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維權不止停留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更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消費者如何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呢?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犯時,該如何採取正確途徑維權呢?Maigoo小編跟你說下面這些消費維權售後知識,是每一個消費者都需要了解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消費者權利
安全權
一是人身安全權,二是財產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知情權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自主選擇權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經營者或者接受服務的權利。
公平交易權
一是有權獲得公平交易條件。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交易條件。二是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求償權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人身權受到的侵害,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結社權
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如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地方各級消費者協會。
獲知權
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是實現消費者其他權利的重要條件。
人格尊嚴受尊重權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包括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民俗習慣等。
監督權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還有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工作者的違法失職行為。對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消費者維權方法
協商解決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後,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採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
投訴、調解
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網際網路形式進行投訴。一是投訴人基本情況。二是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三是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四是受損害的具體情況。五是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複印件等。
行政申訴
消費者決定申訴時,應依照商品和服務的性質向具有相關職能的行政部門提出。如果與經營者協商達成和解協議或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
提請仲裁
仲裁也叫公斷,是指仲裁機構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仲裁條款、仲裁協議,就解決糾紛所作的一種裁決。當事人間須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議,在法定的期限內向有管轄權的仲裁機構提交申請書。
提起訴訟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
消費者投訴渠道
渠道一:撥打12345政府服務熱線進行投訴
渠道二:12315官方小程序首度登陸支付寶實現一鍵投訴
渠道三: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現場投訴
渠道四:撥打315投訴熱線12315進行投訴
渠道五:通過12315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投訴
渠道六:微博攜手新浪正式推出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
售後服務
售後服務有哪些
1、代為消費者安裝、調試產品;
2、根據消費者要求,進行有關使用等方面的技術指導;
3、保證維修零配件的供應;
4、負責維修服務,並提供定期維護、定期保養;
5、為消費者提供定期電話回訪或上門回訪;
6、對產品實行「三包」,即包修、包換、包退(許多人認為產品售後服務就是為「三包」,這是一種狹義的理解);
7、處理消費者來信來訪以及電話投訴意見,解答消費者的諮詢。同時用各種方式徵集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意見,並根據情況及時改進。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