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俗研究先行者

2020-12-26 溫州日報甌網

溫州民俗研究先行者

2020/12/08 06:5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486

  • 本文導讀:2020年註定是不平常的一年,11月27日下午,我國老一輩民俗學者、溫州著名民俗學家葉大兵先生突然離開了我們。
  • 3

呂萌明

2020年註定是不平常的一年,11月27日下午,我國老一輩民俗學者、溫州著名民俗學家葉大兵先生突然離開了我們。驚聞噩耗,心中悲痛不已,回想起與先生相識的這十年,每次與他交流或是聊天時話題總是離不開民俗學,葉老那種堅忍不拔、分秒必爭的學習精神總是激勵著我,讓我感覺他的狀態與我們年輕人是一樣的。

我個人比較晚才進入到溫州大學學習民俗學專業,初入學海,就發現溫州的民俗文化非常濃厚,而葉大兵先生早在上個世紀中期就開始著手區域民俗的研究,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陸續發表民俗學相關的學術論文和專著,迄今共出版專著近30部,論文百餘篇,達千萬字。更為難得的是在當時他高瞻遠矚地提出了應用民俗學研究並親歷實踐,在學術理論研究與實踐中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特色。1993年10月,在中國民俗學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葉大兵、葉春生、葉濤三位同志當選為常務理事,可見葉大兵先生是中國民俗學學科發展史上的先行者之一。他的努力為溫州及浙江的民俗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讓溫州民俗學研究團體在民俗學界有了一席之地,他也被譽為溫州民俗學的創始人。

一腔熱血,心系學科發展

葉大兵先生青少年時期生活坎坷,後勤奮好學,自學成才,就職於文化局後更是如魚得水,一心撲在了民俗學的研究上,還擔任了溫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民俗學會顧問,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市收藏協會會長、溫州大學兼職教授和浙江省博物館民俗顧問等等職務。

難能可貴的是葉大兵先生非常關心民俗學的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早在1992年,葉大兵被聘為溫州大學前身溫州師範學院的兼職教師,首次在溫州高等院校中開設了《民俗學概論》的課程,連續幾年的授課為溫州大學後來的民俗學碩士點建立播下了第一批種子。之後葉大兵先生不顧年事已高,多次到溫州大學為民俗學專業的學生開設講座和進行學術交流。2009年5月19日,葉大兵最後一次來到溫州大學為民俗學研究生們開設了題為《現代應用民俗研究》的講座,藉助當時他手上研究的鎖具民俗研究的案例,提出當下民俗學研究的路徑應該深入田野,理論研究應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並對研究角度和具體方法談了自己研究的體會和感受,號召民俗研究者應該注重民俗和當下社會形勢的融合,力求民俗研究能夠具有現實意義。該講座受到了全體師生的一致好評,會後大家做了深入的交流,葉老還帶去了自己的新作《溫州民俗大觀》和《葉大兵民俗學論集》,舉行了贈書儀式。在2019年溫大民俗學學科建立20周年暨招生15周年會議上,時年92歲高齡的葉老還致賀信勉勵大家繼續努力,為民俗文化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學生時代的我就拜讀過葉大兵先生的多本著作,非常敬佩先生的學術精神。直到2011年的某一天,我的導師黃濤教授帶我去了葉大兵先生家交流,經過機緣巧合,也是水到渠成,我的畢業論文《葉大兵民俗學研究特色初探》就以研究葉大兵先生的學術思想展開,梳理他的學術研究成果,挖掘他將民俗學服務於溫州企業經濟發展的學術創新精神。我想,一名優秀的民俗學者的思想和社會發展、和民眾的互動,都是與專業發展史保持一致的,因此對民俗學者的文化背景、專業態度、學術思想進行研究,不僅有利於民俗學專業的建設和發展,而且對提升社會經濟文化乃至國家文化均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眼光長遠,創新民俗研究

在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我通讀了葉大兵先生的各類文章和著作,也經常到他老人家家裡一起聊民俗聊學習,每次總是很有收穫。民俗學既是一門「歷史之學」,也是一門「現代之學」,葉大兵先生主張民俗學研究除了進行系統的文獻研究、田野調查之外還應走向社會,和時代結合,特別是與市場經濟結合,致力於應用研究。

