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唱衰韓國企業退出LCD 中國面板產業需要有憂患意識

2020-11-21 騰訊網

撰文/藍科技

近日,國內幾大面板廠商Q3財報相繼出爐,數據表明下半年面板行業市場開始逐漸回暖,一改上半年慘澹景象整體呈扭虧為盈。幾家面板大廠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上升。

隨著全球面板行業格局變化,國內以京東方和TCL華星光電為首的第一梯隊面板廠加速完成全球產業產能布局,以雙雄姿態穩居LCD市場。

供求關係影響面板價格

自2018年開始,全球液晶面板價格持續走低,去年更是進入行業利潤谷底。到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雖受新冠疫情影響,液晶面板價格卻在後半期開始逆勢增長。這種現象背後其實是供求關係失衡的表現。

以京東方為首的國內面板廠為尋求在行業內的更高話語權,前幾年不斷進行擴張。這種擴張行為帶來的鯰魚效應,從發展上來講對於整個產業是有利的,但由於整個行業迅速擴張出現的產能過剩則勢必導致供大於求。

一是市場內存無法短時間消化,二則是面板廠利潤被大幅削減,整個面板行業價格走入低迷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行業發展終歸存在著周期,觸及谷底則勢必觸底反彈。

日韓面板產業結構調整

由於前兩年的供求失衡造成的行業低迷,整個面板產業也正經歷著大洗牌。日韓企業選擇在LCD面板急流勇退,三星、LGD宣布將逐漸關閉其國內外LCD工廠,最終淡出LCD轉向OLED、QLED。

而這次日韓面板企業的退出,又某種程度上扭轉了供大於求的失衡局面,短期內供不應求則支配著液晶面板價格回調,這種現象很容易讓國內很多人飄飄然。

目前國內很多論調是什麼中國面板行業已然崛起,將三星之流擠出LCD產業,如果真的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誠然國內的面板行業在今天確實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依然還是無法撼動日韓企業的行業地位,它們雖然宣布退出LCD產業的競爭。但其實質還是因為行業利潤的降低,換句話就是不屑於再去競爭這個微薄利潤的產業。

話雖難聽,但行業發展也需借鑑教訓。

當前,日韓面板企業正不斷轉讓其大陸LCD產業工廠,而國內企業從來不乏喜歡收購其落後產線的案例。因此謹防競爭對手「高位拋售」是一大要義。對中國企業來說,可以在LCD行業這種成熟技術上深耕,而保持在新技術上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新型的顯示技術聚焦於OLED、MiniLED以及MicroLED等,國內企業在涉足的同時,亦需在產業上下遊進行布局。

「宅經濟」助力面板回暖 消費端需求上升

「宅經濟」本質上還是網際網路技術普及帶來的經濟效應。無論是電商直播帶貨,還是釘釘或騰訊的遠程辦公會議,都屬於人——屏——網際網路——屏——人的一種模式。

可以看出屏幕在這種經濟模式下的必要性,本質還是作為人與人face to face的交互窗口,而這次疫情則加速了「宅經濟「的催生發展,因此面板行業在網際網路數位化經濟的普及上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這次液晶面板漲價,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借了疫情的「東風「。手機、平板、TV等產品的需求上升,以及疫情影響下的產業復工產能影響都助力面板價格上漲。

消費升級加速行業整合

隨著大眾購買力的增強以及消費的升級,人們不再單單是為了價格便宜,而更多的是對產品的性能以及服務的需求。同樣消費需求帶動產業升級,面板行業不再局限於低端產品的競爭。

任何行業發展必定面臨產品的最終同質化,如何去規避這種現象帶來的危機,這是企業需要考慮的。以如今的一些併購案例來說,如果在市場競爭中不具備差異化的優勢,那麼很可能就會被市場拋棄。

因此對於國內面板企業來說,如何在市場競爭中樹立品牌影響力很關鍵。對於顯示面板行業,需要利用自身技術上的優勢,再與終端品牌建立產品生態,就比如現如今的智慧屏一般,面板廠商需要在產業鏈上進行縱深的資源整合,最後使其更具行業標準化和規範化。

機遇與危機同在

目前,國內面板企業在LCD行業已經逐漸把握市場話語權,這也得益於產能集中帶來的優勢。

基於消費市場的需求,國內面板企業需要在日韓廠商退出後的有限時間裡,牢牢把控大尺寸液晶面板業務擴大優勢。

這裡為什麼說有限時間呢?原因在於日韓面板企業退出LCD產業並不是退出半導體面板行業,而是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一旦當日韓企業的新型顯示技術諸如OLED的大尺寸面板技術成熟之時,則是LCD大尺寸面板的優勢消失的時候。

所以,國內的面板廠尤其是如今的液晶「雙雄」—京東方與TCL華星光電切忌不能被「面板企業龍頭」這一光環所蒙蔽。

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面板行業基本都是處於燒錢式的不斷投入,一直追趕日韓企業。雖說如今在LCD上擁有了和日韓企業扳手腕的產業技術,但是要實現趕超遠遠不夠。

