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科技戰場」上,科技之間的比拼,終歸還是聚焦在了晶片行業,這也讓全球晶片製造巨頭臺積電備受關注。尤其當蘋果、華為相繼發布了基於5nm工藝的A14和麒麟晶片之後,iPhone12和Mate40標配機型跑分輕鬆碾壓其他安卓品牌,這讓人認識到了5nm工藝晶片的潛能,未來幾年,5nm也將成為晶片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然而,能生產5nm晶片的不僅是臺積電,另外一家國際晶片巨頭也能做到,這就是三星。
不過與臺積電不同,三星在晶片上的業務更廣,不僅涉及到晶片製造,還涉及到功能晶片與存儲晶片、屏幕及驅動晶片的設計與研發,三星之所以能成為臺積電的對手,實力可想而知。雖然臺積電在晶片的工藝、量產等方面要領先三星一步,但三星並沒有放鬆,一直有一顆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晶片製造領先企業的心。
為追趕臺積電,三星在更先進位的工藝方面已正式出手!近日,外媒報導,三星正在全力發展晶圓代工業務,並規劃投入1160億美元,合計人民幣7608億元,其目的旨在2022年實現3nm工藝的量產。三星進軍3nm,或將讓晶片製造領域迎來「大洗牌」,同時也將引爆晶片製造搶單大戰!因為三星存在著另一大優勢,這就是訂單。
在安卓市場,除了華為,幾乎所有安卓旗艦機都依賴於高通的驍龍處理器,即便是有自主研發晶片能力的三星,也不例外。高通為獲得三星部分手機的晶片訂單,5G晶片所有代工訂單都交由三星負責,當然,三星也非常清楚客戶的訂單對其晶片代工業務在良品率方面起到了多大助推作用,除此之外,三星Exynos1080的發布,聯合vivo衝擊國內市場,更是對三星在晶片代工領域的佔比提供了有利條件。
當然,作為全球領先的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在7nm和5nm方面領先三星後,更是在先進位程的量產計劃方面有了布局。據消息稱,臺積電在擴展5nm的基礎上, 還在推進增強版4nm的製程,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進行試產,同時臺積電也早已公布了其3nm晶片的研發進度,目標在2022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同樣是2022年實現3nm的量產,三星和臺積電哪家更強呢?這要看這兩家晶片企業所採用的晶片製造技術。根據之前曝光的信息顯示,三星採用的是環繞閘極技術(GAA)來精進位程,該技術和臺積電3納米採用FinFET不同。
因為摩爾定律的緣故,FinFET技術一度被認為只能延續到5nm,而GAA技術可以顯著增強電晶體的性能,同時還可以加速工藝開發及生產,是在5nm之後取代FinFET的技術。採用GAA技術,三星也是冒著一定的風險,不過三星正好是通過這種激進的做法,加速扭轉其在晶片代工市場中的地位。可見,臺積電正在面臨「新挑戰」,GAA技術如能成功,3nm晶片時代或將迎來洗牌。
關於三星進軍3nm晶片代工,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