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HiFi最優解——DC評iFi hip-dac

2020-08-29 耳機美學

不知道老一點的燒友還記不記得,五年前Chord Mojo上市時引起的不大不小的轟動。Mojo可以說是便攜解碼耳放領域的一代巔峰之作,它能夠作為USB DAC連接電腦,同時又能連接手機使用,擁有著遠超當時絕大多數隨身播放器的便攜性,同時聲音表現又不輸當時很多價格遠超於它的隨身播放器。Mojo和它的大哥Hugo一起,甚至挽救了Chord這家英國老廠,幾年內營業額得到了十倍的成長。


其實,像Mojo這類便攜解碼耳放產品,最大的意義在於切合了很大一部分用戶的使用場景。他們追求更好聲音的前提條件是用手機聆聽音樂,尤其是聆聽手機中的流媒體音樂。而需要到處尋找音樂文件再拷進機器的隨身播放器,則讓他們望而卻步。所以我當時覺得,便攜解碼耳放產品在未來可以和隨身播放器產品一較高下,各自分得市場的一席之地。


沒想到,這幾年下來隨身播放器市場越來越熱鬧,而包括便攜解碼耳放在內的捆綁黨逐漸式微,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什麼產品能和Mojo競爭,Mojo老而彌堅。而在手機聽音這一領域,這兩年更為小巧的「耳放線」和「小尾巴」成為了小小的新熱點。

但是,依然有廠商不斷在便攜解碼耳放這一領域持續耕耘,比如今天的主角,同樣來自英國的iFi,而本文介紹的,就是iFi剛剛上市的便攜解碼耳放新品——hip-dac。





開箱及外觀

hip-dac的包裝是品牌一貫的風格,簡約而一目了然。




打開以後是可降解的環保裡襯,機器本體,以及三條線材和說明書保修卡。



hip-dac的藍色磨砂金屬外殼手感很好,圓潤的機身比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都要小,尺寸為102×70×14mm,重量僅為125g,日常揣在褲袋裡出街沒有太大壓力。



hip-dac的上方居中有一個突出的金色音量旋鈕,使得hip-dac看上去像一個小酒壺,旋鈕下方有指示燈,開機後會亮起,並且能夠像Chord那樣根據音頻格式直觀地顯示不同的顏色。



在旋鈕兩邊,分布了用於切換耳放增益的「Power Match」鍵、補償低頻的「XBASS」鍵、3.5單埠和4.4平衡口。官方提示耳塞建議關閉「Power Match」,頭戴式耳機建議開啟,但實際體驗後發現手上的很多耳塞開啟「Power Match」能有效增強密度且不會過推,所以是否開啟還要視實際情況為準。而開啟「XBASS」音效差異同樣顯著,是否開啟同樣需要視搭配耳機和個人喜好而定。



機器下方是USB Type-A輸入接口和USB Type-C充電接口。Type-A輸入接口好評,因為可以方便地接駁電腦、安卓和蘋果手機。遺憾的是hip-dac沒有標配lightning轉接線,我估計iFi並非出於成本考量,而是標配lightning線材的話就要申請MFi認證,大家都知道這一認證耗時耗力耗錢。好在蘋果用戶只要購買官方的閃電轉USB相機轉換器即可正常使用hip-dac,這一線材應該也是蘋果玩家的必備配件。



外觀顏值整體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這種扁平圓潤的機身,無論是捆綁手機還是播放器都無違和感。





配置及參數

首先來看一下iFi hip-dac的基本配置參數:

支持規格:DSD256/128/64, DXD(384/352.8kHz), PCM(384/352.8/192/176.4/96/88.2/48/44.1kHz), MQA

數字輸入:USB 3.0 Type-A,高速異步USB 2.0, (32bit/384kHz)

