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售後服務頻遭投訴 企業自設門檻為哪般?

2021-01-13 中國家電網

  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從商品類投訴來看,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量仍高居第一位,有關售後服務的投訴上升明顯,佔總投訴量的33.2%,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明顯。另外,近期記者也接到數起消費者的投訴,投訴的焦點集中在售後服務不及時、維修人員不上門等方面。

  熱點:

  售後服務屢遭詬病

  7月23日,江蘇崑山的消費者胡先生向本報投訴稱,他2014年買的某知名品牌的櫃式空調突然不製冷了,經過6次報修,歷時一個多星期,都沒有售後人員上門維修。胡先生告訴記者,經過多次報修後,一位自稱是該品牌售後的人員上門了,但只拍了幾張照片,並稱「變頻空調就是這樣」,並沒有做任何維修。這樣的答覆顯然並不能解決空調不製冷的問題。

  為此,記者撥打了該品牌400客服電話,將胡先生的投訴反饋給客服人員。8月3日,一位自稱是該品牌南京分中心的吳經理來電告訴記者,胡先生的投訴已經轉給無錫分中心處理,處理完後將反饋結果。8月9日,記者致電吳經理了解處理進展情況。吳經理表示,已經將胡先生的投訴轉給無錫分中心的技術人員,空調不製冷的原因可能是消費者的房間面積太大造成的,具體情況需要和無錫分中心的李經理聯繫。8月15日,胡先生再次投訴稱,依然沒有人與他聯繫。隨後記者致電無錫分中心李經理,李經理表示,會在第二天上午派人去檢測。

  從胡先生和客服的聊天記錄中看到,每次報修,售後人員都會承諾會有售後人員聯繫上門,可這樣的承諾並沒有給胡先生的售後維修帶來任何幫助。

  類似家電售後問題的投訴,南京消費者黃先生也遭遇過。近日,黃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與某品牌售後的「拉鋸戰」。在發現該品牌洗衣機無法正常工作後,黃先生與售後聯繫上門維修,然而得到的上門承諾卻因檔期排滿、沒有配件等原因一拖再拖。在經歷了12天的手洗衣服後,黃先生才等來姍姍來遲的維修人員。

  夏季是家電使用的高峰期,也是售後服務投訴的高發期,在本報接到的針對家用電器的相關投訴中,涉及多個知名品牌,拋開產品質量問題,讓消費者更為惱火的是企業對售後服務敷衍了事,維修人員不負責。

  家電企業的售後服務為何屢屢遭到消費者詬病?面對「不作為」的售後服務,消費者如何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調查:

  投訴聚焦五大方面

  中消協發布的投訴情況分析報告指出,對家電商品售後服務問題的投訴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一是三包期內不按規定執行,推諉扯皮規避法律責任;二是退換貨設置門檻,增加消費者退換貨難度;三是檢測機構少、檢測費用高,難以滿足消費者的維權需要;四是網購退貨後故意拖延,遲遲不予退款;五是售後客服態度較差或客服電話無法接通等。

  「售後服務屬於買賣合同的附隨義務。」江蘇天哲律師事務所王宇月律師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買賣雙方應該按照買賣合同中約定的售後服務條款履行;如果沒有詳細的服務條款但有產品質保期的,賣方應當在產品質保期內提供產品保修服務。

  觀點:

  承諾太多配備不足

  江蘇省家用電器協會徐秘書長表示,家電行業售後問題由來已久,基本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消費者投訴售後服務不及時、不上門。

  徐秘書長認為,導致售後問題頻發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家電企業給予消費者過高的承諾。為了體現售後服務質量,家電行業在宣傳時往往給消費者過高的承諾,24小時上門、免費維修、終身免費更換零部件等,在消費者報修後售後服務質量又達不到承諾的標準,造成消費者心理上的落差,引發投訴。

  二是專業售後人員配備不足。大型家電企業會在各地安排專門的售後維修人員,但一般人數較少,遠遠達不到市場需求。藉助於各地經銷商搭建售後網絡是家電企業比較通行的做法,但由於經銷商維修人員穩定性差、綜合素質及盈利性等方面的因素,很多消費者並不能享受到優質的售後服務,導致投訴不斷。

