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們醫療隊所在的方艙醫院休艙了!」
「太好了。」
3月9日,剛剛退勤回到家的嘉峪關機務段嘉峪關西運用車間機車乘務員楊俊文收到了愛人範麗娜的簡訊後,高興了好久。
3月8日下午,隨著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最後48名患者痊癒出院,沌口方艙醫院患者清零。3月9日起正式休艙。休艙後,醫療隊將原地休息待命。
(3月8日醫療隊留念)
據了解,沌口方艙醫院是武漢市第一個利用暫時閒置的工業廠房建設的方艙醫院。該方艙醫院於2月12日開工、15日交付。2月15日21時57分,隨著MU7871次航班在武漢天河機場落地,甘肅省第三批馳援醫療隊順利到達武漢,並迅速投入到武漢沌口方艙醫院的抗疫工作當中,範麗娜就是其中的一員。
楊俊文的妻子範麗娜是嘉峪關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的一名護士。2019年8月結婚的夫妻倆,為了抗擊疫情相隔2000餘公裡,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默默地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防疫一線的困難遠比想像中大
「在下飛機前,我已經想過了各種可能遇到的困難。但是真正進入方艙醫院後,我才發現現實的困難遠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大。」 範麗娜介紹說。
在方艙醫院內,帶隊領導每天早上要開會,總結前一天出院患者的治癒經驗,確定當天重點患者的治療方案。範麗娜負責要將會議的內容記錄下來,作為資料留存,所以她每天8點半就進艙了。9點半,正式開始一天的救護工作。每天下午18點到19點是她工作最緊張的時候,她負責梳理匯總醫療隊每天的工作總結,下班回到宿舍已是22點多了。
2月中旬,正是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兒的時候,防疫物資比較緊缺。為了節省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物資,醫護人員在方艙醫院一呆就是一整天。範麗娜前幾次進艙,不到四個小時就被防護服悶的站不住了,丈夫楊俊文非常心疼。下班回到宿舍後,與丈夫短暫的視頻通話成了麗娜情感和壓力輸出的唯一出口,5分鐘的視頻通話,便消解了一天的疲憊。
不同的戰場 同樣的使命
在範麗娜毅然決然響應國家號召奔赴武漢的那一刻起,作為機務人的楊俊文也選擇了自己的「逆行」。
「平日裡比較膽小的她都衝鋒在抗疫前線,我當然更不能退縮了。她在疫情防控一線,我在鐵路一線,不同的戰場,同樣的使命。」 楊俊文談到愛人範麗娜的時候,也為她感到驕傲。
楊俊文所在的嘉峪關機務段西運用車間擔當著嘉峪關至柳園間297公裡的貨物列車牽引任務,該區段自然環境惡劣、條件艱苦,且屬於跨局輪乘。在每一趟的值乘任務中,楊俊文對途經的信號機、以及進站停車的站線長度、減壓量都爛熟於心,確保每趟列車都能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由於業務突出,許多重點列車的值乘任務都有他的身影。他經常說:「把作業標準當成習慣,而不是把習慣當成作業標準,這才是一名合格的火車司機。」
我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
自2月中旬開展復工復產行動以來,嘉柳區段貨運量持續上升,許多乘務員在家休息時間只有16個小時,但楊俊文仍然堅持利用休班時間加強業務學習。近期正值烏局管內施工,柳園至安北間的「四站三區間」內需要反方向行車,楊俊文積極利用休班時間學習業務,提升自身素質,確保行車安全。
2月27日,按照蘭州鐵路局工會下發的《關於對部分奮戰在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一線職工家庭進行慰問的通知》要求,嘉峪關機務段迅速行動,對援鄂以及省內定點醫院抗疫家屬進行慰問,將國鐵企業「娘家人」的溫暖送到防控一線。在收到慰問信和慰問金以後,楊俊文說:「我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以後我們會繼續相互鼓勵,努力在疫情防控一線和鐵路一線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麗娜曾在武漢上大學4年,又在武漢工作了3年,所以她一直想帶我去看看她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楊俊文介紹說,「我倆約定了,等到疫情結束以後,一起去看看武漢的櫻花。」
3月10日下午,隨著武昌方艙醫院休艙,武漢的14所方艙醫院全部休艙。離這對小夫妻相見的日子,不遠了……
4月20號是範麗娜的生日,楊俊文已經悄悄地為麗娜準備了一份生日禮物,希望在生日當天能夠親手送給她。
這些天
全國疫情防控形勢
正在向好的態勢發展
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也在穩步推動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
像範麗娜一樣的醫護工作者
同樣離不開像楊俊文一樣
堅守鐵路運輸一線的鐵路工作者
我們還在努力
我們還在堅持
我們還在戰鬥
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
嘉峪關機務段融媒體工作室
通訊員:馬俊 王丹丹
原標題:《「親愛的,我們醫療隊所在的方艙醫院休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