耳機輸出:平衡 4.4mm , 單端 3.5mm

功率輸出:2.0V/400 mW @ 16 Ohm

電池容量:2200mAh

供電形式:通過USB-C充電,USB BC V1.2兼容達到1000毫安的充電電流

功耗 (Max):<2W(空閒),最大4W

可能絕大多數燒友對枯燥的參數都不太感興趣,這裡只提幾個我所關注到的點:

1. 大佬流氓才子曾總結,「iFi最精髓的技術,就在於高精度的電源設計,以及依託於這個基礎上延伸出的USB淨化、小功率解碼耳放一體機」。對於HiFi設備來說,供電真的非常重要,不誇張的說,對於便攜設備而言一個機器好不好聽供電甚至可以佔到70%的功勞。而依託於iFi在電源設計上的一貫積累,hip-dac的電源輸出純淨而穩定,體現在聲音上就是高素質、好樂感、良好驅動力,同時精準的電源也是高精度的時鐘設計的前提;

2. 在高精度的電源設計的保障下,高精度的時鐘系統有效消除了任何抖動。時鐘還應用於主控制單元和定製編程的XMOS處理晶片,可以更新新的固件。用戶甚至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數字濾波器,比如來自iFi高端的Pro iDSD DAC/amp的GTO濾波器。

3. hip-dac搭載了Burr-Brown的DSD1793 DAC晶片,它可以支持到DSD256、DXD384、PCM384,以及支持MQA等一系列高規格數據。而模擬部分採用平衡(差分)設計,放大電路採用了包括定製的iFi OV運算放大器、TDK C0G類陶瓷電容器、德州儀器(TI)的精密低噪聲電源IC和高質量的模擬音量電位器等一系列高質量元件,最終保證了高質量的聲音輸出。





主觀聽感

為了準確把握hip-dac的水準,我準備了從幾百到上萬不同價位段的幾款耳機,包括小不點CU-Rad、索尼EX1000、聽寶Aurora3、OpenAudio Ketamine、小不點CU-Kis、卡卡西女武神等。同時為了考察它的推力表現,也祭出了手上的幾款大耳。



與之搭配的信號源是VIVO NEX S手機、海貝R5播放器以及LG gram 17Z990筆記本電腦。搭配方面簡單總結就是搭配不同的信號源所有耳機均能正常發揮,沒有觀察到驅動異常的問題。



相對於hip-dac小巧的機身,它的推力表現是讓我感到驚喜的,手上幾乎所有的耳機,包括大耳均可良好驅動(當然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主玩便攜,手上也沒有特別難推的大耳)。相比於絕大多數幾千元的便攜播放器,hip-dac的推力都要更大一些,對於便攜玩家來說是絕對夠用了。



hip-dac的聲音可以說是三頻中正且平滑自然,沒有喧賓奪主或者缺席失色的頻段,也沒有不必要的侵略和扭曲。聲場大小適中。它的聲音風格很iFi,很「英國聲」,可能和大家比較熟悉的國磚風格不大一樣。怎麼描述這種風格呢?可能是一種更注重音樂的整體圖像的風格,在這裡,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構圖的大元素上,而細微之處的描繪是對聲音圖像的一種和諧的補充。hip-dac的整體風格舒適、中性,同時又活潑、成熟,從開聲的第一分鐘起,我就被它迷人的音樂性和正確性吸引住了,它用一種中性和溫暖的方式演繹出了「專業」的聲音,這有助於長時間聆聽喜愛的作品。



hip-dac的低頻部分聽起來密度不錯,下潛也不錯,量感方面並沒有刻意的加強,但是良好的瞬態和下潛依然使得它不失為非常出彩的低頻表現。當聆聽一些打擊樂時,hip-dac的低頻優勢得以很好的體現,鼓點準確有力,聽起來充滿活力。在來回切換XBass按鈕後,我將其返回到「關閉」位置。可能是個人口味的原因,我覺得hip-dac在默認狀態下的低頻無論量感還是質感方面都是足夠的了,除非一些低頻特別「殘疾」的耳機。當然我相信有的燒友還是會需要這個功能的。

