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概念股再盤點之封測篇:長電科技等三公司進全球前十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一波急漲過後,國產晶片概念股開始分化,市場也開始尋找細分行業的真正龍頭。

4月27日,A股國產晶片板塊下跌。匯頂科技(603160)跌停,國民技術(300077)也收跌超過9%。長川科技(300604)、北京君正(300223)、富瀚微(300613)、曉程科技(300139)的跌幅也超過7%。

在晶片產業鏈方面,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包括晶片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節,此外還衍生出包括集成電路設備製造、關鍵材料生產等在內的相關支撐產業。今天盤點的,主要是封測環節的概念股。

十強中的上市公司

根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發布的2017年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十大企業名單,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天水華天電子集團分別位列名單的前三位。

中國半導體協會發布的2017年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十大企業。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協會

這前三甲公司,旗下均有公司在A股上市。其中,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長電科技(600584)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3.99%;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系通富微電(002156)控股股東,持股比例31.25%,天水華天電子集團是華天科技(002185)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5.39%。

另外,*ST大唐(600198)和位列第五名的恩智浦半導體有合資公司。排名第八名的海太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太極實業(600667)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到55%。

排名第六位和第七位的分別是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和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背後的股東分別是外資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亞洲控股有限公司和美國AMKOR技術有限公司。

排名第四位的是威訊聯合半導體(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未上市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1年8月3日,其法定代表人是王大衛,主要經營範圍為開發、生產、測試、加工集成電路產品及專用設備、儀器、材料等。其背後的股東是威訊聯合半導體(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凱虹科技有限公司位列該名單的第九位。全國工商信息資料顯示,該公司生產表面貼裝型之功率分離器及集成電路產品,半導體功能模塊,晶片封裝等業務。其背後的股東是達邇(上海)投資有限公司。

晟碟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位列該名單的第十位,全國工商信息資料顯示,該公司主要設計、研發、測試、封裝及生產半導體集成電路器件及產品,銷售自產產品,並提供相關的技術及諮詢服務。其背後的股東是SANDISK CHINA LIMITED。

晶片行業國際分工中較為突出的一環

封裝測試是晶片進入銷售前的最後一個環節,主要目的是保證產品的品質,對技術需求相對較低。

封裝測試是將生產出來的合格晶圓進行切割、焊線、塑封,使晶片電路與外部器件實現電氣連接,並為晶片提供機械物理保護,並利用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的測試工具,對封裝完畢的晶片進行功能和性能測試。

中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過去十年左右,電子產業鏈國際分工中,中國內地主要承擔電子終端的組裝,而在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存在明顯的相對劣勢,因此在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分工中主要是封測領域比較突出。

據中泰證券測算,晶片封測業產值近年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6 年中國內地封測業產值同比增長13%達到1563 億元。預計在2017-2018年仍將保持13%-14%增速增長。

"通過自主研發先進封裝和海外併購整合,中國內地封測市場迅速壯大,份額躍居全球第二。國內封測前三的公司是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其中長電科技在全球排在第六,在收購星科金朋後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封測廠(日月光將和矽品合併),僅次於日月光和安靠,通富微電收購AMD封測子公司之後也成為全球封測廠商前十。"

華天科技也在其2017年年報中稱,「公司產業規模位列全球集成電路封測行業前十大之列。 」

圖為2015年全球前五大測封產商市佔率。數據來源:中泰證券

西南證券指出,在封裝測試等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環節,中國憑藉其勞動力優勢,有望率先崛起,成為有希望趕超世界平均水平的領域,而目前中國大量的封測企業,正在全球範圍內併購封測公司。

封測行業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先鋒,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助力下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產業併購。長電科技收購新加坡的星科金朋,華天科技收購美國的FCI,通富微電收購美國的AMD公司封測廠等,全球封測業務進一步向中國內地聚集。

綜合多家券商的觀點和上市公司公告,澎湃新聞記者列出了最受機構關注的5隻概念標的股,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長電科技(600584)

長電科技是一家從事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的封裝與測試以及分立器件的晶片設計、製造的企業。在中國半導體協會公布的中國半導體企業封裝測試的前十大企業中,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位居首位,其對長電科技持有13.99%的股份。

2014年12月23日,長電科技與中芯國際(00981.HK)分別發布公告稱,這兩家公司將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控股公司,收購新加坡上市的全球第四大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公司星科金朋。

