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能力更強售價卻更低,惠威降噪新品AW-83上手評測

2020-09-07 永遠的永YC

國內音頻發燒友尤其是生於80年代的音頻發燒友,對惠威這個品牌一定十分熟悉。因為它是音樂愛好者開啟HiFi之門的一把金鑰匙,多少人都是從諸如M200這樣型號的音箱開始一步步走進HiFi的世界裡。我身邊的很多老燒友,每每聊起2000年後國內翻滾起的那股HiFi浪潮,沒有一個不佩服惠威的。對HiFi市場的高度敏銳和精準判斷,讓惠威趕上了國內音箱發展的最好時候。惠威因此也一飛沖天,成為了世界知名的音響設備製造商。擁有從揚聲器單元、音響成品、網際網路音響、汽車音響、專業發燒音響到廣播音響系統、多媒體影院、會議系統等豐富的產品陣容。


時間來到2017年,隨著AirPods的持續熱銷,國內藍牙耳機市場開始大爆發。惠威再一次看到商機,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準備,於2018年底大舉進軍HiFi耳機市場,並且同步推出了首款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數字降噪旗艦耳機AW-85。次年惠威AW-85獲得2019 CES創新大獎,惠威趁熱打鐵,在降噪技術方面繼續鑽研,又於2019年尾推出了降噪性能更加強悍的AW-83耳機。


與前作AW-85相比,全新的AW-83最大的變化有兩點:一是降噪能力提升了將近4倍,其降噪深度最高可達40dB;二是取消了無線充電線圈,使得整機的重量比AW-85輕了不少,更加適合外出攜帶使用。輕量化設計是當前頭戴式耳機的趨勢,所以取消無線充電圈也是理所當然。


開箱的那一刻,撲面而來淡淡的天然皮革味道,只有全新未曾被打開過的數碼產品才可能有。而且這股子味道似曾相識,仔細想了想,沒錯,就是BOSE QC35開箱時的味道,簡直一模一樣。難道原材料供應商是同一家?我懷疑過可能是耳機保護硬殼的味道,但仔細聞了一遍,發現就是耳機頭梁和耳罩的味道。大概晾了半天時間後,味道徹底消失了。所以這個味道可以用來驗證手上的AW-83是否全新未被使用過。


產品使用說明書以外的所有隨機配件都在這張圖上了,除了便於攜帶的耳機保護硬殼外,還有兩根連接線,一根是Type-C充電線,另一根是有線音頻連接線。在AW-83徹底沒電的情況下,插上耳機線還可以繼續使用,只不過沒有了降噪功能而已。對了,AW-83的電池續航時間其實夠長,在開啟降噪功能的情況下,無線聽歌大概可以堅持20小時。而關閉降噪功能的情況下無線聽歌可以堅持25小時左右。就算是搭乘國際最長的航班,全程都打開降噪功能,也絕對夠用。


畢竟是傳統音頻大廠,所以音質方面的表現我從來沒有擔心過,但降噪能力沒用過的朋友肯定會有所懷疑了,畢竟降噪技術並不簡單,而且也沒有跡象顯示惠威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積累,我特別能理解這一點,所以在AW-85發布會上就第一時間試用過,當時給我的震撼絕不亞於十幾年前第一次佩戴主動降噪耳機,很難想像靠自主研發的降噪耳機能有這麼好的降噪表現。當時我還與在場的幾位媒體朋友進行了交流,佩戴過的無一不說AW-85降噪牛X的。時間相隔一年後,現在僅能憑藉記憶簡單與AW-83做一個初步對比。在普通的生活環境裡,我覺得兩款耳機的降噪能力差距不大,但如果用另一臺音箱播放歌曲再聽(當時AW-85有這麼幹過),低音消失的部分在AW-83上會更多,也從側面證明了AW-83的降噪能力比AW-85更加強悍。


AW-83的主動降噪採用數字複合反饋式設計,主要針對20Hz-1KHz頻率噪音。在AW-83耳機的兩個腔體上,共集成了5枚麥克風。其中的4枚麥克風是複合反饋所必需的,每邊1個外置用於收集噪音,1個內置用於監聽反饋。而額外的1枚麥克風則用於外界噪音輔助分析,使得降噪系統可以更準確更快速的分析外界噪音信息,快速做出處理。這在很多的主動降噪耳機產品上是沒有的。


