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惠威,在不少國內老燒心目中可以算是國產數得上的牌子,拋開國產首家高端揚聲器和家庭影院系統製造商的名號不談,僅經典D和M系列的書架箱就有著不小的用戶群和市場佔有率,起碼在沒接觸音頻發燒這一愛好的時候,我就已經關注並將M300列入攢機裝電腦的意向購買列表當中,這樣一家底蘊深厚,群眾基礎紮實的品牌在2018年宣布進入耳機市場,當時自然也是引起不小關注。
記得是18年下半年在北京的發布會上,惠威公布了不少隨身音頻新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AW-85,尤其可以磁吸固定在耳機架上充電的設計令人著實耳目一新,同時價格不算很貴的耳機架還附帶下方充電板來滿足諸如手機等其他無線充電產品的使用,可以說非常用心。不出意料的,AW-85在上市不久憑藉巧思的設計和專業的降噪及音質表現,一舉拿下2019CES創新大獎,而今天的主角AW-83作為AW-85的後繼型號,也著實讓我充滿想要仔細把玩的興趣。
秉著不囫圇吞棗的開箱思路,拆開塑封后仔細端詳了前後包裝的標註內容,最顯眼的肯定就是正面右側的「40dB」字樣,仔細了解後,按官方的意思是在20Hz~1000Hz的常見噪聲發生頻段內最高可達-40dB的降噪深度,相比前作AW-85在降噪幅度方面的性能要提高四倍以上,雖然看起來83比85在型號上更像是次旗艦的位置,但降噪性能上反倒是更勝一籌,怎麼說,主打性價比麼?其他在外包裝上可以了解到的信息還包括「ASAS智能適應降噪系統、特殊鍍膜技術單元、旋轉摺疊設計、3D曲面觸控、全新光學智能傳感器自動啟停以及音樂補償技術」等等,看著眼花繚亂,聽著雲山霧罩,容我我慢慢道來。
正式進入開箱環節,天地蓋揭蓋裡面陳列著皮質便攜收納包跟說明書,打開便攜包裡面旋轉摺疊陳列著AW-83的本體,似乎在用這種又摺疊又旋轉的收納方式直觀的告訴你,AW-83可以以任何你想要的姿勢便利收納,事實上不用便攜包的標準收納姿勢,直接團成一團塞到羽絨服口袋裡出門,對我而言也是非常舒適的,畢竟我連便攜包都懶得帶。回到正題,便攜包內還配有供有線模式使用的3.5mm連接線,以及type-C口的充電線,跟手機一樣的充電口使我又可以少帶一樣東西出門,翻開說明書看了看開降噪大於二十小時的超長續航,嗯,連接線也可以扔家裡不用帶了,沒錯,我就是這麼簡(lan)約(duo)的人……
仔細看看AW-83本體的設計,跟AW-85的落差感還是小有的,畢竟人家AW-85有紅黃綠的金屬亮色看起來更潮點,但反過來想這種看起來很皮實的顏色反到是耐用,畢竟便攜包都不帶的我,保不齊出門就把金屬漆刮花了。但AW-83的外觀仔細看還是有點意思的,細膩的噴砂配合輕量化的材質確保了摸起來手感舒適戴起來總機300g左右的重量也完全不累,更重要的是合理的六邊型耳機頭梁結構彎曲程度與材質以及類蛋白皮的透氣耳罩結構和整機接觸皮膚的面積,經過惠威無數嘗試之後選擇了恰好的組合,最終佩戴是非常舒適的,也是毫無壓迫感的,這就確保了耳機好聽的前提,畢竟你得先戴的住,才能聽得進去嘛。
操作方面,左側兩個實體按鍵分別對應開機鍵和模式鍵,開機時按開機鍵還可語音報電量,而模式鍵則是可以在降噪開關和外界增強各種模式間切換,當然需要注意的是AW-83默認開機就是處於降噪模式開的情況當中,畢竟定位也是降噪耳機嘛,功能性還是要突出一下,省的你再切換了,這點細節也是有經過考慮。
右側面板控制則是亮點,也是智能便捷的體現之處,正常聆聽時如需聽外界聲音,可右手捂住右耳一側耳罩,即可進入外界語音增強模式,或稱「透明模式」,此時音樂音量降低到20%麥克風拾取外界環境音,增強耳機輸出,無需摘下耳機即可便捷交流溝通。此外,在右側耳罩曲面上,惠威憑藉自研「新一代以彈性金屬海綿為感應觸點的曲面動作感應技術」在曲面上實現了同類產品僅能在平面上實現的手勢操作,觸摸控制上下左右依次滑動對應音量加減與上下曲切換, 大大的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仔細把玩,在左側耳罩內側發現了傳說中的「全新光學智能傳感器」,對應的也是惠威巧思的又一貼心功能,自動啟停。當你佩戴時除了可以用環境增強模式聆聽外界聲音,也可更進一步捂住右側耳罩進行實時交流,當然碰到那種與時代發展嚴重脫節的朋友需要溝通的話,即便是你捂著耳罩,也可能他並不知道你能聽的見,此時摘下耳機,傳感器自動感應被摘下,同時暫停播放,當你再次戴上耳機時,聲音自動繼續播放,這點雖然是很小的細節,可能你說我點兩下暫停一樣可以實現,但卻體現了惠威的用心之處,把可以但可能沒必要的功能當做必須,不僅做好降噪音質方面,還注重細節體驗,可謂是滿滿誠意了。
