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劉遠舉
FT中文網、騰訊大家、南方周末、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澎湃等媒體專欄作家,多家智庫研究員,關注時政、財經、網際網路,作品見於中外媒體,以深度的分析、冷靜的理性、客觀的態度去發掘現象背後的事實。
全文共 2083字,閱讀大約4分鐘
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降價了。
國產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比此前官網上的進口車標價下降14.81萬元。高性能版起售價為36.99萬元,相比此前官網上的進口車價格下降16.51萬元。降幅高達30%左右,比當年Model3國產化後的降幅還要大。
特斯拉的每一次降價,都會引來持幣待購的潛在買家的極大興趣,這一次降價超過了消費者的預期,更是如此,降價公布10小時內,訂單數就超過10萬輛。消費者排隊,官網癱瘓、門店通宵營業。
Part.01
回顧特斯拉的降價歷史,雖然此次力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但對特斯拉來說,也不算非常罕見的事。2020年5月,特斯拉宣布,中國製造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後售價為271550元。10月1日,特斯拉又宣布,官方補貼後售價下降到了249900元,而且續航還增加了20公裡。實際上,在之前一年的時間之內,特斯拉已經連續降價四次,最短的一次價格只維持了一個月,總降幅接近8萬。
但與此同時,特斯拉的降價,也會引發已經購買特斯拉的車主的抱怨,覺得自己被割了韭菜。就在前幾天,針對降價傳言,12月底的時候,特斯拉副總裁陶琳還表示,電動車的價格與成本相關,目前特斯拉的國產化率目標已經基本實現,未來繼續降價的可能性不大。但僅僅四天之後,特斯拉就再次降價。才說了不降價,立馬又降,對特斯拉的形象,以及原來的車主,還是有傷害的。
2019年3月1日的特斯拉大降價後,就有很多「高價」購買的車主已經組團維權,特斯拉也給了一定的補償。但總體來說,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相關的價格保護條款,規定特斯拉在一定期限內不能降價,或者降價補償,那麼,如何定價都是特斯拉的權利,原購車車主,也不能以此為理由去鬧。
點擊播放 GIF 0.0M
消費者維權
Part.02
其實,對於購買特斯拉的人來說,需要充分認識到特斯拉降價背後的原因,才能理性購車。對於目前搶購特斯拉的車主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首先,SUV排量大,消費稅多,疊加進口關稅,高端進口SUV的價格就遠高於高端轎車。Model Y作為純電動產品,不存在消費稅,溢價就少。
而且,國產化進一步拉低了成本。去年1月,特斯拉CEO馬斯克宣布在上海超級工廠啟動製造Model Y項目,國產化後的Model Y將是一款消費者負擔得起的電動SUV。得益於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具有更高的效率與更低的成本,Model Y國產化本身就有降價空間。
第三,特斯拉的產業鏈、供應鏈、生產鏈轉向中國後,已經成熟,產量提高很快,已經進入了提高佔有率的階段,必然以降價求市場份額。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某種程度上,特斯拉屬於一種輕奢侈品。不過,這種奢飾品具有自己的獨特的特徵,就是它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奢侈品。在技術時代,某些先進的技術,一開始會成為奢侈品,然後隨著技術的發展、普及,慢慢普及開,產品價格會慢慢進入大眾的消費範圍。就像20年前一臺筆記本電腦2萬,現在只需要3000。
作為這個行業的領先者,特斯拉帶動了行業發展,並充分享受到了行業整體效率提高的好處,把行業發展轉化為自己價格優勢。
這些都決定的,特斯拉、乃至整個電動車行業,都處於一個技術普及的過程,換一句話說,就是一個不斷降價的過程。
特斯拉現在有品牌溢價、形象溢價,人們去買這個車,因為可以獲取一定的「面子溢價」,即33元買到車,得到的是45萬的面子。中國人好面子,這是特斯拉降價引發購買狂潮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Part.03
但是,這個期待未必能實現。
首先,隨著交付數量增加,變為街車,這個形象價值,最終會消失。按照Model Y的年預計產能25萬臺,Model 3年預計產能30萬臺計算,每年供應50多萬臺。在一線城市很快就會成為「街車」。
其次,根據前述的一些原因,電動車行業仍然在飛速發展,成本還能進一步降低,車價還很有可能繼續下降。考慮到特斯拉的降價歷史,這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
第三,Model Y從空間上,仍然是緊湊型的SUV。這是決定一輛車的形象、價格的基本標識。中國人買車講究大氣,我一直在汽車消費者研究行業幹過,大氣(daqi)這個詞都成為一個專有名詞,外國設計師都知道的。特斯拉Model Y很小,顯然和大氣沒關係。這麼一輛小SUV,能有奢侈品的感覺,是因為加持在特斯拉身上的「電車溢價」,但這一點,最終會因為技術的發展,產業鏈的發展而降低,乃至消失。
特斯拉的確會搞更新的產品,高端產品,但一定要和低端走量的產品有顯著區別,不然高端產品沒辦法賣了。就像寶馬2系,沾不了寶馬7系的光。
Part.04
不妨更形象的說,蘋果把其產品的平均價格,從8000元降低到3000元,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去購買蘋果。你的蘋果是8000元買的,我的是3000元買的,但別人分不出來我是多少錢買的,我們的面子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蘋果持續幾年都以這個價格繼續供應,甚至繼續把價格下探到2000元。那麼。最終以3000元購買的人,不但得不到5000元的「面子溢價」,反而會損失1000元的「面子溢價」。
反過來,35萬,寶馬3系、雷克薩斯都沒問題,咬咬牙還能上到寶馬5系這個水平。汽油車產業鏈非常成熟了,整個行業沒有太大的技術進步帶來降價的空間。35萬買的車的面子,一直會是35萬,再過幾年都不會變。
所以,特斯拉降了當然是好事,基於實用的需求購買,比如,第二輛車,比如沒有牌照,那麼去搶購,買早不買晚,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看中的是「面子溢價」,那麼,不妨再想一想。
全文閱讀已完畢 感謝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