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矛盾糾紛又不想去法院打官司時怎麼辦?可試試用「無訟淮安...

2020-12-15 澎湃新聞

遇到矛盾糾紛又不想去法院打官司時怎麼辦?可試試用「無訟淮安」這個平臺

2020-09-02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力推動『無訟淮安』創建,緊扣『聚合力、強平臺、提質效、走前列』的目標定位,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提檔升級、形成影響。」這是淮安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章潤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全市法院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

「無訟淮安」是淮安中院自助開發的在線多元調解平臺,目前訪問總量33萬人次,調解機構1532家,調解員數量3462名,今年以來對2638件案件進行了調解,調解成功1692件,相關工作入選《江蘇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先後得到江蘇省高院院長夏道虎、安徽省高院院長董開軍、市委書記蔡麗新等領導的充分肯定。

理念的轉變

強化矛盾糾紛「事前防」

「收到了收到了!」2020年7月3日上午,「無訟淮安」平臺視頻上,江蘇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曬出了被申請方的微信轉帳記錄,證實該貨款及違約金已兌現。

今年7月,江蘇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向漣水縣人民法院起訴漣水縣紅窯鎮的一家企業。漣水法院立案庭收到該案件立案材料後,在徵求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迅速將案件分流至駐院人民調解工作室,由人民調解員孫宇清負責處理。

孫宇清閱卷中發現,本案中,江蘇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與南京某家具有限公司籤訂家具購銷合同並預付4000元訂金,但是對方卻遲遲沒有交付家具。江蘇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想打官司卻有著自己的顧慮:本案的訴爭標的不大,打官司不僅增加申請方交通、食旅費用支出,也增加雙方人力和時間成本,到底劃不划算?在聽聞淮安法院推出「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時,該公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提出了申請。

在與雙方公司多次溝通後,調解員孫宇清通過視頻方式,組織雙方共同圍繞爭議焦點開展討論。由於案件事實較為清楚,僅用時半小時,雙方就口頭達成了協議和共識,隨後又通過電子籤名的方式,確認了調解協議。協議約定貨款及違約金現場兌現,一場糾紛就此化解。

辦理案件是職責,化解矛盾是使命。這是淮安中院樹立的新理念,「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就是這種理念的實踐平臺。市民通過手機進行實名認證後,即可從婚姻、家事、民間借貸、道路交通事故等20多種常見民事糾紛中選擇進行訴前調解。該平臺還為當事人提供法律知識解答、解紛方式引導、訴訟風險告知、訴訟服務指引等線上服務,及時幫助解決法律問題,引導在訴訟外理性化解糾紛。

科技的力量

推動矛盾糾紛「線上調」

葛某與肖某(女)於2012年6月舉行結婚儀式,未辦理結婚登記。因家庭瑣事爭吵,肖某於2019年10月離家出走,至海南工作。2020年1月,葛某訴至洪澤法院東雙溝法庭,要求判令雙方女兒隨自己共同生活,肖某承擔女兒撫養費。雙方不約而同地向法院提出,儘量避免和對方見面。原來,雙方積怨較深,以至於最近幾次見面均爆發激烈爭吵,甚至鬧到報警的程度。法庭調解員邵軍電話通知雙方在手機上安裝「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微信小程序,召集雙方通過該平臺進行在線視頻調解。在確認雙方身份後,調解員邵軍逐個與其談話,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即雙方女兒隨葛某共同生活,葛某自願承擔女兒全部撫養費。調解員邵軍通過平臺向雙方發出調解協議,雙方閱讀後,通過在線籤名功能立即進行籤字確認,一起矛盾尖銳的同居關係子女撫養糾紛順利化解。

疫情期間,「無訟淮安」充分發揮其「隔空」優勢,讓當事人「不見面也能握手言和」。通過本平臺,用戶可以實現遠程視頻調解、電子證據交換、文書線上簽字,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

2016年,王某從李某處購買了一批鋼材,約定2017年底結清賒欠的6萬元鋼材費,直到2020年王某依然沒有支付欠款,故李某訴至法院,請求王某支付所欠鋼材費及利息。

法官了解到王某人在國外,因疫情影響難以回國應訴,在此情況下,法官多次通過電話與其聯繫。得知雙方都有調解意願後,法官採用線上視頻連線方式進行調解,經反覆溝通協商,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通過線上電子籤名籤署了調解協議。

持續的推進

實現多元化解「再升級」

長期以來,「無訟淮安」堅持建用並舉,加強平臺後續開發,回應實踐需求,不斷優化完善平臺功能。

增加OCR智能識別、手機掃描材料上傳等功能,減輕調解員和當事人信息錄入工作量,提升用戶使用體驗。貫通「無訟淮安」平臺和法院內網、最高院訴訟服務平臺,實現各系統案件狀態同步,支持案件相互流轉;按照少開發項目、多增加模塊的原則,積極與司法部門溝通,將各類調解平臺入口統一至「無訟淮安」平臺,共同為群眾提供「線上解紛一站式服務」。推動網上司法確認功能儘快實現,賦予網上調解協議以執行強制力。

