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房企的管培生最有前途?

2021-01-19 騰訊網

最近明源君和一家百強房企老總交流時得知,他家管培生培訓已經開始了。經過了解,這段時間各大房企均在陸續開展自家管培生項目的培訓。

同時明源君在一個往屆管培生交流群裡發現,好幾家房企管培生紛紛瘋狂吐槽自家房企管培生計劃沒有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晉升機制。比如說輪崗,說好的輪3個月營銷崗,結果變成6個月,最後輪了2年還是沒有定崗。

也有人表示,管培生進公司後,完全沒有任何培訓,直接上戰場,哪裡需要填哪裡。一年下來,自己學會的東西寥寥無幾。這幾家房企的管培生有的已經辭職去讀博了,有的離職去了別家,有的還在硬撐。

管培生項目本來是各家房企構建內部管理梯隊,實現內部造血的人才計劃。但是在實施中卻出現了各類問題,短期看對公司影響的確不大,但是長久來看,於公司人才團隊的建設極為不利,畢竟你不可能一直挖別家人才。其次糟糕的培養計劃也會引起人才市場對你家房企的不信任,於日後的招聘不利。

那究竟如何培養,才能讓管培生發揮預期作用,明源君將結合一些優秀房企講講管培生怎麼培養比較好。

房企做管培生項目前

要先想清楚自家適不適合做

招多少人培養合適

據明源君的了解,TOP50房企幾乎都有自己的管培生項目,為人所知的如萬科的新動力、中海的海之子、龍湖的仕官生、旭輝的旭日生等。通過這些管培生計劃,一批批優秀的大學生經過選拔、培養,進入地產行業,走上了職業發展的系統道路。

近年來,管培生計劃更是風起雲湧,大小房企紛紛效仿,這本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有些公司並不具備培養管培生的條件,強行做了之後效果不盡如人意。

而一家房企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招管培生,招多少人合適需看這些關鍵指標。

一、判斷自家房企適不適合招管培生,主要看這三點!

管培生是企業自主培養的未來管理層,需懂業務會管理還得有忠誠度,所以管培生項目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工程,能不能做得綜合考慮。

首先一個房企得具備健全的人力資源組織結構。有的中小房企人力資源架構很散亂,甚至連基本的職位說明都沒有,這樣人力很難配合公司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很多中小企業無非是打著管培生的幌子,招高學歷有衝勁的銷售。

其次有支持管培生發展的企業文化氛圍。管培生培養是一個需長期堅持的計劃,公司內部從上到下得有一個支持包容的氛圍,不然老闆很想做,但是下面的人並不想做。你把招進來的管培生放到業務部門或者項目上輪崗,完全沒人理,培養很難有效推進。

最後企業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在各家房企招聘管培生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高薪,一線房企給應屆生的年薪在20w左右,其中碧桂園的「未來領袖」40w起尤為引人注目。除了薪資,加上全國各區域宣講費用、人力成本和後期培訓成本,培養一個管培生一年下來至少要花費30w,這樣的培訓至少持續3-5年,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確定招多少管培生,得平衡應屆和往屆管培生發展空間的分配

管培生制度來源於快消行業,起初像聯合利華、寶潔等企業每年的管培生名額也就幾十個,但是這個項目推行到網際網路行業、金融行業和地產行業,就變了味。比如有的房企一出手就是成百上千,但是他們能持續有效培養,提高出苗率嗎?不盡然。

比如某頭部房企的招收策略為廣撒網式。以其2011級的本部管培生為例,總共招了100多人,目前做到M6級的只有一個,還留在該企業的只有個位數了,很大部分都跳槽了。據內部人士表示,他們之所以跳槽,主要是感覺培養期的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自己再努力,機會也得先緊著往屆管培生來,沒有合理的晉升空間。

所以做管培生培養,一定得先想清楚自家企業需要多少人,缺少哪一類人才,當然這種考慮需立足現在,也得預見未來需求。同時也得平衡應屆管培生和往屆管培生發展空間的分配。

三、必須牢記,管培生培養絕非一次性強制任務,是個長期人才戰略

聯合利華的管培生培養有一百年多年歷史,其全球管理層由管培生身份上升的佔75%。

而它之所以出苗率這麼高,不得不歸功於聯合利華將這個計劃視作一個長期發展的企業戰略行為,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培養標準和體系。

