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2021-01-05 中國政府網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十三五」期間,我國建設了500多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近700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人。

不過,我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的比重僅為26%,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總量的比重為28%,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十四五」規劃建議要求「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湯濤表示,當前我國結構性就業矛盾依舊突出,需要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具體工作包括: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進一步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範圍、提高培訓質量;大力發展技工教育,進一步擴大培養規模;加強基礎建設、能力建設,加大新職業開發力度,修訂職業分類大典,加強職業標準、職業培訓包開發,做好推進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等方面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坦言,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尚未根本改變,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任務依舊十分艱巨。

湯濤表示,將按照中央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要求,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激發人才活力。

政府引領,政策激勵。張立新表示,人社部將充分發揮政府引領促進作用,出臺政策、加強激勵、加強宣傳,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營造良好環境。

企業主導,適當傾斜。鼓勵企業完善職工收入分配機制,在基本工資定級、津貼補貼、績效獎勵等方面將技能作為重要要素,向一線職工傾斜。「實踐中,有一批企業已經在建立技能激勵導向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有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成為企業股東,憑技能入股;有的享受高技能人才待遇,相當於企業的副總水平。」張立新說。

組織競賽,加強獎勵。據介紹,「十四五」期間人社部門將加大職業技能競賽工作力度,對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給予榮譽和物質獎勵。在剛剛結束的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中,共有291名選手獲得86個項目的金、銀、銅牌,1010名選手獲得優勝獎。各競賽項目前5名獲獎選手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人社部門加大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改革,取消280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為應對職業資格大量取消,技能人才面臨評價缺失、影響職業發展等問題,我們積極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遴選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張立新說。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3700多家企業、近900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備案。企業可以自主確定評價範圍、自主設置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運用評價方法,完成技能人才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社會組織可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前,已有104萬名勞動者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至2019年,有13個省份開展了工程技術領域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工作,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相應職稱,職稱和職業技能等級已經實現貫通。

「今年,我們準備把貫通領域延伸到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多個職稱序列。」湯濤說,近期人社部將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 (記者 李心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

