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天津民俗去哪裡?10大體驗津味民俗的好去處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樂遊天津 樂遊天津

來天津旅遊、品津味兒民俗,

正確的打開方式?

看小津準備的十大景點。

一起來看看吧!

01

天津古文化街(津味民俗) 5A景區

天津古文化街是津門十景之一,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津味民俗文化,這裡是天津民俗旅遊勝地。

古文化街有大大小小的民俗館,是天津老字號店、民間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有天后宮、「風箏魏」風箏、泥人張彩塑、楊柳青畫社等,尤其是天后宮,集天津漕運文化、天后的信仰習俗以及天津民俗、歲時節令文化等,有迎親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燭和津門獨有的「拴娃娃」等民俗。

每逢節假日,這裡還會舉辦民俗節慶活動,每年三月廿三日會舉辦「皇會」,有龍燈、高蹺、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等民俗活動。每年春節,還有天津古文化街廟會民俗活動。來這裡可以體驗津味民俗,去戲樓聽相聲、看戲法表演等。

02

石家大院(楊柳青民俗/天津婚俗)

石家大院是一處有「華北第一宅」之稱的晚清民居建築群,從寢室、客廳、花廳、戲樓、佛堂到馬廄,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藝術裝飾,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遺存和當時的民俗民風,後開闢為楊柳青博物館。楊柳青博物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薈萃了民間工藝的精華,內設有民俗陳列和石府復原陳列。

其中,民俗陳列包括具有北方濃鬱民族特色的天津婚俗陳列,展現清末楊柳青店堂商鋪繁華的商俗陳列,反映勞動人民聰明才智且獨具中國建築藝術特色的楊柳青磚雕陳列,反映古鎮民間消防組織發展的水局復原陳列,具有楊柳青民間特色的手工剪紙陳列,漕船、轎車、花會陳列以及珍貴的楊柳青燈箱畫陳列。

石家大院以精彩的民俗展覽和精美的建築,成為天津民俗旅遊勝地。

03

精武門·中華武林園 4A景區

精武門·中華武林園集館藏、民俗、文化、武術演練、餐飲、住宿、康療、健身、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特色文化旅遊區,景區就坐落在小南河民俗村內,建小南河戲樓、說書堂、茶樓、客棧、文廟、佛廟等,以霍元甲故居老村的形式,開放式地展現當地特色的民俗風情,是天津民俗旅遊勝地。

每年春節期間,精武門·中華武林園都會舉辦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精武門·中華武林園迎新春廟會」,包括民俗體驗、美食品鑑、廟會、燈展等民俗活動,還有武術表演、踩高蹺、小車會、舞龍舞獅等傳統秧歌花會展演和各種民俗手工藝品。每年廟會民俗活動內容不同,具體以景區公布為準。

04

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是天津民俗類專題博物館,是集媽祖文化、天津地域民俗文化、民間信仰研究及展覽、遊覽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民俗博物館。

民俗博物館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基礎內容,介紹了漕運、婚育、商業、民間生活、民間藝術及民間信仰等習俗內容,包括天津民間各路花會特別是「皇會」沿街表演,迎親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燭等民俗,還有民間生活用品、鄉土風情,以及楊柳青年畫、風箏、磚刻、剪紙等民間手工藝品等。景區內每年春節期間舉辦傳統文化廟會,農曆三月二十三都要舉辦媽祖誕辰民間祭典,是天津體驗民俗文化的好地方。

05

楊柳青古鎮

楊柳青古鎮是運河畔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集運河文化、大院文化、民俗文化等於一體,鎮上多有中國民間藝術瑰寶,其中以木版年畫為代表,另外剪紙、風箏、磚雕也很有名氣,有石家大院、楊柳青民俗文化館、楊柳青木板年畫館、楊柳青民俗風情旅遊街等民俗景點,是天津民俗旅遊勝地。

可以去楊柳青博物館、楊柳青民俗文化館體驗楊柳青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可以去楊柳青民俗街購買到楊柳青年畫、風箏、剪紙、泥塑及各地特色工藝品。

每年春節,楊柳青古鎮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楊柳青民俗文化旅遊節」,以古鎮楊柳青傳統年俗為核心,有秧歌花會、大型燈展、國寶戲樓民俗堂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柳青年畫展等民俗活動。

06

西雙塘民俗風景區

西雙塘民俗風景區是天津民俗文化村,如同津沽大地一顆閃亮的明珠,鑲嵌在古老的南運河畔,其特有的民俗文化和淳樸的民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成為京津地區名副其實的民俗文化旅遊勝地。

