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新形勢下加快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聚焦版權確權、交易、保護核心環節,推進版權資源創新轉化和優化配置,加快推動區域數字版權產業創新發展,2020年10月27日,以「版權新生態,數字新經濟」為主題的「2020成都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下稱『數交會』)」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順利開幕。本次「數交會」主線聚焦我國探索研究數字版權的發展趨勢,推動數字版權交易。
去年,同樣在成都成功舉辦的首屆「數交會」,在國內率先構建起了有效推動版權產業改革發展的新引擎,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好評,也逐步成為國內版權領域的新品牌、新名片。成都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版權示範城市」,在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上歷來走在全國前列。但記者注意到,除了具有舉辦「數交會」得天獨厚的優勢外,成都的數字經濟也正逆勢而上,關於成都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城市建設的探討,近年來也此起彼伏。
「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內容是數字政府的建設及推廣
隨著「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的提出,全國各地都陸續開始了「數字城市」建設的規劃。數字城市,本質上就是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對城市建設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社會生活及政府治理等各個領域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不僅可以提高城市的生產、治理水平和整體競爭力,而且可以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更有利於激活城市的創新動能,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2020數交會現場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的背景下,數字政府的建設及推廣,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內容,是我國進行數位化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對實現經濟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惠及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多項政策出臺指導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數字政府在各地落地生根的進程。2015 年 3 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隨後,《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印發「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x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相繼出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也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
數字政府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它是整個數字政府建設的基石,是政務運行、行業管理、企業服務連接的樞紐,是政府資源優化配置的核心。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進一步提高「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水平,建設服務型政府。 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政務網絡、政務雲平臺、數據共享開放平臺和應用支撐平臺,同時具備符合國家和行業規範的基礎設施運維保障及安全保障。
在應用層面,數字政府建設主要包括對政務服務、公共管理和企業服務等板塊。其中,政務服務包括智慧社保、證件辦理、稅務繳費、就業服務、民生服務等;公共管理包括智慧醫療、公共運輸、公共衛生、公共教育、環境保護等;企業服務包括行政許可、執照辦理、企業金融服務等。
在數字政府建設階段,以「人民為中心」,「以公眾需求為導向」是未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個關鍵特徵。因此,未來政務服務將會向服務下沉、服務精準化的方向進行發展,這需要應用支撐平臺的有力支撐,通過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實現向政務服務提供身份認證、司法認證、智能客服等服務組件,支撐政務服務由粗放式向精準化進行轉變。
成都:數字經濟城市的典範
優秀的數字政府,營造出了積極向上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健康的數字經濟環境,自然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數字經濟企業。
以成都為例,作為「主幹」的成都,近年來更是在新經濟領域發展迅猛,特別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活力更是處處得以彰顯。2017年11月9日,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大會召開,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六大新經濟形態更是成為了成都經濟發展藍圖上的重要一筆。2019年,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也提出要壯大新經濟,厚植新動能。「最適宜新經濟發育成長的新型城市」「新經濟機會之城」已經成為其靚麗的城市名片。
近年來,成都在數字經濟領域頻頻發力,推動軟體服務、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數字娛樂等高技術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如今,成都正以此為基礎,通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雙輪驅動,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賦能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0數交會現場
10月11日~15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舉行。此次峰會也是成都首次組織企業代表參展。據了解,此次峰會「成都館」亮相的8家企業為中科信息、魯大師、新潮傳媒、醫雲科技、索貝數碼、信通信息、國星宇航、質數斯達克,均作為成都數字經濟領軍企業,集中體現了成都數字經濟、數字生態創新成果,推動成都成為國內領先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為成都帶來更強大的發展動力。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也指出,要把數字經濟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大力推進社會化應用和生產智能化應用。2020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積極推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開展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應用試點,大力發展軟體產業和軟體應用,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其實,早在2018年3月,作為數字經濟產業牽頭部門,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成都市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王凱表示,到2022年,成都將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預計數字經濟重點領域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不難看出,從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開始布局,到2010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使新技術、新產業不斷湧現,成都數字經濟在十幾年前開始萌芽,已逐步實現了從創新走向應用,在從概念走向實踐的蛻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