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發生5.5級地震,已是本月第三次,9.3級大地震預言或成真?

2020-12-24 鼎盛講武堂

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地震,震級為5.5級

據日本天氣新聞網報導,日前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區域又發生了一次芮氏5.5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我國測定震源深度為10千米),日本氣象部門隨後向關東地區發布了緊急地震速報,這已經是該地區一周內第三次接收到地震預警。

關東地區主要由茨城縣、栃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構成,是日本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三分之一以上的日本人都在這片地區居住,這幾個地方中,茨城縣水戶市、日立市、千葉縣旭市、福島縣磐城市和郡山市有較為明顯的震感。

這次地震雖然並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但有相關消息稱,可能在接下來有比此次震級更強的六級地震發生。進入本月以來,日本已經接連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均超過了5級。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接下來會發生預言中的9.3級大地震,但也著實不是什麼好消息。

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

日本是一個島國,處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在板塊運動時難免發生碰撞和擠壓,這時交界處的巖層出現了變形、斷裂等情況,導致地震產生。由於日本整個國家都處在地震帶,所以一年到頭有很多地震發生。按理說,當地人對這樣的地震已經十分習慣,但是近來,日本海岸多次出現了地震魚的蹤跡。地震魚也就是皇帶魚,歷史已經多次證實只要皇帶魚出現就意味著接下來會有大地震發生。

此前,日本相關專家也表示,未來在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可能會發生芮氏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屆時,還可能引發大的海嘯,最高將達30米高度。受到影響最大的可能要數福島第一核電站,如果它被巨浪淹沒,除了會給日本民眾生存帶來極大威脅外,還會嚴重威脅到周邊國家。

按照專家講的,這樣的大規模海嘯每隔三四百年就會出現一次,按時間推斷,現在已經迫在眉睫,但從科學角度來看,地震是無法精確預測的。日本公布的這樣的推論,也只能作為參考。所以,不僅這些地震不能看作是9.1級甚至是9.3級大地震的前兆,而且未來是否會真的發生大地震在現在都是一個未知數。

地震發生後短時間內的預警十分重要

雖然日本常有各種預防地震的演練,但9級以上的大地震一定會引發大規模的海嘯和火山噴發,人類到時根本無法用沿岸堤壩防禦,想要民眾得以存活,政府只有及早帶領撤離這一個選擇。有消息稱,在日本頻繁的地震後,已經有至少20座火山重新進入活躍狀態,尚不知何時會突然噴發。

