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配音壺(iFi Hi-dac),聽說喝酒後聽音樂更嗨喲!

2020-11-29 iFi悅爾法音頻

iFi/悅爾法最近一直在致力於為用戶帶來更便攜的音頻產品,縮小尺寸,同時在尺寸和重量上的縮減又不會導致功能上的損失 – 而是為其不斷添加新功能。作為新產品系列中的第一個,推出了一款高價值,高性能的可攜式音頻解碼器/耳機放大器,它被稱為「hip-dac」,解碼部分為32Bit/384kHz,耳放放大部分的單端輸出為280 mW,平衡輸出為400 mW。

與ZEN DAC不同(它們讓人為之眼前一亮),hip-dac的用途是便攜,隨時隨地的使用。所以外形非常纖薄,可以隨身攜帶(102x70x14mm),hip-dac使用了許多其他iFi產品一直在沿用的Burr-Brown DAC晶片組,並且支持無損的PCM,DSD和MQA。(支持高達384kHz的採樣率,以及2.8MHz至12.4MHz的DSD)還使用了古老的XMOS晶片(帶有定製的發燒友固件)來處理USB輸入數據。

包裝清單

該包裝清單有:hip-dac x 1,USB延長線 x 1,USB-C x 1,OTG線 x 1,還有說明書和STS保修卡。

設計與構造

hip-dac讓我想起了一個酒壺……實際上如果不是名稱中的DAC,可能讓人無法弄懂它的功能!

銅質音量旋鈕上方是天藍/汽油藍的機身,有一種復古風(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顏色本身 – 在發燒友的世界中沒有太多是藍色的東西,大多數產品是黑色或銀色。)

機身由航空級鋁合金整體加工製成,兩端是PP材質,看起就感覺耐久度會很高,可長久使用。表面經過細緻的拋光磨砂工藝處理,帶來了良好的觸感,不易留下指紋。

前端裝有音量旋鈕(旋鈕兩側各有一個狀態LED),右邊是輸出(單端3.5毫米和平衡4.4毫米耳機插孔),左邊是增益按鈕和XBass按鈕。

音量旋鈕同時還是電源開關,純模擬音量控制比數字旋鈕更好,阻尼更好,手感更佳,在調節音量時提供更高的精度這一點很重要,這樣就算將hip-dac揣入兜中它的音量旋鈕也不會輕易轉動。

音量旋鈕周圍的LED有多種顏色顯示正在播放的是音頻格式和頻率,如:PCM、DSD、MQA等。

後端是USB-A插座和U

功能和規格

顧名思義,hip-dac純粹是DAC:它需要數字源,更具體地說是USB數字源才能工作。因此,不能僅使用放大器,而必須將其與DAC級一起使用。

hip dac實際上使用兩個DAC晶片,每個通道一個,這就是為什麼它通過4.4毫米插孔提供平衡輸出的原因。平衡信號路徑的主要優點是它提供的噪聲較小。即便是使用標準的3.5 mm輸出,hip-dac也具有類似的平衡優勢,因為它使用的是iFi稱為S-Balanced技術:兩個DAC的工作就像將信號輸出到平衡連接一樣,但是隨後將該信號轉換為單端。從理論上講,這應該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 噪音少但沒有特殊的連接器。

支持格式 DSD256/128/64,

八倍/四倍/雙倍/單倍DSD

DXD(384/352.8kHz)

PCM(384/352.8/192/176.4/96/88.2/48/44.1kHz)

MQA

數字輸入 USB 3.0 type 'A』,高速異步USB 2.0(32bit/384kHz)

耳機輸出平衡4.4mm / 單端3.5mm

電源輸出 平衡: 400mW @ 32Ω; 6.3V @ 600Ω / 單端: 280mW @ 32Ω; 3.2V @ 600Ω

電池鋰聚合物2200mAh

電源系統通過USB-C充電,USB BC V1.2兼容達到1000毫安的充電電流

功率(最大)<2W空閒,最大4W

尺寸102(長)x 70(寬)x 14(高)mm

重量125克(0.28磅)

