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1、創意小家電領跑者,小熊電器國內市場收入中長期空間在100億元以上,有足夠天花板。
2、近年來公司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在疫情期間也實現逆勢增長,營業總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4.51%和98.93%。
3、中期維度來看,公司原有品類的持續擴張以及母嬰個護和非電產品的持續放量,都將推動公司保持快速增長;長期來看優秀的營銷將塑造更強大的品牌力,公司有望成為更高維度的競爭者。
4、預計公司2020-2022年收入為38.5、49.4、65.8億元,同比增速為43.1%、28.3%、33.3%;預計2020-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4.65、5.74、7.61億元,同比增速為73.4%、23.5%、32.6%;對應EPS分別為2.98、3.68、4.88元/股,PE為37.3、30.2、22.8倍。
導語:
創意小家電的領跑者,公司深耕小家電長尾市場,近年來公司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在疫情期間也實現逆勢增長,營業總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4.51%和98.93%,今天就來看看小熊電器的基本面。
要點:
一、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領跑者,長尾市場崛起紅利正當時
從產品上看,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廚房小家電、生活小家電和其他小家電。小熊最早從酸奶機產品起家,隨後不斷進行品類擴張,目前公司主打的廚房小家電業務有5大類,主要包括鍋堡類、電熱類、壺類、西式類、電熱類。
從產品貢獻角度看,公司營收呈現高度分散特徵,且以長尾品類小家電為主,對單一產品依賴性不強有利於規避單品銷量波動的風險。根據公司收入拆分,可以看出養生壺佔公司營收比最高但也僅16.22%;前五大產品合計佔比也只有58.60%。公司大眾品類的小家電銷售佔比較低,養生壺、電燉鍋等長尾產品構成公司主要營收來源,進一步驗證了公司聚焦長尾小家電市場的戰略。
我國小家電市場規模保持穩健增長,長尾品類佔據相當比例且增速快於行業。公司長尾單品表現優異,傳統品類亦有滲透。目前公司主要單品市佔率已達到較高水平,例如煮蛋器已接近50%,酸奶機、多士爐和電熱飯盒市佔率也接近30%。
參照日本當前的滲透率水平,預計小熊電器國內市場收入中長期空間在100億元以上,對比目前仍有足夠高的天花板水平。
公司自成立以來就以線上渠道作為主要陣地,逐步形成了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渠道模式。近年來線上渠道業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由於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獲客成本提升,傳統電商增長面臨瓶頸,社交電商異軍突起為行業帶來新的紅利。
小家電特性與社交電商天然匹配,場景化營銷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直觀的體驗,公司深度受益新興渠道紅利。與傳統大家電重線下體驗的屬性不同,小家電往往具備多樣化和新穎的設計、相對高頻的使用也使其具備一定的社交屬性,這些特點都與社交電商渠道天然契合。
近年來公司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上市後駛入成長快車道。公司在疫情期間也實現逆勢增長,營業總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4.51%和98.93%。
在營收與利潤規模迅速提升的過程中,公司也表現出不俗的盈利能力,毛利率與淨利率均處於行業前列。小熊費用端控制良好,重視研發投入,經營風格穩健紮實。
公司實質為家族企業,實際控制人為李一峰、張紅與龍少宏,股權結構穩定且集中度較高。公司股權激勵到位,綁定核心人員利益,初創團隊保持穩定。
二、對比美蘇九,小熊電器的核心壁壘在哪兒?