如果你以為5枚麥克風就是AW-83降噪的全部,那麼也太小瞧AW-83的設計師了。沒有獨特的設計又怎能保證AW-83在降噪方面的優勢呢。其實AW-83的內部還集成了空氣壓力傳感器,能實時收集氣壓的變化、用戶狀態的變化等信息,這樣惠威的智能自適應有源降噪系統(ASAS)才能實時準確調整降噪參數,以此獲得比競品更好的降噪效果。


可能很多燒友都不知道,AW-83的喇叭軸向並不在腔體正中間位置,而是偏向下方,這是刻意為之的,為的是優化降噪性能,並提供更好的聲音保真度。目前為止,所有的主動降噪耳機都會因為降噪補償而損失音頻的動態,AW-83使用了完全創新的混合補償算法,可根據DSP濾波器的實際狀態,在千分之一秒內實時生成用於分離音樂信號的補償濾波器信號,即降噪的濾波器會根據環境隨時改變,而音樂卻可以完全不受降噪調節的影響,從而保持音頻的原汁原味和原始動態表現。


從參數上來看,AW-83的喇叭單元與AW-85是同一款,直徑都為40mm,採用的複合材料振膜由二氧化鋯鍍膜金屬穹頂加極薄尼龍微孔折環所組成。而它所採用的釹鐵硼磁路系統的磁通量高達10000高斯,也就是1特斯拉。在保證出色降噪性能的同時還可以重現真實自然的大動態全頻帶高保真音樂。


AW-83的腔體外殼並非平面,所以傳統的觸摸技術無法應用在上面,為此惠威研發了以彈性金屬海綿為感應觸點的曲面觸摸感應技術,實現了多個不同的功能操作。比如前後滑動是切換上下曲目,上下滑動是改變音量大小,中間位置觸摸可播放和暫停音樂,如果用手掌捂住整個腔體,就會開啟環境音模式。所謂的環境音模式,就是在不摘下耳機的情況下,與周圍人進行正常交流。又或者是在機場一類的地方,突然聽到了廣播,可捂住右腔體就能聽到周圍的一切聲音了。假如正在聆聽音樂,捂住後音樂音量會降低至20%,同時喇叭播放來自外部麥克風拾到的聲音,並且進行放大輸出,也就是說戴著耳機能聽到比不帶耳機還要大的環境聲。


位於耳機左腔體裡面的這個傳感器是AW-83的光學智能傳感器,通過它來監測使用者的佩戴狀態,以此達到摘下耳機時自動暫停播放音樂,戴上耳機後自動繼續播放音樂的功能。惠威是最早使用光學距離傳感器的耳機公司,目前絕大多數的耳機仍然使用簡單的磁鐵原理來監測用戶佩戴狀態,假如摘下耳機後兩個耳罩沒能碰在一起,或者說之間的距離不夠近時,系統就會錯誤判斷。而光學傳感器則可以提供更加準確的真實佩戴狀態。


硬指標部分差不多聊完了,下面重點聊感受。先從佩戴說起,本以為AW-83會比AW-85稍微小點兒,但就戴在耳朵上的感覺來看,一點兒也沒小。並且頭梁部分圍起來的形狀近似六邊形,比較貼合頭部,佩戴時重量會被均勻分散掉。AW-83的整機重量是290g,但戴在頭上感覺比索尼WH-1000XM3輕了不少,和老款的BOSE QC35有一拼。如果你的頭比較大,那麼佩戴AW-83的舒適性會勝過佩戴QC35。我戴QC35時頭梁需要全部拉出來,但戴AW-83時兩邊頭梁分別可以縮回去一個刻度單位。


完全罩耳式的佩戴,讓耳朵無比的輕鬆。來自耳機橫向的夾力都會被耳罩完全分散掉,耳朵實際上懸空在耳罩內,所以AW-83是適合長時間佩戴使用的。而關於罩耳式通常透氣性欠佳的問題,工程師在耳罩內部採用了獨特的腔體結構和微網孔設計,加強了耳罩內外空氣對流,另外還優化了海綿密度以及聲音阻尼係數,補償了耳罩微孔產生的頻率洩露。看上去簡簡單單的一個耳罩,實際上也花費了不少的設計心血。


