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行人再識別後,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刷新世界紀錄
近日,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在非受限場景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上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並打破了VCIP 2019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的最好成績。
-
行人重識別技術不斷突破 安防企業力拔頭籌
如何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海量視頻數據的智能分析和應用,成為構建智能安防的關鍵。其中,行人重識別(簡稱為ReID)正是核心課題之一。行人重識別是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判斷圖像或者視頻序列中是否存在特定行人的技術,廣泛被認為是一個圖像檢索的子問題。不同於人臉識別,行人重識別是將同一個人在不同攝像設備下的影像匹配起來,生成跨攝像頭時空軌跡。
-
中興:行人重識別技術算法刷新世界紀錄
近日,中興通訊行人重識別(PersonRe-identification,簡稱ReID)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三大主流ReID數據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上算法關鍵指標mAP及Rank-1準確率相比各科研機構和業界廠家前期發布的成果都實現了顯著的提升,刷新世界紀錄。
-
由「圖片」到「視頻」,澎思科技打破視頻行人再識別(ReID)技術三項...
與單幀圖片的行人再識別數據集一樣,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和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是衡量視頻行人再識別ReID算法水平的核心指標。澎思科技此次一舉實現在三大資料庫上,僅利用原始數據就實現Rank-1 Accuracy關鍵指標大幅度提升。
-
體態識別技術不斷突破 步態識別表現尤為突出
在當前"人臉識別"逐步實現落地應用,以人的形體、體態為特徵的體態識別技術開始不斷突破,準確率不斷提升,並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在這其中步態識別、人體行為識別等技術表現的尤為突出。這其中包括對圖像序列中的步態運動進行運動檢測、運動分割、特徵提取等步態識別前期的關鍵處理;其次,再經過進一步處理,使其成為與已存儲在資料庫的步態的同樣的模式;最後,將新採集的步態特徵與步態資料庫的步態特徵進行比對識別。 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大面積落地應用的當下,為什麼步態識別能夠脫穎而出佔有一席之地呢?這還在於步態識別本身的獨特優勢。
-
大華股份AI步態識別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大華股份步態識別技術再次取得新突破,各項指標再次刷新CASIA-B步態數據集歷史記錄:在正常、帶包、穿大衣不同的檢索環境下,Rank1準確率分別達97.4%、94.0%、87.0%,均創歷史新高,持續保持領先水平。
-
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行人重識別,有哪些熱點?
內容提要:行人重識別技術,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場景中,近年取得飛速發展。這也得益於訓練數據規模的擴大、深度學習的發展。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entification),也稱行人再識別,簡稱 ReID,是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判斷圖像或者視頻序列中,是否存在特定行人的技術。直觀點來說,就是能夠通過穿著、體態、髮型等特徵,識別出不同場景中的同一個目標人物,因此它也被稱作跨境追蹤技術。
-
中興通訊智能視頻ReID算法取得重大突破 - 國內 - CTI論壇-中國...
近日,中興通訊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entification,簡稱ReID)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三大主流ReID數據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上(該三大數據集是業界最有影響力的大規模標記的多目標多攝像機行人跟蹤數據集),算法關鍵指標mAP及Rank-1準確率相比各科研機構和業界廠家前期發布的成果都實現了顯著的提升
-
3D領域重大突破!大華股份人工智慧取得KITTI Object 3D車輛檢測...
