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始料未及,國際巨頭主動出擊,晶片行業或迎「變天」?

2020-08-31 曉恆聊娛樂

目前晶片製程工藝大戰正在逐漸進入「瓶頸期」,同時也正在進入競爭最為激烈的時刻。目前最先進的製程工藝為5nm,目前掌握5nm製程工藝技術的兩大晶片巨頭為三星和臺積電。但是從訂單與合作夥伴角度來看的話,臺積電顯然要比三星更加成功一些,畢竟臺積電的技術相對來說更加穩定。

三星追趕臺積電,臺積電也在提防三星

對於三星來說,臺積電是目前自己最想超越的競爭對手,畢竟在晶片代工方面自己一直都排在臺積電的後面,所以反超臺積電成了三星最大的夢想。而對於臺積電來說,三星也是目前最有可能撼動自己地位的一大選手,無時無刻不在給自己製造壓力,所以在技術方面臺積電也絲毫不能鬆懈。

其實三星這幾年來一直都在追趕著臺積電,想要對其進行反超。從當初的7nm LPP EUV技術開始,三星就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和野心。但本以為能夠靠這次技術追趕臺積電,但結果在良品率上卻「翻了車」,受到了一些技術限制。所以也就導致三星並沒有接到多少訂單,而穩紮穩打的臺積電取得了上風。

三星「背水一戰」,欲實現「彎道超車」

與此同時,試圖在5nm技術上超越臺積電的計劃,如今也並未獲得成功,所以很多人都在議論紛紛,認為三星根本就是在技術實力上遜色於臺積電。但是近日,國外媒體DigiTimes表示,三星將再次做出嘗試,打算直接跳過4nm工藝來到3nm技術,而這個做法極有可能讓三星超越臺積電。

跳過4nm量產3nm,這個做法相當激進,同時對於三星來說無疑也是「背水一戰」。可以讓三星功成名就,但是也有可能會讓三星損失嚴重。三星這種激進的做法,想必也讓臺積電始料未及,自己也迎來了勁敵。

我們都知道,晶片工藝的進步已經逐漸逼近摩爾定律極限,從10nm以下開始,想要實現技術的發展相當困難,所以大部分晶片廠商都選擇穩紮穩打,解決相關的技術難題。而如果三星急於跳過4nm直接來到3nm之後,很有可能因為本可以在4nm研發上能夠解決的難題,拖到了3nm研發過程當中,這對於三星的研發進度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

與此同時,三星直接推出3nm晶片也將會造成部分客戶的流失,因為現在有不少晶片企業都在開始設計4nm晶片,三星在4nm技術上的缺失也就無疑會讓一些客戶選擇臺積電,這對於三星來說也是一個「副作用」。

但相反,如果三星此次計劃成功,在3nm技術上取得突破並且開始大規模量產,良品率也達到了一定高度,毫無疑問將會直接領先臺積電,形成絕對的領先優勢,實現真正的「彎道超車」。因為從目前來說,臺積電何時能夠量產3nm晶片還是一個未知數。

華為或有遺憾,中芯也迎來壓力

所以說,此次三星選擇再次主動出擊,直接研發更加高端的技術屬於是「背水一戰」,成功了,無疑是提升了地位,增加了反超臺積電的機率,縮短了時間。失敗了,將會對自己造成資金的損失和客戶的流失,所以三星此次是一次大膽的舉動。

與此同時有一點不可否認,隨著摩爾定律極限的逼近,晶片廠商都開始發起了自己最後的攻勢,而晶片廠商也將隨之迎來一次「變天」。但是在這當中,華為可能會有點遺憾,因為川普禁令的出現,不知道華為海思是否有機會享受到4nm和3nm工藝的代工。

最後,三星和臺積電之間的紛爭顯然是在迅速提高晶片行業的「天花板」高度,這對於中芯來說可能壓力稍微有點大,畢竟現在中芯的7nm晶片還沒有開始量產,如今兩大企業的競爭就開始進入到了5nm以下,所以還是希望中芯國際能夠加把勁,別讓兩大巨頭落下太遠。

你認為三星這次能夠成功嗎?

