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了?日本又現5.6級地震,3月已有5次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

2020-12-21 冷眼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冷眼

3月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了一些自然災難問題可能又不少了,確實在地震方面的發生較多。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

雖然這次的地震強度不是很大,但是在3月以來的5級至5.9級地震區間還是相對較強了,本次地震由於離陸地區域較遠,所以沒有什麼影響。

從地理位置來看,本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也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難道我們的地震帶真的是活躍了?並且在2020年3月25日的時候,位於千島群島還發生了一次7.5級大地震也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不過經過分析之後,7.5級地震是屬於板塊運動導致的,美國地質調查局指出是由於千島溝直接相鄰(或在其下方)的太平洋板塊內發生了淺的反向斷裂,所以說地震是正常的發生情況,這並不能說我們「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同時日本這次地震也算是正常的,也沒有報告指出異常。

那我們來看看今年以來的整體數據情況,從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從2020年以來,全球總計出現了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次數為20次,其中最強的一次地震為古巴南部海域7.7級大地震,第二強的地震就是3月25日發生在千島群島的7.5級大地震,第三個也是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

所以綜合情況而言,今年已經發生了3次7級(包括7級)以上的地震,也就是今年已有3次大地震,這就是一個較大地震的情況。而在20次較大地震之中,其中1月佔比為12次、2月佔比為3次、3月暫時佔比為5次(3月還未結束)。所以暫時以數據來看1月的較強地震是最多的。

單獨再來看看3月的一個地震情況,3月已經記錄到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為28次,去掉5次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那就是還有23次5級到5.9級範圍內的地震,所以確實也不少。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整體地震情況,我們這裡也期待接下來以及未來的地震稍微少一點,因為每次出現地震之後,我們都擔心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陸地區域是直接的破壞,海洋區域地震的話除了擔心對陸地的直接破壞,還要擔心海嘯的問題,這就是不一樣的情況。

地震說完了,我們還是來普及下地震知識,我們也強調了無數次了,地震在科學之中是無法進行預測的,這已經是一個事實,如今科學界雖然在不斷的分析,推遲地震發生的概率,但是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那就是地震確實依然無法進行預測,概率只能作為參考數據。

而對於地震雲,地震雲,生物異常等說法,不少人也說可能與地震有關,如今也可以明確的說,沒有證據顯示其中存在因素,所以也不具有說可以預測地震的情況。大家可以明白了吧?地震就是無法精確預測,我們人類也沒有辦法,而如今能夠減少地震影響說得最多的就是地震預警了。

地震預警的簡單說明就是「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發出警報」。而詳細的說明就是,建立在地震波的基礎之上,在地震發生以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以減小當地的損失。如今全球許多國家都在實施地震預警,包括中國,日本,美國等,都在建立這種機制,我國的發展速度還是較快,不少地區可能已經步入到了「秒級預警」時代,所以說給不少人帶來了直接性的好處,未來當全球聯合實施「秒級預警」的時候,我們以後就不用擔心地震的問題了,這就是地震預警的好處。

