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奔波在街頭的武漢快遞員
楚天金報訊 □策劃/李昌建 文/本報記者陳卉 圖/本報記者曹大鵬
熱鬧非凡的「雙11」電商大戰過後,快遞業迎來考驗。不少快遞企業表示,單天業務量同比增加了2至3倍,「雙11」儼然已成為快遞行業的「春運」。與此同時,被津津樂道的還有傳說中快遞員的過萬高薪。新浪官方微博有消息稱,「雙11」這個月,全國將有過半快遞員月薪過萬元。近幾日,記者在武漢採訪了多名快遞員,他們一致表示,即使是在業務最繁忙的月份,要想「月薪過萬」,並不輕鬆。
快遞業進入「春運期」
快遞員忙得沒時間吃飯
自11月以來,由於各大購物網紛紛打折,市民網購量大幅上漲,武漢多家快遞公司入貨量開始激增,業內調侃稱,快遞業進入「春運期」。「我幹快遞兩年多了,現在業務量大了,我把哥哥也喊來幫忙。」梁萬風是申通公司一名快遞員,此前,他一直騎著電動車收件、送件。今年,他花一萬多元買了一臺二手麵包車,和哥哥一起,承包了公司一條快遞線路。
11月19日是周一,早上7點,小梁和哥哥,一個人開著小麵包車,一人騎上電動車,載著三百多個包裹出了門。「平時一天的業務量是一百四五十個包裹,因為『雙11』電商大戰刺激消費,這些天包裹數量有所增加。」小梁兄弟倆將麵包車停在一棟寫字樓附近,哥哥守著麵包車,通知寫字樓裡的客戶下來取件,弟弟則整理出500米開外一家酒店的包裹,騎電動車將快件送過去。「晚上七八點能收工,就是運氣來了!」小梁說,這幾天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以至於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一般忙起來了,最方便的是啃包子,吃起來快,不耽誤派送件。」「雙11」快遞量猛增,那麼快遞員的工資是否也水漲船高?
遊蘭英是圓通快遞武昌區一名快遞員,她和丈夫一起承包下東亭附近的快件配送業務。她告訴記者,最近一周,她和丈夫每天早上七點左右上班,晚上十點還不知道能不能下班。
即便如此,遊蘭英覺得月入萬元是件很難的事。
她表示,以同城快遞計算,一個不超標準重量的包裹,他們收費7-8元不等,扣除面單費、中轉費等費用,收一個快件能賺1.5元-2.5元,即使按目前旺季每天140件收件量計算,一個月一天都不休息,毛收入也才一萬元出頭,減去每月交給公司的3000元承包費,「實際落到手的也只有七千多元。」
在一家民營速遞公司中北部工作了幾年的陳濤告訴記者,快遞業分淡季和旺季,上半年是淡季,下半年是旺季。陳濤表示,在淡季時,自己的月收入約為4000元,每年從9月份開始,業務量明顯增加,快遞業就此進入一年中的旺季,「每到年底,我們90%的片區都要增加一個人,一個人根本跑不過來。」他透露,這個月平均每天的收入約兩百元,如果一天都不休息,這樣算下來計件工資有6000元左右,再加上保底工資1500元,總共加起來也就7000多元。
入行才發現月入五千就很累
快遞員月薪過萬多是傳說
21歲的餘東華,在順豐速遞做過1年多快遞員,今年10月,他剛從公司辭職。「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跑和無休止的電話。每個月也就是三四千元,好一點能到五六千。」小餘說:「這還是在全月無休的情況下,休息一天就少掙一天錢。」
對於網絡上瘋傳的快遞員月入過萬的信息,餘東華苦笑著搖了搖頭說,「月薪過萬隻是個傳說」。
餘東華說,以前所在的徐東收發點有二十幾名快遞員,從來沒聽說有人月入過萬元的。當初他選擇做快遞員,也有一部分因素是被這些信息「忽悠」了。「沒做快遞員之前,我想著累點都不怕,只要能掙那麼高的工資就行。不過等真正幹這一行了才發現,每個月也就三四千元錢。說實話,按件提成,想每個月收入超過5000元,就會累得受不了。去年『雙11』,各大網站打折促銷,以至於11月中下旬,我的工作量超級大,每天都得收發近200個包裹,工資也會跟著漲的,但月收入絕對不會過萬。」餘東華說。
按照餘東華當快遞員時的工資構成來看,快遞員在武漢如果想月薪過萬,基本上每天要收發300多個快件,而且保證全月無休。餘東華說:「我在網上看到過,上海徐家匯和北京中關村有些快遞員能月薪過萬,這些地方每天發貨量大,武漢沒有這樣的市場。」
一位不願透露公司姓名的快遞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快遞員的收入和負責區域有很大關係。小區多的地方,能保持四五千元就不錯了,但有個別快遞員,所在區域正好有一個大客戶,「比如有淘寶皇冠賣家,只認一個快遞員,這樣快遞業務量集中,尤其是派件量極大,快遞員月入兩三萬元都有可能。但這樣的人鳳毛麟角,不能認為這是行業的普遍情況。」
人員流動性強加上旺季
臨時工日薪最高可達200元
從「雙11」、「雙12」到聖誕節、元旦和春節,電子商務網站一連串的大型促銷活動,吸引了很多網購族出手購物,紛至沓來的訂單讓快遞公司忙得不可開交。
湖北省快遞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勇認為,遞送能力跟不上社會需求,尤其跟不上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是中國快遞行業目前面臨的突出矛盾。「網上購物的人越來越多,電商也在遞增,快遞數量就隨著增加。」王勇透露,今年「雙11」,不少快遞公司老總都親自上陣,熬到凌晨三四點。「幹快遞很累,這樣的強度,很多人受不了,做不了幾天就走人,快遞業的人員流失率一直很大。」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民營快遞公司高管表示,為了迎接「雙11」之後的送件高峰,高薪聘請鐘點工成為業內不少公司的應急辦法。據了解,今年「雙11」期間臨時快遞員的日薪,高的已達到200元/天。「我們這裡新人每月工資是1500元,每周還有雙休,主要是跟著老員工學習,關鍵看受不受得了苦!」一家民營快遞公司業務經理透露,快遞員流失率非常高,每年公司都要招進大批新人,「一直在招人,但一直都缺人。」
面對業務量劇增和人手緊缺的雙重壓力,各大快遞公司一兩個月前就打出了高薪招人的廣告,順豐、宅急送、申通、圓通、韻達等公司扎堆招聘快遞員。
在快遞公司招聘廣告比較集中的趕集網,快遞員作為熱門職位已經單獨分類。該網站招聘負責人介紹,近兩年快遞費不斷上漲,快遞業正以大幅加薪為起點,告別低工資、低價格、低質量的「三低時代」。快遞從業人員尤其是一線快遞員收入,自2007年以來均上漲超過20%,成為國內除月嫂之外加薪頻率最高、幅度最大的行業之一。
眼下,快遞員的月薪一般都在2000元至5000元左右,福利和補貼相對齊全。武漢伍壹玖捌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機動快遞員,甚至開出了5000-8000元/月的高薪。
對此,湖北省快遞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勇表示,需求是推動快遞員薪酬高漲的最根本原因,目前江城快遞行業仍存在較大的缺口,而很多80後、90後的年輕人,除薪酬外也看重生活質量和職業前景,如果長期高強度工作,再高的月薪也很難留住他們,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他們就會轉行。「現在,很多快遞公司也開始注重對員工的長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