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現象興起,房子不再是標配,會改寫房價嗎?

2020-12-27 青梅君煮酒

結婚,要麼男方將女方娶進來;要麼男方將自己 「嫁」出去。

一直以來,或者說很長時間以來,結婚只是以這兩種方式存在,並以「男娶女」為主要形式,「女娶男」為少數現象。

不過,凡事都不能絕對。變化是永恆的,不變只是相對的。

最近,結婚的第三種方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男不叫娶、女不叫嫁」「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不是娶媳婦」。一種被稱為「兩頭婚」 的婚姻模式進入到人們視野。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種婚姻方式在江浙一帶是悄然興起。

對此,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資深專家趙春蘭認為,婚姻是一種社會制度的安排,「兩頭婚」是一種積極的嘗試,因為它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並表示,從實際情況來說,在養老方面,「兩頭婚」很好地解決了兩個家庭的情感需求問題,兩位本地男女青年自由確立了戀愛關係,當他們去討論婚嫁關係時,父母也會為他們做一些妥協。

從民眾的認可,以及專家的論斷之中,可以看出「兩頭婚」或許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拋去複雜的原因,抽絲剝繭之後,過去數十年當中存在的「獨生子女」無疑是主要的原因。

婚姻方式的改變,必然會間接影響到一些領域,比如說房地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兩頭婚」中,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結婚必須買新房也不再是要求與條件,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

我們劃重點,「兩頭婚」中結婚與買房不再劃等號。換句話說,相當於脫鉤了。

曾經,人們評說房價時,有一句話比較有名,就是「丈母娘推高了房價」。而如今在「兩頭婚」中,這種現象恐怕要改寫。買房不再是標配,不是非買不可的了。

這種情況之下,買房的剛性需求人群必然會下降。供需兩端,需求減少了,供給方面不降,那麼在「兩頭婚」比較流行的地方,房價即使不降,也不會有多少上升的空間了。

2016年1月1日,全面放開了二胎政策。拋開之後要了二孩的,還有不少獨生子女。也就是說,「兩頭婚」在不少地方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而對於住房的需求,還會進一步減少。

