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九哥財經
在疫情影響的2020年,小熊電器業績暴增,今年年初其股價最低在40元左右,期間最高可達160元,翻了4倍。即使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目前股價仍在120元/股左右。
小熊家電到底什麼來頭?為什麼業績能碾壓美的、格力及九陽這樣的家電龍頭?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研究發現小熊電器在2006年由李一峰創立,其並沒有加入到高端家電的爭霸賽中,而是選擇小家電作為自己的戰場。2019年上市,2020年業績大漲,備受關注。那麼,小熊股價暴漲是偶然還是必然呢?它的核心投資價值在哪?
一、業績增長逆天
雖然小熊電器體量很小,但它的業績增長是持續的,並不是今年突然增長。2016-2020H1小熊電器的營收規模是逐漸擴大的;營收增速一直在20%以上,雖然增速波動較大,但明顯高於九陽的營收增速。由於小熊一直主打"創意小家電",且主要在線上銷售,疫情成為了業績增長的催化劑,並不是根本原因,而小熊電器脫穎而出是必然的。
二、小熊是靠什麼脫穎而出的?
1,獨闢蹊徑,依託線上渠道
高端家電領域,美的、蘇泊爾、九陽等家電巨頭鋒芒顯露,小熊電器避其鋒芒,主營"小而美"的小家電,這些產品顏值高、價格大多在200元以下,如豆芽機、煮蛋器、電燉鍋等。銷售渠道方面,小熊電器股票(002959)則是徹底繞開國美、蘇寧等線下連鎖渠道,選擇線上京東、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
小熊的產品銷售渠道主要有線上經銷、電商平臺入倉和線上直銷。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小熊電器線上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91.60%、91.93%和90.41%。2019年年報雖未公布線上營收佔比具體數據,但其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稱,去年線上銷售佔比仍高達90%。
也正是因為如此,小熊可以最大化減弱疫情的消極影響,從眾多家電企業中脫穎而出。小熊提前布局線上,產品符合當代年輕人的需求,提前佔領未來消費主流的心智,這是大局觀。
2,業績之外,淨利率也是亮點
(1)與自己對比,淨利率穩定增長
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小熊電器毛利率經歷了先下降後上升的變化過程,整體來看,沒有明顯增加;淨利率由6.79%一直攀升至14.8%,這說明該公司的產品盈利能力增強了。也就是說,2016年小熊每100元的營收中,最終只能賺到6.79元;時間來到今年上半年,小熊每賣出100元產品,就能淨賺14.8元,賺錢能力翻了一番。
(2)與九陽對比,小熊淨利率節節高升
九陽是小家電領域的龍頭,可是其近幾年的淨利率卻在不斷下滑,2018年以前淨利率碾壓小熊電器;2018年開始被小熊反超,並且淨利率差距在迅速擴大。這樣看來,小熊的盈利能力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仍然很突出。
在毛利率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小熊電器是如何保持淨利率持續增長的呢?
3、品牌優勢凸顯,費用管控能力增強
毛利率不變,淨利率提升,主要還是因為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率下降所致。如果剔除2019年,小熊電器的期間費用率一直下降的。這是因為小熊在創意小家電的土地上努力耕耘播種,"小熊"這個品牌也逐漸深入人心,不需要在銷售上花費大量資金了。
2019年小熊電器股票(002959)終於在深交所登陸上市,一方面規模和營收都有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趁熱打鐵加大市場促銷,爭取讓更多的人認識小熊家電,購買使用小熊家電,因此期間費用率也有所增加。
三、小熊還能享受多久紅利?
2020 年上半年,小家電企業註冊量出現短期井噴,3月份註冊量增長了 4874 家,較 2月份環比上升了546%;小家電全渠道零售量約為1.3億臺,同比增長6.5%;但線上渠道卻大放異彩,零售量同比增長了25.4%,零售額也同比增長12.4%。
小熊電器完美地詮釋了小家電在疫情之下的抗壓性,很多企業紛紛進入這個行業。研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小家電市場規模4015 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6460 億元,小熊仍然能在這個優質賽道上不斷成長。
四、總結
小熊電器憑藉與眾不同的產品、與眾不同的營銷渠道,避開與美蘇九"正面剛",開闢了一條"小家電巨頭"的道路。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認為小熊在創意小家電的地位已經很難被撼動,這是其特點也是優點,就算有後來企業模仿,也很難超越小熊。
小熊電器的打法是多SKU,用數據洞察用戶需求然後快速推新,靠新品吸引用戶復購。當然,外界對小熊電器也有很多質疑,認為其銷售與研發費用差距懸殊,研發費用率太低。或許懸殊差異的背後,也正是小熊電器未來突破和變革的方向。
來源:貝殼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