2017年,長電科技完成營業收入239億元,同比增長24.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3億元,同比增長222.89%。另外,長電科技在年報中表示:「根據IC Insights報告,2017年長電科技銷售收入在全球集成電路前10大委外封測廠排名第三。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公司80%均已成為公司客戶。 」

年報顯示,長電科技2017年晶圓級封裝生產量達84.16億顆,同比增長40.15%;測試生產量達401035萬隻,同比減少2.02%。

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未來3-5年,隨著國內晶圓產能翻番,本土封測配套需求激增,長電科技作為國內封測龍頭,具備最優質的規模化封裝產能,並通過收購星科金朋獲得國際一流的晶圓級封裝技術,搶佔優 質賽道,勢將率先受益。同時未來大基金及中芯國際將成為長電第一、第二大股東,從垂直產業鏈方面夯實長電龍頭地位。

華天科技(002185)

華天科技主要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MEMS傳感器、半導體元器件的封裝測試業務,集成電路年封裝規模和銷售收入均位列我國同行業上市公司第二位。在中國半導體協會公布的中國半導體企業封裝測試的前十大企業中,天水華天電子集團位居第二的位置,其持有上市公司華天科技25.39%的股份。

2014年11月14日,華天科技公告,為了提高其國際競爭力,使用自有資金約2.58億元收購美國FlipChipInternational,LLC公司以及其子公司100%的股權。華天科技稱:「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提高晶圓級集成電路封裝及FC集成電路封裝的技術水平,將改善公司客戶結構,提高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華天科技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4.85億元,同比增長36.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7億元,同比增長27.1%。

年報顯示,華天科技在2017年集成電路的生產量為2824995萬隻,同比增長35.75%。該公司在年報中進一步表示:「公司產業規模位列全球集成電路封測行業前十大之列。 」

國開證券表示,華天科技作為全球封測龍頭,近年來先進封裝技術取得標誌性突破,國際客戶拓展順利,將充分受益於半導體景氣行情,未來隨著先進封測產能的全面釋放,有望維持業績穩健增長態勢。

通富微電(002156)

通富微電是由南通華達微電子有限公司和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由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主要從事晶片產品的封裝與測試。在中國半導體協會公布的中國半導體企業封裝測試的前十大企業中,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位居第二的位置,其對通富微電持有31.25%的股份。

2015年,通富微電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支持下,以3.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MD蘇州和檳城封測廠各85%的股權。AMD蘇州和檳城封測廠主要承接AMD自產CPU、APU、GPU以及Gaming Console Chip晶片產品的封裝與測試,產品主要應用於臺式機、筆記本、伺服器、高端遊戲主機以及雲計算中心等高端領域。

通富微電發布的2017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64.89億元,同比增長41.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5億元,同比下降30.63%。而根據通富微電2017年半年報,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11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為97.91%。

「通富微電在崇川總部、AMD的檳城和蘇州產業基地經營較為成熟,客戶和訂單的情況預計將會保持穩定成長,而蘇通基地、合肥基地的產能建設和爬坡過程逐步推進,在積極獲得客戶訂單的同時,規模效應也將會逐步體現,進而推升盈利能力恢復正常水平。」 華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行業層面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處於景氣周期上行,並且國內市場需求和政策持續推進,公司的產業布局和產能擴張受益將會是可以期待的大概率事件。

*ST大唐(600198)

*ST大唐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控股的企業,主要從事微電子、軟體、通信設備及配套設施、通信線纜等領域的產品開發與銷售。

2017年業績顯示,*ST大唐全年淨虧損26.49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7.76億元;營業收入為43.4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39.86%。4月26日,大唐電信發布公告稱,自4月27日起,公司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大唐電信股票變更為「*ST大唐」。

*ST大唐在年報中表示,以「芯端雲 2.0」戰略為指引,聚焦行業市場,以安全為特色,布局晶片、終端、網絡與服務等信息通信產業鏈關鍵環節,提供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

太極實業(600667)

太極實業是一家從事半導體業務、工程技術服務業務、光伏電站投資運營業務和材料業務的企業,半導體業務主要涉及IC晶片封裝、封裝測試、模組裝配及測試等。在2017年中國半導體協會公布的中國半導體企業封裝測試前十大企業中,排名第八名的海太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太極實業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到55%。

太極實業3月30日晚間發布的年度業績報告稱,2017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4.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79.68%;營業收入為120.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25.14%;基本每股收益為0.2元,較上年同期增42.86%。