但是反觀國內一些房企做管培項目,純屬一時興起,隨風而動。根據市場行情定奪培訓計劃,比如現在市場行情好,就高薪招一大波管培生,但行情遇冷,就拿管培生開刀,大砍特砍,甚至停招。

不過也有做的好的如龍湖,2004年,龍湖在重慶只有幾百億規模時,就開展了仕官生的校招項目,不管市場行情如何,一直堅持,十年內有5位地區總經理是由仕官生成長而來。

管培生出苗率高的房企

都有完整的選拔、培養、晉升機制

培育人才、留住人才

最近明源君看到一個關於萬科「新動力」的培養數據分析,自1999年至今,萬科共錄用、培養了2500名「新動力」。索樂諮詢對2000年至2014年間15屆新動力中的500人進行長期持續跟進關注後發現,500人中,有290人依舊留在萬科。

留下來的人竟然超過了一半,他們為什麼會留在萬科了,索樂諮詢經過採訪,總結出三個要點:自由人文的文化氛圍、完整的培訓體系、在公司內部具備一定的晉升空間。同樣明源君發現管培生出苗率高的中海、龍湖、碧桂園等都有差不多的培養機制。

一、嚴格的選拔機制提升人才含金量

如今管培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 「985、211、碩士」成為其關鍵詞。

如何優中選優?有的房企會先放出一批暑期實習生名額,提前選拔、觀察,特別優秀的實習生則可以直接晉級為管培生。

比如中海海之子在成為正式員工之前,需要經歷研習計劃實習計劃招募計劃體驗計劃,只有通過了體驗計劃,才能進入「海之子啟航計劃」,成為一名真正的海之子。

而不經過實習計劃的管培生一般是通過校招網上投遞簡歷---在線測評--群面--結構化面試—專業面—終審—體驗之旅多個環節層層篩選,最終留下適合自家房企的人才,不可謂不嚴苛。

二、進階式的培養目標和規劃

把管培生招進來,那他培養成什麼樣,分幾個階段培養,每個階段採用什麼方法,都得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和規劃,而不是看公司哪缺人就把他往哪丟。

比如東原的「新銳」管培生計劃在這個方面做得很清晰,根據管培生成長的不同時期設置針對性計劃,每半年一次集中培訓,實現管培生「門外漢」到「準工匠」的蛻變。而且據東原內部人士表明,東原的管培生能在兩年內出苗。培訓過程如下圖:

東原管培生培養規劃 圖片來源:濤哥雜談

三、合理利用培訓、輪崗制、導師制培育管培生

有了完善的培訓體系之後,需要輔之於合理有效的培訓方法,幫助管培生更好更快成才。一般來說,會有培訓、輪崗、導師帶教等方法,但如何合理安排各類方法的比例則是一門學問。

一般來說,輪崗實踐為主,培訓為輔。其中「碧業生」的培養過程遵循「721」法則,即70%時間用於技術實踐(即輪崗制&在崗實踐);20%時間向他人學習(即導師制),10%的時間用於培訓。

1、管培生參與培訓的方法調動積極性

一般房企的課程培訓都是由公司高管授課,HR和高管定好課程主題,然後開班授課,但是很多時候高管自己在臺上沉悶的說教,臺下昏昏欲睡,缺少互動和參與性。

中海海之子的培訓主張新員工的參與,「海之子」參與培訓方案的策劃和執行,期間的培訓服務到效果評估,同時還得承擔培訓管理與他人共同提升的責任。是組織者,也是踐行者。

2、縱向序列輪崗提升專業能力,上下遊跨部門輪崗提升協作能力

管培生的輪崗在培養中佔有重要份額,有些公司會存在無計劃性輪崗,哪個崗位、區域缺人就讓管培生填空,每個部門走馬觀花輪一下等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總部落地企業文化宣傳,一線區域實操鍛鍊

管培生培養不僅要注重專業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時也需關注企業文化的宣傳,這樣利於管培生融入企業。

