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婚配文化中,男娶女嫁已經延續了上千年,而近代,「以我之姓,冠你之名」更成了一種浪漫的象徵。而隨著農村「天價彩禮」的出現,使得很多大齡男青年,如今不得不躋身於「光棍」的行列,難以踏入婚姻殿堂。
而近期,農村的「天價彩禮」問題貌似有了一個突破點,那就是在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男女雙方不講婚嫁,不備彩禮和嫁妝,只生育兩個小孩,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
其實,關於這件事,有農民認為,「子隨母姓」並無不妥,尤其是在「天價彩禮」面前,適當放下一些對傳統思想的執拗,反而能夠解決孩子的結婚難題。不過,也有農民認為,這種「兩頭婚」的模式,不僅不利於小兩口過日子,而且還會讓後代關係生疏,不值得推崇。
「子隨母姓」真能讓「天價彩禮」成為歷史?
關於獨生子女衍生出的這種獨特婚配方式,即「兩頭婚」,能否讓天價彩禮成為歷史,取決於以下這些因素。
首先,「子隨母姓」這種新興思想,還難以對「子隨父姓」的傳統思想造成撼動。這是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已經深入到了國民心中。而這種社會分工所造成的結果,就是男性在一個家庭當中佔據較高的地位,並通過「子隨父姓」的方式,將其體現出來。如果社會分工的模式不變,「子隨母姓」這種新興思想,就很難對傳統思想造成撼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農村男青年,寧願面對「天價彩禮」,也不願入贅的原因。
與此同時,「天價彩禮」的存在原因,不僅僅是未來孩子的姓氏問題。因為「天價彩禮」的存在,除了部分農村父母心存「靠女兒發財」的想法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擔心女兒遠嫁或對男方不信任,而故意為男方設立的門檻,意在讓對方知難而退,並不在於未來孩子的姓氏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方父母,對不同的男孩,會提出不同彩禮價格的原因,因此,「子隨母姓」並不能讓「天價彩禮」消失。
不講婚嫁、只生小孩的「兩頭婚」,能否「吃得開」?
對於不講婚嫁、只生小孩的「兩頭婚」,實際上很難「吃得開」,原因離不開以下這些因素。
首先,「兩頭婚」會讓年輕夫妻的感情,摻雜更多的物質阻礙。一般情況下,經歷過「天價彩禮」之後的年輕夫妻,之所以很少幸福,就是因為兩者之間以及與雙方家長之間的感情,因「天價彩禮」造成了太多的隔閡。同樣,「兩頭婚」形成的各花各家錢這種「AA制」模式,很容易在後期的物質分配,甚至在送禮上,存在諸如「你多我少」的爭執。而正是因為摻雜了更多的物質阻礙,很容易讓夫妻的感情破裂。
除此以外,「兩頭婚」模式,還很容易造就兩個「巨嬰」和兩個陌路人。基於「兩頭婚」模式,大多發生於獨生子女家庭,而年輕夫妻若不能及時脫離原生家庭,其抗壓能力只能進一步減弱,從而造就兩個「巨嬰」。而且,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這仍舊基於「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而只要「傳宗接代」的思想存在,那麼雙方父母勢必會偏愛隨自己姓的孩子,最終使兩個孩子成為陌路人。
面對「兩頭婚」,我們該如何去做?
面對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我們該如何去做?
首先,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據網友爆料,江浙地區「兩頭婚」已經流行了多年,部分參與的年輕夫妻,雙方的感情也比較穩定,更多地只是擔憂孩子之間的感情,會不會形同陌路。而本著存在即合理的原則,其他人應該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其次,根據自身的情況參與。如果農村大齡男青年,礙於「天價彩禮」,而不能及時完婚,建議有機會的,可以參與這種「兩頭婚」模式,先結婚再說。而對於經濟條件還可以,同時又比較尊重傳統的農村家庭,建議還是採取傳統的男婚女嫁,這樣反而能避免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