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時,家長應該做什麼

2021-01-08 嶽陽網警巡查執法

隨著社會和網絡的發展,現在的電腦手機真的是日新月異,一說到網路遊戲,家長們都十分頭疼。幾乎每家每戶至少有一臺電腦,手機那就更不用說了人手一部,現在的電腦手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和電腦了,我們都離不開手機和電腦,那就不用說青少年了。

電腦和移動端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情況已經十分普遍了。其實在網絡上隱藏著許多危機,一些沒有自控力的青少年一旦接觸了不良信息,就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72億人,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佔比25.4%。12-16歲青少年是網癮的高發人群,根據研究顯示,遊戲成癮的流行率約為0.7%-27.5%,其中不乏一些極端的案例。

01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危害

遊戲對青少年的視力的危害

玩遊戲的時候,必須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且玩遊戲的時候青少年是長時間的坐在電腦前或者是拿著手機趴在床上玩,成年人天天盯著電腦眼睛也會累,更何況是青少年呢。

抵制誘惑,健康上網

有時候家長不讓玩,青少年就會熬夜,等父母都睡著了再拿手機或者打開電腦也不開燈那樣偷偷地玩,長時間的熬夜玩遊戲對視力造成嚴重的影響。

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有些孩子的家長不讓玩電腦,就偷偷地跑去網吧。網吧的遊戲環境極差,本身每個人的素質就是參差不齊的,到了遊戲裡面不需要你面對面的交流,人的素質就體現出來了。無論你在玩什麼遊戲因為一句話,隊友各種破口大罵。

未成年人禁止上網

當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中,就連吃飯睡覺也忘了,導致過度的疲勞,有可能會猝死。長期沉迷遊戲,身體得不到相應的休息和鍛鍊,身體素質會大幅的降低抵抗力,經常容易生病,造成記憶減退,情緒低落,產生精神依賴,更會造成背痛,全身的不適,這不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影響青少年的學習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之後,第二天根本沒有精力和精神去上課,老師講的記不住,對學習充滿了厭倦,整天就想著遊戲,那些遊戲的刺激場面會深深的因在腦子裡面,即使青少年在課堂上,他的心早就飛到了遊戲中。

簡陋條件上網

為了玩遊戲,家長給的零花錢攢著去上網,如果沒錢了不好意思跟家長要,本來一個不會說謊的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之後慢慢變得跟父母說謊,學會欺騙老師,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最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網路遊戲影響青少年的性格

青少年的性格是隨著周圍的環境改變的,長期在網吧的青少年會變得自私,懦弱,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長的信任,還會經常曠課,逃學,會缺乏人際交流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本來就缺乏溝通,在每天都沉迷網絡,就會變得不想說話變得比較極端,並且還會埋下悲劇的種子,容易走極端的路線。

趴在草地上網

02青少年沉迷網絡的解決辦法

首先,家長要主動解除掉對孩子網絡的隔離,要正確地看待新的事物,允許孩子上網的前提是必須要聽父母的管理,包括一定的時間可以玩遊戲。

青少年在上網的時候家長要管理上網時間,規定在兩個小時左右,周末放假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延長,並且是要在寫完作業的前提下,要把電腦放在公共的空間,而不是孩子的臥室,要約束青少年有節制地上網,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情侶用筆記本上網

要用積極健康的遊戲內容來引導廣大的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遊戲娛樂觀,有力推廣健康的遊戲環境。

國家應該大力度的制定完善網絡管理法律規定,整頓網吧規範經營模式,依法經營,開發健康的網路遊戲,杜絕暴力遊戲,不接納未成年人進去網吧,安裝限時設置。

關閉不良遊戲,淨化網絡內容,建設綠色上網場所,創造條件能讓青少年積極地參與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和道德實踐活動,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黑網吧

有利於解決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能促進青少年健康的成長,有利於青少年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知識,提高思想道德修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要文明上網遵守網絡道德,建設和諧社會。

沉迷網路遊戲的青少年,不適應正常學生的學習模式,因為遊戲耽誤了學習太多,知識點不連貫,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或者是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興趣愛上學習,家長要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學習上面,找到孩子喜歡那門課程,從一門課程入手,幫助青少年找到學習的自信,並讓他愛上學習。

黑網吧

不光是要他愛上學習,也要讓他在學習之外的時間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打打籃球、登山、做點手工等等,要讓他知道生活很美好,需要自己去探尋,轉移他對網路遊戲的注意力。

多關注自己孩子的情緒、性格等多方面,發現自己孩子有什麼異常,就及時的和孩子去溝通,有利於疏導孩子的心情,多照顧一下孩子的情緒,這樣才不容易走向極端,父母在這一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環節,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幫助自己的孩子確定自己的夢想,選定人生的目標,並且鼓勵他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為了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去努力。

正規的網吧

隨著網絡發展的越來越快,國家要努力去建設去打擊一些不正當的娛樂場所,家長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

要讓青少年遠離不健康的網路遊戲的環境當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實現的,它需要社會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去完成,共同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空間。