這裡有建於清朝的古街,還有唐宋風韻的書畫一條街,草原風情的蒙古大營等。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春節燈會及廟會活動,春節燈會,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燈火,俗稱「正月十五掛紅燈」。

還有規模宏大的踩街活動,包含娶親喜劇、踩高蹺表演、大型威風鼓隊等民俗表演。

07

天津老城博物館(老城廂民俗)

天津老城博物館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典型傳統民居三進四合套院落,是感受老城廂原貌和民俗民風的好去處,也是天津民俗類專題博物館。

天津老城博物館復原為老天津衛人的居室,再現當年居住在老城裡人們的生活場景。博物館有各種老城文物三千六百餘件,還有記錄天津民俗的線裝書、老唱片、木壺套、木幌子、支爐,以及珍藏百年的老銅床、座鐘、手搖唱片機、收音機等。

館內擁有婚俗復原陳列、近代天津居住生活習俗復原陳列展、老城年俗展等民俗展覽,尤其是老城年俗展展示天津老城普通百姓年俗場景,凸顯天津老城「民俗寓風雅,古樸見天真」的地域文化。推薦天津其他民俗類博物館:天津戲劇博物館(戲曲民俗)、天津楊柳青博物館(楊柳青木版年畫)。

08

北塘古鎮(漁民生活民俗)

北塘古鎮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鎮,由沽酒巷、雙壘廣場、會館、中式大宅等建築群,古鎮採取文化、旅遊、商業、人居四位一體的模式進行發展,重現民間絕活、傳統美食、民俗表演等歷史風貌,重點展示北方傳統文化、天津地域特色和北塘地區民俗風情,也是天津民俗文化旅遊的好去處。

古鎮內有一座歷史博物館,講述了北塘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如北塘古代帆船、漕運、北塘街區特色、漁業及漁民生活等民俗,還收藏了當年漁民出海作業的漁業工具、老電話、老廚具等。

09

薊州獨樂寺(廟會) 文物保護單位4A景區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是天津最靈驗的寺廟。

獨樂寺還是天津民俗遊好地方,尤其是獨樂寺廟會是京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興起於明代,今已有數百年歷史,集民間藝術、地方習俗、佛教文化於一體的民俗盛會,已列入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春節期間,薊州獨樂寺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薊州獨樂寺廟會」,包含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民間藝術展演、薊縣特色小吃等,如民間藝術表演,泥塑製作、吹糖人、捏麵人、剪紙、手指畫、布藝等,為遊客獻上一場年味濃鬱的民俗文化盛宴。還有獨樂寺的民間花會、民俗文化節等民俗節慶活動。

10

葛沽民俗文化小鎮(漕海民俗/寶輦花會)

葛沽鎮始成於明代永樂年間,是具有漕海民俗文化特色的歷史名鎮,被譽為華北「八大古鎮」之一、「北方媽祖文化之鄉」。

葛沽鎮依託媽祖文化和漕運歷史風貌,建設藥王廟、鄭家大院、張家大院、津東書院、蘇家五號院、萬字會、乾隆行宮、明清一條街、民俗博物館等,形成了葛沽民俗文化小鎮。

葛沽寶輦花會傳承數百年,以原生態的形式保存下來,並形成全國獨有的媽祖文化慶典儀式,是天津民俗文化的典範,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每年春節,葛沽民俗文化小鎮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盛大的「葛沽寶輦花會」民俗活動,是津門保存較好、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廟會民俗活動,也是天津體驗民俗的好地方。

pick哪一個?

歡迎留言區交流哈~

津門文化旅遊資訊,盡在樂遊天津!

敬請同步關注「樂遊天津抖音號」

「愛遊天津」音頻號(喜馬拉雅&蜻蜓)