每次佩戴降噪大耳,我都有一個多年養成的習慣,即把左右兩個腔體同時往頭部方向使勁按壓,一方面是檢驗佩戴是否緊密,另一方面是想讓內反饋麥克風二次校準。當遇上耳罩透氣性不好的耳機時,瞬間的壓力差會讓耳底感覺到不舒服,QC35就是一個反面例子,每次佩戴後按壓我都會很謹慎。但AW-83卻是個很好的正面案例,即便快速按壓,也不會形成明顯的壓力差,耳罩和腔體內部洩壓速度極其快。


AW-83也是支持手機APP的,不過在APP上實現的設置與在耳機上的並不重合。這兩顆按鍵帶指示燈的是開關機/藍牙配對鍵,另一顆是降噪開關/透明模式鍵。而在APP上能夠實現的功能如下圖。


是不是簡單到你甚至想要懷疑人生了,手機APP其實一次設置好以後就不用再動了。降噪直接選擇「強」,因為都是智能的,強模式下也需要根據傳感器數據實時調整降噪參數。另外的自動關機和自動啟停想必不用再介紹了吧,自動啟停就是摘下耳機自動暫停音樂播放,戴上耳機自動繼續播放音樂。另外如果耳機有了新的固件,APP的右下角會閃出提示。


AW-83採用藍牙Bluetooth 5.0,支持的藍牙解碼格式有aptX、aptX-LL、AAC、SBC。我分別試了蘋果手機直連和M15播放器直連,前者是AAC格式,後者是aptX格式。就聲音表現而言,連接M15走aptX的音質要稍微好點兒。主要表現在低頻的密度更大和高頻的延伸更遠上。


對於AW-83這副耳機,打開和關閉降噪功能時的音質表現並不一樣,而且差別還很大,所以這裡分開來聊。先說打開降噪功能,聲場真的很大,聲音特別的立體,空間感十分強烈,低頻渾厚有力,不過低頻的凝聚力一般,高頻則是偏亮,泛音比較好聽,解析力屬於中規中矩。由於高頻並不銳利,所以也沒有什麼攻擊性,聽感上反而舒適,而且屬於比較耐聽的那一類。中頻以及中高頻的密度表現還可以,聲音骨架還算飽滿,且稜角較為清晰。考慮到藍牙傳輸的帶寬局限性,耳機DSP應該是對原始信號做過補償的,否則聲音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


關閉降噪功能後,能很明顯的聽出音質有所下降,聲場沒有先前那般廣闊,聲音也沒有先前那般飽合。坦白說不對比的情況下,直接聽好像也還好,但經過對比以後就不想再關閉降噪功能了,無論此時是否需要降噪,為了更優秀的音質表現,我都願意全程開著降噪功能。


先前聽過的降噪耳機,無論WH-1000XM3還是PXC550-II,都覺得音質表現比BOSE 700好,但好的程度也沒有聽AW-83時這麼大。藍牙音質能給人驚喜的產品確實不多,尤其再局限在降噪耳機這個範圍,而AW-83的聲音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個,當然了前提是必須打開降噪功能。


關掉AW-83電源,插上音頻線聽,心情一瞬間就安靜了下來,聲音少了修飾的部分,聽感沒有之前絢麗,內心反而覺得踏實了。有線連接的最大不同就是聲音的控制力,趨近於四平八穩,三頻特別的紮實,非常接地氣。橫向聲場還是一如既往的大,但縱向聲場有所收減,人聲相對於樂器聲要貼耳一些,遇到一些伴奏並不強烈的歌曲,聽起來會感覺暖暖的,如沐春風一般。

如果站在HiFi的角度,其實有線連接之下的AW-83也是存在少許音染的,只不過這種音染對聽感有益,能夠提升音樂的韻味。對於一些錄音品質並不怎麼好的曲子,還能增加可聽性。這也是我在聽了七八首二十多年前轉錄的音樂時發現的。


最後聊聊AW-83的降噪表現,重點的東西肯定都是壓軸出場。但降噪這項功能,好與賴一試便知,不像音質有很多可以展開去說。所以我就不賣關子了,直奔主題吧。這幾天分別在馬路上、地鐵裡、商場裡、廚房的油煙機下進行了測試,其中馬路上、地鐵裡、油煙機下的降噪表現最好。馬路上汽車的引擎聲完全聽不見,注意我說的是完全聽不見,仿佛個個都是新能源汽車,寂靜的甚至有點兒可怕了。能聽到的只有大約兩成的輪胎與地面摩擦出的路噪,另外就是偶爾才會有的汽車鳴笛聲。與路面噪聲相比,汽車的鳴笛聲大概被削弱了六到七成,所以能量小了很多很多。