比如南陽生第一年要在總部呆3到6個月,一方面因為總部是各個職能條線的專業高地,能夠快速幫助新人提升對專業的認知,另外總部在文化的落地上面會更好一些。

在總部3到6個月之後,南陽生會下到各個區域公司,在項目一線崗位去鍛鍊。每個季度,都會有針對性的考核,評價。

縱橫交織的全方位輪崗設計,培養複合型人才

至於輪崗,每個公司的安排是不一樣的,但是標杆房企多為縱橫交織的全方位輪崗設計,既安排各專業條線之間的輪崗,又有上下遊跨部門的輪崗,有的房企還強調所有崗位的管培生都得輪營銷部門,這樣利於培養複合型人才。

以碧桂園工程線的碧業生輪崗為例,通過下面這個輪崗過程,碧業生對各個崗位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喜好也有認識。輪崗計劃具體如下圖所示:

營銷崗並非為必輪崗,要尊重管培生意願

碧桂園比較強調全員輪崗營銷部門,認為這樣可以讓各個體線的管培生具有客戶意識。但是也有往屆管培生跟明源君反饋輪崗並非一定要輪營銷崗,有的人本身是財務、成本崗,對營銷完全沒興趣。

這種時候需要聽取意見,可讓管培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在3-4個不同部門輪崗,再定崗,比如新浪的管培生就是採用這種自主選擇輪值崗位的方法。

輪崗實踐給予自由度

龍湖的管培生培訓有個很大的特點:提倡放心大膽幹,公司為失誤買單。因為龍湖給了仕官生很大的自由空間,所以培訓出來的人有個性有想法、有自信,潛力大。龍湖這種開放的培訓心態,為其走向全國,衝擊千億積累了足夠的人才厚度。

輪完崗一定要及時定崗

管培生在規定時間內輪完崗後需要及時定崗,這樣可以有效防止人才流失,穩定人心。比如碧桂園「碧業生」 1年後根據日常表現和定崗定級答辯進行定崗和定級,對優秀的碧業生進行晉升激勵。

3、導師不僅帶教專業,也是管培生的發展標尺

上面提到輪崗到各個部門或條線時,管培生都會分配給不同的導師,但現實中很多導師形同虛設,管不管人全看心情,而且有的導師不太擅長傳道授業解惑。有管培生說,運氣好碰上好的導師,融入和發展會很順,但是運氣不佳碰上個不擅長帶人的導師,每天都會過得很痛苦。

從導師制的設立初衷來看,找個導師主要是為了幫助新人快速融入工作氛圍,實現從校園到工作的過渡。另外工作中有個人帶著了解下業務,此外導師制也是給管培生樹個標杆形象,讓他們明白你需要做成這樣,內心有個標尺,認識差距,更快成長。

所以管培生培養中的導師問題值得引起重視,比如碧桂園的導師制則包含職業導航師、專業輔導人、職業引導人。職業導航師需要與碧業生共同制定學員個人發展計劃,並遵循SMART的原則,每季度制定培養計劃,每月進行面談總結,計劃與總結必須起草流程,流經所在單位人力負責人、所在單位負責人,最後抄送至集團培訓與發展部。

四、明確的晉升空間留住管培生

很多校招生之所以流失率高很大的原因在於沒有明確的晉升通道,而做的好的標杆房企在這些方面則特別注意。

比如萬科新動力生一般在入職三四年會第一波晉升,不出意外的話,7-8年後基本到部門經理級以上,優秀的校招生30歲左右就能成為管理層甚至總經理。

而碧桂園則是在1-2年內培養成主管;在2-3年內培養成經理;在4-5年內發展為項目總/總監。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幾年時間裡,「碧業生」有超50人成長為區域總裁、區域總裁助理、項目總經理、職能總監,超350人成長為經理級帶領團隊,有力支撐了碧桂園近年來海內外的發展。

可以看出,管培生的成才絕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要想能上戰場,獨當一面,5、6年的培養必不可少。而每一波晉升紅利差不多間隔三年,在此期間,企業和管培生都需要耐得住寂寞。

