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 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1340所

北京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昨天(12月18日),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的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兼副主任鍾東波介紹,去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比「十二五」末的81.95歲增加0.36歲;孕產婦死亡率4.12/10萬,嬰兒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健康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去年,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11340所,比2015年增加915所,年均增長率為2.1%。

可喜的數字,彰顯著「十三五」期間首都人民健康水平的明顯提高。展望「十四五」,首都的健康衛生事業將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防範風險,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促進資源均衡配置,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經受住了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驗

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黃春介紹,疫情期間,全市疾控系統分析推演北京疫情走勢,提交風險評估和政策建議報告;建立北京首個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病毒全基因測序;發布全社會防疫指引105個,科普宣傳覆蓋60億人次。

成績單的背後,是北京疫情防控監測預警能力的持續提升,監測預警網絡的日益健全。鍾東波介紹,目前,傳染病報告、症狀監測系統已經覆蓋全市600餘家醫療機構;7個交通樞紐和1014家藥店已被作為監測哨點;3600人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在全市範圍內組建起來;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增至241家,日檢測能力達到73.8萬份……

展望「十四五」,本市將進一步提升急救應急救援和轉運能力,加強急救站點和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結合;統籌規劃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加強病原檢測技術方法儲備;提升醫院診療能力,加強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負壓病房等設施建設,推行多學科診療模式,推進疾控應急體系變革創新。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醫藥費用年增幅控制在8%左右

「十三五」期間,北京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亮眼的當屬醫藥分開和醫耗聯動綜合改革的平穩實施。

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以來,北京醫藥費用年增幅控制在8%左右。截至今年10月,基層門診量增幅連續43個月高於二級和三級醫院,呈現門診服務向基層機構分流的態勢,分級診療效果持續向好。

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實施至今年10月,本市醫藥費用較同期減少12.4%,門急診次均費用、出院例均費用比實施當年分別增長0.6%、2.6%,實現15年以來費用增長幅度最低,每年節省費用13億元。

改革不停頓,發展不止步。鍾東波說,未來,本市將加快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加強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支持社會辦醫,推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和網際網路醫院發展,打通深化醫改和健康北京連接路徑,開展健康聯合體建設……

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設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達到69.6%

「十四五」時期,全市老年人口將增長100萬人,增速將明顯超過「十三五」時期,2025年將達到500萬人,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時期。

如何應對嚴峻的老齡化現狀?市老齡協會副會長孫立國介紹,「十三五」期間,本市出臺老齡政策、規劃100餘項。2016年至2020年,城鎮職工養老金由每月人均3573元增加到4365元,增長22.2%。截至今年11月,全市運營養老機構544家,其中建成運營養老照料中心235家,養老機構床位10.7萬張;建設養老服務驛站1005家。

本市還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累計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253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達到69.6%,65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費體檢、痴呆風險篩查(腦健康體檢)以及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免費接種服務。

到2025年,一座與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與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相協調的,具有首都特色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將基本建成。(記者 孫樂琪)

