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行人再識別後,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刷新世界紀錄

2021-01-11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近日,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在非受限場景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上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並打破了VCIP 2019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的最好成績。澎思科技基於自主研發的全局和局部深度特徵融合算法模型,實現了車輛再識別算法關鍵指標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和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的大幅度提升,在VERI-Wild數據集上平均精度均值mAP達到85.35%。

車輛再識別在智慧城市和公共安全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和至關重要的作用,一直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研究的焦點。澎思科技持續深化面向場景的AI技術研發與創新,在非受限場景下的車輛再識別取得突破,彰顯了公司在落地應用場景化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實力。

車輛再識別面臨的挑戰以及VERI-Wild數據集的推出

車輛再識別,也稱為車輛檢索,旨在找到不同監控場景下的同一輛車。近期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車輛再識別算法效率顯著提升。然而現有數據集的限制過度簡化了車輛再識別面臨的現實挑戰,使得基於大部分現有數據集開發和評估的ReID模型在真實場景中的泛化能力可能存在問題。真實監控情景中的車輛再識別仍然面臨高度視角差異、極端照明條件、複雜背景和不同的攝像頭來源等挑戰。非受限場景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的推出就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

VERI-Wild與Vehicle ID、VeRI-776數據集的樣本比較

VERI-Wild是在2019年CVPR期間對外發布的車輛再識別數據集。該數據集由40,000個車輛標識中的400,000張圖像以及諸如車輛品牌、顏色和車型等附加信息組成,這些信息可用於增強ReID框架的性能或作為獨立的採集任務。VERI-Wild數據集旨在應對現有數據集在車輛標識和圖像數量不夠大、攝像頭數量和覆蓋區域有限、攝像頭視角高度受限及光照度和天氣狀況沒有明顯變化等局限性問題,是目前最具挑戰的車輛再識別數據集。

澎思科技提出面向車輛再識別的全局和局部深度特徵融合方法

在2019年IEEE視覺通信和圖像處理國際會議(VCIP)期間舉辦的Grand Challenges on Vehicle ReIdentification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上,澎思科技提出面向車輛再識別的全局和局部深度特徵融合方法。澎思科技首席科學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長申省梅受邀參會,並做了《Global and Local Deep Feature Representation Fusion for Vehicle Re-Identification》的報告。

澎思科技首席科學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長申省梅受邀出席VCIP 2019

由於很多具有不同標識的車輛有著極其相似的外觀,因此澎思算法團隊通過各種不同的方法,利用車輛的具體部件,選取基於部件的特徵來執行模型預測。如此一來,模型便能更好地了解部件的獨有特徵。

澎思科技提出的全局和局部深度特徵融合方法

最近,澎思新加坡研究院車輛再識別算法團隊考慮到ReID任務中採用特徵向量(不採用分類層)來計算距離矩陣,進而比較兩個圖像之間的相似性,分類缺失本身並不足以實現良好的模型訓練。於是,團隊又將深度度量學習(DML)應用於最新模型中,使得類內三聯體之間的距離小於(至少有某一差距)類間三聯體之間的距離,從而提升模型的性能表現。

經過測試,澎思科技提出的車輛再識別算法模型在VERI-Wild不同大小的三個測試集中,性能遠遠優於基線模型,平均精度均值mAP和首位命中率Rank-1實現大幅度提升,刷新世界紀錄。

[1] VERI-Wild: A Large Dataset and a New Method for Vehicle Re-Identification in the Wild

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評估結果

同樣,該模型的表現也優於VCIP 2019 Grand Challenges on Vehicle ReIdentification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上排名第一的中科院自動化所團隊。

VCIP 2019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測試集結果對比

ReID算法持續優化,深化面向場景的AI技術研發與創新

行人再識別和車輛再識別同屬於目標再識別的兩個重要任務,主要用於解決目標的跨鏡頭跟蹤,通過場景匹配實現行人/車輛的跨鏡追蹤以及軌跡預測等。ReID是跨攝像頭跟蹤中解決目標因為視野丟失後再匹配最直接的方法,是單攝像頭中多目標和單目標跟蹤的一種非常有效的特徵。澎思科技在目標再識別上積累了豐富的算法,取得了多項世界級成果,並逐步實現ReID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場景中的落地應用。

今年,澎思科技在行人再識別(Person ReID)和基於視頻的行人再識別(Video-based Person ReID)先後取得突破。7月,澎思科技在行人再識別三大主流數據集測試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上算法關鍵指標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獲得業內最好成績,刷新了世界紀錄。8月,澎思科技在基於視頻的行人再識別三大數據集PRID-2011,iLIDS-VID,MARS上同樣刷新世界紀錄,實現算法關鍵指標大幅度提升。