中頻也是比較出彩的部分,順滑乾淨,有良好的細節。弦樂器聽起來很自然,每一根弦的按壓和觸碰都是如此清晰,就好像你能看到音樂家在你面前撥弄每一根琴弦一樣。人聲部分聽起來既生動又有表現力。它有活力,有對比度,有很好的細節,沒有太多的裝飾。總的來說,它是一種中立性和情感性的美妙結合,像一個有著淵博學識,同時又有著有趣靈魂的學者(比如說刑法專家羅老師),讓人慾罷不能。

相對於中低頻,hip-dac的高頻有點克制,粗聽可能會有柔化甚至弱化的感覺,但是仔細聽下來該有的也都有,沒有不必要的齒音,細微的差別也得到了正確的處理,整個高頻的演繹柔和耐聽,讓人能夠充分地去享受音樂本身。



總而言之,hip-dac的聲音表現給了我很大的驚喜,這樣一種優雅、自然、富有個性和魅力的音色是這個價位其它器材很難給到我們的,同時它的素質表現也在同價位可圈可點,出色的中頻細節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動態表現,都讓我能夠給它一個高分。





總結

幾天體驗下來,讓我這個原本對HiFi捆綁play不太感冒的玩家也直呼真香。本身便攜解碼耳放可以接駁手機、電腦、播放器等各種音源的全能玩法就有其獨有的優勢,而hip-dac以其小巧的機身,優秀的音質表現以及非常厚道的售價,更是把便攜解碼耳放的優勢放大到了最大。

從使用場景上看,如果你平時更習慣用手機或者電腦聆聽音樂,尤其是流媒體音樂,希望在此前提下提升音質,那麼與其花重金幾千塊錢買一個便攜播放器,1180元的iFi hip-dac會是更靠譜的選擇。而如果你還是想要考慮一個純音播放器,那麼為hip-dac搭配一個入門播放器作為音源組成一個小捆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比如說節奏坦克V1,售價僅為399元,加起來也不到1500,在接近的體積重量的條件下,你將獲得的是越級的聲音體驗。正如標題所言,在我看來hip-dac正可謂是平價HiFi的最優解。