文中圖片

部分來自鳳凰網天津攝影師

部分來自攝圖網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原標題:《了解天津民俗去哪裡?10大體驗津味民俗的好去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津味民俗文化 弘揚媽祖大愛精神 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為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展示津味民俗文化,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天津民俗博物館等單位精心製作的大型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天津人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媽祖誕辰日,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慶典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津味文化。天津的天后娘娘誕辰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在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命名為「皇會」。
  • 走進「哏兒都」天津,了解「老三絕」民俗文化藝術
    天津,是我國四個直轄市之一,是我國相聲的發源地。相聲中講究「捧哏」與「逗哏」,加上天津人說話中帶有「倍兒哏」等字眼,所以用「哏兒都」定位天津比較貼切。此外,天津是我國北方的曲藝之鄉,各類表演藝術齊全,著名的民俗文化藝術有泥人張、楊柳青年畫、魏記風箏被譽為「天津老三絕」。
  • 建業·世和府首屆民俗文化節圓滿落幕
    國慶長假期間,駐馬店建業·世和府為歡度中秋節和國慶節舉辦首屆民俗文化節落幕。
  • 燈會煙花點亮大連 地道民俗等您體驗
    記者昨日從市文旅局了解到,在由該局主辦的「遊大連過大年」冬季文化旅遊系列活動中,燈會、煙花秀和民俗體驗之旅是一大亮點。各地傳統燈會、萬眾矚目的「萬科之夜」元宵節音樂煙花晚會將點亮春節期間大連的夜空,讓市民及遊客盡情感受大連夜生活的魅力,趕大集、廚藝大賽等活動將充分展示遼南民俗文化,詮釋一個最地道的大連。金石灘第三屆新春花燈會已於昨日開幕,將持續到2月23日,每日17時至21時30分亮燈。花燈會地點位於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文化博覽廣場。
  • 坐著高鐵看天津:來天津南站感受天津百年民俗文化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南站位於中國天津市西青區,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線路為京滬高速鐵路。&nbsp&nbsp&nbsp&nbsp(霍元甲紀念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霍元甲紀念館)&nbsp&nbsp&nbsp&nbsp當您乘坐高鐵從天津南站下車時
  • 延吉不可錯過的景點:朝鮮族民俗園,感受朝鮮族民俗風情的好地方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位於延吉市區西南方向約4公裡處的帽兒山腳下,由於延吉這座城市本身就不大,到這裡可以乘坐1路、21路、31路、43路、16路等公交即可到達,大多數到延吉遊玩的人往往都選擇去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以至於忽略了這裡,我也是在當地人的推薦下前來的。
  • 讓人垂涎三尺的天津夜市大盤點!逛吃秘籍在此,速看!
    ✿✿ヽ(°▽°)ノ✿✿「沉寂」了許久的天津夜市 「回歸」咱們的快樂終於回來了背心大褲衩的日子來了準備好開始咱們的夜生活了嗎廢話不多說獻上天津最強夜市逛吃攻略五大道夜市看沙畫表演,聽民謠演唱,觀賞燈光秀,在酒吧品酒,了解咖啡文化,買文創產品等等。還有肯德基快閃店,是頗受歡迎的網紅打卡地標。文藝範兒的五大道,有時間必須去啊!時代奧城夜市地址:南開區賓水西道奧城夜市是一個綜合性夜市,匯集了燈光秀,小吃街,演出show等等。
  • 雷州烏石3千多群眾民俗巡遊:展示獨具特色的民俗畫卷
    雷州烏石3千多群眾民俗巡遊:展示獨具特色的民俗畫卷金羊網  作者:鄧勃  2019-02-17 文/圖 通訊員周靖典 吳智雅民俗巡遊,萬人空巷。2月17日,雷州市烏石港群眾舉行民俗文化巡遊鬧元宵活動,共計7個飄色、10多輛彩車、10多支隊伍、3000餘群眾參與。
  • 2020北京通州張家灣春節民俗文化大集(時間+地點)
    2020北京通州張家灣春節民俗文化大集圖片來源攝圖網(ID:400084267)  民俗文化大集時間:每逢農曆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  民俗文化大集地點:張家灣鎮東永和屯村  為方便百姓售賣土特產商品、置辦年貨及生活物品——張家灣民俗文化大集每逢農曆「五」和「十」都會舉辦。
  • 羅源畲族民俗文化小鎮新年驚豔亮相
