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兩頭婚未嘗不可,狹義的兩頭婚真的要不得

2020-12-28 說網文

這兩天有關「兩頭婚」的話題討論的沸沸揚揚,其中有很多人對此表示極力反對,當然對此表示支持的也大有人在。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兩頭婚#,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這種情況的出現,和社會的發展多少有些關係,放在之前,這種情況很難被人們所接受,但現在的社會,出現「兩頭婚」被很多人所接受。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看到這裡,我昨天聯繫上了一位浙江的朋友,和他討論了一番,其中有兩個點,必須首先說明。

第一,無論是江浙還是其他地方,兩頭婚雖然有,但目前都還不是主流,所以不能以偏概全,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第二,媒體上所報出的「兩頭婚」,實際上屬於狹義的兩頭婚,與之相對的實際還有廣義的「兩頭婚」。

大家所了解的兩頭婚,主要體現在四點:

1,男不娶女不嫁;

2,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隨母姓,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3,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4,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種兩頭婚,實際上屬於狹義層面的「兩頭婚」,而廣義的兩頭婚,其區別主要在第二點和第三點上。

廣義的兩頭婚,也是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但兩個孩子的撫養沒有以誰為主的問題,都是親生孩子,都是自己的寶貝,父親和母親一起來養,從來不會會「主輔」之分。

有關「黏性」,這也是一大區別,廣義的「兩頭婚」,小夫妻組建自己的小家庭,小家庭才是真的主要所在,而和原生家庭的「黏性」大大降低,當然雙方父母還會根據實際情況來,來照顧孩子,但不會區分哪個孩子隨什么姓。

也就是說廣義的兩頭婚,是「合二為一」,1+1>2。

而狹義層面的兩頭婚,與其說是兩頭婚,不如說是「AA制婚姻」,雖然是結婚了,可基本上仍然是各過各的,孩子對「小家庭」概念很是模糊。

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反對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種的「AA制婚姻」肯定會多多少少的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所以這種的「狹義」層面的兩頭婚真的要不得,而「廣義」的兩頭婚未嘗不可。

廣義的兩頭婚,照樣是一個孩子隨父姓,一個孩子隨母姓,照樣叫女方父母爺爺奶奶,對於那些想要「孫子孫女」的家庭肯定是一大滿足。

這樣雙方父母都能夠更願意照顧小夫妻的「小家庭」。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站在不同角度,可能對「兩頭婚」就會有不同見解,很是正常。