相關焦點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日本又來了次5.6級地震,今年已有3次大地震
    3月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了一些自然災難問題可能又不少了,確實在地震方面的發生較多。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臺灣花蓮縣6.7級地震 近5年發生14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4月18日電 綜合報導,18日13點01分,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6.7級有感地震,全臺各地明顯搖晃。花蓮被稱為「濱海之城」,其所處的位置較易發生地震,近5年來,花蓮就發生了14次6級以上地震。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該年報稱,從中國各個省份情況來看,臺灣及近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強度為6.7級,數量和強度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在大陸地區,西藏發生2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強度最高;四川發生7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頻次最高、強度第二;新疆發生3次5級地震,最大為2月2日新疆塔城5.2級地震,地震頻次與西藏相當;甘肅發生2次5級地震,最大為10月28日甘肅夏河5.7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6月25日1時40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5.8級地震,3時47分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了5.9級地震,6時25分紐西蘭南島地區發生了5.6級地震。可以說短時間這些地震真的是太活躍了,分別都是在5.5級以上。下面我們重點就用日本的地震來說明下情況。因為日本氣象廳顯示的等級還要強一些。
  • 新疆和田3個小時7次地震,最高震級6.4級——今年第二次6級地震
    新疆和田地震新疆和田地區於2020年6月26日發生地震,首次地震時間於凌晨4:29。在之後的三個小時裡,連續發生地震共計七次,最大震級6.4級。這也是我國今年第二次6級以上地震,也是新疆今年第二次6級以上地震。
  • 最大震級7.1級!全球兩天內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6月4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中國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消息,近期地質活動頻繁,全球兩天內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最大震級7.1級。(新華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生5.5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4日9時32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緯35.57度,西經117.41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濱海之城」花蓮地震頻發 近5年有14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4月18日電 綜合報導,18日13點01分,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6.7級有感地震,全臺各地明顯搖晃。花蓮被稱為「濱海之城」,其所處的位置較易發生地震,近5年來,花蓮就發生了14次6級以上地震。臺灣信義區松仁路地表發生開裂,市民紛紛走上街頭。
  • 中國地震局: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地震9次,最大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
  • 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最大7.8級
    《年報》稱,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9次為7級以上地震,級別最大的地震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全球7級及以上地震頻次少、強度低,打破了2004-2018年全球每年都有8級以上地震發生的強活動狀態。我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
  • 日本又發生5.5級地震,已是本月第三次,9.3級大地震預言或成真?
    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地震,震級為5.5級據日本天氣新聞網報導,日前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區域又發生了一次芮氏5.5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我國測定震源深度為10千米),日本氣象部門隨後向關東地區發布了緊急地震速報
  • 日本有9座火山或噴發,2020年6級以上地震14次
    而在2月11日,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比較令人驚訝的科學消息,根據日本氣象廳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從1月到2月的時間之中,日本的火山活動十分的活躍,並且針對9座火山發出了「火山口周邊警報」,一個海底火山發布「噴發警報」,可以說非常多,同時在日本周邊還有幾個警戒的區域,可以想像,2020年1月到2月的火山是有多麼的活躍,當然火山噴發屬於正常的情況,所以大家也不要驚訝,畢竟他們的周圍活火山真的太多了。
  • 2月21日總計出現5次5級以上地震,最強5.8級
    在地球上,地震可以說是一個正常的情況,不過在2020年這個特殊時期,可能很多人都會「亂想」,說地震可能頻繁了。因為自然災難在2020年以來遇到的可能有點多,是不是今年很特殊?其次包括澳大利亞野火對全球性的汙染,NASA稱繞地球一圈,日本火山噴發預警等。這些都給我們說明了今年的自然災難短時間可能相對較多。
  • 西藏尼瑪縣發生6.6級地震 隨後發生4.3級地震
    中新社拉薩7月23日電 (趙朗)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23日4時7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發生6.6級地震,6時28分,該地又發生4.3級地震。經核實,暫未接到人員傷亡、房屋倒塌情況報告,消防救援力量已集結待命。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地震年報中獲悉,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 6.3 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 6.7級地震。從各省份來看,臺灣及近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強度為6.7級,數量和強度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
  • 美國加州又地震了!3月以來第二個最強地震,未來有7級以上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3月以來,地震可以說在全球發生相對少了很多,稍微較強的地震都不多。而在北京時間3月9日10時59分,位於美國加州又出現了一次地震,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 南投14年6次6級以上地震 真調整到「震動模式」?
    包括昨天的6.7級地震在內,臺灣南投縣境內過去14年間共發生了6次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人們在問:南投真的調整到可怕的「震動模式」?  昨天,臺灣「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造成6月2日6.7級地震的肇因,是南投縣仁愛鄉的「盲斷層」。
  • 2019年河南共發生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 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孫煊哲實習生李靜雅通訊員劉臻張婷婷大河報訊 1月8日,記者從河南省地震局獲悉,2019年全年河南地震臺網共記錄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比2018年多56次,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
  • 日本千葉縣東北部發生6.2級地震
    新華社東京6月25日電(記者郭丹)日本千葉縣東北部地區25日凌晨發生6.2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據日本氣象廳消息,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25日4時47分(北京時間3時47分),震級為6.2級,震中位於北緯35.5度、東經141.2度,震源深度為30公裡。包括東京都及周邊的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在內的整個關東地區均有強烈震感。此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的危險。
  • 地球還不安寧,克羅埃西亞現6.5級強震,動物異常是地震前兆?
    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顯示,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12時19分,地球還不安寧,又抖動了下,位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東南方向大約50公裡的小城彼得裡尼亞,又出現了一次6.4級強震(我國顯示6.5級),震源深度10公裡,導致周邊12個國家都有震感,所以這是一次非常強的地震,並且在該地震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