相關焦點

  • 人社部: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18日發布的這組數據,反映了「十三五」時期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
  • 破解技工荒問題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有關部門提出——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人社部:2億技能工人將成為中等收入者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導未來幾年,中國中等收入者群體將極速擴大,即將「有2億技能勞動者將成為中等收入者」。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社科院的研究認為,中等收入群體是指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以此計算中國有4億人,有1.4億個家庭。
  • 多舉措破解「技工荒」問題 人社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今天(18日)發布的這組數據,反映了「十三五」時期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
  • 高技能匹配高收入 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政策即將出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18日表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他說:「技能勞動者已是一個龐大群體,但從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我國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特別是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問題突出。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高技能人才僅佔技能人才總量的28%,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張立新認為,一是技能人才培養周期長、培養成本高,人員流動性大,企業培養動力不足。二是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
  • 全國技能大賽引發在線技能學習熱潮 超300萬人騰訊課堂領卡在線暢...
    另一方面,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建,將有利於激發廣大勞動者熱愛技能、投身技能、提高技能的熱情,推動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大軍,助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促進就業。此外,藉助大賽的舉辦,將進一步在社會層面弘揚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有助於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培養和湧現。
  • 「十三五」時期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一千萬 高技能人才工作顯成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圍繞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我們做好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技能人才 人生出彩:快遞員、育兒嫂等技能勞動者可以參加職稱評定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意味著,中國超2億「藍領」工作者也能參加職稱評定了。隨著新規落地,技能勞動者的職業發展將面臨哪些變化?作為評價主體,企業怎樣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
  • 點燃300萬人的「大國工匠」夢想 騰訊課堂助力青年技能人才培養提升
    年輕的女程式設計師吳蘭表示,自己最近在在線技能學習上投資了數千元,騰訊課堂上的Java進階、新媒體營銷、前端開發、Python、產品運營等都是身邊年輕女性青睞的技能課程,通過在線學習提高競爭力也正成為這屆年輕人的共識。這都充分展示了當前我國在應用型、技能型青年人才培養上的成果。可以看到,在大國工匠精神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勞動者特別是年輕一代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 快遞員、育兒嫂等技能勞動者可以參加職稱評定技能人才 人生出彩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意味著,中國超2億「藍領」工作者也能參加職稱評定了。隨著新規落地,技能勞動者的職業發展將面臨哪些變化?作為評價主體,企業怎樣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
  • 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這兩天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在廣州舉行,來自貴州省安龍技工學校的學生韋順水正在參加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比賽,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浙江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的學生。
  • 培養高技能人才,西安是怎麼做的?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廣大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大力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精心鍛造專業技能引領技能人才升級西安在行動!·強化實訓基地建設和技能人才培養。今年以來,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通過制度建設、項目引領、重點突破、氛圍營造等舉措,著力構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長效機制,鍛造高、精、尖技能人才隊伍,為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 300萬人湧入騰訊課堂在線學習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引領技能學習新...
    同時,騰訊課堂發布的廣東學習大數據也顯示,2020年廣東人最愛在線技能教育,學習人數全國第一,同比增長682.06%,佔平臺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廣東人購課付費金額最多,比第二名北京高出一倍,兼具數量與購課量的榜首。廣東省在線技能學習人數增長的背後,正是廣東整體勞動力轉型升級的縮影。
  • 重要通知 | 杭州市「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遴選...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遴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對象   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產業領域,選拔支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高超專業水平,在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中具有重大創新貢獻,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成長為領軍人才潛力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重點支持具有高超技能水平、良好職業道德,在技術革新、發明創造中有重大貢獻,或在培養技能人才和傳授技藝等方面業績突出
  • 上海技能人才平均年收入超過不少白領,有人酸了...
    日前上海發布的企業技能人才市場工資價位顯示,2019年上海技能人才的平均工資已經達到12.79萬元,比去年全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11.50萬元的平均工資還要高出一截。近年來,儘管我國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卻依然長期短缺,高技能人才僅佔技能勞動者總數的三成左右。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高級技工的缺口達1000萬人。這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與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掣肘。人才的價值應當由市場來判斷。
  • 提高待遇水平加大技能人才供給
    形勢:技能人才需求火熱,工資待遇水平有所提升  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是產業工人的重要主體,對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社會熱捧的「香餑餑」。  2020年12月30日,廣東省人社廳舉行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廣東獲獎選手與優秀企業就業對接會。
  • 技能成才 匠心築夢——寫在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閉幕之際
    超1.7億技能人才太關鍵這次大會,不僅匯聚了技工院校、職業院校的師生,更吸引了諸多企業積極參與。一些企業負責人親自跑到現場觀看比賽、挑選人才。新華社記者盧漢欣攝我國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整個製造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我國有超過1.7億技能人才。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拓寬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我國高技能人才總量穩步擴大,結構持續改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約9821萬人次。
  • 定製培養方案、專業培訓團隊……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這兩天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在廣州舉行,來自貴州省安龍技工學校的學生韋順水正在參加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比賽,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浙江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的學生。
  • 為技能人才暢通職業發展渠道(人民時評)
    為了規範引導新職業成長和行業發展、推動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2020年11月7日,人社部發布了《關於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此舉意味著,全國超2億的「藍領」工作者都能參與職稱評定。
  • 【關注】寫在國賽閉幕之際:技能成才 匠心築夢
    需求很大超1.7億技能人才太關鍵這次大會,不僅匯聚了技工院校、職業院校的師生,更吸引了諸多企業積極參與。一些企業負責人親自跑到現場觀看比賽、挑選人才。立邦投資有限公司裝飾塗料事業部總裁孫榮隆在賽場反覆轉悠,他深有感慨地說:「塗料行業三分靠產品、七分靠施工,技能人才實在太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