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帶頭走出書齋,踏入社會,以70歲高齡進民營企業工作,致力於自己的民俗學研究成果和當地的企業文化相結合,先後幫助有關企業創辦了中國鞋文化博物館、中國鈕扣博物館以及舉辦了鎖文化展覽。在鞋文化博物館的籌建期,葉老親自前往各地收集古今各類鞋履,撰寫了《中國鞋履文化辭典》一書,《新石器時期的鞋履》《豐富多彩的鞋店幌子》《閒話鞋拔》等文章,以及主編出版了《東方之履》系列專輯。2001年,溫州紅蜻蜓集團的鞋文化中心通過專家評審,獲得命名證書,正式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國鞋文化博物館」。當時溫州還召開了首屆鞋文化學術會議,提倡了葉大兵民俗學研究結合企業文化的做法,把經濟發展和精神文化建設融於一體,有利於打造既有現代高科技又有濃厚文化氛圍的現代企業,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如今紅蜻蜓鞋博物館依然在發展壯大,現在該博物館已經成為紅蜻蜓企業的文化品牌,也是省級社科普及基地之一,2020年還被評為「浙江省市民終身學習體驗基地」。葉大兵先生提倡的文化力轉化為生產力、學術為社會服務的研究道路終於開花結果。

學無止境,晚年再出碩果

在我的印象中,葉大兵先生儘管年事已高,但仍然思維敏捷、筆耕不輟。我研究生畢業之後還是繼續保留了經常到葉老家拜訪交流的習慣,每次葉老總是關切地詢問我的專業學習和工作情況。我們這些學生幾次相聚在葉老的生日宴上,他都在談論民俗學科的發展,不斷鼓勵我們多挖掘素材,多做研究。

先生的學術研究沒有停頓,2008年,已八十高壽的他再添新作,出版了《溫州竹枝詞》《溫州民俗大觀》和《葉大兵民俗學論集》,溫州地方多個部門聯合為他組織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新書首發式」。2012年他又出版了專著《中國鎖文化》,我去拜訪時他還興致勃勃地提出目前在國內幾乎無人涉足「中國百戲」的研究,雖然早年他出版過有關百戲的專著,但裡面的民俗內容還有待挖掘,葉老表示下一步的計劃便是著手「百戲」內容的擴充和整理,希望這一歷史悠久的民俗能夠被記錄和保留,勿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輕易流失。先生曾言「餘生無所求,惟將民俗究」,而其書齋則命名「探俗齋」,足見其對「民俗」之情深。

在溫州民俗文化界,縱觀葉大兵先生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無論就學術範圍的廣度,內容的深度,還是創新性研究方面,他都是一位領軍人物,特別是他的應用民俗學研究,率先突破了以往單純的理論研究,注重與地方企業生產相結合,走文化力轉化為經濟效益的應用型道路,使文化和經濟達到共贏,實現了民俗學專業在社會中的雙重使命,也為年輕學者樹立了民俗學研究的典範。