此次澎思科技在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非受限場景數據集下取得的成績,同樣印證了公司堅持展開面向場景的AI技術研發。非受限場景下的車輛再識別更貼近實際應用場景,澎思科技憑藉自研的算法模型,有效提升了算法在諸如高度視角差異、極端照明條件、複雜背景和多攝像頭來源等現實挑戰下的性能表現。接下來,澎思科技將逐步實現算法在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領域的落地應用。

 

相關焦點

  • 澎思科技刷新跨域行人再識別(ReID)三大數據集世界紀錄
    2020-06-30 10:47:55 來源: 網易科技報導 舉報
  • 由「圖片」到「視頻」,澎思科技打破視頻行人再識別(ReID)技術三項...
    繼在三大主流單幀圖片行人再識別數據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刷新世界紀錄後,近日,澎思科技(Pensees)在基於視頻的行人再識別數據集
  • 澎思科技ReID準確率達到96.73%,刷新世界記錄
    -1 Accuracy)獲得業內最好成績,刷新了世界紀錄。值得注意的是,澎思科技成立於2018年,即便在人工智慧領域一眾主攻機器視覺方向的創業公司中也屬新手。在行人再識別(ReID)技術研究領域,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和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是衡量算法水平的核心指標。
  • 行人再識別技術取得突破
    近日,國內人工智慧企業澎思科技(Pensees)在行人再識別(Person Re-identification,簡稱ReID)算法上取得突破,在三大主流ReID數據集測試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中,算法關鍵指標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獲得業內最好成績,刷新了世界紀錄。
  • 澎思新加坡研究院異常行為檢測技術刷新世界記錄
    【TechWeb】12月31日,近日,澎思科技異常行為檢測(Anomaly Detection)技術在中佛羅裡達大學犯罪數據集(UCF-Crime)和上海科技大學校園數據集(ShanghaiTech Campus)兩個大規模異常檢測數據集上的成績刷新世界記錄。
  • 行人重識別技術不斷突破 安防企業力拔頭籌
    其AI行人重識別技術,不僅在2018年取得公開數據集排名和PRCV2018大規模行人檢索競賽第一,還在三大國際權威公開數據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上,關鍵指標mAP分別達到91.98%、83.96%、85.72%,刷新歷史記錄,在該算法領域持續穩居前列。雲從科技從人臉識別起家,但絕不只是人臉識別。2018年3月,雲從科技打破三項世界紀錄。
  • 博觀智能ReID車輛識別達到97.59% 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從博觀智能(Bresee)了解到,9月3日,繼CCF BDCI 多人種人臉識別經典賽奪冠後,博觀智能一周內在車輛重識別(Vehicle Re-identification)算法領域再次取得重大進展。突破世界上最具挑戰的車輛重識別數據集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車輛重識別算法性能顯著提升,但由於部分數據集的限制,使得現有的ReID模型在真實場景中的泛化能力可能存在問題。真實監控情景中的車輛重識別仍然面臨高度視角差異、極端照明條件、複雜背景和不同的監控來源等挑戰。
  • 中興:行人重識別技術算法刷新世界紀錄
    近日,中興通訊行人重識別(PersonRe-identification,簡稱ReID)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三大主流ReID數據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上算法關鍵指標mAP及Rank-1準確率相比各科研機構和業界廠家前期發布的成果都實現了顯著的提升,刷新世界紀錄。
  • 阿里巴巴 iDST 再度刷新世界紀錄,這次是行人檢測與識別
    目前該數據集包括 1501 個個體,涵蓋 19732 張 gallery 圖片和 12936 張訓練圖像組成。所有的標註框由 DPM 檢測器生成。實際上在今年 5 月,阿里 iDST 就已經將車輛檢測的準確率提升至 90.46%,長踞榜單第一名。而在同一難度級別的最新數據,阿里 iDST 如今已經刷新至 90.55%。
  • PRCV 2020頂會盛宴,澎思科技展現遷移學習應用成果
    作為PRCV2020特邀企業之一,澎思科技在會上闡釋了深度遷移學習對於實現AI快速落地的豐富前景,以及通用人工智慧作為下一代AI發展的趨勢。繼去年展示了澎思科技在視覺AIoT方面的布局與研究成果以後,在本屆PRCV2020學術論壇上,洪堡大學博士、澎思科技首席算法研究員羅伯特(Robert  Lorenz)發表《澎思科技:發力遷移學習,致力打造通用人工智慧》的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學者分享澎思科技對通用人工智慧的思考,以及基於遷移學習的視覺智能算法應用。
