法建議書、強化多元化解、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為推動羅源縣物業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01夯實法治宣傳「基礎點」通過「兩微一網」推送典型案例、開展「送法進社區」等活動宣傳物業管理法律知識,夯實法治宣傳「基礎點」,提高物業公司對物業管理的重視,引導業主依法理性維權,有針對性地提前介入物業糾紛,降低物業矛盾進一步激化的風險。今年以來,共走訪小區6個、物業公司5家,發放宣傳手冊材料500餘份。
  • 淮安洪澤:以「無訟」文化引領多元解紛
    近年來,洪澤法院以「天下無訟」為己任,深挖「無訟」文化淵源,倡導無訟少訟、無執少執。緊緊依託「無訟村居」創建工作,圍繞「一體兩翼」訴非對接工作模式,聚焦「一站式」解紛本體,統籌推進訴源治理與分調裁審,深入推進「一站式」建設,不斷滿足群眾多元解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