相關焦點

  • 斷供華為之後,臺積電始料未及,三星主動出擊,晶片行業將變天?
    自華為受到美國無端限制後,晶片產業的發展速度開始加快。第一,臺積電失去客戶,三星準備奮力反超,同時國內半導體也在大力投資開發,從而使日本半導體產業受益,但與此同時,一些美國半導體企業也在虧損。由於部分供應商「丟失」華為之後,間接導致訂單減少,導致上遊供應鏈訂單也減少。
  • 晶片業要「變天」!晶片巨頭「大刀闊斧」,臺積電始料未及
    美國對華為的不斷打壓,最終讓華為陷入到了「晶片危機」,這也讓晶片行業成了科技領域的焦點!眾所周知,晶片製造領域最頂端的企業莫過於臺積電,如果說手機市場有淡季、旺季之分,那臺積電的訂單一年四季都是旺季,而今年,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在7nm方面也放棄自產,交由臺積電來代工,這更加奠定了臺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領導者的地位,臺積電也成了所有半導體企業合作的首選。
  • 臺積電始料未及,又一巨頭欲彎道超車,晶片市場要「變天」
    說到晶片製造能力,就不得不說臺積電和三星,目前只有這兩家晶片巨頭,掌握著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但是待遇卻千差萬別。臺積電為了在9月14日之前給華為交貨,擠爆5nm產能,三星則只是自給自足,並沒有那麼臺積電那麼閃耀。
  • 臺積電始料未及,晶片巨頭火力全開,「彎道超車」能否實現?
    自從華為被無故限制之後,晶片行業就開始加速了變化。首先是臺積電丟失客戶,三星準備奮力反超,同時國產半導體大力投資發展,從而導致日本半導體行業成為受益者,但與此同時,一些美國半導體企業卻受到了營收上的損失。因為一些供應商「丟了」華為後,訂單減少,間接造成上遊供應鏈的訂單也減少。
  • 臺積電始料未及,三星主動出擊拿下高通大單,晶片行業將變天?
    自打華為在美國遭受無緣無故限制後,晶片領域剛開始加快發展趨勢。一是失去臺積電的顧客,三星提前準備全力追上,另外中國半導體也在全力項目投資發展趨勢,進而使日本半導體產業鏈獲益,但另外美國的一些半導體企業也在虧本。在一部分經銷商「失去」華為後,間接性造成 了訂單的降低,造成 了上下遊供應鏈管理訂單的降低。
  • 要變天?正式出臺文件,晶片巨頭突然宣布,臺積電始料未及
    我國雖然有晶片製造企業,但是其製造工藝遠遠的落後於別的企業,所以,我國高端晶片不得不交給臺積電、三星這樣的晶片代工巨頭。,要麼就是出於別的考慮,提出過分的要求如三星要求華為讓出部分國際手機市場份額,才願意替其代工晶片。
  • 三星截胡萬億訂單,臺積電猝不及防,晶片行業或將「變天」?
    ,晶片行業或將「變天」?」「三星主動截胡,臺積電始料未及」說起來,三星一直在晶片代工方面低臺積電一頭,而三星一直以來也『安分守己』。但就在今年,華為被美國人限制晶片之後,三星成功擠掉臺積電上位,拿下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的5G方面的巨額合作案之後,再一次主動截胡,拿下高通的晶片代工合作訂單。
  • 美國領先地位不再,兩大巨頭針鋒相對,晶片行業將迎變天
    縱觀目前的晶片市場,臺積電和三星堪稱是當之無愧的晶片巨頭,這兩家企業佔據了大部分的晶片市場份額。但隨著華為訂單的缺失,導致臺積電的訂單營收也隨之減少,所以三星認為自己也迎來了一次反超的機會,並且近日三星也是正式官宣,準備在新技術方面率先出擊。
  • 臺積電始料未及,三星截胡萬億訂單,晶片行業或迎來「變革」
    大家都知道,臺積電作為晶片行業的製造巨頭,可謂聲名鵲起,無論是蘋果、華為還是AMD,都是臺積電的寵兒,甚至在前不久,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也找到了臺積電的代工晶片,可見臺積電的實力。以華為、蘋果為主要晶片生產廠商,臺積電每年都要依靠兩家公司獲得巨額收入,因為這兩家公司分別是手機行業的全球第二和第三大廠商
  • 華為始料未及,國際巨頭拿下萬億訂單,臺積電也迎來難纏勁敵
    如今的通信行業可謂是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三大巨頭的天下。通信行業悄然「變天」,三星崛起而與此同時,在華為發展受阻並且無緣美國市場之後,通信行業也正在悄然開始改變。其中像韓國、日本等國家,當地已經有了企業能夠撐起通信行業的基礎建設,比如日本的NEC和韓國的三星。
  • 沒有華為之後,美國巨頭野心顯露,晶片行業將迎「變天」?
    畢竟ARM的特殊性導致它成為了各大晶片企業的主要靠山,一旦出現意外,將會對整個晶片行業造成損失。因為英偉達收購ARM最重要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要實現GPU和CPU兩大領域雙開花,從而提升自己的行業地位,可見黃仁勳的野心。不過英偉達準備進軍CPU業務之後,兩大行業巨頭可謂是緊張萬分,一家是英特爾,另外一家則是AMD。