安信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在國家重點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紅利下,未來太極實業的半導體封測業務有望為公司業績的增長提供彈性空間。

4月26日,太極實業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十一科技與華仁建設聯合體中標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矽片廠房配套項目EPC總承包項目,中標價9.6億元。

相關焦點

  • 盤點國產晶片概念股:封測領域或率先突破,這三隻A股受關注
    在晶片產業鏈方面,西南證券在研報中稱,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包括晶片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節,此外還衍生出包括集成電路設備製造、關鍵材料生產等在內的相關支撐產業。本篇盤點的,主要是封測環節的概念股。
  • A股半導體封測概念股盤點:九大廠商誰是「雙料」之王?
    儘管如此,但受益於本土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全球封測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趨勢,本土封測市場將會快速增長;加之A股科創板和創業板相繼試行註冊制,一定規模以上的封測企業將有望快速打開上市通道,藉助資本從而謀求更好的發展。
  • 封測龍頭長電科技
    今天進入封裝測試環節,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長電科技,公司提供微系統集成封裝測試一站式服務,包含集成電路的設計與特性仿真、晶圓中道封裝及測試、系統級封裝及測試服務;產品技術主要應用於5G通訊網絡、智能移動終端、汽車電子、大數據中心與存儲、人工智慧與工業自動化控制等電子整機和智能化領域。
  • 封測行業新訂單價格暴漲 龍頭獲北上資金爆買 概念股全名單曝光
    產能受阻,行業新訂單價格暴漲,龍頭獲北上資金爆買,概念股全名單曝光,僅8隻(附股) 摘要 【封測行業新訂單價格暴漲 龍頭獲北上資金爆買 概念股全名單曝光】數據寶統計顯示,當前A股中有8家上市公司布局封測領域,分別是長電科技、華天科技、深科技、通富微電、太極實業、晶方科技、富滿電子和康強電子
  • 進擊的晶片封測:從夾縫求生到全球第二
    2003年,由長電科技出資75%、APS出資25%的江陰長電先進封裝有限公司成立。這場聯姻為長電日後的發展提供了技術積累。不過,比起當時風生水起的晶片設計和製造,晶片封測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活,一直處在晶片產業「鄙視鏈」底端。
  • 中國半導體巨頭崛起,排名全球前三,厲害了
    例如華為旗下的海思,經過多年的發展後,已經成為了全球排名前十的晶片設計公司,它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獲得了無數消費者的認可。那麼在晶片的封測方面,國內又有哪些出色的公司呢?據了解,長電科技、通富微電以及華天科技等企業的晶片封測實力都很強大,它們在國內市場中一直佔據著領先的地位,就算放到全球範圍內也能稱之為頂尖!
  • 長電科技成晶片封測的龍頭,我國的半導體領域有救了
    現在晶片已經成為了科技圈重點關注的對象了,對於一款手機來說,能否做成高端機和晶片的品質是有很大的關係的。現在市面上的一些高端機,像iPhone系列,三星S系列,華為mate系列所用到都是市面上頂級的晶片。不過,高端的晶片是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來進行設計,製造,封測的。
  • 晶片產業鏈剖析——誰是晶片封測行業國家隊選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對晶片產業鏈全景、上遊晶片設計以及中遊晶片製造進行了拆解分析,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晶片產業鏈剖析——下遊晶片封測篇!>2019年全球封測前十市佔率超過80%,市場主要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美國佔據。
  • 同是半導體封測企業 晶方科技和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有啥區別
    我們投資者大多都知道我國的半導體封測在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屬於國際領先水平。然而國內半導體封測企業一說起來,就是通富微電、長電科技、華天科技、晶方科技等等,那這幾家到底有什麼區別?首先,這幾家半導體封測企業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一期皆有扶持。
  • 國產封測龍頭通富微電如何修練內功
    組建的「三超多強」格局形成。封測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通富微電卻能過五關斬六將,穩居全球前十大集成電路封測企業之列。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大環境中,通富微電該如何修煉內功?以長電科技為例,長電科技聯合大基金、中芯國際花費7.8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封裝廠星科金朋後,成為全球第三大封測廠商。通富微電也採取併購方式,不斷擴大市場份額。2015年,通富微電以37060萬美元收購了AMD中國所持有AMD蘇州85%股權和AMD馬來西亞所持有的AMD檳城85%股權。
  • 同是半導體封測企業 晶方科技和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有啥區別?
