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區:「日資高地」新樣本

2020-12-10 人民資訊

蘇州高新區是長三角地區

最具代表性的「日資高地」

591家日資企業落戶該區

蘇州高新區:「日資高地」新樣本

文/周建琳 張彪

刊發於2020.11.23總第973期《中國新聞周刊》

新冠疫情所導致的「停工停產」等問題引發了日方對在華日企供應鏈安全問題的擔憂。那麼在華的日企是如何應對的呢?

《中國新聞周刊》近日走進長三角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日資高地」——蘇州高新區調研。採訪中發現,區內591家日資企業,復工率達100%。今年1-6月日資企業實際到帳外資同比增長390%。

蘇州高新區全景圖 蘇州高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

深耕在華業務

作為蘇州高新區的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日本電波與中國有著深厚的緣分。1972年9月,中日恢復邦交,10月24日,日本電波工業株式會社創業社長竹內正道,就作為日本技術交流團團長,率團訪問中國,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並與之合影。

「中國很大,大市場一定在中國,一定要到中國投資。」抱著這樣的信念,1994年1月,竹內正道的長子,已任會長的竹內敏晃拍板決定,在蘇州高新區獨資設立蘇州日本電波工業有限公司。

26年裡,伴隨蘇州高新區的發展,蘇州日本電波也取得了較大成就。1994年1月設立之初,註冊資本15億日元,投資總額25億日元,之後經6次增資,註冊資本達到4720萬美元,投資總額達到9070萬美元。

「蘇州日本電波已從原先的單純出口加工,逐漸增設了銷售部門。」2006年起就履職蘇州日本電波董事長、總經理的藤原信光透露,日本電波正與蘇州高新區共同提出「在華綜合性總部」的概念,整合企業在華的商流、物流。

位於蘇州高新區鹿山路的蘇州松下半導體公司,佔地總面積13餘萬平方米,擁有大約3000名員工,是松下車載攝像頭模塊、車載麥克風模塊及半導體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志賀康紀介紹說,蘇州松下半導體在高新區10多年的發展,已從最初的民生用品向汽車工業方向轉變,再到向涉及汽車自動化、新能源電池、自動駕駛等方面的產品轉型。

蘇州高新區淮海街 蘇州高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

2018年4月,松下集團作出全新戰略部署,將集團在中國唯一的車載攝像頭研發中心落地蘇州高新區,隨後松下中國財務分享中心、松下AIS社研發總部等也相繼落戶。至此,松下集團先後在蘇州高新區設立7家企業,累計投資總額超35億元,合計年銷售收入約75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26年裡,松下、佳能、三井住友銀行、愛普生、富士膠片、NGK、積水……一大批世界500強及大型知名跨國公司先後在蘇州高新區投資了一批投資強度大、輻射帶動強的高端項目。同時,企業研發能力加快提升,區內95%日資企業建有研發機構。

「我們日商俱樂部收集到的信息是日企在這裡發展都很穩定,看好中國市場,願意維持現狀。」蘇州日商俱樂部事務局局長西本記朗介紹說,蘇州日商俱樂部成立於1994年,擁有630家法人企業會員及少量個人會員,是日資企業間交流的重要平臺。

長期服務於在華日企的西本記朗分析道 ,在華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日本企業,將會流向東南亞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區。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經營模式,能夠克服人力成本等因素影響的日本企業就會選擇留在中國,以爭取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他強調,日企在蘇州產業鏈很完善,蘇州的營商環境特別好。

「軟環境」硬實力

8月27日晚,一架由日本成田國際機場起飛、搭載著回蘇州高新區復工日企高管的包機安全降落在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積水中間膜(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松本學此次帶著一家五口搭乘包機返回蘇州。

「這次包機更加讓總部覺得高新區政府確實為企業所想所急,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積水中間膜(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表示,日本高管第一時間回蘇州,避免了公司新產品的客戶現場技術支持困境發生。

積水中間膜由日本積水株式會社於2004年在蘇州高新區投資設立工廠,2009年追加擴產投資。目前以隔音膜、HUD楔形膜等中高端產品為主線,居市場領頭羊位置。

「最關鍵的還是高新區政府部門的各項政策很務實,會在日常中落實,比如技術升級專項扶持,定期登門諮詢交流。」張俊認為,這反映出當地政府在吸引投資和促進投資的政策穩定性和連貫性,符合公司的長期經營持續發展戰略和理念。

如何以優質營商環境賦能日企轉型創新?蘇州高新區採取了六項重要舉措:建立日本人學校、引進日資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引進日資商場(泉屋百貨、永旺夢樂城)、引進針對日本人的森茂診所、派駐日本東京的蘇州高新區日本辦事處和完善日本料理店聚集的日本人商業街的建設。