在地鐵裡AW-83的降噪效果是最好的,除了地鐵拐彎時車輪與鐵軌磨擦出的高頻噪音還能夠聽到一少部分外,正常行駛的鐵軌撞擊聲能進入耳朵的太少太少了,不仔細聽根本感受不到。可以由此來推斷,飛機上的降噪效果必然也不差(這周沒有飛行計劃),畢竟都屬於規律性的低頻噪音,而降噪原理上最擅長的就是這類低頻噪音。所以戴著AW-83在廚房裡做菜也是沒問題的,這幾天我就這麼幹過,因為油煙機開到最大後的噪音真不小,戴上之後仿佛整個世界都清靜了,終於可以安安靜靜專心研究菜譜了。


看了下參數,AW-83的降噪功能主要針對20Hz-1KHz範圍的噪音,也就是低頻以及少量中低頻率的噪音。在沒有人頭錄音設備的情況下,降噪效果沒辦法去量化,所以只能主觀描述。好在我以往評過的降噪耳機很多,主流型號基本上都用過。如果在這些主流降噪耳機產品裡就降噪效果單獨排序的話,AW-83肯定能排到前3名,比繽特力、森海塞爾品牌的同類耳機降噪效果都要好。而如果結合使用舒適度的話,AW-83比索尼WH-1000XM3的綜合表現還要理想。索尼降噪效果雖然也很棒,但是有一定的白底噪。與降噪一哥BOSE 700比較的話,表現十分接近,很難說清楚誰更好,降噪水平都屬於一流。這僅僅只是惠威的第二款降噪耳機產品,能和行業第一同臺競技並且難分勝負,已經十分了不起了。


一流水平的降噪耳機除了降噪效果好以外,其實都存在兩個共同點。其一是降噪功能開到最強時白色底噪非常非常小,其二是長時間佩戴使用不會對耳底造成壓力差。也就是耳罩在密封的同時一定要有良好的洩壓設計,聽起來好像很矛盾,這個非常考驗聲學工程師的設計功底,能做好的寥寥無幾。如果不是親身使用,我是想像不到惠威能有如此強大的降噪耳機研發設計能力。

假如我們再把音質表現也考慮進來的話,惠威AW-83的產品力其實非常強大。對標市面上的所有主流降噪耳機都沒有問題,這個一定要親身去試,多環境去對比,真不能以品牌的溢價能力一概而論。總的來說,惠威AW-83是一款能同時兼顧好HiFi和降噪的優秀耳機產品,考慮到它的定位比AW-85稍低,售價必然是千元出頭,確實非常超值。