  • 川普始料未及,晶片行業正悄然「變天」,華為或另有出路?
    從目前華為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不難看出,我國的晶片行業主要被製造方面卡住了脖子,而在設計與其他的工藝步驟方面,其實我國並不算落後。劣勢是我國會被晶片製造方面「卡脖子」,而優勢則是相對於一些科技落後的國家來說,我國如果突破了這兩項難關,半導體行業將會開始迅猛發展。
  • 晶片巨頭「秀肌肉」,中芯也動作頻頻,臺積電終於迎來勁敵
    作為兩大晶片巨頭,臺積電和三星掌握著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雙方的競爭持續了幾年的時間,雖然二者都掌握著先進的工藝技術,但其實二者的處境可謂是天差地別。尤其是對於三星來說,自己在晶片行業的處境可能並沒有手機行業那麼的耀眼。
  • 晶片巨頭來勢洶洶,大戰即將打響,臺積電的日子要不好過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兩家晶片代工廠,三星和臺積電的競爭可謂是日漸升溫,不斷升級。得益於專注晶圓體代工技術,臺積電的規模龐大,技術優秀,產能也能夠滿足各大晶片企業。而另外一家企業三星則是全面發展,掌握了大部分的產業製造,內存、屏幕以及晶片等等,但是這種發展路線也就導致三星雖然各個領域都有涉獵,但是成績卻略顯一般。
  • 臺積電意想不到,國際晶片巨頭宣布出手,3納米製程工藝將迎破冰
    今日與大家聊聊:如今,各國紛紛捲入了晶片製造工藝之爭,臺積電作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面對國際巨頭的突然出手,也有些許猝不及防,晶片產業或許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各個企業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儘管如此,但競爭還是異常激烈,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製造工藝是5納米,而能夠掌握5納米工藝的只有臺積電和三星等巨頭,兩家企業一直都是明爭暗鬥,但由於臺積電的布局更廣,也有更多的合作夥伴,訂單也源源不斷,這也使得臺積電在這場鬥爭中取得了相應的優勢,技術上也比三星公司更穩定。
  • 國際巨頭傳來好消息,晶片行業將迎「洗牌」,但華為略有遺憾
    作為科技行業的核心尖端技術,晶片已然成為了各個企業發展的一大根本,只不過我國在這個核心領域的競爭力有限,完全稱不上是一個半導體強國,所以也無法正面與美國、日本等國家抗衡。而半導體方面的缺陷也讓我國在晶片方面吃了不少的虧,尤其是去年華為遭受的打壓,前年中興遭遇的斷供,都在證明沒有核心技術,一切都是零。
  • 失去華為之後,臺積電又接連迎來壞消息,晶片行業將迎「變革」?
    三星迎來機會,萬億訂單收入囊中美國晶片巨頭高通作為移動晶片領域的主要企業之一,每年都會為各大手機廠商提供晶片產品,其中小米、OPPO甚至華為都是高通的客戶。所以高通每年的晶片出貨量可想而知。眼看著高通下一代旗艦晶片驍龍875也馬上發布了,所以該晶片的代工情況也引來了不少人的注意。
  • 晶片巨頭又開始了!臺積電始料未及?誰也是5nm工藝最大贏家?
    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美國技術的限制,臺積電已經放棄了,與華為在晶片方面的合作,這也直接讓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陷入到了危機之中,因為目前能夠為其代工製造的企業,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反正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這兩條路都已經是不可行的了。
  • 臺積電始料未及!一則消息傳來,晶片行業或迎來「變革」!
    隨著全球科技競爭越發激烈,晶片行業成了大家關注的領域。尤其當晶片進入7nm、5nm時代,晶片企業之間的競爭已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由於晶片製造技術非常複雜,沒有大量的訂單,難以保證晶片的良品率,這也是為什麼英特爾最終選擇讓將晶片製造業務外包給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
  • 三星雄心顯露,臺積電心知肚明,半導體行業將迎「變天」?
    現在全球最大的兩個晶片代工廠,三星與臺積電的競爭可謂是日趨激烈,不斷升級。多虧了專注於晶圓體代工技術,臺積電的規模巨大,技術精湛,產能也能滿足各大晶片企業。與之相對應的另一家企業三星則是全面發展,掌握了大部分產業製造,內存、屏幕和晶片等,但這一發展路線也導致了三星雖然在各個領域都有涉獵,但成績稍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