始終堅持「服務群眾」的目標,結合「法官進網格」和24小時自助訴訟服務建設,努力讓平臺為更多群眾知曉並使用。在保證全市各級人民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專業調解組織全部在線註冊的基礎上,不斷培育平臺調解力量。編寫《「無訟淮安」使用常見問題答疑》,對調解員反饋較集中的問題以及使用中總結出的使用技巧進行歸納整理,及時為調解員答疑解惑。

點擊上方連結

教您如何使用

供稿:趙大為 胡思遠

原標題:《遇到矛盾糾紛又不想去法院打官司時怎麼辦?可試試用「無訟淮安」這個平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技賦能調解:「無訟淮安」獲評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
    淮安智慧法院建設號外號外「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8月28日至9月6日,經過為期10天的網絡投票,「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9月23日,經綜合投票、專家評審,評選出十大創新案例、十大解決方案、十大創新產品,以及優秀創新案例、優秀解決方案、優秀創新產品若干。「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
  • 重慶大渡口法院:「無訟社區」成功調處一繼承糾紛
    近日,重慶市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無訟社區」聯調工作站內,韋女士終於放下了懸著好幾天的心:經歷了大哥猝然離世的悲痛,侄女與前嫂子的繼承糾紛終於在法官和人民調解員的主持下得以調解。不用交訴訟費,沒有請律師,由調委會出具調解書的當天就申請了司法確認,韋女士不禁稱讚「無訟社區」的法律服務「又快又好」。
  • 淮安洪澤:以「無訟」文化引領多元解紛
    今年以來,訴訟服務網立案2357件,移動微法院立案30件,網上立案率超90%。移動式線上解紛。升級非訴訟服務分中心,融聚公證、律師、人民調解等線下「一站五室」資源,入駐無訟村居、無訟淮安、江蘇微法院等程序,拓展遠程視頻開庭、鑑定、接訪等,實現「線上+線下」雙軌並行解紛,指尖上搞定訴訟全過程。效能化推進外包。
  • 上海普陀法院:如何爭創「無訟社區」?物業糾紛調解有門道
    試點「無訟服務站」  打通物業糾紛預防「最後一百米」  今年7月10日,普陀法院院長劉力與普陀區桃浦鎮黨委書記呂將共同啟動了聖都匯小區「無訟家園」顯示屏。點擊屏幕,就可以進入「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當事人可以通過該平臺選擇非訟方式解決糾紛。
  • 打官司時法院為何要收取訴訟費
    為了弄清楚這件事情,先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公安局是為人民服務的,出警是不收費的,為什麼不收費呢,因為他的職責是保護社會的共同利益,遇到困難找警察,這是大家的共識,但是現在公安局也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報警的了,職責分工也越來越細了,但是大家有沒有覺得,從來都沒聽說過遇到困難找法院,這就是職責問題,因為法院的職責是審判,畢竟需要打官司的是少數人,這是職責上和其他機關的區別
  • 「無訟淮安」調解平臺獲得2018-2020年度江蘇省法治建設創新獎
    再添榮譽近日,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榮獲由中共江蘇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 江蘇省司法廳授予的「2018-2020年度江蘇省法治建設創新獎」。「無訟淮安」2020年度成績2020年以來,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導下,在市司法局的支持下,「無訟淮安」取得巨大成效。平臺訪問總量達34萬餘人次,共計入駐調解組織1864家,調解員3951名,諮詢師10名。平臺線上受理糾紛6713件,調解成功3761件,正在逐步成為「老百姓身邊的解紛專家」。
  • 朝陽區法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 專家稱實現了矛盾糾紛「化於未...
    信任度創始人兼CEO、司法區塊鏈專家馬臣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朝陽區法院探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訴源治理新路徑,形成了梯度化的化解模式,從而實現矛盾糾紛「化於未發、止於未訴」。他進一步分析稱,此次探索很好的借鑑了「共識、共建、共治、共享」的區塊鏈思維。
  • 春暉路街道建設「無訟社區示範點」,讓群眾在家門口解決糾紛
    春暉路街道此次建設「無訟社區示範點」,將深入引導轄區居民知法、懂法、守法,將居民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紮實推進「無訟社區」建設工作的開展,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共同營造美麗春暉、幸福春暉。
  • 周寧法院助力無訟「四區」建設
    寧德新聞網1月5日電 (蘭梅珍)近年來,周寧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貫徹「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工作要求,多措助力無訟「四區」建設。一是護航產業發展,助力無訟園區建設。
  • 建成「無訟村莊」245個 青島法院推進多元解紛訴源治理