相關焦點

  • 更強降噪水準,更智能的降噪耳機——HiVi惠威AW-83
    記得是18年下半年在北京的發布會上,惠威公布了不少隨身音頻新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AW,相比前作AW-85在降噪幅度方面的性能要提高四倍以上,雖然看起來83比85在型號上更像是次旗艦的位置,但降噪性能上反倒是更勝一籌,怎麼說,主打性價比麼?
  • HIVI惠威AW-83無線藍牙降噪耳機——退燒論壇試聽報告
    tid=147739),惠威就在第一時間向我方申請評測他們的第一款無線耳塞AW-73,當時我就說過以後耳機類帖子會越來越多,這次是惠威新上市的AW-83無線藍牙降噪耳機。 把音質做到千元以上級HIFI耳機的水準還不足以讓她們的售價超過千元,她們能定位現在的身價是因為她們具有普通HIFI耳機無法提供的藍牙、降噪功能。 AW-83讓我真正意外的是她的隔音降噪能力比旗艦AW-85還要強,這是我確定的事。當我第一次戴上她時,我的桌上型電腦的風扇聲完全消失了,居然一點點都聽不見......以前試聽AW-85的時候差別可沒這麼誇張。
  • 開箱惠威AW-83降噪耳機
    【引言】2019年降噪耳機領域熱鬧非凡,索尼BOSE都推出了自家的新款降噪,在新技術的運用上主要以智能降噪為主方向,給用戶帶來更加人性化的交互體驗。國產耳機方面,作為音響領域的老牌廠商惠威推出了惠威AW-83降噪耳機,不僅填補了國內智能化降噪耳機的空白,而且在技術設計上也有著自己獨到之處,一起來了解一下。
  • 降噪堪比QC35 II 卻僅售千元 惠威AW-83降噪耳機性能到底如何?
    耳機作為惠威的第二款頭戴式降噪耳機,AW-83雖然售價更為親民,但在佩戴、功能、降噪效果和音質上卻並沒有縮水。從其產品頁面來看,AW-83這次並未採用AW-85般豐富的色系,而僅推出了黑色版本,兩側單元採用細膩而富有金屬質感的微噴砂工藝,帶給用戶出色的觀感和手感,同時又有幾分商務的感覺。
  • 降噪耳機怎麼選?兼談惠威AW-83主動式降噪耳機
    我最近在用的主動式降噪耳機是惠威AW-83,這款產品也是AW-85的後續產品,從設計語言上來說,兩者是同出一轍的,都是走簡約的路線,整體為黑色,顯得低調內斂,比較適合我這般成熟穩重的上班一族。開機/配對按鍵、降噪模式調整按鍵、Type-C USB接口以及有線連接插孔,值得一提的是其支持Bluetooth 5.0藍牙版本和aptX Low Latency高保真低延遲解碼格式。AW-83用了Type-C接口是我很欣賞的,畢竟現在手機主流接口都已經轉向Type-C了,如果藍牙耳機還用Micro USB,就要多備一條充電線,實在不夠方便。
  • 「測評」有效是硬道理-惠威降噪耳機AW-83亮測評
    惠威在2018年推出了無線數字降噪耳機AW-85,並在2019年獲得CES創新大獎,前不久惠威又推出了全新的AW-83,就是我手上這臺,我拿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評測結果現在就告訴大家,更好的降噪效果,更低的價格1299元。究竟是怎麼個更好的效果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惠威AW-83無線降噪耳機一鍵遠離喧囂
    惠威AW-83如果你之前過AW85,那麼在看到AW83的外觀時,肯定會覺得熟悉——熟悉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整體的設計語言類似,還有AW83泛出的「金屬質感」。在設計耳機產品時採用金屬零件亦不少見,但通過細膩的微噴砂工藝在輕量化硬塑殼體上做出以假亂真的金屬質感,卻真的不多見。
  • 隔絕噪聲,靜謐逼真 HiVi 惠威 AW-83 降噪耳機
    昔日惠威音響進入競爭激烈的耳機領域,率先選擇降噪耳機。這是因為主動降噪的需求已經不只是限定於商務差旅;日常出外、通勤上班,總會有很多繁雜的噪聲在不斷滋擾我們的雙耳。有了支持主動降噪的耳機,就有一種「還我無噪聲空間」的感覺,讓人更好地享受音樂。惠威想做的,恰恰是降噪耳機最能符合要求。
  • 惠威AW-83超值活動:評價獲贈AW-51耳機
    降噪耳機此前一直是小眾的產品,從蘋果AirPods Pro開始,耳機從聆聽工具進化為功能全面的「智能設備」。惠威近期推出全新的AW-83耳機,這款頭戴耳機與AW-85又有些什麼關係。惠威AW-83耳機惠威AW-83耳機沿用AW85身上的設計和處理工藝,通過細膩的微噴砂工藝在輕量化硬塑殼體上做出金屬質感。頭梁採用「記憶海綿+蛋白皮」的設計,帶來更加舒適的觸感。用戶在使用耳機的時耳朵處於懸空狀態,很好地避免頭戴式耳機夾頭的情況。
  • 國產之光~惠威頂級頭戴無線藍牙降噪耳機aw85開箱及評測
    直到國產音響大廠惠威推出了自己的耳機系列以及頭戴降噪旗艦aw85。雙十一惠威耳機京東首發,而且預售價感人,那就嘗個鮮吧!其中,HiVi惠威MX1落地式智能無線有源揚聲器系統、Swans 2.2A超級旗艦揚聲器系統及高保真旗艦降噪耳機AW-85在國際眾多參選產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三項「CES 2019 Innovation Awards創新大獎」。(現在到2019年了?
  • 靜謐之境 澎湃動力 惠威AW-85無線降噪耳機評測
    說起降噪耳機,也許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個品牌,那就是Bose,它無疑在這個細分領域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杆。但隨著行動網路的提速,通過流媒體聆聽喜愛的音樂,已然成為了越來越多的通勤一族的選擇,因而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了自家的藍牙無線降噪耳機來搶奪這個日漸增長的市場,而惠威AW-85,則是當中相當奪目的一員。