下方更精彩,點擊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2020房企校招,管培生年薪能到多少萬?
    今天,招聘君就帶大家回顧一下2020屆校招的薪酬情況,給大家做薪酬參考,並點評了萬科、龍湖、中海等大家最感興趣的標杆房企,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以正榮榮耀生為例,本科生綜合年薪20萬起,研究生24萬起,入職還有1萬元畢業旅行基金!第三檔:12-18萬綜合年薪12-18萬,這一檔可以說是房企管培生項目的底線,包括萬科、中海、保利、華潤、融創、金地、招商、中梁、恆大、綠城等大型房企都在這個範圍內。
  • 最慘畢業季,地產管培生工資卻再創新高!受傷的是前浪?
    春招泡湯了,原本應該在7月就逐漸啟動的秋招也被推遲,一些房企甚至把暑期實習招聘也取消了。往年房企爭搶管培生的場景已經時過境遷。另一方面,資金鍊緊張也影響了很多房企的。去年在一些房企,入職不足一年的2019屆畢業生成為最先被裁的對象。自帶光環的房企管培生從香餑餑變成首先砍掉的成本。一番變化之下,今年幾乎是房企校招門檻最高的一年。但是,管培生量縮了,價卻還在漲。
  • 管培生變形記:有人成為老闆的嫡系部隊,也有人7年沒定崗
    這幾年來,除了最早在國內推行管培生制度的海外快消集團,蘇寧、京東也有自己的管培生計劃,房地產公司如龍湖有仕官生,甚至連銀行、餐飲行業都有自己的管培生計劃。打著為管理層吸納年輕血液的旗號,管培生制度在國內迅速推廣開來。每到畢業季,「管培生」總是畢業生繞不過去的話題,而每年背後企業與管培生間的矛盾與博弈,也總能引發爭議。
  • 2020屆畢業生最愛管培生崗位 月薪8千上海管培生最值錢
    在剛剛結束的「金九銀十」秋招大戰中,帶著「高起點、高速成長、高薪酬」的光環,名企「管培生」備受2020屆高校畢業生青睞。成為管培生,不僅意味著入職即享有優質的薪酬和職位級別,還意味著有更快的加薪、升職,可以說未來可期。那麼,畢業生青睞管培生的因素有哪些?管培生晉升情況如何?
  • 管培生培養計劃
    現在正值秋季校園招聘,諸多企業開始在不斷宣傳自己,同時選拔優秀的畢業生加入企業,為了更好的培養和用好優秀畢業生,於是就有管培生計劃,也有叫儲備幹部計劃,對於那些假借名號招聘的今天先不談,今天聊聊如何做管培生培養計劃?
  • 管培生崗位到底怎麼樣?
    為了儲備管理人才,他們在各國知名高校招募具備管理潛質的優秀畢業生,通過定向培養,讓人才擁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幾年之後形成自已的人才梯隊,管培生概念也因此應運而生。管培生項目以培養公司未來領導者為目標,是應屆生最為嚮往的工作之一。
  • 職場故事:管培生們何去何從
    在大多數求職畢業生的心目中,「管培生」 (Management Trainee)大概可以算作是最讓他們垂涎和眼紅的畢業選擇。  通常來說,管培生(簡稱為MT)被標籤為:擁有高工資、全球輪崗、快速晉升機會的一群人。
  • 大學生畢業就能年薪30萬的管培生項目,到底是怎麼回事?
    管培生熱門的原因「事少錢多離家近」是大家對於工作的最高標準要求,與網際網路熱門崗位相類似,管理培訓生也佔據了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優點--錢多。在同一企業的不同崗位之中,管培生的薪資哪怕不是最高的水平,必然也是中上的水平。
  • 畢業找工作要注意,管培生沒那麼高大上,小心入坑!
    但是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管培生」這個職位,因為他可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大上,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管培生是管理培訓生的簡稱。管理培訓生是一個外來術語,是外企裡面「以培養公司未來領導者」為主要目標的特殊項目。但是,自從我國引進這個外來詞彙之後,這個詞的意思就變了味道,變得沒那麼高大上了。因為現在許多公司都打著「管培生」的幌子,招著其他的職位。就相當於掛羊頭,賣狗肉一樣。
  • 管培生真的是升職捷徑嗎?
    有的知名快消企業全國跑了10來個頂級的大學,其實最終招聘人數也就在10人上下,很多公司還斥重金打造管培生的廣告,會請往年的管培生親自講述經歷,描繪出管培生的美好職場生活。無形中給公司做了一波廣告。
  • 那些月薪上萬的管培生,有多少人真正走到了管理層?
    Management Trainee Program即「以培養公司未來領導者」為主要目標所成立的管培生項目先有80後管培生餘睿成1號店CEO後有90後管培生被劉強東欽點成京東當家人管培生被很多人當做「金光閃閃」的職業生涯起點能快速「飛黃騰達」的最好途徑但管培項目千分之一的錄取率是不是也讓你望而卻步