Vision Benchmark Suite中3D車輛類目檢測任務(3D Object Detection Evaluation)排行榜,取得了3D車輛類目檢測第一名,這標誌著大華股份的人工智慧技術在3D目標檢測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科學家開發合作感知技術 幫助自動駕駛車輛識別角落或被遮擋的行人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採用合作感知(也稱集體感知)信息技術(CPM),可幫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CAV)看到角落的行人,甚至是被建築物遮擋的行人,並及時避開跑步的行人。
-
昆明交警用AI人臉識別技術抓拍行人和非機動車違法行為
行人和非機動車違法一直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過程中,昆明公安交警加大科技投入,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前期對非機動車違法抓拍的基礎上,深挖現有科技信息化資源,研發新的功能模塊——利用視頻智能抓拍+AI人臉識別技術開展對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智能抓拍並處罰曝光,以此促進行為人守法意識的提升和文明交通習慣的養成
-
阿里巴巴 iDST 再度刷新世界紀錄,這次是行人檢測與識別
目前該數據集包括 1501 個個體,涵蓋 19732 張 gallery 圖片和 12936 張訓練圖像組成。所有的標註框由 DPM 檢測器生成。實際上在今年 5 月,阿里 iDST 就已經將車輛檢測的準確率提升至 90.46%,長踞榜單第一名。而在同一難度級別的最新數據,阿里 iDST 如今已經刷新至 90.55%。
-
體態識別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及應用困難
在當前「人臉識別」逐步實現落地應用,以人的形體、體態為特徵的體態識別技術開始不斷突破,準確率不斷提升,並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在這其中步態識別、人體行為識別等技術表現的尤為突出。另外,目前行業中發展速度較快的行人重識別中也涉及到體態識別技術。雖然技術在不斷突破,但在人的體態識別中還存在很多難題需要克服。我們以步態識別為例進行重點闡述。
-
繼人臉識別 體態識別技術不斷突破
如今,人臉識別的優勢和商用價值經過不斷深入逐漸被開發出來,在各產業得到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的其中一種,生物識別還包括指紋、虹膜識別等,繼人臉識別技術,體態識別技術也在不斷的突破創新,體態識別是以人的形態作為識別的技術,當下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前景價值。
-
歐菲光一些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因為歐菲光在一些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一,手機攝像頭模組,突破一億像素,好像是業界最薄潛望式結構,能夠實現比較高倍數光學變焦啥的。性能再繼續接近單眼相機。手機越來越旗艦化了。如果CMOS能夠跟上,相信歐菲光這個高端模組會收穫不少營收與利潤的。二,汽車毫米波雷達模組有重大突破。比超聲波雷達,性能大幅度領先。成本差不多。
-
阿爾法機器狗AlphaDog多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蔚藍科技登上央視新聞,阿爾法機器狗多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阿爾法機器狗是目前最前沿的智慧機器人產品,採用開放的業界標準,集成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慧等最先進技術,可實現最高3米/秒行走速度,20°斜坡攀爬,並具有先進的動態平衡能力,可在複雜場景下保持穩定運行,意外摔倒後也可以自行翻身站起恢復工作,同時阿爾法具有最大5公斤載重,物體識別,環境地圖構建能力,可實現全程自主導航,功能如此強大但是續航依舊給力
-
雷射雷達技術再進化!識別人類肢體語言不再是夢
Luminar 的技術演示讓我們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這次雷射雷達居然能看清路上行人的一舉一動並識別肢體語言了。Luminar 是一家舊金山雷射雷達新創公司,去年才在業內嶄露頭角,但已經拿到了 3600 萬美元融資。
-
深度學習行人重識別綜述與展望,TPAMI 2021 最新文章
點擊上方「3D視覺工坊」,選擇「星標」乾貨第一時間送達作者 | 葉茫 武漢大學編輯 | CV君報導 | 我愛計算機視覺(微信id:aicvml)摘要: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entification,簡稱Re-ID),是一種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來檢索圖像或者視頻序列中是否存在特定行人的AI技術,
-
亨通光電取得兩項重大技術突破
中證網訊 亨通光電(600487)1月5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亨通海洋於近日完成兩項重大技術突破,一是完成國際海纜權威技術平臺環球海纜接頭聯盟(UJC)的UJ認證,二是通過4400米有中繼海底光纜系統海試。
-
澎思科技刷新跨域行人再識別(ReID)三大數據集世界紀錄
本次,澎思科技將對抗生成網絡與自監督學習算法結合進行模型的訓練,通過遷移學習,進行高準確率的跨場景(資料庫)行人再識別算法的研發。目標域模型自監督學習行人再識別(ReID)算法能夠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在跨攝像頭的條件下檢索行人,拓展攝像資源的利用深度,提升對特定人物的識別追蹤能力,並大大降低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