所以,這些地方的房價,未來的數十年中,可能會在浮浮沉沉中度過。

相關焦點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兩頭婚#我要上微頭條#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婚娶的問題,更解決了雙方對彩禮的爭議。 什麼是兩頭婚? 兩頭婚,是指夫妻雙方歸屬各自家庭,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一種新興的婚姻模式。
  • 江浙興起兩頭婚:不要彩禮不要嫁妝,年輕人就能好好結婚了嗎?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和社會環境,工資跑不過房價、消費高工資低,996根本沒時間談戀愛。總之就是:有錢的不想結,沒錢的結不起。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身上有存款比結婚成家更讓人安心,自己都養不活結什麼婚。但是你能想得開?家人想不開。
  • 兩頭婚,到底誰吃虧?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卻興起了一種結婚新模式:兩頭婚。兩頭婚的興起讓結婚不再是難事,而男女雙方到底誰吃虧呢?我們需要從各角度來進行分析。 兩頭婚的流行,實現了雙方的相對平等,夫妻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利益。
  • 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但是也有一些異類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 江浙一帶興起新式婚姻:兩頭婚,折射出人們的舊思想仍舊嚴重
    早上一則江浙兩頭婚的新聞刷爆網絡,其具體的事件意思是指近年來在江浙一帶逐漸興起的新婚姻制度。兩頭婚的具體的形式就是夫妻成親後仍舊住在各自家中,結婚的時候男方家庭不用出彩禮錢,而女方家庭亦是無需任何陪嫁。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 「兩頭婚」在江浙興起,男不娶女不嫁,網友觀點卻是兩極分化
    前不久,"兩頭婚"莫名其妙地就上了熱搜,大約能了解到,"兩頭婚"是在江浙地區興起的一種新式婚姻模式,然而, "兩頭婚"這種新穎的婚嫁模式並沒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倒是引起了不小的熱議。"兩頭婚"在江浙興起,男不娶女不嫁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對這種婚姻模式還是感覺到一頭霧水,究竟什麼是"兩頭婚"?
  • 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且不論這種婚姻形式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其率先興起並流行於江浙一帶,確實令人毫不意外。歷史:「兩頭婚」由來已久實際上,這種婚姻形式並非近些年的新現象,早在明清時期的江南農村,它就已經出現過了。2012年起雙獨、單獨、全面二孩政策陸續實施,「兩頭婚」家庭可以生育第二個小孩,又增加了第一胎隨父姓、第二胎隨母姓的約定,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火遍全網的「兩頭婚」。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總結了如今「兩頭婚」的五大特徵,除了以上提到的約定外,雙方都為農村或農村拆遷轉社區的家庭也是一個普遍要素。
  • 長三角興起「兩頭婚」,結婚只為生娃繼承家產?會在全國流行嗎
    (文|歪媽)近些年,江蘇、浙江、上海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兩頭婚」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叫「兩頭」呢?我們今天談談這種新的婚姻模式。「男不娶,女不嫁」,長三角開始流行的「兩頭婚」歪媽有一個朋友,家住杭州。最近朋友聚會時,他給我們講起了新鮮事兒。他問:大家,誰知道「兩頭婚」?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兩頭婚」興起,老農:不用再爭了
    兩頭婚"興起,老農:不用再爭了 孩子跟誰姓?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家庭,尤其是在農村。我們都知道從傳統社會一直以來,我們的觀念都是孩子要隨父親姓,這也是農村人最為看重的延續香火的體現。但是近年來隨著大家思想的開放,大家對於這個問題也是開始有了爭議。
  • 淡化「男娶女嫁」概念的兩頭婚興起 專家:不會威脅到傳統的婚姻方式
    近日,「兩頭婚」一詞引發關注並頻頻登上熱搜,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調查了解到,作為介於傳統的「男娶女嫁」和「招婿入贅」之間的一種新的婚姻方式和態度,兩頭婚近年來在江浙等地悄然興起。
  • 江浙地區興起「兩頭婚」:傳統的男娶女嫁,終於要被取代了
    近日浙江一帶悄悄興起的兩頭婚刷爆網絡,這種兩頭婚並不同於大眾所流行的兩種婚姻。 這種兩頭婚,它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男人入贅做上門女婿。 它是一種新形式上的,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所產生的一種產物。
  • 兩頭婚與北俱蘆洲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的模式是這樣的:男方無需付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妝。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悄然興起的「兩頭婚」,婚姻意義何在?難道只為繁衍後代?
    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會興起一些打破事俗的產物。比如近些年在江浙一帶就興起了「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生育兩個小孩,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小孩子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稱呼為「爺爺奶奶」。簡單點說,就是一對小夫妻領證後,依然不會脫離彼此的原生家庭,依然各住各家。
  •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針對這個現象,洪晃發文稱兩頭婚的孩子基本上是被單親了,我們需要兒童心理學家去研究這種新生活方式,別大人舒服了,委屈了孩子。 哪裡是什麼「兩頭婚」,分明就是「兩頭混」。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未來,老人是過去,老人多付出一些可以理解,但孩子的問題誰來解決? 那麼,兩頭婚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廣義的兩頭婚未嘗不可,狹義的兩頭婚真的要不得
    這兩天有關「兩頭婚」的話題討論的沸沸揚揚,其中有很多人對此表示極力反對,當然對此表示支持的也大有人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第一,無論是江浙還是其他地方,兩頭婚雖然有,但目前都還不是主流,所以不能以偏概全,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第二,媒體上所報出的「兩頭婚」,實際上屬於狹義的兩頭婚,與之相對的實際還有廣義的「兩頭婚」。
  • 鳳凰網民調:45%網友支持「兩頭婚」 50.9%網友認為這種形式未來會...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傳宗接代的產物「兩頭婚」,也吹成進步典範?
    「兩頭婚」的核心目標,始終是想要一個兒子。文|兔透射「兩頭婚」突然成了熱門話題。這其實不是「兩頭婚」第一次出現在輿論視野裡,今年 5 月,papi 醬孩子的「冠姓權」引發爭論時,就有人提到過這種冠姓模式。在當時的描述裡,這種模式出現的時間稍早:我是一個南方小城的姑娘,由於獨生子女政策,進入 2000 年後,我們市衍生出了一種獨特的婚姻狀態 —— 不進不出。一方不嫁,一方不娶。雙方不會交換禮金和彩禮,即沒有錢財瓜葛。
  •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對家庭健康各有利弊,可接納但不宜鼓勵
    據《中國婦女報》記者報導,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從妻子口袋裡掏出兩百塊,你一百我一百,這叫男女平等?
    關注熱點,關注社會問題與女性問題,與你共鳴,請關注百家號「侯虹斌」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付彩禮,女方不出嫁妝,結婚時男女雙方家中都辦喜事,結婚後在兩邊居住,需要的房子、車等由雙方共同花錢買,同贍養雙方家中的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