蘇州高新區全景圖 蘇州高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

日本的教育體系不同於中國也不同於歐美,對於在海外發展事業的日本人而言,子女的教育無疑是一大問題。2005年,蘇州日本人學校應運而生。這所學校主要針對高新區及周邊地區的日本籍學齡兒童。

虻川康士是蘇州日本人學校的新任校長,他說自己今年也是得益於蘇州高新區安排的復工復產包機,才能順利從日本來到蘇州赴任,學生和家長也都為他能及時入境感到高興。

據介紹,這裡畢業的學生回到日本參加全國性考試的平均分要遠高於整個日本的平均分。除了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學生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也在這裡得到了全方位的培養。

被高新區引進的森茂診所,投資總額超過600萬元人民幣,佔地300多平方米。診所設立了內科、兒科、婦科及中醫科。購買海外旅行險的日本人可以持保險直接來此看病。有了看病的地方,在蘇州生活更沒有後顧之憂。

在中國,如果被冠上「高新區」三個字的名頭,往往會讓人們誤以為這個地方只有林立的工廠,缺少生活的氣息。然而,走在蘇州高新區,人們往往意識不到這裡是一個產業園。因為,人們看到的是一個交通便捷、商業繁榮、生態和諧並且宜居的地方。

夜幕降臨,步入位於蘇州高新區的淮海街,霓虹閃爍,人流如梭,日本風情的豎立式燈箱招牌鱗次櫛比。這條全長約550米的街道於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著名和特色商業街區」,吸引150多家商戶入駐,在長三角地區,人們習慣稱之為「日料一條街」,街區內聚集了大量的日料店和居酒屋。

1994年,蘇州高新區第一家日資獨資企業——蘇州日本電波工業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同年,當地政府推出了「日料一條街」,期盼能建設好「軟環境」,持續吸引日企投資興業。

日式鳥居牌坊、機械裝置朱䴉、淮海小劇場、櫻花公園……2020年9月底全新改造後的淮海街新增不少亮點,充滿日式元素,據說為達到效果,設計團隊多次前往日本參觀取經。

在西本記朗看來,淮海街不僅是「吃飯一條街」,更融入了日本文化和蘇州特色地方文化。「我覺得改造後形象更好了,期待它能成為日中兩國文化融合的象徵。」

步入未來模式

2020年9月26日,尼得科(蘇州)有限公司一期開業,作為日本電產株式會社的全資研發基地之一,該公司將在蘇州高新區建設全球一流的驅動電機研發中心。

「中國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作為日本電產集團車載事業部在中國市場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研發中心,蘇州中心主要致力於新能源車專用三合一電驅動馬達、集成驅動馬達系統的最先端研發。」尼得科(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加藤明利透露。

疫情之下日本電產株式會社依然將最重要的研究中心放在中國,映射出日企在華投資發展方向的深刻變化。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利用外資的結構也在調整。

從2010年起,蘇州富士膠片開始了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探索。這家落戶蘇州高新區20多年的老牌日企,近年來一直在探索新業務。目前,蘇州富士膠片的主營業務成「三足鼎立」的狀態:第一塊是光電事業,第二塊是一次成像照相機,第三塊則是醫療器械。

蘇州高新區淮海街 蘇州高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

在蘇州富士膠片副總經理稽瑞康看來,中國的醫療器械、醫療生物工程等產業有著廣泛且長遠的發展前景。「富士正是看準了這個市場,所以加大研發麵向中國市場的產品,包括超聲波診斷儀、內窺鏡等。」他說。

2020年,蘇州高新區三十而立。縱觀30年發展歷程,產業升級、創新引領、開放發展是蘇州高新區開發建設的關鍵坐標系。

「蘇州高新區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壯大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工業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先導產業。日本在半導體、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等領域位於世界領先水平,希望今後能夠密切合作,導入日本高端產業和技術,提升完善產業鏈,實現互利共贏。」在不久前舉行的日企沙龍活動上,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虎丘區區長毛偉鼓勵日企轉型創新「瀛」機遇 。

戰略性新興產業往往具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多學科交叉、全球化等特點,並需要在全產業鏈條上布局深耕。缺少創新源頭的支撐,無疑加大了企業失敗的風險。

為此,蘇州高新區在創新端引進了一批中字頭國字號的重大創新載體,充分發揮其領頭雁的作用。截至目前,區內已落戶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浙大工研院、中科蘇州地理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超過100家。

高端創新資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人才的引進。今年9月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程已正式啟動。對標世界一流大學,吸納全球優秀師資,未來該校區將擁有一支1000人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規劃涵蓋本碩博各類層次的辦學規模1.2萬人,遠期2萬人。

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方文浜表示,蘇州高新區將聚焦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將以「中日創新谷」「中日綠色產業創新合作示範區」等重大平臺建設為重點,為日企量身定製「一企一策」「一企一檔」專業化方案,不斷提升日資日企服務品質,構建更高層次開放格局。