相關焦點

  • 曬書、曬黴、洗垢齪、嘗新農曆六月,老溫州竟有這麼多的民俗活動
    溫州三十六坊今天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正月燈二月鳶三月麥稈作吹簫溫州童謠﹃十二月令﹄這首童謠裡講述的是溫州十二月的歲時風俗。時過農曆六月,今天已經是大暑。其實六月天裡,老溫州曾有很多風俗習慣,特別是童謠裡提到的「六月六」,可不像如今城市人感受到的那樣平平無奇。
  • 民俗語言學研究的新進展
    鑑於漢語隱語行話的稱謂用語蕪雜不雅,需要先使其擺脫社會偏見和誤解,還其作為不可多得的民俗語言珍稀文化遺產的本原品性。曲彥斌先生通過系統研究,建議使用「錦語」作為「隱語行話」的別號雅稱,以期有益於這種語言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乃至科學地開發利用。  相對於地域方言,民間秘密語是一種語言社會變體。
  • 溫州推出「Young朋友in溫州」網絡國際傳播活動——外籍主播團樂講...
    「正月十五猜燈謎、做花燈、吃湯圓、看皮影」「二月初一街上扎花門、張布幔、懸燈結彩」......7月29日晚,在浙江溫州鹿城區五馬歷史文化街區中心廣場的「遇見·五馬」直播間,來自南非的海外傳播官Brett Lyndall Singh和來自美國的Kimberly與溫州民俗專家通過直播方式向海內外樂說溫州文化
  • 中外網絡達人探訪溫州歷史名街
    人民網溫州11月20日電 (記者鄧潔)逛老街,品美食,賞甌劇………11月19日晚,參加「打卡中國 Daka China」網絡國際傳播主題活動的中外網絡達人來到溫州歷史文化街區五馬街,感受這條老街的「新潮」魅力。
  • ...有溫度的銀行」 ——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開展新春客戶系列活動
    以為民惠民之心,打造老百姓身邊的「有溫度的銀行」 ——中國民生銀行溫州分行開展新春客戶系列活動 2020/09/22 16:09 來源:民生銀行溫州分行 編輯:王一川 瀏覽:1326
  • 溫州有群玩空竹花棍的「雜技」老人
    天南地北去「學藝」    「三人行必有我師」  在溫州,抖空竹是個「稀奇事」,剛開始會玩的人真不多。不過,在空竹愛好者的「抖」動下,十來年間,溫州空竹愛好者從無到有,從有到成立協會,許多老人都有不少難忘的學「藝」經歷。
  • 《溫州一家人》:走出去才會有錢賺,溫州人經商成功靠的是什麼?
    《溫州一家人》一家之主周萬順把年幼的女兒送去了義大利讀書,自己帶領妻子、兒子去溫州城闖蕩。多年以後,女兒阿雨成了商界的精英;周萬順自己也開採出了出油量大的油田。溫州人經商創業成功靠的什麼?路是他們闖出來,然後再告訴世人的,他們是了不起的開創者,時代的先行者。周萬順一生大起大落,將認準的事一條道幹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也要把南牆撞出個洞來。
  • 溫州非遺|視聽非遺奇妙之旅
    溫州,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東甌名鎮,歷史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素有「百工之鄉」、「南戲故裡」之稱。201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百工之鄉」溫州,積澱深厚,技藝精湛。傳統技藝、傳統美術類非遺項目數量繁多,種類豐富,藝術形式璀璨多姿。
  • 溫州生命科學研究有突破 溫醫大「高度近視新致病基因的發現」
    其中,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的「高度近視新致病基因的發現」名列其中,排在名單中的第二位,這是溫州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大的突破。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全球主要近視研究基地,瞿佳、金子兵教授團隊巧妙地針對早髮型兒童高度近視(更少環境因素作用),發現了一批全新的近視基因,也是在國際上首次完整地揭示了兒童高度近視的發病原因——新生基因突變,而且男性生育年齡越大,其子代發生兒童高度近視的概率越大。
  • 民俗文化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關係
    ,也與其他同民俗相關的人文科學關係密切。先談民俗文化學與民俗學、文化學的關係。民俗文化學所涉及的民俗現象,是廣大民眾創造和傳習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帶有-般文化的特徵。因此,研究者要樹立「作為文化的民俗」的觀念。而這門學科所涉及的文化現象,又不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中、下層那一部分。因此,研究者還要樹立有關民俗的文化意識。
  • 情暖冬至 愛在溫行 溫州銀行開展冬至送溫暖活動-溫州財經網-溫州網
    12月21日,溫州銀行轄屬的溫州、杭州、衢州、舟山等多個地區網點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一大早溫州銀行的網點內就充滿了濃厚的節日氣息,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市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和溫暖。  「每年冬至前後,我的兒子就回國團圓了,今年疫情沒法回來,自己在家吃湯圓也覺得有些遺憾。」家住仙巖的朱先生5個子女中尚有2個兒子在國外,因疫情原因無法團聚。