    導讀:我們投資者大多都知道我國的半導體封測在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屬於國際領先水平。然而國內半導體封測企業一說起來,就是通富微電(002156,股吧)、長電科技(600584,股吧)、華天科技(002185,股吧)、晶方科技(603005,股吧)等等,那這幾家到底有什麼區別?首先,這幾家半導體封測企業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一期皆有扶持。
  • 【產業年終盤點】2019年封測擴產沒商量
    QOyEETC-電子工程專輯5、長電科技宿遷廠擴建項目QOyEETC-電子工程專輯2019年11月25日,長電科技宿遷集成電路封測項目二期生產廠房順利結頂,預計於2020年4月份即可完整交付使用。QOyEETC-電子工程專輯驅動晶片封裝項目將建成一條世界先進的包含10多種12英寸國產裝備的液晶驅動晶片封裝測試生產線。該項目的研發整整已經在通富總部完成,將很快在合肥通富進行量產線建設。
  • 中國內地第一、全球第三半導體封測公司,與全球龍頭日月光的生死追逐
    測試:目的是過濾不良的晶片,包括在IC封裝前的晶圓測試和組裝電子產品前的成品測試。封裝測試廠商的客戶是IC設計公司和晶圓製造廠。通常,設計公司設計出晶片方案,委託晶圓製造商生產出晶圓,然後委託封測廠進行封裝和測試,最終由上述客戶再將封測好的產品(晶片)銷售給電子終端產品組裝廠。
  • 遭芯動科技超1.7億索賠 長電科技稱抵制商業欺詐
    4月30日,長電科技在經歷漲停後於晚間發布一則涉訴公告,稱芯動公司與公司在2018年3月籤訂《委託晶片封裝設計及加工合同》,公司向其提供晶片封裝服務,由於封裝質量不合格,造成晶片不能正常工作,給其造成來料成本損失達1415萬美元,被公司暫扣的晶片及庫存晶圓損失達1286萬美元,損失共計2500萬美元(按匯率中間價折合人民幣1.74億元),芯動公司據此向公司索償。
  • 中國晶片最強的一塊拼圖-封測
    ④:封裝測試,這就是今天我要寫的,中國最強的一塊,以長電科技為首,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公司隨後,讓大陸在全球封測領域僅次於臺灣。大陸封裝測試的發展一直保持一個較快的步伐。原因也很簡單。首先作為晶片產業鏈的最下遊,技術含量相對不高,準入門檻也很低,所以競爭極其激烈。其次,受益於我們自己的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配套的封裝測試需求增多。
  • 封測行業的現狀和演進路線
    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預估,前十大封測代工廠2018年上半年營收估達111.2億美元,年增10.5%,低於去年同期16.4%。而我國集成電路封測業開始從此前的中低端封裝領域向高端先進封裝技術邁進。代表企業長電科技、天水華天、通富微電營收皆有雙位數成長,這三家廠商佔前十大封測代工廠總營收比重達26.9%,創歷年新高。
  • 盤點國產晶片概念股: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華為子公司
    摘要 【盤點國產晶片概念股: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華為子公司】在晶片產業鏈方面,西南證券在研報中稱,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包括晶片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節,此外還衍生出包括集成電路設備製造、關鍵材料生產等在內的相關支撐產業。
  • 華天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到底誰是半導體封測老大
    在封測領域,我在世界排行第七,國內排行第三,技術及客戶資源方面優勢明顯,前期又收購了一一家馬來西亞的公司加大國外布局,投建華天南京項目擴產,在半導體行業回暖及國產替代趨勢下,我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 請大家,關注支持我,為我點讚!
  • 封測業的十年變遷|半導體|封測|十年|變遷-智通財經網
    比較從2009-2019年十年間的前十大封測廠商排行變化,可以捕捉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小編整理了一下2009年以及2019年三季度(最新統計數據)全球前十大封測廠排名的廠商及地區,發現在這十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廠商悄然上位,也有廠商黯然離場。
  • 「漲價旋風」席捲晶片產業 封測行業景氣度處於高位
    毛利率回升較明顯受益於景氣度回升,封測廠盈利大幅改觀。如內地封測龍頭長電科技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87.63億元,同比增長15.85%,盈利7.6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82億元。東財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長電科技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3.10%、15.90%和17.04%,通富微電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3.06%、16.88%和15.94%,華天科技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8.55%、24.28%和23.36%。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自第二季度起因疫情衍生的宅經濟效應,終端需求持續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