相關焦點

  • 平安信用卡合規催收頻遭「惡意投訴」為哪般?
    「100%有效的投訴經驗,手把手教你信用卡逾期協商,不成功不收費」、「專業維權、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上述字眼,相信不少人可能在抖音、微信朋友圈、小紅書、淘寶等平臺都有看到過,同時今年上半年有多家銀行信用卡反映,針對信用卡逾期用戶,採取合規內催的前提下,依然收到批量、高頻率的「格式化」惡意投訴,他們無一例外均提出分期更長的還款方案或減免逾期費用的要求。
  • 家電售後服務,「維修」和「投訴」最不滿意
    對售後服務六大環節展開調查    記者從市消保委獲悉,本次調查對青島市家電售後服務「購買」「送貨」「安裝」「使用」「維修」和「投訴」六個關鍵環節的滿意度水平進行調查,構建家電「購-送-裝-用-修-訴」全鏈條閉環調查體系。同時,根據青島市近年來12345熱線對家電產品的投訴熱點分析,設定了若干「熱點問題」題項。
  • 國外家電品牌售後服務滿意度低
    服務委建議,國外家電企業儘快實行24小時熱線電話值班服務,進一步加強售後服務工作;與此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售後服務的監管力度。據介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以海爾、格力、美的、奧克斯、康佳、帥康、長虹、美菱為代表的多數國產家電品牌,早已普遍實行了24小時售後服務,能夠及時安排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 芝華仕沙發頻遭投訴 敏華控股拳頭產品遇「滑鐵盧」
    來源:中國經營報芝華仕沙發頻遭投訴 敏華控股拳頭產品遇「滑鐵盧」本報記者/鄭炳巽/童海華/廣州報導「本集團旗下沙發品牌『芝華仕頭等艙』被授予『消費者最喜歡的家具品牌』『綠色家具產品』等榮譽稱號,產品持續獲得消費者的讚譽。」
  • 讓消費者受益不能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轉轉屢遭用戶投訴為哪般?
    用戶投訴事件頻發二手物品從來不是個新生意,自古有之——消費二手物品的不僅有平民大眾,也有明星權貴。然而,也正是因為用戶的「魚龍混雜」,再加上平臺審核機制不夠完善,導致消費者投訴事件頻發。據報導,今年7月9日,轉轉遭海澱市場監管局處罰3萬元,其存在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銷售商品或者服務的違法行為,轉轉手機驗機報告不實遭4次投訴等情況。另據相關數據顯示,黑貓投訴、聚投訴平臺顯示,有關轉轉驗機報告的相關投訴達1445條,其中,驗機服務驗機報告內容與實際不符的情況依然高發。
  • 讓消費者收益不能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轉轉屢遭用戶投訴為哪般?
    用戶投訴事件頻發二手物品從來不是個新生意,自古有之——消費二手物品的不僅有平民大眾,也有明星權貴。然而,也正是因為用戶的「魚龍混雜」,再加上平臺審核機制不夠完善,導致消費者投訴事件頻發。據報導,今年7月9日,轉轉遭海澱市場監管局處罰3萬元,其存在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銷售商品或者服務的違法行為,轉轉手機驗機報告不實遭4次投訴等情況。另據相關數據顯示,黑貓投訴、聚投訴平臺顯示,有關轉轉驗機報告的相關投訴達1445條,其中,驗機服務驗機報告內容與實際不符的情況依然高發。
  • 頻遭故障投訴,英菲尼迪國產車型全面淪陷
    然而透過現象看本質,品牌營銷不佳只是英菲尼迪的一塊遮羞布,銷量不佳的核心原因在於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在汽車投訴網上,有關英菲尼迪的投訴高達87條,其中20條為東風英菲尼迪。從具體車型來看,在車質網上,有關東風英菲尼迪Q50L的投訴高達95條,其中55條發生在2019年之後,有關東風英菲尼迪QX50的投訴共43條,其中2019年後的投訴佔33條。英菲尼迪僅有的兩款國產車型已全面淪陷。
  • 蘇寧家電連鎖的售後服務
    因為家電產品並不是快速消費產品,顧客不僅僅是注重商品的質量,而且更在意的是售後服務。售後服務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增加,售後服務也成為了購買者是否購買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蘇寧,從商品的物流運輸,信息化服務,客戶需求,熱線電話服務等多個方面,不斷加強自身的服務質量,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以客戶為中心展開對於客戶服務的投資與建設,並且不斷完善和加強。
  • 服務委建議家電外企加強售後服務
    在服務委組織開展的「全國天天3.15維權調查」活動中,發現國內以海爾、格力、美的、奧克斯、康佳、帥康、長虹、美菱為代表的多數家電品牌的售後服務,早已普遍實行了24小時熱線服務,在消費者緊急需要時,能夠及時安排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 格力空調涉虛假宣傳 售後服務「爛尾」遭詬病
    繼美的空調「一晚一度電」廣告語遭吐槽後,格力空調「8晚一度電」的廣告又再次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然而消費者對格力不但不買帳,反而連連吐槽格力售後「爛尾」:6月12日,新快報刊發了《空調不製冷原是低標線材惹的禍》的報導;6月16日,福建新聞網又報導了一則《空調安兩月不能用 「業務員」口出惡言:整死你》的新聞,矛頭直指格力空調售後「爛尾」現象。廣告涉嫌虛假宣傳、售後遭詬病直接把格力送到了輿論風口浪尖。