相關焦點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日本又來了次5.6級地震,今年已有3次大地震
    3月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了一些自然災難問題可能又不少了,確實在地震方面的發生較多。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
  • 日本又現5.6級地震,3月已有5次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
    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雖然這次的地震強度不是很大,但是在3月以來的5級至5.9級地震區間還是相對較強了,本次地震由於離陸地區域較遠,所以沒有什麼影響。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6月25日1時40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5.8級地震,3時47分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了5.9級地震,6時25分紐西蘭南島地區發生了5.6級地震。可以說短時間這些地震真的是太活躍了,分別都是在5.5級以上。下面我們重點就用日本的地震來說明下情況。因為日本氣象廳顯示的等級還要強一些。
  • 臺灣花蓮縣6.7級地震 近5年發生14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4月18日電 綜合報導,18日13點01分,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6.7級有感地震,全臺各地明顯搖晃。花蓮被稱為「濱海之城」,其所處的位置較易發生地震,近5年來,花蓮就發生了14次6級以上地震。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該年報稱,從中國各個省份情況來看,臺灣及近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強度為6.7級,數量和強度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在大陸地區,西藏發生2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強度最高;四川發生7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頻次最高、強度第二;新疆發生3次5級地震,最大為2月2日新疆塔城5.2級地震,地震頻次與西藏相當;甘肅發生2次5級地震,最大為10月28日甘肅夏河5.7
  • 日本福島縣近海發生5.3級地震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 預言成真?地球出現故障,5月第1個大地震出現!等級為7.2級
    雖然,這些自然災害的出現都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全球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自然災難,家家戶戶也都了解各種關於自然災害的防護措施,並且具備防災的能力,只要不影響到生命安全問題就是最幸運的事了。2020年以來,很多人都在抱怨想重新來過,都說今年簡直就是一場災難。甚至將瑪雅人預言、火星男孩預言和霍金預言等信息帶火了起來。
  • 靖西地震已發生餘震25次,廣西為何連發5級以上地震?解答來了(圖)
    今天早上發生在百色靖西市的地震牽動著大家的心截至今天下午6時廣西地震臺網共記錄到餘震25次最大一次餘震3.9級新聞回顧:揪心!百色靖西市、崇左大新縣連續發生地震,已致1人遇難5人受傷權威發布!剛剛,廣西百色靖西突發5.2級地震!
  • 世界最強地震9.5級,其威力到底怎樣,如果發生15級地震有多可怕?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生了9.5級大地震,這是有儀器記錄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一次地震,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這次大地震還引發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掀起的浪潮高達25米,給日本和菲律賓的東部沿海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地震年報中獲悉,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 6.3 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 6.7級地震。從各省份來看,臺灣及近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強度為6.7級,數量和強度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
  • 雲南巧家縣發生5級地震,大陸地震預警網第56次成功預警
    雲南巧家縣發生5級地震,大陸地震預警網第56次成功預警 澎湃新聞記者 廖豔 2020-05-19 09:28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國發生7.5級大地震,附近曾有過9.2級地震,為何這麼強?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10月以來,關於地震的發生可以說並不多,已經統計到的6級(包括6級)以上的強震也就5次,相對來說地球還算比較穩定。當然在這5次之中,就包含了10月20日才發生的一次7.5級大地震,這是10月以來最強地震。
  • 日本9級大地震已9周年!日本氣象廳:它叫東日本大地震
    作為對比,2011年2月26日拍攝的這一地區,正常的海岸線上是沒有海水侵蝕的痕跡的,從這個對比上說,仙臺市沿海岸線洪水侵襲的情況是3月11日襲擊日本的破壞性地震和海嘯的明顯痕跡。而時至2020年3月11日,距離那大地震已經過去了9年。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顯示,日本氣象部門通過從本月22日開始統計,以日本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的地震就已經接連發生40次以上,所以是高度頻繁,其實在這之前,日本還出現了兩次強震,發生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和本州東岸近海,等級大小分別為6.5級和6.2級,所以這個強度非常大。而這些小地震相當於就是在強震之後,特別是上面提到了日本東部地區的地震相對較為活躍。
  • 2019年河南共發生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 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孫煊哲實習生李靜雅通訊員劉臻張婷婷大河報訊 1月8日,記者從河南省地震局獲悉,2019年全年河南地震臺網共記錄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比2018年多56次,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
  • 日本2019年地震上千次,未來30年7級以上地震概率90%,9級沒有?
    而每次發生地震之後,科學家們進行研究或說明,也是以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講解為主,也就是說明地球引發地震的一個基本情況,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地看出,地震的發生情況或產生的影響有多大。2020年已經到了,世界各國也可以看到在前一年整體的地震情況,而最近,日本就發布了一個全年的地震數據,我們來看下。
  • 5月全球第1個大地震出現,等級7.2級,地球咋了?
    而在5月我們同樣是看到全球不一樣的現象,那就是高溫熱議之後,看到了較大地震的出現。根據地震臺網正式測定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5月06日21時53分,位於印尼班達海發生了7.2級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美國地震監測網顯示為6.8級,等級存在差異參考下,我們以我國監測數據為準。從7級(包括7級)以上的地震來說,這也是2020年以來的第4個大地震,5月第1個大地震。
  • 臺灣發生5.8級地震,今年四級以上地震達45次
    12月10日21時19分,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亦有明顯震感。臺專家稱地震釋放能量相當於5.6顆原子彈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臺灣這次發生的5.8級地震,震中位於宜蘭縣海域,距臺灣島15公裡,距臺北市57公裡。
  • 印尼附近海域發生芮氏8.5級地震
    2009年9月2日下午:印尼西爪哇省發生7.3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西爪哇省打橫地區西南約142公裡處的印度洋海域。日本東北部7.2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