相關焦點

  •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防沉迷/家長監護/實名制|「遊」法可依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防沉迷/家長監護/實名制|「遊」法可依
  • 馬化騰:青少年沉迷遊戲應重視 但不應該一禁了事
    昨日,時間新聞視頻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段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的採訪視頻,他談到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認為這個問題應當重視,但不應該一禁了事。註:視頻已獲授權。
  • 「青少年模式」漏洞百出,孩子沉迷網絡家長無奈?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中國教育臺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短視頻、直播和網路遊戲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一問題,不少短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都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內容和時間予以限制。
  • 當孩子沉迷遊戲時,作為家長,你可以這樣做
    對於孩子沉迷遊戲,家長要多加留意,並善於發現孩子的其他興趣,然後加以培養。引領他朝好的方面發展,逐步減少他對遊戲的熱情。只要他不在沉迷遊戲,偶爾可以玩一下達到放鬆的效果也是可以的。正所謂勞逸結合更加有利於學習,但是一定要懂得控制時間,不然會適得其反。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許多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近來,沈女士有些擔憂: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抱著手機對短視頻刷個不停,還沉迷於某款熱門移動端網遊,家長拿他沒辦法。
  • 【網絡綜合治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
    根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10分鐘。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直播及網路遊戲的現象愈發普遍。 針對這一問題,已有不少平臺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在相關功能以及內容方面進行限定。那麼,「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 青少年沉迷手機 應該採取合理方式加以引導
    青少年沉迷手機 應該採取合理方式加以引導時間:2020-10-28 17:2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中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手機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溝通交流的必要工具。
  • 孩子沉迷網絡,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為什麼青少年會沉迷網絡?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有4點 1、自控能力欠缺 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自製性和自律性相對成年人來說比較低,因而可能被網上的一些遊戲、技術和新信息誘惑住。
  • 青少年沉迷網絡怎麼辦?記住!孩子有網癮,絕不是王者榮耀之過
    當下手遊成風,無論何時何地、上至老人下至兒童都對各類手遊十分沉溺,在遊戲中付費也是很常見,一些孩子心智不成熟常在遊戲中「大手筆」花銷讓家長大呼吃不消。用王者榮耀舉例,全中國3億青少中接近1/3的青少年在玩,在遊戲中充值、付費現象也實屬再常見不過。其實,自網路遊戲大行其道開始,關於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話題幾乎從未停止過。
  • 青少年為何會沉迷網路遊戲?
    現在各大平臺都出了很多遊戲,種類豐富,玩遊戲是一種比較解壓的娛樂方式,但是如果上癮了就不是那麼愉悅了。現在遊戲玩家越來越低齡化,初中生,小學生甚至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玩遊戲,有很多孩子在玩遊戲後上癮,用父母的辛苦錢充值打遊戲,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重視。青少年出現網絡成癮的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 保護遊戲中的未成年人,家長該做些什麼?
    作為「Z世代」的家長,孩子玩遊戲幾乎成為了不可逃避的話題。隨著手機的普及,擔心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也成為了近些年全社會的重點關注問題。
  • 孩子痴迷網路遊戲,愚蠢的家長打罵孩子,有智慧的家長都這麼做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一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情況影響,青少年久住家中不出門沉迷於網路遊戲,已經成為家長們在疫情期間不可忽視的問題。
  • 手機青少年模式漏洞多 藍小咪防沉迷給家長監管打補丁
    很多應用軟體在開啟防沉迷模式後,看似乾淨被鎖住了,但其實並不能真正防孩子沉迷。就比如文章開篇提到的某短視頻,要想退出青少年模式非常簡單,只需要輸入4位數密碼就可以。如果沒有密碼,卸載後再重裝也可以完美避開。還有些軟體的防沉迷模式破解方式就更簡單了。
  • qq上線青少年模式?減少網絡沉迷還是要從小抓起
    騰訊近日官宣qq推出青少年模式,具有的功能包括聊天線時拼音,自動屏蔽無效搜索消息等很多騷操作。更是推出了簡訊驗證鎖幫助家長增強對青少年模式的管控能力,一個本來就是以青少年為用戶主體的app,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網友紛紛表示:大可不必。
  • 一年百萬個求助電話背後的焦慮 探究青少年網絡沉迷背後的那些事
    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企業與家庭間如何互幫互助,一起守望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走訪多地,探究青少年網絡沉迷背後的那些事。  百萬求助電話背後的焦慮  「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遊戲充了錢。」「我是他爺爺,他父母不在身邊,我管不了他呀。」
  • 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是家長的責任還是老師的?
    孩子沉迷於網絡,首先要和孩子好好溝通。摸清楚孩子是真的喜歡,還是純粹打發時間,如果真的喜歡,就需要往這個方向引導,現在電競已經被國家列為正規行業,很多孩子有這方面的潛力,是不能一竿子打死的,所以你得和孩子深度溝通,找準孩子的原動力。
  • 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網路遊戲危害大 健康生活不沉迷
    網絡時代,網路遊戲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豐富了人們業餘生活。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特別是手機遊戲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而危害也是顯而易見。大量案例一再警示我們,青少年由於身心尚未發育成熟和行為的自控能力缺乏,容易導致上網遊戲成癮。
  • 防止未成年人過分沉迷網路遊戲不是小事
    這些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未成年人經常上網打遊戲不是少數,不是小眾,經常打遊戲成為他們重要愛好,佔據業餘時間,甚至學習時間,成為社會、學校、家長十分關注的普遍現象,必須亟待解決的迫在眉睫的大問題。從現實看,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不應小看。世界衛生組織將網路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
  • 孩子手機裡竟有18款遊戲APP!為防青少年沉迷手機,他們集體發聲
    5月22日,接受新京報視頻專訪的李秀香,在介紹自己「建立全國統一網路遊戲防沉迷平臺」的建議時稱,她曾遇到一個裝有18個遊戲APP的孩子。她認為,現有防沉迷措施存在信息孤島,亟需建立一個統一平臺來實現有效監管,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
  • 疫情期間一些青少年沉迷手機遊戲 實名認證仍存漏洞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進一步放大,過度消費等問題更加突出,有關消費糾紛與投訴也急劇增多。在社交平臺、網絡論壇上,經常能看到家長發帖吐槽自家孩子沉迷遊戲。氣憤、無奈之餘,家長也在追問: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難以自拔,該怎麼辦?許多遊戲、網絡平臺已經採用「青少年模式」,為何還是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