    「羅源畲族文化民俗展示館」由畲族歷史記憶館、畲族技藝傳承館和畲風畲藝文創館三部分組成,是羅源縣對畲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工作的一次系統梳理與全面整合。場館依託八井村畲藥館、畲拳館、畲族革命陳列館、文化活動中心等原有場地,邀請福建省海峽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負責設計施工,展示形式融入了現代科技。一起去感受一番吧。
  • 秋分中秋都有民俗,無論你信不信,未來還有網際網路民俗,大商機
    今天藉助秋分時節,再探討下網際網路文明時代民俗,蘊藏的商機。國慶中秋也即將到來,傳統民俗帶來的商業機會大家也能看到,網際網路文明的高效,低成本,裡面的商機更是不言而喻。未來一定有網際網路文明的民俗,無論你信與不信,網際網路節日已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
  • 過年去哪玩?來光明小鎮感受民俗市集吧!
    2020年1月25日,為期7天的光明小鎮逕口民俗市集即將開街。民俗市集位於光明小鎮逕口新村主街,從10:00-17:00,將為市民獻上一份集體驗、互動、娛樂、美食於一體的新年大禮。
  • 溫州民俗研究先行者
    1993年10月,在中國民俗學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葉大兵、葉春生、葉濤三位同志當選為常務理事,可見葉大兵先生是中國民俗學學科發展史上的先行者之一。他的努力為溫州及浙江的民俗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讓溫州民俗學研究團體在民俗學界有了一席之地,他也被譽為溫州民俗學的創始人。
  • 天津:茶館聽相聲成「十一」假期風景
    新華網天津10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作為「曲藝之鄉」,天津的「茶館相聲」名聲在外。「十一」長假期間,天津的一些茶館人氣爆棚,本地觀眾和外地遊客紛紛走進茶館聽「津味相聲」,縱情歡笑度假期。  10月4日中午12點30分,天津名流茶館古文化街店的售票處前已是人頭攢動。下午第一場演出將於1小時後開始。開場前10分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觀眾們開始有序排隊入場,很快店裡就座無虛席。
  • 這就是山東|民俗體驗、文創糕點,山東各地端午活動精彩紛呈!
    遊海上仙境 享陸地民俗隨著煙臺人遊煙臺活動的持續開展,在端午來臨之際,煙臺各大景區和文化場館也紛紛行動,為市民遊客準備了各類優惠活動。煙臺市博物館、圖書館等市縣文化場館,以及龍口南山、棲霞太虛宮、崑嵛山等30多家景區推出「小粽子划龍舟」陶藝活動、「端午情,賽龍舟」「旱地龍舟大賽」、包粽子、做手繩、《龍船調》表演等端午民俗體驗活動,在遊玩中弘揚端午傳統民俗文化。
  • 古樸典雅美、藏品豐富多、體味東府情,秦東鄉韻民俗文化生態園紀
    這一切不是夢境,是集民俗文化、田園風光、山野情趣相結合的田園旅遊休閒目的地——秦東鄉韻民俗文化生態園。據了解,該民俗文化生態園由陝西孚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佔地206畝,總投資2.6億元,距離市區僅10公裡,位於臨渭區閆村鎮雙創園內。
  • 春節話民俗:看滿族人怎樣過大年
    談到民俗,不得不讓人想到中國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蘊。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如五十六隻爭芳鬥豔的花朵各放異彩,凸顯出中國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其中,滿族民俗,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比如中國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春節,至今的不少習俗,就是由滿族民俗文化延續下來的。滿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一個。滿族人,清朝前基本是在內蒙古及東北地區。清軍入關後定都北京,從此統治中國的疆土。
  • 617路民俗線開講啦!巾幗班娘子軍講述這座城市的民風民俗
    617路所經站點幾乎串起了一條民俗文化帶,是市民近郊遊玩的必選線路之一。為給乘客提供更加優質的乘車體驗,617路乘務員陸小嬌帶領她「巾幗班」的「娘子軍」們,積極主動深入了解這條線路所經過的那些民風民俗景點,通過聲情並茂地講述,給坐上這趟「民俗專線」的乘客們帶來一場感官與視覺的盛宴。通過細心的搜集整理,陸小嬌將617路所經過的經典遊覽地點進行了梳理,給它們進行重新編排站點。
  • 戲冰雪、泡溫泉、遊古城、賞民俗……過年去哪玩兒?快來河北
    而在秦皇島的漁島溫泉,遊客還可以體驗「泡著溫泉看大海」的愜意舒爽。白鹿溫泉和七步溝滑雪場讓你感受冰與火的雙重體驗。線路推薦:京津冀年味兒大集5日遊D1:天津始發——楊柳青古鎮——廊坊天下第一城D2:勝芳古鎮(燈會)D3: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中國馬鎮D4:張家口大境門長城
  • 走進延邊的金達萊民俗村,體驗朝鮮族的生活
    金達萊村碑原來這裡就是金達萊民俗村,被譽為「朝鮮族第一村」,有「全國最有魅力鄉村」之稱。朝鮮族的特色民居我們去的時候是8月,金達萊花開的盛景沒有見到。據說5月份金達萊盛開之時,是一片紫色的海洋,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