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兩頭婚,到底誰吃虧?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卻興起了一種結婚新模式:兩頭婚。兩頭婚的興起讓結婚不再是難事,而男女雙方到底誰吃虧呢?我們需要從各角度來進行分析。 01、什麼叫兩頭婚? 兩頭婚就是在男方那邊舉行一次結婚,在女方這邊也舉行一次結婚,通俗一點就叫做「並婚」。
  • 兩頭婚與北俱蘆洲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通常,兩頭婚的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兩頭婚恰好可以相對平等的解決獨生子女家庭中老人贍養與遺產繼承的問題。關於兩頭婚的爭議主要有兩方面:兩頭婚在外人看來就是在一切從簡的情況下生了兩個孩子,而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女方付出很多,所以並非平等。同樣一對夫妻的兩個孩子,從小就不是一個姓,往往在雙方的家庭中也會受到不同的待遇。
  • 杭州水村「兩頭婚」的現實樣本
    美芸自己對「兩頭婚」的理解是「小家變大家」,是「獨生子女基本都會選擇的生活方式」。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院長範麗珠評價水村的「兩頭婚」為「一種傳統秩序的延續」。趙春蘭認為,在水村出現的「兩頭婚」,是現代與傳統各自退讓、磨合的結果,「它必然是一個小範圍文化圈內的東西,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它特有的社會功能。」
  •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聽到「兩頭婚」這個概念,剛開始的時候,我是一頭霧水,這男婚女嫁自古有之,誰又弄出這麼一出來?這「兩頭婚」到底啥意思? 對於「兩頭婚」這個概念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一知半解,在網上查了查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現如今有很多家庭當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一旦兩家結為親家,那麼將會面臨著很多的現實問題,比如說財產分配,孩子的撫養等等。
  • 印奕帆:「兩頭婚」也是婚姻自由的彰顯
    近年來,興起的兩頭婚成為當下小青年的一種「另類」的婚姻選擇,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婚姻結合也受到關注,有支持也有非議。《婚姻法》規定,我國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從法律角度來說,兩頭婚有法可依,符合我國婚姻制度。在「兩頭婚」中,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獨生子女家庭之選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
  • 不必對「兩頭婚」模式過於敏感|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馬青「兩頭婚」登上了熱搜榜。什麼是「兩頭婚」?當地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有人擔心,分得這麼清,還結什麼婚?還有一些浙江網友現身說法,以自己或周圍人群的家庭模式反駁報導中的某些「兩頭婚」的特徵。資料圖。其實,既不必劍拔弩張,也不必憂心忡忡。報導中的「兩頭婚」只是對一部分家庭模式的概括,說它新,是因為它有著這個時代的典型性——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偏偏又趕上全面二孩政策,這是「兩頭婚」的兩個前提。
  • 「兩頭婚」家庭的喜與憂
    在張英如所在的江浙地區,所謂「男不出彩禮,女不陪嫁妝」的兩頭婚悄然興起。它與上世紀的獨生子女政策密切關聯,父母不願子女離家,也有所謂「傳宗接代」需求。「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趙春蘭做過研究。她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到,類似「孩子跟誰姓,婚房怎麼做,聘禮要不要下」,都需要協商,婚姻生活的平衡多靠妥協來達成。
  • 「兩頭婚」上熱搜,獨生子女家庭的最優選擇?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獨生子女家庭之選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
  • 「兩頭婚」引來網友七嘴八舌
    畢竟,「兩頭婚」作為一個新事物,其長遠的影響,還未得到充分體現,還需要時間去檢驗。但唯一確信的是,婚姻說到底仍是當事人的個體事務,家族因素、長輩意志過多裹挾其中,必會增加擾動的變量。 當人們享受了「兩頭婚」的創新紅利,就必然要承受由此所衍生的不確定性。之於此,該有心理預期才是。
  • 【胡律師說法】你可以反對兩頭婚,但請別妖魔化
    兩頭婚又名兩頭蹲、兩家並一家,流行於江浙一帶農村的獨生子女家庭,不同於嫁娶傳統婚姻形式,表面上雙方「不嫁不娶」,內裡則互相嫁娶,或無彩禮嫁妝,若有則「門當戶對」,一家一房。最近,微博上「兩頭婚」話題熱度居高不下。有人未詳細了解就狂噴一頓:「花式啃老」、「不過是互相代孕」、「各過各的沒一家人的溫暖」……理性看待兩頭婚似乎不容易,但妖魔化也大可不必。兩頭婚的本質:獨生子女家庭的雙贏博弈網友對兩頭婚感到新鮮,「包郵區」群眾卻不陌生。
  • 江浙婚姻模式新潮流——「兩頭婚」到底是什麼?
    乍一聽完全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兩頭婚」到底是什麼,又該怎樣用法律手段來防止其中隱藏的風險呢?什麼是兩頭婚?近幾年興起的兩頭婚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婚姻模式,在這種婚姻模式中,不存在男娶女嫁的說法,雙方都是婚娶婚嫁,好處就是沒有了彩禮這一說法。
  • 「兩頭婚」現象興起,房子不再是標配,會改寫房價嗎?
    一種被稱為「兩頭婚」 的婚姻模式進入到人們視野。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兩頭婚」是契合時代發展的有益嘗試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12月21日《現代快報》)婚姻形式會隨著社會變化而發生漸進式改變,比如過去夫妻婚後多要融進大家庭,但這種一家幾代共同生活的婚姻形式,目前已極為罕見。當前家庭越來越小,除了三口之家成為常態外,丁克家庭也越來越多。
  • 杭州人:「兩頭婚」在蘇浙很普遍,沒啥奇怪
    兩頭婚,一個在蘇浙地區再平常不過的婚姻形式,最近上了熱搜。 什麼是兩頭婚?通俗地說是「兩家並一家」。 在年輕夫妻彼此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兩頭婚的探索確實迎合了很多家庭的訴求,由於同時得到了兩個家庭的幫持,大部分小家庭相對容易迎來了平凡的幸福。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兩頭婚會存在哪些局限?據我這幾年的觀察,兩頭婚存在一些隱憂,並且已經開始浮出水面。
  • 「兩頭婚」家庭的喜憂未來
    現在,在我們身邊「兩頭婚」家庭越來越多,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兩頭婚」毫無疑問的成了最好的選擇!可是最初這是最好的,是值得喜得。可是日子過下去,面臨的是,一對夫妻,兩對老人的境況。人老了,總是需要修修補補的,那麼問題來了,誰來照顧老人,照顧孩子的孩子,如果同時兩個老人生病了怎麼辦?
  • 「兩頭婚」很流行,但請勿輕易嘗試,現實遠比你想像的殘酷!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傳統的婚姻模式,或者說夫妻相處模式正在發生改變,比如最近在浙江等地流行的兩頭婚就極具代表性。兩頭婚的意思是: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
  • 新出來的,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結婚雙方都沒有嫁娶的意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又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叫「兩頭婚」! 那麼,這個「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但是「兩頭婚」就不一樣了,既不需要男方入贅,又不需要女方徹底跟原生家庭剝離,生了孩子一家一個,啥問題都解決了!
  • 「胡律師說法」你可以反對兩頭婚,但請別妖魔化
    兩頭婚了解一下。兩頭婚又名兩頭蹲、兩家並一家,流行於江浙一帶農村的獨生子女家庭,不同於嫁娶傳統婚姻形式,表面上雙方「不嫁不娶」,內裡則互相嫁娶,或無彩禮嫁妝,若有則「門當戶對」,一家一房。與父母近則周末短住,遠則輪流過年,一孩一姓,小孩對爸媽的父母都稱爺爺奶奶。最近,微博上「兩頭婚」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 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最早一批獨生子女到了適婚年紀時,正好是新世紀之初,也就是「兩頭婚」開始流行之時。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講到,當時的「兩頭婚」主要是解決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女方家庭的情感撫慰和養老問題。女方家庭不要彩禮,將來女兒兩邊住,生的小孩絕大多數跟父姓,母姓佔據中間字位置,孩子管母親的父輩也叫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