  • 管培生內幕:到底有多少人能走到管理層
    近年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喜歡在應屆生中培養儲備人才,比較出名的有蘇寧1200工程、百度壹百分計劃等管培生項目。而在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秋招大戰中,帶著「高起點、高速成長、高薪酬」的光環,名企的「管培生」職位總是備受青睞。
  • 管培生:進入名企管理層的捷徑?
    有專家指出,目前很多企業對管理培訓生的概念比較模糊,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很好地、成系統地建立一套管理培訓生的管理和成長體系。這導致「管培生」培訓的效果參差不齊,很多企業執行得並不成功。而且,由於「管培生」計劃成本太高,有些企業後期培訓資金跟不上,對「管培生」承諾過的培養變為「放養」,最後不了了之。甚至有部分企業假借招「儲備幹部」之名吸納學生充當廉價勞動力。
  • 「管培生」職位到底值不值得投遞?
    應屆生求職,有很多坑,今天細講一下「管培生」。01管培生為什麼火管培生的火有以下幾個原因:(1)畢業生傾向「管理」職位。很明顯,「管培生」的含義就是為將來的管理層準備的,似乎擁有著特殊的晉升渠道,好似加入了管培生,就可以平步青雲,一路到達管理層。
  • 管培生:畢業生趨之若鶩 火爆背後含金量幾何?
    招進來新人特別培養  名企競推管培生計劃  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提前半年籌備秋季的校園管培生宣講工作。  華潤萬家是世界500強、中國最具規模零售連鎖企業集團之一,最近發布了其2013年管培生全國校園招聘信息,包括總部和9個業務單元在內,共提供48個類別的管培生需求。
  • 985畢業做客服,從管培生到出任京東董事長,12年他如何完成逆襲?
    餘睿再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對於這個名字,了解京東的人可能並不有陌生。2008年,餘睿從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畢業,加入京東成為管理培訓生,從一線倉儲配送做起;2014年晉升為京東集團副總裁;2016年出任了1號店的CEO;2018年出任CHO;2020接替劉強東出任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一線倉儲配送員到京東最年輕副總裁,再到出任董事長。
  • 阿里巴巴招財務管培生 馬雲讓最討厭的財務當上了CEO
    這幾天,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開啟了2021百年財務管培生招聘項目。說到阿里,就「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網際網路圈流傳著一句話,「百度的技術,阿里的運營,騰訊的產品」。似乎,技術、運營、產品等崗位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
  • 剛畢業的你,該去做管培生嗎?
    管培生的全稱是管理培訓生,帶著管理的光環,很多不明所以的畢業生便覺得這個崗位高大上許多。但管培生畢竟是近幾年的新興崗位,很多大企業,阿里巴巴、華為、騰訊、萬科都有設置這個崗位,而且相比於行政或者銷售崗位,管培生大部分只面向應屆生,不進行社會招聘,所以應屆生有很大優勢。
  • 應屆生有哪些越早知道越好的事?管培生不是你想像的入職就當領導
    文 | 有餘姐全文共2435字,閱讀時長約4分鐘每一年的校招,都會有很多公司招聘管培生。比如,2021年應屆生的秋招中,京東的管培生計劃就有不小規模。京東2021年應屆生秋招,大量管培生崗位,快投簡歷趕最後一批筆試這一起源於外企跨國公司的人才培養項目和做法,在外企的校招中也很常見。
  • 管培生是校招陷阱?是你不會選,幾招教你認準靠譜公司和項目!
    2、管培生≠臨時人員 管培生是企業的正式人員,企業需要與管培生籤訂勞務合同,籤訂工作時限,但根據各個企業對管培生界定的不同,管培生不一定是正式在編人員,需要在管培生輪崗期結束後確定。所以,並不是100%的管培生都有企業的五險一金保證,具體每一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哦,這一點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