目前日韓企業賣掉LCD產線試圖全面轉型至OLED代表的新型顯示技術產業,就拿三星來說,憑藉先發制人的優勢在OLED產業已經拿下全球超過80%的市場份額,而國內面板企業雖也有相應的布局,但明顯是被碾壓更別說趕超,因此國內企業發展的同時需要有憂患意識。

希望國內企業穩紮穩打,不局限於LCD龍頭,更需要加緊技術儲備,打贏OLED為代表的決勝之戰。過去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購買低端落後產線最終也只能淪為代工廠,唯有技術開發創新才是發展的源泉。

同時,由於全球經濟處於一個不健康的環境下,那麼國內更需要整體產業鏈協同發展,機遇與危機並存!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臺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華東科技戰略退出LCD面板業務
    北京時間09月0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戰略退出LCD面板業務,華東科技擬收購冠捷51%股權。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908/58259.html9月4日晚,華東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戰略退出液晶面板行業,擬出售南京平板顯示57.646%股權和成都顯示11.429%股權。南京平板顯示57.646%股權掛牌價格為39.87億元,成都顯示11.429%股權交易價格為14.93億元。
  • 三星LG關停液晶面板工廠,中國彩電產業別高興太早
    韓國電子雙雄三星、LG相繼退出液晶面板工廠業務的發展和競爭,並非企業競爭實力的減弱,而是液晶面板業務的低端化、低利潤化,三星和LG選擇轉戰更高端的面板業務。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中國彩電企業們別高興太早了。
  • 面板廠商巨頭京東方、華星光電等LCD企業,可能收購三星中國產線
    此次三星關閉中韓LCD面板生產產能,不排除會將產線出售的可能性,而中國面板廠商巨頭京東方、TCL旗下華星光電等LCD企業,或將成為「潛在接盤者」。此前,三星顯示儘管屢屢傳出停產傳聞,但退出計劃依然模糊。如今,疫情影響下遊終端市場不振,向上傳導至面板需求萎靡,進而令三星顯示終於下定決心,加速關閉LCD產能、轉產OLED的進程。拋開疫情對LCD面板的影響,三星退出LCD面板市場的競爭主要由於中國廠商的崛起,LCD面板利潤進一步被擠壓。隨著三星和LG關閉LCD產線,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市場將從中韓競爭轉向中國一家獨大。
  • 全球LCD面板價格在2020年將上漲,疫情影響供給刺激面板價格上漲
    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我國武漢至少有5家LCD顯示器工廠生產放緩。加上三星、LGD等企業減少或關閉旗下LCD液晶面板廠等舉措,降低了液晶面板產能。相關業內人士預測,上遊液晶面板供應縮減後,全球LCD面板價格會因此出現短暫性上漲趨勢。不過,當疫情得到控制後,LCD面板價格將會下降。
  • 中國廠商為持續擴展面板產業,開高價挖角韓國面板廠的工程師
    用錢堆技術、搶市場,中國面板廠祭高價大挖韓國 OLED 工程師。繼在 LCD 攻城略地之後,中國為持續擴展面板產業,現已將目標鎖定在 OLED 上,且為了加快技術發展速度,中國面板廠開始採取「獵人」行動,開高價強力挖角韓國面板廠的工程師。
  • 中國液晶面板產業出口第一次歷史性的從金額上超過進口液晶面板
    據海關統計,2019年,中國液晶面板產業共出口總金額214.2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進口液晶面板總金額207.9億美元,首次實現貿易順差額6.3億美元。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1028/58633.html這意味著全球液晶面板產業轉向中國大陸主導階段。
  • 全球LCD TV面板供應緊缺還將繼續延續,液晶面板概念股有哪些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宅經濟發燒,第三季面板需求起來、業績也明顯好轉,而且除筆電、平板電腦之外,其他像是電視等應用也全面加溫,目前訂單能見度高,甚至比明年第一季還長,對於明年一整年的的面板訂單有信心。」廣發證券預計,面板價格11月有望在10月基礎上繼續小幅上漲,12月有望持平。韓國廠商的退出,造成產業格局重塑,供需不平衡,給國內液晶面板廠商帶來發展機會。
  • SDC將加速退出LCD市場,導致監視器面板市場恐面臨洗牌
    北京時間04月0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三星顯示器提前退出LCD市場,監視器面板恐面臨洗牌。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401/56725.html集邦諮詢分析師楊晴翔表示,SDC正處於由LCD轉向QD-OLED電視面板的轉型陣痛期,不過在曲面監視器仍保有技術優勢,因此對於擴增曲面監視器市場的策略原本是信心滿滿。
  • 中國液晶面板產業鏈強大,外資品牌退出液晶面板競爭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顯示巨頭三星之外,LGD也宣布將陸續停止液晶面板工廠的生產,其實從去年開始,LGD就一直在停止或減產液晶面板,旗下的5、6、7.5、8.5代面板廠都普遍減產10%~20%。此外,日系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松下、三菱也宣布退出液晶業務。
  • LCD面板行業:產業整合加速 龍頭廠商邁入收穫期