從產能水平來看,公司目前居於行業第一梯隊,略小於長期從事海外代工的新寶股份以及傳統小家電龍頭九陽、蘇泊爾,顯著優於閩燦坤、德豪潤達和北鼎股份等。2020年IPO之後,預計公司2022年小家電產能有望達到6060萬臺,進一步向行業製造龍頭邁進。
公司積極利用社會優質產能,提升供應鏈效率。—一般情況下自有產能用於生產需求穩定或公司獨創品類,而當公司需要對新品類做出快速反應且存在成熟社會產能時,則採用外協生產方式。自有+外協生產兩種模式相結合,使公司供應鏈效率顯著提升。
隨著製造能力不斷增強,公司人均創收與人均創利均逐年上升。對於九陽及蘇泊爾,小熊的人均創收水平仍有較大改善空間;而對比製造龍頭新寶,隨著公司品類擴張和單品銷售規模擴大,以及自動化生產線的進一步完善,規模紅利兌現後有望進一步縮小差距。
從企業經營的決策頻率上來說,小家電行業更加頻繁,對企業管理層決策速度和準確度的考驗也就更大。和同為小家電企業的九陽、蘇泊爾相比,小熊等聚焦在長尾賽道的企業,品類還是SKU數量更為複雜,創新迭代速度更快,這也就意味著管理層每年需要在產品上做出更多決策,同時保證一定的準確性。小熊的經營管理團隊成熟穩定且能力卓越,並輔以扁平化的制度體系為決策保駕護航。公司優秀的經營與管理能力不斷兌現在報表端,表現為領先行業的回報率。
隨著品類擴張及創新迭代加快,公司近年來持續研發投入,高度重視技術人才引進。從研發模式來看,公司全鏈條人員參與,根據市場反饋推出最優產品,避免研發失敗的可能性,同時也能夠大幅減少研發過程中的無謂返工等效率損失。公司加碼研發後專利數量迅速增加,並獲得多項設計大獎。
小熊未來跳脫出家電維度,通過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粉絲經營,定位向小家電領域的「喜茶」或「Linefirends」邁進,才可更加從容的應對行業競爭。事實上,小熊具備成為小家電行業「喜茶」或者「Linefriends」的潛在潮牌體質,且正值公司從小家電向「母嬰個護」以及「非電」領域擴張的戰略機遇時期。
和Linefriends的成功高度相似,喜茶之所以能夠風靡全國成為網紅,除產品優勢之外,其對目標客群的精準定位、對消費者心智的抓取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方式都可以看小熊提供思路。
公司具備新渠道的品牌基因,方式靈活+緊密切合渠道特質;傳統電商時期,公司主要在各電商平臺投放廣告進行品牌宣傳。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公司與時俱進採用更加沉浸化的營銷方式,開始為產品注入「小確幸」的文化形象。社交電商時代,公司品牌形象繼續外化,開始具備流量IP潛質。在具備大規模粉絲群體之後,如何對粉絲進行有效運營將是更重要的課題,而在這一方面,公司在粉絲群體規模與單個粉絲貢獻上仍有較大的挖掘空間。在新增客戶開發上,小熊仍有相對於當前1.3倍以上的新增用戶開拓空間。從單用戶收入貢獻來看,公司產品價格帶雖然一直貫徹性價比戰略,但也呈現穩步上移的態勢,未來也將驅動營收高增。
三、母嬰個護+非電新品帶來增量空間,海外市場廣闊大有可為
公司通過前期品牌端與製造端積累,差異化優勢已完成初步構築,並開始發揮這種優勢向外拓展,開始實現對用戶的運營,母嬰與個護小家電品類或是公司中期維度上重要的成長點。
從行業端來看,我國母嬰家電市場規模處於迅速擴張時期。行業距離滲透率天花板仍有很遠距離,具備較大的成長潛力。同時,由於90後逐漸成為生育主力人群,行業整體消費層次相比以往也有顯著提升。目前母嬰家電市場多為母嬰品牌且集中度低,較少有家電企業布局,具備明確機會。從產品策略來看,公司並不局限於推出母嬰單品,旨在布局母嬰用品的全場景生態圈,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
與母嬰家電市場非常相似,我國個人護理類小家電市場也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滲透率水平相比發達國家也偏低。不過,伴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國個人護理類小家電的市場規模正處於快速擴張期。
公司高度重視海外市場的開拓,外銷收入雖然佔比較低,但保持較快增速。公司內部也成立了專門從事海外業務的外銷部門,地位與內銷部門平齊;同時,公司還成立小熊電子商務公司,主要從事跨境電商業務。
四、盈利預測和估值
考慮母嬰個護等新興品類的高速增長以及傳統小家電市場環境及競爭格局等因素,預計公司2020-2022年收入為38.5、49.4、65.8億元,同比增速為43.1%、28.3%、33.3%;預計2020-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4.65、5.74、7.61億元,同比增速為73.4%、23.5%、32.6%;對應EPS分別為2.98、3.68、4.88元/股,PE為37.3、30.2、22.8倍。
橫向比較,小熊估值高於九陽、蘇泊爾等傳統小家電龍頭,略高於同處長尾小家電市場的新寶,遠低於北鼎。中期維度來看,公司原有品類的持續擴張以及母嬰個護和非電產品的持續放量,都將推動公司保持快速增長;長期來看優秀的營銷將塑造更強大的品牌力,公司有望成為更高維度的競爭者。
五、風險因素
行業競爭加劇,新品開拓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
六、來源
《信達證券-小熊電器-002959.SZ-《進擊的小熊,會成為小家電的LineFriends嗎?》。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