  • HiVi惠威發力無線降噪耳機市場
    前幾天收到了惠威音響新品發布會邀請函,贈送的小禮品暗藏玄機。
  • 主動降噪誰家強?四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橫評
    隨著近兩年主動降噪功能在消費市場的需求高漲,不少耳機廠商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但由於時間較短但急於求成,在2018年,降噪耳機市場曾一度產生了耳機越來越多,性能體驗卻良莠不齊的局面。直至2019年末,隨著主動降噪技術被逐一攻克,我們也終於在市面上見到了越來越多優秀的新品降噪耳機。
  • 主動降噪誰家強?四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橫評 - 中關村在線
    本次,我們從市面上分析併購入了四款應用最新技術、也是當前最為主流的四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進行橫向評測,它們分別是BOSE 700(2999元)、索尼WH-1000XM3(2299元)、惠威AW-83(1298元)、B&O H9i(2298元)。我們將從耳機的佩戴舒適度、便攜性、降噪性能、穩定性與延遲,麥克風降噪效果、續航能力以及音質表現,共7個維度進行橫向對比。
  • 惠威AW-85無線數字降噪耳機榮膺CES Innovation Awards創新大獎
    降噪:對標一流耳機廠商的出色降噪性能惠威AW-85採用高性能數字複合反饋式降噪,雙通道獨立ADI超高速DSP,能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進行降噪優化,在噪音常見的20-1200Hz頻段內,深度可達32dB;同時,惠威還為AW-85配套了一款APP,提供了4種強度降噪模式,可根據使用環境,增強或降低環境噪音,還可以通過環境音輸入,體驗開放式耳機的感受。
  • 有什麼主動降噪耳機推薦?618降噪耳機選購指南
    1、入耳式耳機Nank南卡A1降噪耳機推薦理由:專業數碼媒體稱新國貨藍牙耳機Top3品牌Nank南卡的新品Nank南卡A1降噪藍牙耳機可謂全網頂級性價比,吊打目前所有主動降噪藍牙耳機。並且創造了多個同價位第一,比如第一款支持TWS+主從切換並且2隻耳機都是主機的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款為了達到澎湃HiFi音質而採用13mm大尺寸動圈的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款為了通話更清晰,採用雙麥克風增強通話,創新雙麥通話算法的降噪藍牙耳機等。
  • 降噪藍牙耳機哪款好?主動降噪藍牙耳機品牌推薦!
    推薦理由:專業數碼媒體稱新國貨藍牙耳機Top3品牌Nank南卡的新品Nank南卡A1降噪藍牙耳機可謂全網頂級性價比,吊打目前所有主動降噪藍牙耳機。並且創造了多個同價位第一,比如第一款支持TWS+主從切換並且2隻耳機都是主機的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款為了達到澎湃HiFi音質而採用13mm大尺寸動圈的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款為了通話更清晰,採用雙麥克風增強通話,創新雙麥通話算法的降噪藍牙耳機等。
  • 強降噪+好音質 三款國產高性能降噪耳機推薦
    說到主動降噪耳機,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有不少音頻廠商發布了旗下的主動降噪新品。從整體趨勢上來看,隨著國內音頻廠商的日益壯大,無論是新品的價格、性能還是質量,國產品牌的主動降噪新品都非常值得一看。以下三款耳機是我們認為在整個行業內性能拔尖的產品,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 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無線降噪耳機上手開箱
    發燒友們眾心所盼的森海塞爾MOMENTUM系列全新一代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終於上市了,新品的型號叫做MOMENTUM Wireless,國內售價2999元。    關於今天上手的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接下來我們還將為大家帶來更加詳細的圖文評測,敬請期待!
  • 主動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無線降噪排行榜前十強耳機品牌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各種樣式值得上手的降噪耳機吧真無線一、Nank南卡A1 降噪耳機價格:599Nank南卡A1 降噪耳機除了顯著的主動降噪能力外,其配置相對厲害,相對於普通無線藍牙耳機喇叭只有6-8mm,南卡A1 獨特的結構搭載了13mm的超大喇叭,可以帶來更有衝擊力的音質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