創新載體吸引著日企關注的目光。「積水化學擁有城市建設、移動出行、高新材料、醫療科技等四大業務板塊,相信可以積極探索新合作契機。隨著平臺的成熟擴大和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方便了我們集團總部今後的資源整合和相關創新綠色業務創立。」張俊強調。

可以預見的是,在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蘇州高新區將推動園區內的日資企業朝著科技創新方向不斷發展,引領中日經濟合作步入未來模式。 

值班編輯:薛夢昭

相關焦點

  • 蘇州高新區淮海街全新亮相
    9月27日晚,蘇州市高新區淮海街熱鬧非凡。經過5個多月提檔升級改造,煥然一新的淮海街正式亮相,基礎設施全面提升,並增設櫻花公園、淮海小劇場、時尚外擺區域等。當晚,「姑蘇八點半 舒心夜相伴」第四季活動在淮海街開幕。
  • 蘇州高新區包機接日企高管返蘇 助力復工復產
    作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日資高地」,蘇州高新區擁有日資企業589家,累計總投資額達200億美元。目前,區內日資企業復工率達100%,今年1-6月日資企業實際到帳外資同比增長390%。此次日企復工復產包機涉及全區50家重點日資企業的98位日籍高管和關鍵技術人員,這些日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新廠房建設,引入新的生產設備,導入了附加值更高的生產線等。   作為日本松下株式會社於2001年在蘇州高新區投資設立的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主要產品車載攝像頭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46%,持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2019年企業銷售額達46億元。
  • 蘇州高新區在京 舉辦投資推介會
    本報訊(記者王玉徐力維高媛)12月8日,蘇州高新區在北京舉行投資推介會。會上,5個批次共56個項目順利籤約,項目涉及央地合作、創新創業、文旅與金融、集成電路與醫療器械、產業合作等,金額超500億元。現場,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服務型製造示範平臺、集成電路蘇州產業創新中心、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江蘇基地4個項目揭牌。
  • 共敘新喜 共迎新年 蘇州高新區開展活動與日資企業代表迎新跨年
    迎新納福是中國人的傳統,12月31日也是日本友人的「大晦日」。2019年12月31日晚上,蘇州高新區邀請日本駐滬領事館、日本在華重要機構、日商俱樂部、區內重點日資企業代表等,歡聚一堂,共敘友誼,喜迎新年。
  •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蘇州高新區城市形象展在上海虹橋高鐵站開幕
    10月19日下午,伴隨著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青年笛子演奏家龐海源的笛子獨奏《姑蘇行》優美動人的曲調,「繡美山水 智匯高新」蘇州高新區城市形象展開幕儀式在上海虹橋高鐵站如期舉行,極具江南水鄉韻味的音樂與蘇州高新區清新亮麗的展廳相映襯,格外富有詩意,吸引了中外旅客紛紛駐足觀賞
  • 打造中外文化交流打卡勝地 蘇州高新區淮海街主題展走進上海虹橋
    11月13日,上海虹橋高鐵站蘇州高新區「繡美山水 智匯高新」主題展廳雲集高新區淮海街特色文創、街景,變成了一處中外文化交流打卡勝地。豐富的卡通人物手辦和淮海街濃濃的「煙火氣」,吸引了眾多喜愛動漫人物周邊的年輕旅客來此「打卡」。淮海街位於蘇州高新區獅山商務創新區,北接獅山路,南連玉山路,全長約550米。
  • 24個日企項目在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啟動
    今天(12月19日),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舉辦2021年日資企業投資項目啟動儀式,24家日資企業將啟動投資項目,總投資金額超過36億元。2020年「楓櫻聯誼會」同步舉行。據悉,本次啟動的項目包括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的環保陶瓷項目、世聯汽車內飾(蘇州)有限公司的內飾新材料項目等24個項目,其中,超2億元項目有7個。「蘇州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重要窗口。日本作為蘇州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夥伴,我們期望與日資、日企有更廣泛更深入的交流合作。」
  • 解答現實問號 打磨蘇州樣本
    蘇州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最早印證「小康構想」之地,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勾畫現代化目標」之地,如今還肩負著服務好國家發展戰略、為現代化建設探路的時代責任。因此,作為地方黨報的理論月刊,一方面要原汁原味地宣傳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要「學思踐悟」,在探索和實踐中勇於回答好現實之問,不斷提煉蘇州經驗、打磨蘇州樣本。「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
  • 擦亮「臺智高地」新品牌 高新區舉行臺企沙龍
    蘇報訊(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周建越)日前,蘇州高新區舉行臺企沙龍,聽取臺企企業家意見與建議。活動中,來自國巨電子、佳世達等的17位臺資企業家交流了企業的最新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困難,以及希望得到政府部門協調支持的具體事項。
  • 蘇州高新區獅山商務創新區掛牌
