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5家供應商獲批許可名單:英特爾和AMD、索尼、豪威科技、臺積電。
華為是全球眾多供應商的客戶,因為在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華為對各類手機零部件的需求非常大。比如屏幕是採用三星,LG的,晶片處理器是採用聯發科的,存儲晶片是採用美光,SK海力士的,還有傳感器是採用索尼的等等。
哪怕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零部件,在它的背後都涉及千億級別的供應鏈。華為每年出貨的手機都是在千億臺以上,但由於受到晶片規則的影響,市場規劃要重新調整了。供應商也必須要拿到其供貨許可,才能向華為供貨。
好消息是,目前已經有5家晶片廠商拿到了華為供貨許可。據外媒報導,索尼和豪威科技拿到華為的供貨許可之後,已經有5家供應商獲批許可。除了英特爾和AMD是最早拿到供貨的供應商之外,還有索尼、豪威科技、臺積電。
要是算上非晶片供應商的話,三星顯示器也拿到了供貨許可。其實相比這些企業,臺積電的供貨許可會更有分量。因為臺積電可以幫助華為生產代工自主研發的晶片,給華為晶片帶來延續。
臺積電已獲準向華為代工,但任正非卻高興不起來。按理說能夠代工是一件好事,可為什麼高興不起來?主要原因有三點。
臺積電給華為代工也是有約束的,只能向華為供貨28nm的晶片。16nm、10nm、7nm、5nm以及將來突破的3nm,還是無法代工生產。因此能獲得臺積電生產的晶片,也只是低端產品。
華為在2014年成立了海思半導體部門,研發晶片的歷史也有16年了,好不容易進入到5nm,卻不能生產這類高端晶片。
餘承東說過,麒麟9000是絕版,是華為目前最高級別的晶片。按照往年的更新換代進展,今年發布的應該是麒麟1000,或者是麒麟1020,這樣才符合麒麟晶片迭代的順序。
但最終將最新一代的麒麟晶片命名為9000,箇中意圖不言而喻。華為對麒麟系列晶片寄予了太多厚望,靠麒麟拿到了諸多榮譽。這本不該結束,然而麒麟9000還是絕版。
10月底外媒傳來消息,消息稱美將允許越來越多的晶片廠商向華為供貨,但前提是保證提供的晶片不能用於華為5G業務。
也就是說,美允許企業給華為供應晶片,供應顯示器,供應傳感器,但5G還沒有鬆口。5G業務以後受限。華為在5G上發展 了10年,很多業務都可以用於5G。比如5G晶片處理器、5G車聯網、5G通訊設備等等。
但5G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華為手中,就像一顆種子,緊緊握著,誰也無法奪走。對方不允許給這顆種子澆水,想要奪走種子,但這是不可能的。
從這三點來看,是未來還需要解決的問題。但華為始終沒有放棄,任正非已經有了決定,要在明年至少招募8000名應屆生,但確保進來的一定是優秀的。不但不縮減研發預算,還要加大投入,今年要投入200億美元用於科研經費。
這麼大的付出,將來一定能迎來更大的回報。哪怕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相信華為能克服一切障礙。
上周晚些時候,就已經有外媒報導稱圖像傳感器供應商索尼和豪威科技已經獲得了向華為出口的許可,可以繼續向華為供貨。
此外,還有高通、聯發科、SK海力士、美光等廠商正在積極的申請許可,而臺積電也在申請14nm製程以下的代工許可證。
已經有5家晶片廠商能向華為供應晶片了,以前覺得再難獲得晶片,現在來看,一切皆有可能。雖然臺積電只能供貨28nm,可還有其餘供應商也在爭取拿到供應商許可。
等供應鏈補全以後,發展手機業務未必不可能,重回往日巔峰也有可能實現。華為的努力不會白白浪費,就像所有的成功都會經歷磨礪,所有的鋪墊都是為了最終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