相關焦點

  • HiFi音頻,隨身攜帶:iFi/悅爾法 Hip-Dac
    接下來我要注意的是hip-dac的尺寸。由於包裝盒子的大小,所以我覺得hip-dac也會很小,但是hip-dac仍然比我想像的還要小。iFi選擇使用2200mah的LiPo電池,官方宣傳hip-dac大約有8-10小時的播放時間,此時間將根據耳機和音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幾天一充。也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臺式機甚至手機上的USB埠為傳hip-dac充電。⑥ 正式進入測試綜上所述,讓我們開始實際的測。我已經使用hip-dac大約2周了。
  • 手機HIFI好拍檔 便攜解碼耳放iFi hip dac隨身聽感
    看到iFi hip-dac,給我的第一感覺,其就像是一個曾在很多戰鬥民族電影中見過的隨身小酒壺。像這種酒壺,我家應也有,只是一下沒找著!以前冬天灌點小酒,放大衣口袋,沒事就拿出來咪咪兩口,別提多舒坦。iFi hip-dac真的很小,小到一包煙的體積,全身主體鋁合金外殼,孔雀藍磨砂質感塗裝。2兩半的重量,上手有點點感覺,但並不沉!
  • 手機HIFI好拍檔,便攜解碼耳放iFi hip dac隨身聽感
    iFi hip-dac真的很小,小到一包煙的體積,全身主體鋁合金外殼,孔雀藍磨砂質感塗裝。2兩半的重量,上手有點點感覺,但並不沉!與手機組合在一起,我的單手拿著挺適合。右側就是iFi hip-dac的兩個輸出,3.5單埠和4.4平衡口。
  • iFi 推出可攜式USB解碼耳放一體機——Hip-Dac
    ip-dac上周在紐約舉辦的2020年首場CanJam展會上,iFi正式發布了其最新的隨身便攜產品:hip-dac.模擬部分hip-dac的放大電路採用平衡(差分)設計,同價位上幾乎很少有產品能夠做到這一點。
  • 關於iFi全新hip-dac便攜解碼耳放硬體解析&聽感搭配
    但舊PCM系列年代久遠,DSD解碼只是兼容模式,解DSD表現並不好,後期的PCM型號換成了Delta Sigma輸出,丟失了PCM1704的風韻。這就讓PCM DAC非常尷尬,經典型號DSD能力不強,存量和方案設計都有難度,後期型號又沒有以前那個味,著實令人撓頭。
  •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 - 一壺IFI HIP-DAC解千愁
    hip-dac帶有三根線材:用於播放音樂的USB延長線,用於充電的USB-A至USB-C線,用於手機和DAP的USB-C公對USB-A母線。這些加起來對我來說有點多餘,如果配件更加簡單,我會更喜歡它。hip-dac的背面有兩個埠 - 一個用於數字輸入,另一個用於充電。
  • 讓手機更HiFi,iFi 可攜式發燒一體機「hip-dac」來了
    iFi,這一在影音界屢獲殊榮的品牌,近期在他們的隨身便攜產品系列中又新添了一位成員:USB解碼耳放一體機:hip-dac上周在紐約舉辦的2020年首場CanJam展會上,英國品牌iFi正式發布了其最新的隨身便攜產品:hip-dac.
  • 拓展手機音質的千元級產品,簡評iFi hip-dac輕薄型解碼耳放一體機
    hip-dac的出現,一定程度和XCAN和XDSD這些產品共同拓展自家便攜一體機的產品版圖,並且通過更進取的定價搶佔千元市場。而且我自身的需求而言,千元價位其實並不能買到太好的播放器,但是對於解碼耳放一體機而言hip-dac卻是極具誠意。
  • 壺中之音-hip-dac解碼耳放
    想想,自己含笑掏出hip-dac,插上耳機讓眾人誤判的剎那,不要太有腔調啊 O(∩_∩)O哈哈~ 除此之外,iFi也算是老朋友了。之前2019年」耳機與生活第二屆年度盛會(上海)「上聽的iFi臺式旗艦一體機令我印象深刻。而且他家產品很有規劃,最近一年產品使用的都是1793(BB)這塊晶片,所以新品hip-dac的音質表現,我是蠻期待的。
  • 品一品便攜的品質解碼耳放 - iFi hip-dac,內中自有天籟音
    小巧精緻,易於便攜通過圖中可以看出這款機器是一手可握,尺寸僅為102(長)x 70(寬)x 14(高)mm,手機相比寬度相近,長度不及,厚度略有超出;重量在125g左右,與目前的主流的智慧型手機重量差不多,手機加上hip-dac的厚度在20-30mm之間,重量也不到300克,無論你是在家中、旅行或是辦公室都可以輕鬆把他們裝入口袋