  • 3·15遭點名 家電售後市場如何破局?
    侯女士於是撥打平臺客服進行投訴,最後那維修師傅退了100多元。  事實上小病大修,虛假維修在行業普遍存在。央視3·15晚會曝光多家家電品牌售後維修亂象。西門子家電特約售後服務維修中心紙坊電器售後服務公司維修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稱,「小件壞了,可以糊弄用戶大件有點問題,換大件時將小件附帶換了,要不賺鬼錢,搞維修,不在這裡賺錢,你在哪裡賺錢。」
  • 帳單被分期 銀行信用卡業務頻遭投訴
    來源:中國經營報帳單「被分期」 銀行信用卡業務頻遭投訴本報記者/秦玉芳近日,多家銀行信用卡分期業務遭用戶投訴。從整體來看,自動分期業務和分期業務辦理成為投訴重災區。自動分期業務頻遭投訴近來,各大網絡投訴平臺關於銀行信用卡的投訴增多。其中,分期業務投訴量增長較快。記者從黑貓投訴平臺初步統計發現,2月份以來,僅涉及信用卡「被分期」的業務投訴就達數十條,其中多為股份制銀行,也包括部分國有行。
  • 想要投訴先寫郵件 網際網路企業售後服務效率低
    原標題:想要投訴先寫郵件 網際網路企業售後服務效率低 「用Uber(優步)叫車,車沒坐上已被扣掉費用,想投訴卻發現這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連服務熱線也沒有。」白領孟黎近日向記者爆料。 記者調查發現,不止Uber一家沒有服務熱線,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沒有熱線電話,他們的售後服務往往通過電子郵件、在線客服、預約客服等網際網路形式完成。儘管網際網路讓很多服務得以提高效率,可完全「網際網路化」的售後服務卻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好的體驗。 想要投訴?
  • 三季度滬受理家用電器投訴售後服務問題較為突出
    2020年三季度,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家用電器投訴2462件,空調、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傳統家電佔六成,空調投訴量最高。家電的質量、售後服務問題仍是投訴焦點,比如機器無法啟動、有裂縫、故障屢修不好、維修收費不合理等。
  • 962512上海家電服務熱線開通投訴專線
    東方網9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針對目前家電服務業進入旺季,投訴爭議不斷發生的情況,962512上海家電服務熱線近日特別開通了962512家電服務熱線的投訴專線電話,投訴專線電話一方面認真受理消費者對熱線所屬的家電服務商的各類投訴,同時投訴專線也受理消費者對962512上海家電服務熱線自身的服務問題及漏洞,以誠信的態度正視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矛盾和紕漏
  • 家電維修投訴問題九成涉「李鬼」
    在正規家電維修企業迎戰高峰的同時,「李鬼」也開始蠢蠢欲動。如何防範到位,讓「李鬼」沒法鑽空子?昨天,市商務委和本市家電行業的「一臺三會」帶領本市主要的空調生產、銷售、維修企業走進社區,宣傳962512上海家電服務熱線等正規渠道。每年高溫時節,家電維修服務量基本佔到年服務量的一半左右,相比平日每天2萬單的維修需求,夏季峰值可以達到每天8萬單。
  • 鑑定平臺頻遭質量投訴 「毒APP」被指不靠譜
    消費者對於「毒APP」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沒有遵循七天無理由退換貨、不退差價以及產品質量差等問題。「毒APP」號稱自己是售假天敵,有「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天天315》本期聚焦:鑑定平臺頻遭質量投訴,「毒APP」被指不靠譜。  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售後服務變成電話轉接 家電消費升級先解決「痛點」
    家住市區滿庭芳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買電器都有商家的售後服務支持,現在好像都變成外包廠家了,這樣下去實體店對比電商的優勢確實越來越少。  記者走訪家電市場了解到,由於家電售後受技術、配件等制約,現在實體店的售後確實多由廠家網店支持,有的雖然對外宣稱有技術人員,其技術水平也乏善可陳。在各類投訴中,家電類投訴量一直高居首位,佔總量的1/3。
  • 2020年武漢64家家電維修售後服務放心網點公布
    家電壞了,擔心找的維修售後服務網點不靠譜,維修人員忽悠亂收費。這是許多武漢市民在使用家用電器過程中,最怕遇到的問題。近日,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湖北省家電與網絡信息產品服務行業協會、湖北省家電消費維權辦公室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135家全省家電維修售後服務放心網點的名單,其中武漢市的售後服務放心網點共有64家。據了解,通過審核認定的放心服務網點均能較好地遵守本行業自律公約,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在行業內有良好的口碑,消費投訴率較低。
  • iOS13個人熱點功能頻遭投訴
    iOS13個人熱點功能頻遭投訴 蘋果還告訴服務提供商遇到 此類投訴售後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