  • 澎思科技馬原:AI為基,IoT為翼,加速人工智慧普惠
    其中AI公司澎思科技,就是推動AI普惠化的明星代表,疫情之下,他們結合AIoT技術,做出了一些優秀的測溫、刷臉系統和產品,促進了各行各業的安全解封、經濟復甦。但這還不是澎思推動AI普惠化的全部,在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澎思科技創始人兼CEO馬原,給出了更全面的解答——如何加速技術普惠?怎樣引領產業落地?
  • 澎思科技馬原:AI為基,IoT為翼,加速人工智慧普惠
    但這還不是澎思推動AI普惠化的全部,在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澎思科技創始人兼CEO馬原,給出了更全面的解答——如何加速技術普惠?怎樣引領產業落地?AI下一階段主攻技術側重點有哪些?這樣的科技趨勢,我們在兩三年前就預測到了。同時,澎思科技也是這項技術的推動者。
  • 澎思科技馬原:AI為基,IoT為翼,加速人工智慧普惠丨MEET2021
    其中AI公司澎思科技,就是推動AI普惠化的明星代表,疫情之下,他們結合AIoT技術,做出了一些優秀的測溫、刷臉系統和產品,促進了各行各業的安全解封、經濟復甦。但這還不是澎思推動AI普惠化的全部,在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澎思科技創始人兼CEO馬原,給出了更全面的解答——如何加速技術普惠?怎樣引領產業落地?
  • 澎思科技申省梅:後深度學習時代的智能視覺技術落地 | CCF-GAIR...
    7月14日下午,在「智慧城市·視覺智能」專場上,澎思科技首席科學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長申省梅進行了題為「後深度學習時代的智能視覺技術落地」的演講。作為人工智慧領域嶄露頭角的公司,申省梅介紹道,澎思科技從傳感器-圖像處理到3D幾何,從機器學習到深度學習、增強學習,從監督學習到半監督、無監督學習都有布局,澎思擁有計算機視覺全棧技術,並在人臉識別、行人檢測,目標跟蹤、行人再識別、車輛異常行為檢測、自動駕駛、移動操作機器人等多項大賽中拿到冠軍。
  • 中國突破世界上最具挑戰的車輛識別數據集
    9月3日,繼CCF BDCI 多人種人臉識別經典賽奪冠後,中國新興AI力量、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科技創新型廠商——博觀智能一周內在車輛重識別(Vehicle Re-identification)算法領域再次取得重大進展。
  • 雲從科技宣布在開源語音識別數據集上刷新世界紀錄
    【網易智能訊 10月29日消息】今天,雲從科技宣布在語音識別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全球最大的開源語音識別數據集Librispeech上刷新了世界紀錄,錯詞率(Worderrorrate,WER)降到了2.97%
  • 驅動AI進入惠普時代,澎思科技行不行?
    本屆峰會以「洗牌結束,格局重構」為主題,會上代表未來新十年的 15 家企業,為現場 1000 餘位聽眾和線上幾十萬觀眾,分享迎接安防新十年的經營理念與技術應用方法論。在下午場的演講環節上,澎思科技副總裁曲瀚為峰會帶來了精彩的演講。澎思科技認為人工智慧新基建的一個核心就是 AI 的基礎設施化,分為技術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
  • ECCV 2020 | 清華提出基於循環關聯的自監督行人再識別,無標籤ReID僅需兩個攝像頭
    本文提出了CycAs,一種簡單、有效的自監督行人再識別解決方案,僅需兩個攝像頭拍攝到的行人視頻作為輸入,通過數據關聯的循環一致性即可學習到有鑑別力的行人再識別特徵。這是自監督學習在行人再識別領域的一次早期嘗試,CycAs的良好性能告訴我們針對任務設計的自監督學習大有可為。
  • 以通用產品驅動AI普惠,澎思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獲行業認可
    澎思智能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PesGuard就是脫穎而出的產品之一。 作為智慧城市人居場所出入管控和通行管理的核心載體,門禁設備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催化下,正經歷著新一輪的智能化變革。洶湧而至的新冠疫情,也讓人臉識別門禁這種具有非接觸識別特性的門禁產品,成為社會剛需。
  • 再奪第一,深度解析依圖行為識別的技術高牆與創新突圍
    最近,在國際權威機構ACM MM(ACM MM』20 Grand Challenge)主辦的「大規模複雜場景下人體視頻解析」挑戰賽(Large-scale Human-centric Video Analysis in Complex Events)的核心賽道——行為識別中,依圖科技再奪一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