    這是青島法院系統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一個縮影。「人民法院負有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鄉村振興的職責使命,青島兩級法院深度推進多元解紛、訴源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回應了新時期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和新期盼。」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方民近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我院掛牌成立全市法院首個法官工作室 著力推進隴田鎮東華村「無訟...
    成立法官工作室,是我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訴源治理,在我區共建「無訟村居」,著力推進汕頭市2020年市級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實踐創新項目——隴田鎮東華村「無訟村居」建設的一項具體舉措
  • 遭遇糾紛,調解還是打官司?律師:調解解決糾紛可防止矛盾激化
    1問調解好還是打官司好?陳志煌:調解是指通過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以外的第三方,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為依據,以及社會公德(公序良俗)的調整,對糾紛各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願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 房客不肯搬離名人故居 「無訟網格」助力蘇州法院解難題
    近日,蘇州姑蘇法院利用網格化聯動,成功調處一起涉控保建築協議搬遷案。通過法官進網格化解矛盾糾紛,解決了案涉的搬遷糾紛,也避免了承租人的另案糾紛,達到了一攬子化解矛盾的社會效果。   顧家花園13號,系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蘇肇冰的故居。
  • 焦作山陽區:「無訟小區」的和諧密碼
    調解現場 王佩攝人民網焦作11月20日電(王佩)養狗不拴繩、車輛亂停亂放、噪音擾民……小區鄰裡糾紛,件件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在焦作市山陽區,有一棟遠近皆知的和諧樓院——定和街道辦事處的豐收小區,這裡有2000多名居民,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有人理,碰到矛盾第一時間有人管。
  • 想打官司沒錢請律師怎麼辦,一位十四年從業經驗的律師的良心攻略
    有人欠我錢不還,怎麼辦?起訴唄我們籤的合同,他不履行,還兇我,怎麼辦?起訴唄老闆拖欠我工資,還把我炒了,我該怎麼辦?仲裁唄可能很多人的生活裡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小麻煩小糾紛,訴訟是很好的解決手段,但是因為事情很小或者錢不多,就會心裡嘀咕律師費好貴啊,不想給或者真的沒錢給。此篇文章就是為這些人所寫。同行勿噴哈哈。
  • 呈上2020年淮安法院答卷,請您來評判!
    今年以來,淮安中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總目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執法辦案等工作,在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克難攻堅中詮釋責任擔當,交出了一份護航淮安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司法答卷,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傳播法院正能量 唱響法治好聲音——淮安中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獲評...
    近年來,淮安中院主動適應融媒體時代各種新媒體平臺,自覺落實主體責任,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方便快捷、傳播速度快的功能優勢,每日發布全市法院工作動態、先進人物、特色亮點、典型案例、法律資訊,並推出12368訴訟服務熱線、「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審判流程、司法公開等多項司法便民利民服務平臺和舉措,通過公眾號平臺實現群眾與法官互動、司法與民生互動、網上與網下互動
  • 去法院打官司,沒有「關係」就一定會敗訴嗎?
    如果籠統的就打官司來說,沒有「關係」你可能會敗訴。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關係社會、而且對很多人來說,去法院打官司一輩子可能就只有一次。但是「法大於情」是法官判案的底線。至於你為什麼會敗訴,這可能與「關係」沒有多大聯繫。
  • 糾紛在哪,調解就在哪 | 興慶區法院「委派調解」進入常態化
    「我周一交過來的訴狀,隔了一天就經法院委託的律師調解了,還不用交訴訟費,真是方便,」一起民間借貸的原告向法庭申請司法確認時高興的說。興慶區法院大新法庭從5月26日開始向律所委派案件,目前律所已成功化解離婚、勞務、房屋買賣合同等糾紛10件,律師調解充分發揮了專業優勢,為當事人提供了高效、經濟、便捷的解紛途徑,為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
  • 消費糾紛雙方欲對簿公堂 訴前調解促成和解協議
    調解員:訴前調解方便群眾「中國人都講究和為貴,要不是實在找不出解決辦法,誰都不想打官司,打官司耗費人力、物力、時間,能調解解決對雙方當事人都有好處。」訴調對接中的「訴」即訴訟,民間俗稱打官司;「調」顧名思義即調解。「用『門診』和『住院』來形容訴調對接再形象不過了,如果能通過『門診』化解糾紛,就不一定非要『住院』了。「米樂兒童攝影美學館的維權案件到法院打官司,結果無非是判決了以後,申請強制執行。通過我們調解,雙方達成和解,並籤訂和解協議和司法確認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這樣也有利於減輕法院的訴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