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2020-12-23 荔枝網新聞

  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有關部門提出——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18日發布的這組數據,反映了「十三五」時期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但是,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是我國製造業發展必須補上的短板。

  對此,人社部在發布會上回應,「十四五」時期,將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多舉措破解「技工荒」問題

  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但近年來,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問題突出,「技工荒」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對此,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存在4方面問題:技能人才數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技能人才培養周期長、培養成本高,人員流動性大,企業培養動力不足;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尚未根本改變。

  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我國自2019年起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

  「這個行動已經實施了接近兩年,明年是重點。」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表示,今後一個時期,這個行動要做得更有效,提高培訓質量,提高補貼標準,進一步擴大範圍。

  在加強培養培訓、擴大技能人才供給規模方面,張立新認為,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培訓供給能力。鼓勵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推廣「網際網路+職業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

  同時,要加強激勵,提高職工隊伍穩定性。「要健全技能人才崗位使用機制,推動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多層次發展通道;鼓勵企業吸納高技能人才參與重大生產決策、生產科研攻關;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評價。」張立新說。

  為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前不久,人社部發文進一步明確向用人主體放權,支持企業自主確定評價範圍、自主設置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運用評價方法,同時兌現相應的待遇。目前,全國共有3700多家企業、近900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備案,104萬名勞動者已經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收入分配向一線職工傾斜

  「當前,我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高技能人才僅佔技能人才總量的28%。」張立新透露。

  為激勵更多人學習技能、投身技能,近年來國家推出多項舉措,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改善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中國的2億技能勞動者是產業工人的重要主體,他們對產業結構升級、改善就業質量非常重要。」張立新表示,激發他們的活力,要從政府激勵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社會全力支持等各方面提高他們的待遇和地位,讓他們有獲得感,能夠通過技能實現美好生活,實現人生價值。

  同時,技能人才是強大的擴大內需的消費力量。張立新說,如果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對擴大內需發揮巨大作用。

  在提高待遇方面,張立新認為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在職工收入分配中把技能作為一個重要要素加以體現,無論基本工資定級還是津貼補貼、績效獎勵等方面,都要把技能作為重要要素。

  「要鼓勵企業完善職工收入分配機制,促進企業收入分配積極向一線職工傾斜。」張立新說,實踐中已經有一批企業在建立技能激勵導向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有的高技能人才的待遇相當於企業副總的水平。

相關焦點

  • 破解技工荒問題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有關部門提出——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人社部:2億技能工人將成為中等收入者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導未來幾年,中國中等收入者群體將極速擴大,即將「有2億技能勞動者將成為中等收入者」。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社科院的研究認為,中等收入群體是指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以此計算中國有4億人,有1.4億個家庭。
  • 多舉措破解「技工荒」問題 人社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但是,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是我國製造業發展必須補上的短板。對此,人社部在發布會上回應,「十四五」時期,將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多舉措破解「技工荒」問題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
  • 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術工人的待遇,激發人才活力,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與此同時,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比如,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紹,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
  • 持續釋放增收紅利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術工人的待遇,激發人才活力,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與此同時,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比如,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紹,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
  •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 國家研究促進"中間群體"增收!包括哪些人?收入怎麼漲?
    近日,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組織召開了促進「中間群體」增收專題座談會,研究促進「中間群體」增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思路和舉措。「中間群體」,這在官方語境中是一個比較新鮮的詞語。哪些人是「中間群體」?
  • 人社部:中國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比例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應該說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但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我國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特別是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問題比較突出。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高技能人才僅佔技能人才總量的28%,這個數據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 一系列政策紅利即將落地 這個收入群體將獲重點支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術工人的待遇,激發人才活力,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與此同時,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比如,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紹,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
  • 人社部:「十四五」將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等重點工作
    中新網12月18日電 人社部副部長湯濤18日表示,「十四五」的重點工作有六個方面,包括進一步實施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等。我們國家在技能人才供需兩方面都要加強。湯濤表示,一方面,加快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人才供給特別是技能人才供給上要做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實施「十四五」的職業培訓工作,現在正在開展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職業培訓的力度還要加大,工作要做得更好。把技工教育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緩解目前存在的結構性就業矛盾。
  • 人社部: 推廣「網際網路+職業培訓」緩解製造業「技工荒」
    針對這一問題,在12月18日國新辦舉行的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要加強培養培訓、擴大技能人才供給規模,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建立政府財政資金、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社會捐助贊助、勞動者個人付費的多元投入機制,提升培訓供給能力。  「要鼓勵企業興辦培訓,開展職工技能培訓。
  • 提高待遇水平加大技能人才供給
    形勢:技能人才需求火熱,工資待遇水平有所提升  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是產業工人的重要主體,對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社會熱捧的「香餑餑」。  2020年12月30日,廣東省人社廳舉行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廣東獲獎選手與優秀企業就業對接會。
  • 人社部:2019年為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79.5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5日電 據人社部消息,5日,人社部發布2019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人社部通過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為83.1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79.5億元。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在技能人才供需兩方面都要加強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
  • 【開局新氣象】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為新發展格局奠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十四五」規劃建議在闡述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時明確指出,「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關注新就業形態:容量大更靈活,提高勞動者收入
    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方面,新就業形態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不少人就業的新選擇。下蹲、吸氣、起身、呼氣……每天晚上,22歲的李文慶都會在直播平臺打卡上班,帶領學員完成一節線上健身課程。「受疫情影響,傳統健身房招聘規模不大,我就加入了線上健身平臺,在網上帶團課,也有一對一指導。」剛畢業的李文慶選擇了線上健身教練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
  • 容量大、靈活性強,提高勞動者收入——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
    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方面,新就業形態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不少人就業的新選擇。下蹲、吸氣、起身、呼氣……每天晚上,22歲的李文慶都會在直播平臺打卡上班,帶領學員完成一節線上健身課程。「受疫情影響,傳統健身房招聘規模不大,我就加入了線上健身平臺,在網上帶團課,也有一對一指導。」剛畢業的李文慶選擇了線上健身教練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
  • 人社部:網絡招聘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
    日前,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提出不得洩露、篡改、毀損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和用人單位經營狀況等信息,且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規定》自2021年3月起施行。據人社部流動管理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網絡招聘已經成為勞動者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的主要渠道。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3.96萬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人力資源市場網站1.5萬個,2019年通過網絡發布招聘信息4.04億條、發布求職信息8.23億條。「但同時,網絡招聘服務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 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如何解決?人社部回應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將堅持以促進就業、適應產業需求為導向,不斷調整技工院校專業結構和布局,深化校企合作、深化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使得技能人才培養與就業和產業發展需求進一步提高吻合度。
  • 人社部:2019社保降費率取得積極成效 全年降費4252億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1月14日消息,人社部今日召開2019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新聞發言人盧愛紅,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等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盧愛紅表示,社保降費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