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能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穿上「保護衣」,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這一方式,更是為老百姓提供高效方便的看病體驗。
自今年1月以來,重慶、四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全力推動「便民利民惠民」的便捷公共生活服務。其中,兩地將符合條件的公立和社會辦定點醫療機構納入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享受相同的醫保政策、管理和服務。
四川人在重慶住院部墊付 直接刷醫保
2020年的最後幾天,從四川來到重慶市榮昌區務工的陳宇,不小心進了一趟醫院。在榮昌區人民醫院,陳宇不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和康復,還體驗了兩地看病的醫療「新體驗」。
自己持的是四川省的醫保卡,在入院和出院結算的時候,本以為自己需要先墊付醫藥費呢。「以前住院,四川省參保人員來榮昌進行相關醫療服務,必須自己先墊資,再回參保地報銷,報銷周期長,墊付壓力大,個人負擔重,往返奔波累。」陳宇告訴上遊新聞記者,自己之前在重慶住院的時候,就遇到過跨省結算的麻煩。「我就在想啊,哪個時候我們四川和重慶能夠一樣簡便就好了。」
這一次,陳宇並沒有像之前那樣自己墊付,而是感受到榮昌深入推進跨省住院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自己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住院「不跑腿、不墊錢」的體驗。
跨省住院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是一項惠及廣大參保群眾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優化醫療保障公共管理服務,進一步提升醫保公共服務能力的關鍵舉措。記者從榮昌區獲悉,榮昌區按照川渝兩省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總體要求,深入推進跨省住院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持續加強醫療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截至目前,榮昌全區34家醫療機構接網率達100%,川渝兩地參保人員在榮昌住院可就地即時結算,按規定享受醫保政策。
川渝兩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4749家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指符合條件的醫保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時,只需向就醫地醫療機構支付需個人承擔的費用的一項便民惠民舉措。2020年3月17日,川渝首次黨政聯席會議定在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方面,將「在試點基礎上逐步完善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納入重點項目之一。
根據重慶市醫保局發布的消息,通過兩地的共同努力,相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川渝兩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4749家,其中重慶接入1849家,重慶全市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接入率分別為三級100%、二級99%、一級97%。其次,川渝門診直接結算定點醫藥機構4523家,其中重慶接入3858家(醫療機構946家,藥店2912家)。
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重慶參保人在四川就醫累計備案10.83萬人,住院結算8.67萬人次;四川參保人在重慶就醫累計備案22.12萬人,住院結算14.61萬人次。
拓寬渠道 線上線下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不僅兩地可以直接結算的醫療機構多了,兩地的結算渠道也增加了。
重慶市醫保局的數據顯示,對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五類人員,備案後即可持卡在就醫地進行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未來讓不方便上網的老年人更加便捷的辦理相關的手續,重慶市還拓寬了辦理的渠道,參保人員既可到經辦服務窗口或通過電話(傳真)線下辦理備案,也可通過重慶醫保微信公眾號、重慶市政府APP渝快辦、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等自助備案渠道辦理線上備案,便捷度明顯提升。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