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近1年的醞釀後,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終於推出了「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計劃透過「自動登記」、「規模申報」、「處罰臺灣電信業者」等手段,來防堵大陸的愛奇藝等影音平臺。
姑且先不論NCC這些管制手段最終能否達到效果(筆者非常悲觀),筆者好奇的是,禁止大陸影音平臺的正當性究竟何在?
主張管制愛奇藝的政治人物(如民進黨「立委」範雲)主張,愛奇藝等影音平臺上充斥著「中國文化」的影音產品,尤其愛奇藝「在臺灣超過600萬人下載」,有縱容「紅色滲透」的疑慮。臺「行政院長」蘇貞昌更叫囂,「不會讓中國達到併吞臺灣的目的」。
依照範雲以及蘇貞昌的邏輯,臺灣人民只要透過愛奇藝等網絡影音平臺追陸劇,就會遭到對岸滲透、洗腦,進而導致臺灣遭到大陸併吞?原來在綠營政客心中,臺灣人民這麼沒有判斷力?必須要由執政當局「立法」來避免人民遭到洗腦、滲透?
在媒體匯流的趨勢下,人民通過網際網路取得影音產品,以獲取新知、交流資訊,已經是勢不可擋的潮流,NCC身為媒體匯流的主管機關,卻於此時「立法」管制跨境影音平臺,非僅是螳臂當車,更是時空錯亂!
在自由民主社會中,人民擁有思想及言論的自由,如果臺灣人民連通過網絡取得資訊的自由都可以由NCC任意予以剝奪,那思想及言論之自由也就淪為空言,臺灣還有什麼立場嘲笑大陸?
如果民進黨憂慮的,是愛奇藝此等影音平臺上可以觀覽未經臺灣許可的大陸影音出版品,則合理的管制手段應該是鼓勵愛奇藝在臺灣登記、註冊,並進而要求愛奇藝將未經臺灣許可之影音出版品予以下架,而不是全面禁絕大陸的網絡影音平臺。
然而,目前NCC推出的管制手段,卻是要求島內電信業者、CDN或雲端服務商配合攔阻相關資訊,不得提供相關服務予「非法業者」,否則最重處以500萬元新臺幣罰金。這樣的管制手段,不但是弄錯了病徵,也開錯了藥。不但沒管到大陸的影音平臺,只是苦了島內的相關業者,註定是徒勞無功。
(作者為臺灣泰鼎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葉慶元,本文發表於臺灣《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