    回顧LCD行業的發展歷史,從1970年代美國企業發明了液晶顯示技術但最終「半途而廢」,到1990年代初日本企業率先實現TFT-LCD的產業化,到1990年代末以三星、LG為代表的韓國企業進行大規模的逆周期投資,再到2000年代初中國臺灣企業藉助日本企業的技術轉讓大規模投資LCD行業,最後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大陸企業為解決「缺芯少屏」局面對LCD產業進行大規模的逆周期投資
  • 三星顯示退出LCD市場,國內面板企業開始崛起?
    三星Display大型事業部長崔周善回復客戶自從2016年開始韓國三星的LCD市場份額連年下滑,到20年為止中國僅大陸就佔據了市場份額將近並且,隨著國內LCD面板廠商的崛起,顯示器的價格持續下降。這又進一步降低了三星LCD的利潤。三星不得不退出LCD市場,提前布局新技術,以便能夠再次在顯示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同時,還可以通過購買中國廠商生產的面板來繼續進行電視等產品的生產,可謂一舉兩得。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月07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技術快速更疊的顯示面板市場 八億時空能追的上嗎。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4月份全球LCD面板出貨量中,京東方以27.3%的份額位列第一
    北京時間07月2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京東方LCD市場銷量登頂 新賽道信號已打響。在LGD、三星顯示等韓國面板廠紛紛宣布停止LCD面板生產,除了保留本土的部分產能之外,基本退出LCD市場之後,LCD的中國時代如期而至。
  • 三星顯示屏業務巨虧,韓系面板廠商退出LCD賽道,國產廠商迎契機
    今年一月底,LG Display曾宣布,將停止其在韓國國內的電視液晶面板生產,在韓國北部的坡州工廠也將於今年年內關停。彼時,有媒體分析稱,LG的這一舉動是因為中國面板企業增產,韓國液晶面板市場行情出現惡化,難以改善盈虧狀況。據了解,LG Display廣州工廠已在2019年8月正式投產,引入了第8.5代的OLED生產線,用於擴大OLED面板的產能。
  • 液晶面板大漲價!電視機要漲價嗎?韓國巨頭為何加速退出?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傳播部總經理 胡鵬:從需求側來說,由於疫情緩解,國內國外市場需求釋放;從供給側來說,因為韓國一些企業陸續從國內關閉產線,產能退出。需求回暖、供應量減少是本輪面板價格反彈的主要原因。
  • 中國面板產業崛起:大型LCD面板產能全球第一,OLED稱雄指日可待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面板產業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以及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僅僅有資金或是技術都很難支撐產業的快速發展,過去中國面板產業難以發展主要是受到技術的限制,因此在 2008 年之後,中國轉變以往的策略,不再依靠購買落後產線作為核心發展手段,而開始走上「重引進同時重吸收」的道路,企業在購買產線的同時花重金引進人才,持續發展自身的核心技術,從 2008 年至 2018年我國面板產業實現了原始的技術積累
  • 三星和LG宣布退出LCD產業 全面發展OLED或者更新的技術
    近日,關於三星和LG在內的一些韓國企業宣布退出LCD的生產的消息在業內傳的沸沸揚揚,如果情況屬實,那這會是國產LCD的機會嗎?他表示,兩家企業的退出原因,疫情僅僅是一個誘因,更多的是從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角度來考慮。韓國的這些企業,並不是退出半導體顯示產業,他們會更多集中資源在柔性顯示產品技術、AMOLED以及OLED方面。所以,對中國企業來講,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機會就在於我們可以加快全球產業布局。
  • LCD面板產業現狀及趨勢分析
    過去兩年國外廠商逐漸退出該市場,以京東方A(000725,SZ)、TCL科技(000100,SZ)為代表的的國內廠商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LCD面板價格於2019年10、11月觸底並在2019年12月開始反彈,受疫情影響價格進一步上漲趨勢停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液晶面板企業退出,與這幾點有關
    但是,液晶顯示技術也有它的瓶頸,加上市場的激烈競爭,越來越多的面板企業選擇退出,不禁令人唏噓,液晶顯示即將走向沒落。不僅國際巨頭紛紛退出液晶面板市場,國內的液晶面板企業也都在進行併購整合。因為持續處於虧損狀態,今年4月華東科技醞釀出售南京中電熊貓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迎來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巨頭的競購,中國液晶面板市場競爭同樣異常激烈。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上遊產業鏈企業退出LCD市場呢?這背後恐怕與這幾點不無關係。
  • 面板顯示檢測行業設備需求高漲 面板產業進入「中國時代」
    北京時間11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半導體+智能穿戴」多棲布局 華興源創迎重要發展機遇期。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全球顯示面板產業經歷了從美國到日本再到韓國的中心轉移,到如今中國面板廠商的不斷崛起,2018年超過韓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LCD生產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