  • ifi hip-dac解碼耳放開箱簡評
    ifi這個牌子呢,大概一年半以前接觸過一次,當時出了一個ifi pro idsd的機器,號稱是全球首款硬解dsd1024的解碼,那機器我還買過一臺,總體感覺還OK,由於這牌子是國人在外面弄的品牌,所以很多人直接給他掛上了一個「假洋鬼子」的稱呼,不過這幾年確實這牌子也主要在國外市場做,國內賣得倒是比較佛系;hip-dac是ifi剛出沒多久的一個解碼
  • 適合你的聽覺,原音重現 - hip-dac解碼耳放一體機
    全新的設計和造型hip-dac代表了iFi在工程設計方面的新水平,一個新系列的首個產品,採用了新的配色 - 汽油藍,新的外形設計理念和便攜設計思路- 一種有復古感上了年份的酒瓶,會讓人不自覺的沉醉進去高質量的便攜hip-dac都能為你隨時隨地提供理想的聲音質量:不管是在飛機、火車、公共汽車、酒店大堂或任何地方。現在就開始:使用品質優異的iFi hip-dac便攜解碼耳放,提升你的旅途體驗。
  • 適於一邊散步一邊聽,iFi Hip-dac可攜式平衡DAC/耳機放大器
    概述hip-dac的造型類似於一個汽油藍色的扁平小酒瓶,可輕鬆隨意地裝入口袋,並支持各種高清音頻格式。hip-dac替代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PC和Mac中自帶的普通DAC(數模轉換器)和放大器電路,從而極大地優化和提升了耳機的音質。
  • 小酒配音壺(iFi Hi-dac),聽說喝酒後聽音樂更嗨喲!
    作為新產品系列中的第一個,推出了一款高價值,高性能的可攜式音頻解碼器/耳機放大器,它被稱為「hip-dac」,解碼部分為32Bit/384kHz,耳放放大部分的單端輸出為280 mW,平衡輸出為400 mW。與ZEN DAC不同(它們讓人為之眼前一亮),hip-dac的用途是便攜,隨時隨地的使用。
  • 讓高品質音樂伴你行走,可攜式解碼耳放 - 悅爾法 hip-dac
    開箱hip-dac的包裝是一個簡潔的白色盒子,正面有設備的圖像,背面有規格說明。產品構造Hip-dac具有全金屬結構,非常的結實與牢固。如果有熟悉iFi 悅爾法X系列產品的人會發現它們的高度和寬度大致相同,但hip-dac要更薄一些。對不熟悉的人來說,hip-dac比一副撲克牌略寬,差不多的高和厚;放棄了X系列那堪稱指紋收集器的鍍鋅金屬表面,轉而採用了手感更好和不會殘留指紋的金屬磨砂材質,。
  • 英國主流音響雜誌「Hi-Fi Choice」五星推薦千元級解碼耳放-hip-dac
    hip-dac看起來像是一個精緻時尚的隨身小酒壺,色彩絢麗,音質卓越,物超所值。深孔雀藍的外觀配上古銅色的音量旋鈕,使hip-dac具有強烈的時尚氣息,這無疑讓它在眾多的產品中脫穎而出。hip-dac與Chord (mojo)相比顯得更加小巧和輕便,然而具體相比,更多的設計看起來或者感覺上都是大體一致的。hip-dac的一端是耳機EQ和XBass按鈕,中間是一個模擬音量旋鈕,旋鈕的另一邊是4.4mm平衡和3.5mm單端耳機輸出口。
  • iFi 推出可攜式 USB 解碼耳放一體機,售價 1180 元
    上周在紐約舉辦的 2020 年首場 CanJam 展會上,英國品牌 iFi 正式發布了其最新的隨身便攜產品:hip-dac. hip-dac 搭載了 Burr-Brown 的 DAC 晶片,DSD256、DXD384、PCM384
  • 低成本手機hifi第二彈---魅族Pro5
    原文地址之前有推薦過魅族mx4pro 和一些usb dac,這次要向大家嚴重推薦魅族另一款hifi旗艦,應該是截止至2018年5月魅族手機裡hifi音質最好的手機了——魅族pro5。 這裡強調一下,關於pro5和mx4pro hifi通道以及usb dac的正確使用方法大家一定要看我的下一篇文章,因為魅族的hifi不是全局hifi!!!!!!!!!!
  • iPhone11pro配個mini放,mojo、1A、hip、poke怎麼選?來聽下唄!
    候選2:ifihip-dac這款是才出來不久的新東西就是好,
  • 業界 | 最新最高標準打造 iFi發布多款新品
    一口氣向大家介紹了多款產品,包括iPOWER ELITE 發燒DC電源,hip dac隨身耳放,ZEN CAN甲類純耳放,以及NEO iDSD和micro iDSD藍標籤名版兩款多功能解碼耳放一體機。隨身系列:hip-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