  • 溫州一景區被5A「砸中」,人稱浙江「黃果樹」,門票55值得一遊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浙江溫州被5a「撞上」的景區。一起來看看。劉伯溫的老家在溫州文成縣。整個景區面積4.8平方公裡。景區內主要景觀分為兩個核心區,由劉基廟和百丈羅組成,景區也是生態景觀極佳的地方。不僅環境優美,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濃鬱的地方民俗風情,鮮明的地方特色,豐富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也使景區成為集多元文化於一體的景區,綜合性旅遊景區,溫州地區休閒旅遊勝地。劉基祠是景區內的一大景觀。在建築風格上,首先,採用了明代傳統木結構建築。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這座建築建於明代,是為了紀念劉伯溫專門修建的廟宇。整個建築氣勢恢宏,古色古香。
  • 吃在溫州,今天講述浙江四大菜系之甌菜
    走進溫州,體驗美食+美景,行走在老街,嘗嘗溫州特色小吃,感受這座溫暖的小城獨有的味道。在這生活多年,還不曾真正潛下心來去讀她,去了解她。行走間,不同的遇見,引領著我揭開她的面紗,更好地書寫她。這是一座有故事的小城,2000多年的建城史,一個個以「甌」命名的溫州元素,一段段孜孜以求的故事,一本本值得一看的書籍……那些年,溫州人走南闖北,譜寫了很多輝煌的歷史,「商行天下」,打響溫州人品牌。提起溫州,就會有「會做生意」的標籤。當你走進溫州,近距離接觸這座城和這裡的人,你會被溫暖和熱情所感染。
  • 中國龍舟名城溫州的亞運夢——訪中國龍舟協會副主席、浙江省龍舟...
    溫州龍舟競渡,至遲在宋時已很流行,一直延續至今,久盛不衰。近日,記者對中國龍舟協會副主席、浙江省龍舟協會主席王成雲進行了獨家專訪,他向江南遊報融媒體記者講述在溫州龍舟競渡的那些事。記者:龍舟是一項文化特徵鮮明的傳統民俗活動,在溫州、浙江,甚至中國,龍舟家喻戶曉,廣受歡迎。請王主席介紹一下中國龍舟的歷史和溫州悠久的龍舟文化。
  • 溫州寶藏|北宋時期的《蠶母》:我國現存最早的木刻套色版畫
    溫州博物館原館長金柏東先生研究認為,這幅《蠶母》具備明顯的雕版套色印刷特徵,如線條剛勁、規整,帛巾、對襟的纖細線條,有輕微凹陷;線條粗細、濃淡不一,過渡欠自然,長線中有斷線出現;「蠶母」兩字,字體蒼勁有力,幹練明快,並設有長方形字框,與北宋版本字體及版畫字框式樣相一致;用色多樣,色調明快、協調。色區邊緣整齊。
  • 溫州醫科大學慈谿生物醫藥研究院和醫用植介入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
    溫州醫科大學慈谿生物醫藥研究院和醫用植介入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2020-06-16 0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雲遊團走進景寧,體驗畲族文化、感受畲鄉之美!
    12月26日—27日,由溫州廣電集團組織的溫州雲遊團走進畲鄉景寧,近百名遊客一同欣賞畲鄉美景、品味畲家美食、體驗畲族文化。  在景寧縣東坑鎮黃山頭村的花動客棧裡,一群特殊的「畲民」格外引人矚目,他們身穿畲族傳統服飾、頭戴鳳冠,體驗畲族傳統民俗,這些遊客大部分是長期關注溫州廣電集團的聽眾和粉絲。
  • 了解天津民俗去哪裡?10大體驗津味民俗的好去處
    、說書堂、茶樓、客棧、文廟、佛廟等,以霍元甲故居老村的形式,開放式地展現當地特色的民俗風情,是天津民俗旅遊勝地。04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是天津民俗類專題博物館,是集媽祖文化、天津地域民俗文化、民間信仰研究及展覽、遊覽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民俗博物館。
  • 浙江「天價彩禮」榜單,溫州榮登榜首,杭州卻排在了後面!
    浙江「天價彩禮」榜單,溫州榮登榜首,杭州卻排在了後面!現在的生活節奏快的趕不上人,給人們一定的壓抑感情。 許多大城市的人認為旅行是放鬆心情的好方法。很多時候這個地方的民俗文化也有點意思。 例如,在結婚彩禮方面,很多地方的風俗是接受彩禮的服裝,但浙江的風俗可能有與其他地方的風俗不同的地方。 娶浙江媳婦需要努力。 你想知道浙江省對彩禮有什麼要求嗎?浙江省是旅遊產業的領導者。 經濟迅速發展,經濟發展的同時彩禮也提高了。 浙江彩禮最有名的是溫州。 溫州的經濟水平要不斷提高,彩禮也要越來越高。
  • 遊古村、循古道、玩民俗、覓古樹、訪古橋,泰順「五古遊嶺北」旅遊...
    沈慧雯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周豐/文 吳夏璠/視頻11月28日,深秋時節,遺世而居的溫州泰順嶺北村尾村。胡昌新攝浙江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張壽利,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宣傳推廣信息中心副主任樓鋼,泰順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烏巖嶺管理中心主任毛達雄,羅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龔士苗,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資源開發處副處長陳震捷,溫州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葉宣偉以及來自溫州市工商聯各協會代表、企業家代表,溫州市總工會、鹿城區總工會、甌海區總工會、龍灣區總工會職工代表,溫州及長三角地區的遊客和媒體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