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20-12-28 東方財富網

《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全國重要的經濟、科技、金融、文創、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核心功能邁上新臺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建議》提出:

努力建設以創新為新動能的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在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重大平臺打造、創新主體培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新經濟為牽引的創新應用場景加快構建,「兩區一城」成為創新主陣地和轉型新動能。

努力建設以協調為新形態的融合性發展先行區。在國家和全省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布局中的能級位勢明顯提升,推動成渝互動協同和成德眉資同城化、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五大經濟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效,基本形成「大都市區-區域城市-功能區-新型社區」四級空間體系。

努力建設以綠色為新優勢的可持續發展先行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方式加快形成,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的路徑更加多元。

努力建設以開放為新引擎的雙循環發展先行區。

努力建設以共享為新局面的人本化發展先行區。

(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成都:2025年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原標題:2025年成都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 如何理解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也並非固定的,重點在於中國在世界的相對位置。 根據測算,未來十五年可能仍然需要4%-5%的水平,當然這也取決於全球經濟狀況。一方面政策對未來增長還有訴求,另一方面政策目標由絕對目標改為相對目標,這意味著未來逆周期政策更加關注相對變化,不是簡單追求單方面增速目標。
  • 新目標「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什麼水平?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根據《公報》,會議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何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加坡將取消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限制;法國發生襲擊一女子被斬首 每日經濟新聞
  • 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而實際上並不完全是,在內地有一個城市人均GDP早已反超臺灣省,這個城市就是深圳市。根據去年的數據,深圳市人均GDP為20.3萬元人民幣,約合29426美元,距離三萬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深圳市將順利突破三萬美元大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麼臺灣省目前是什麼水平?何時才能達到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標準?
  • 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 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
    原標題: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 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2020年GDP
  • 朱光耀:邁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未來15年中國GDP需保持年均4.73%...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認為,2萬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參照指標,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中國人均GDP從2019年的1萬美元增長到2035年的2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隨之翻一番,這需要未來15年間,中國GDP保持著年均4.73%以上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 越南GDP增速連續兩年破7%,居民人均收入達到中高等發達國家水平
    不過,越南居民人均收入達到中高等發達國家水平,這種說法是嚴重錯誤,還犯了常識性的錯誤。就發展程度而言,當今國家分為兩類:第一、發達國家。第二、發展中國家。連咱們都是發展中國家,更何況是GDP總量到人均都遠遠落後我們的越南呢?
  • 機構看五中全會:15年後中國人均GDP將達到目前東歐水平
    比如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十四五」時期,「國內市場更加強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等。 全會還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深化改革;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等要求。
  • 2019年,發達國家將貢獻全球GDP總量的60%,人均GDP會達到多少
    在2018年,全球GDP總量約為85.79萬億美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在2019年,全球GDP總量將會達到86.6萬億美元左右,根據IMF的預測,在這86.6萬億美元當中,有51.74萬億美元的GDP將由發達國家貢獻,佔比全球GDP總量近60%。
  • 劉世錦:15年後,中國人均GDP四萬美元如何達到?
    15年後跨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人均GDP要從1萬美元到達4萬美元,不能靠每年GDP的8%以上的增長,還能靠什麼?國家領導人宣布2030年大幅下降碳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和,意味著經濟發展發生怎樣的思路和實踐上的變化? 這些疑問不僅是書面的文件,而是和存活的每個個體即人民息息相關。
  • 日本、加拿大、英法德的人均GDP都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這說明了...
    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4萬美元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2019年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了4.84萬美元,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只有5490美元——即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發展中國家人均的約9倍,差距非常之大。
  • 北京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 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1340所北京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昨天(12月18日),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的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兼副主任鍾東波介紹,去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比「十二五」末的81.95歲增加0.36歲;孕產婦死亡率4.12/10萬,嬰兒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健康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 成都定「十四五」發展目標:2025年基本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謝燃岸 劉秋鳳2020年12月2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表決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中國處於發達國家啥階段?人均GDP接近70年代美國
    從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人均排放量看,中國和英美日等發達國家均已經進入EKC曲線右側下滑區域,中國相比英美日等發達國家進入EKC右側通道晚20-30年。我們認為中國總體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即將迎來拐點。中國的單位能耗相當於全球平均單位能耗1993年的水平,中等收入國家2000年左右能耗水平,高收入國家80年代水平。2017年政府預計全年單位GDP能耗環比下降3.4%,與2016年目標保持一致。
  • 劉元春:中國將邁過高收入「門檻」 2025年人均GDP將達1.37萬美元
    原標題:劉元春:中國將邁過高收入「門檻」,2025年人均GDP將達1.37萬美元 摘要 【劉元春:中國將邁過高收入「門檻」 2025年人均GDP將達1.37萬美元
  • 中國有望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為什麼美國總說我們是發達國家?
    說到這,想必大家最關注的還是:中國有望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這裡先了解下,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什麼?其實,最簡單的衡量標準就是人均GDP,通常以2萬美元作為分界線,除此之外,還有工業化水平、科技水平等衡量指標。
  • 人大副校長劉元春:預計到2025年中國人均GDP將達1.37萬美金
    對於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突破低收入陷阱是必須的,但關鍵標誌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他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1萬美金,到2025年的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37萬美金。  當然對於我們而言,未來五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變化按照我們的測算,到2020年底人均GDP將達到1.1萬美金,中等收入陷阱的門檻值是12375美元,每年按照200美金左右的增長,到2025年高收入國家的門檻值將達到1.35萬美金的水平,我們預測我國2025年的人均GDP在1.37萬,因此這是很重要的。
  • 重慶與成都未來主要在這些領域展開競合
    重慶十四五規劃提出,2035年進入現代化國際都市行列。  事務君查詢了一下,「國際都市」和「世界城市」的定義,從狹義上講,國際大都市是城市國際化的中級階段,而世界城市是城市國際化的高級階段。  成都2025年主要目標:  ◎全國重要的經濟、科技、金融、文創、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核心功能邁上新臺階。
  • 中國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未來10年,能否實現人均2萬美元目標?
    中國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幾十年前,我國可以說是「一窮二白」,而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環顧四周,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創造出這樣的「中國奇蹟」。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1978年(改革開放前),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56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相對「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