相關焦點

  • 北京好棒 主要健康指標已達發達國家水平
    頭條】☉9月21日,北京市發布《「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其中強調,要逐步形成社會辦醫格局,規範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健康企業,健康產業與相關產業實現融合發展。(健康界)
  • 新目標「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什麼水平?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根據《公報》,會議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何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 中國哪幾個地區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了?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國內大約有18座城市的人均GDP超2萬美元(聯合國規定的發達國家的標準人均GDP最低值),它們分別是:北京2.109萬美元、長沙2.099萬美元、武漢2.060萬美元、上海2.041萬美元、寧波2.027萬美元、澳門8.635萬美元、香港4.871萬美元、臺北3.723萬美元、深圳2.921
  • 順德這些經濟發展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記者在會上獲悉,順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據了解,順德2019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84萬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4.26%,較2016年增長72.5%,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 如何理解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來源:金融界網站 【天風研究·固收】 孫彬彬/陳寶林 摘要: 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能指發展中國家中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上限可能是高收入國家中的較低水平。。
  • 2019年北京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 居民健康指標達發達國家水平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鮑聰穎)12月18日下午,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北京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兼)鐘東波介紹,2019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比「十二五」末的81.95歲增加0.36歲,孕產婦死亡率4.12/10萬,嬰兒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
  • 成都:2025年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原標題:2025年成都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 浙江:人均期望壽命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中國網浙江省衛健委主任張平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浙江率先實現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全覆蓋,持續提升群眾健康水平。
  • 越南GDP增速連續兩年破7%,居民人均收入達到中高等發達國家水平
    不過,越南居民人均收入達到中高等發達國家水平,這種說法是嚴重錯誤,還犯了常識性的錯誤。就發展程度而言,當今國家分為兩類:第一、發達國家。第二、發展中國家。連咱們都是發展中國家,更何況是GDP總量到人均都遠遠落後我們的越南呢?
  • 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深圳市將順利突破三萬美元大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麼臺灣省目前是什麼水平?何時才能達到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標準?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人均GDP為新臺幣80.1萬元,約合2.59萬美元,距離中等發達標準還有4000美元的差距。
  • 朱光耀:邁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未來15年中國GDP需保持年均4.73%...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認為,2萬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參照指標,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中國人均GDP從2019年的1萬美元增長到2035年的2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隨之翻一番,這需要未來15年間,中國GDP保持著年均4.73%以上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 從全世界來看,臺灣經濟達到了什麼水平?
    放眼全球,臺灣經濟總量達到了什麼水平?按照人民幣與美元去年的平均匯率計算,臺灣2019年GDP約為6100億美元,可以達到全球GDP前30強。要知道,臺灣總人口只有2000多萬,能夠達到這樣的經濟體量實屬不易。
  • 2025年成都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全國重要的經濟、科技、金融、文創、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核心功能邁上新臺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 ...2018年滬籍人口期望壽命達到最發達國家水平;Costco宣布上海...
    3丨2018年滬籍人口期望壽命83.63歲,達世界最發達國家水平據界面新聞,8月28日,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最新出臺的《健康上海行動(2019-2030年)》。據介紹,2018年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為83.63歲,其中男性81.25歲,女性86.08歲,孕產婦死亡率為1.15/10萬,嬰兒死亡率為3.52‰,均創歷史最好水平,達到世界最發達國家水平。
  •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加坡將取消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限制;法國發生襲擊一女子被斬首 每日經濟新聞
  • 世界經濟風雲變幻,中國何時才能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中國人均GDP雖然在2019年首次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達到了10262美元,但明顯與發達國家標準還相差甚遠,甚至尚未達到世界11436美元的人均GDP水平。,則中國剛達到了發達國家50%以上的水平,中國還需要再提高1萬美元的人均GDP,才能達到目前發達國家的標準。
  • 我國婦幼健康服務質量和可及性達到新水平
    「婦幼健康是我們健康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應該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婦幼健康事業取得了很大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說。
  • 中國有望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為什麼美國總說我們是發達國家?
    說到這,想必大家最關注的還是:中國有望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這裡先了解下,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什麼?其實,最簡單的衡量標準就是人均GDP,通常以2萬美元作為分界線,除此之外,還有工業化水平、科技水平等衡量指標。
  • 中國為什麼不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標準是什麼?
    儘管,中國近年來在經濟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去年的GDP規模已經達到13多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我們國家離開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很多專家一致認為,在未來十年之內,亞洲沒有什麼國家會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可能很多人會問,現在咱們中國經濟這麼發達,社會這麼進步了,咋還不能算是發達國家呢?
  • 韓報告稱國人實際生活水平逼近發達國家水平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據韓聯社首爾6月3日消息,據一項分析結果顯示,韓國人均名義收入為2萬美元左右,但由於衣食住成本相對較低,考慮到購買力的實際收入水平相當於3萬美元,逼近發達國家的水平。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3日發布《名義收入2萬美元、生活水平3萬美元——按實際購買力的韓國人生活水平》報告,並作出了上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