    新華網南京11月29日電(記者劉巍巍)蘇州高新區獅山商務創新區28日掛牌,未來將承擔體制機制創新、開放合作創新、商貿流通創新、服務貿易創新等試點任務。    獅山商務創新區10月28日獲批成立,轄區總面積31.3平方公裡,總人口近30萬人,擁有4萬多家市場主體,包括5家主板上市企業、1家科創板企業、16家新三板企業、702家外資公司,其中日資企業192家,歐美企業156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蘇州工業園區躋身全國國家高新區前五...
    最近,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發布對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的最新一輪評價結果,蘇州工業園區綜合排名第五。  圖源:蘇州工業園區發布  其中,作為一級指標之一的國際化和產業全球競爭能力位列全國第一,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能力、高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指標均名列前茅。
  • 松山湖——引資聚才的灣區樣本
    經過19年的深耕厚植,這裡從曾經一片無人知曉的荔枝林,到如今華麗蝶變為東莞最閃亮的名片,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經濟活力,松山湖高新區均創下了「東莞奇蹟」,其在全國高新區綜合實力排名已晉升至第21名,雖屬「後起之秀」,卻已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引資聚才響噹噹的「灣區樣本」,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片神奇熱土?
  • 「拓荒牛」蘇州高新區,雄心再燃
    」的孩子呱呱落地,它的誕生,寄託著人們再造一個「新蘇州」的嚮往,它的歡笑,它的成長,從此和這座古老的城市緊密相連。 10月28日,金秋十月的高新區裸心泊,波光瀲灩。最新一期的「圓桌思享匯」在這裡召開,圍繞著高新區30周年這個話題,請來了當年的建設者、如今的拼搏者以及一眾圓桌觀察員,一面暢談30年前開發建設的艱辛歷程,一面展望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 蘇州高新區的奇蹟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 現代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園再添新成員!蘇州通潤落戶常德高新區
    常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學平致辭。現場剪彩儀式。現場參觀視察蘇州通潤驅動常德新工廠。企業生產車間內部情況。紅網時刻常德12月26日訊(記者 黃剛 通訊員 向波) 12月26日,蘇州通潤驅動常德新工廠正式落戶常德高新區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園,從此,現代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園再添新成員。常德新工廠主要生產建築機械施工升降機和塔機的驅動部件,與中聯重科建起公司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為其專業配套。常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學平出席落成儀式並致辭。
  • 固德威傾情助力,2020年蘇州高新區「綠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蘇州高新區產業發展綠色轉型升級再次按下「加速鍵」。11月28日,固德威參與協辦的2020年蘇州高新區「綠色發展論壇」成功舉行。來自全國綠色創新發展產業的專家學者齊聚獅山商務創新區,解讀綠色發展新趨勢,闡釋綠色發展新理念,解決綠色發展新路徑。
  • 蘇州高新區:奮力挺進全國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最前列
    進入新發展階段,蘇州西翼振翅高飛。 12月20日,佔地27畝的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創新載體在蘇州科技城啟用,與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達成戰略合作,即將進駐首批20個來自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
  • 蘇州高新區啟動「獅山新動夜」夜經濟品牌
    4月28日,蘇州高新區啟動「獅山新動夜」夜經濟品牌,推出八大主題活動,進一步點亮蘇州城西夜經濟。  據悉,「獅山新動夜」是蘇州高新區重點打造的夜經濟品牌之一,將從「夜show」視聽樂享、「夜娛」文化體驗、「夜遊」主題觀光、「夜食」特色餐飲、「夜購」時尚消費、「夜宿」品質休閒六個方面,打造一縱(獅山路)一橫(淮海路日料一條街)多點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 蘇州科技城醫院2人推選為蘇州高新區青聯新一屆委員
    蘇州科技城醫院2人推選為蘇州高新區青聯新一屆委員 2020-12-25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ostco正式落戶蘇州高新區
    近日,開市客(蘇州)貿易有限公司(簡稱「Costco」)以14254.3萬元人民幣的總價拍下了蘇地2020-WG-20號地塊。至此,Costco正式入駐蘇州高新區,蘇州成為繼上海以外Costco落戶中國大陸的第二家城市。
  • 落地蘇州高新區
    名城蘇州網 8月1日蘇州高新區經發委(大數據管理局)下屬的高新區大數據資源管理中心(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順利通過私有雲三級能力評估,成為國內首個通過IaaS私有雲能力評估的政務信息化數據中心。》《蘇州高新區政務信息化架構治理指南》等進行了一系列有規劃、有計劃、適度超前的雲計算能力建設,堅持制度、規範、流程、人員建設和雲基礎底層支撐能力建設兩手抓的工作思路,不斷夯實蘇州高新區電子政務雲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