外觀設計和功能部分就介紹那麼多,接下來進入正題,聲音部分,作為老牌揚聲器製造廠家,設計一款耳機單元自然不是什麼難事,但堅持不僅做好還要做多的服務理念,惠威還是把普通的40mm規格頭戴式耳機設計出了新的亮點。例如「喇叭偏軸設計」這種一般會用在旗艦發燒耳機的細節設計也被融入AW-83耳罩之中,實際體驗開聲最突出的感受就是真實自然,與很多施加音染迎合流俗審美的同類競品不同,AW-83的聲音相對來說更為三觀正確,也更接近監聽錄音水準,但這並不代表AW-83會發出乾冷硬薄刺的聲音,只是在暖糊音染與絕對還原之間取到合適的均衡做最終產品呈現而已。而這素質解析和精準分離還原更多也是得益于振膜部分的用心,AW-83使用了40mm的高性能複合材料振膜,在保證剛性和輕量化的同時,提高磁場強度,雙管齊下共同確保高速瞬態響應和更低失真,三頻分布均衡,低頻量感適中質感飽滿回彈迅速,人聲密度優秀位置合適並無貼臉情況,上盤無擠壓不刺耳,整體聲場寬鬆自然並無可以拉大做空的問題出現,也沒有完全擠壓憋屈,起碼聽個大編制交響還是問題不大的。
同時作為一款降噪耳機,考慮到降噪工作原理,或多或少可能對音質表現有所影響,因此惠威在AW-83上應用了更加智能的DSP算法補償,在受到降噪影響的頻段進行針對優化,確保最終呈現音質降噪與音效並舉並重。在藍牙耳機連接傳輸的過程控制當中,為儘可能減小音源至耳機傳輸過程的失真,AW-83使用藍牙5.0配合支持Apt-X、Apt-X LL、AAC以及傳統SBC的傳輸模式,根據你的音源前端不同,對號入座,在確保播放耳機埠不出錯的前提下,也將前端可能產生的音質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進出都做了強有力的音質保障。
說完耳機核心的音質部分,針對AW-83著重筆墨的降噪部分,採用數字複合反饋式設計的主動降噪方式,同時在耳機上安裝了包括5個麥克風和1個空氣壓力感應器,用於收集外界噪音、氣壓變化、用戶運動狀態等信息,從而使系統根據不同的外界環境參數來自動調整降噪模式。實際體驗,我戴著耳機在家、上街以及辦公室三個場景分別體驗了一下,家裡自然不會有太多噪音,主要是高層建築鄰居的空調室外機懸掛距離較近可能產生的風扇噪聲,這也是困擾我比較久的問題,雖然也可以主觀無視,但還是沒法客觀消除,佩戴AW-83之後,環境瞬間安靜,背景漆黑的欣賞聆聽音樂則更加突出本身音質,跟OLED的電視黑的地方更黑反襯彩色更絢麗差不多的道理。
外出上街效果也比較好,尤其佩戴乘坐公交時完全可以屏蔽身邊吵鬧的路人,當然在路上行走時也可開啟環境增強來確保聽見周圍聲音保證自身安全。最後在辦公室,由於單位是開放式辦公為了便於溝通,自然當需要集中精力時總有同事對話就很煩,戴上AW-83沉浸在工作裡感覺生產力也有所提升,當然了,別人要跟你溝通的時候你就得摘下耳機觸發自動啟停效果了,畢竟,你捂著耳罩,她們還是下意識覺得你聽不見……
最後在智能使用方面,惠威也跟上時代腳步開發了HiVi Connect的APP,同時兼容IOS和安卓系統,可以在手機上實現降噪環境手動調整、環境聲強度調整、音效模擬器設置以及其他特色功能的開關控制等等,相信後期隨著APP的深入開發,惠威依然也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綜上,總的來說惠威的這款AW-83給我的各方面體驗是遠遠大於剛上手時看完外觀所產生的期待,當然外觀審美這種事,還是各花入個眼,確實也有很多人追求低調極簡單色商務風,這也沒啥可爭的。在音質和降噪的核心問題上AW-83的表現絕對是令人滿意的,同時附加的其他細節巧思也為使用者帶來的更多的便利,最重要的這樣一款各方面都還不錯的耳機僅需1299元,你說它不香麼?著重推薦給跟我差不多的上班族換個通勤安靜,或者學生黨圖書館神器的使用場景,對應的音樂風格基本全兼容,但喜歡嚴重音染調色的就不推薦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