電池壽命

使用混合耳機陣列測試hip-dac一次充滿電可播放約10小時左右,考慮到設備的尺寸,這已經相當不錯,雖然沒有達到iFi宣傳的12小時。

由於hip-dac的音量旋鈕同時也是電源開關,不能自動關閉和休眠 - 如果忘記將其打開,電量耗盡的速度將比想像的要快。

全尺寸USB埠不會耗盡源設備的電池:要給hip-dac充電,必須使用USB-C埠,因此將hip-dac與可攜式計算機一起使用設備(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也不會耗盡電池電量。

聲音表現

我使用各種耳機和耳機測試了hip-dac,包括Spirit Torino Radiante,HiFiMAN HE-560,Shozy Form 1.4和NiceHCK NX7 Pro。

背景聲中有一點點嘶嘶聲,但是很微弱,只有在完全靜音且沒有音樂播放的情況下使用高度敏感的IEM才可以聽到。

hip dac不會產生聲音。實際上,聲音偏中性,使得與我嘗試過的其他裝備(例如Burson Audio Playmate和Shanling UP4)無法區分開。就速度而言,非常好,具有快速的瞬態響應。我真的聽不見任何因中立和「原樣」複製音樂而產生的偏離。如果存在任何差異,那麼可能是我聽不到(也可能無法測量)。

與iFi之前的設備相反,hip-dac不具有其著名的3D+技術,只有XBass(低音增強)保留了下來,隨著頻率的增加,它會最大程度地增強低音提琴,而力度卻會逐漸減小,不會使低音淹沒,而只會給它更多的聲音(當然,這也取決於耳機的特徵,因為低音耳機可能最終會產生過多的低音)。

hip-dac對比

以下是與其他類似設備的簡單對比:

· hip-dac與Toping NX4 DSD:NX4 DSD和hip-dac在尺寸上有很多相似之處:Topping DAC / amp比iFi稍大,但它們確實很接近。兩者均具有用於充電和數據的獨立埠,低音增強技術和增益選擇器。NX4 DSD提供了專用的線路輸出,該線路輸出也可以用作輸入,因此可用作純放大器。hip-dac沒有這種功能,但是它通過4.4毫米插孔提供平衡的輸出。在聲音方面存在細微的差異(如果有的話):hip-dac較熱,而NX4 DSD提供了更快,影響更大的瞬態。但是,其他所有條件都是平等的。另一個主要區別是功率輸出:hip-dac達到400 mW,而NX4 DSD提供293 mW;這使hip-dac能夠驅動更多種類的耳機。

· hip-dacvs iFi nano iDSD Black Label:nano iDSD BL有點像hip-dac的上一代。體積較大且功能較弱,同時還提供IEMatch,濾波器和專用線路輸出等其他功能;另一方面,它沒有XBass技術,也沒有平衡的輸出。就聲音感覺來說,它們確實非常接近。

· hip-dac與RHA Dacamp L1:Dacamp L1價格更高還具有一些附加功能,但總輸出功率卻更少(300 mW vs 400 mW)。聲音非常相似,聽不出的具體區別。兩者都提供平衡的輸出,Dacamp L1提供了很少見的mini-XLR4。但是,就輸入而言,RHA憑藉其光纖和3.5毫米插孔輸入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得益於其專用旋鈕,它在增益和均衡方面也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hip-dac在功能上更為基本,但它的價格也僅為Dacamp L1的一半 - 並且更加便攜。

最後的結論

iFi,請不要再製造出精美的產品了,我已經厭倦了給您很高的評價!更重要的是,我的錢包又會癟下去一截,總的來說,hip-dac具有極高的價值。雖然很小,卻幾乎是一個音頻奇蹟,具有如此大的輸出功率,並在其之上還具有一些其他功能。體積小,便攜,功能強大,結構精良。僅售1280,還在等什麼呢?

免責聲明:文章轉譯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 - 一壺IFI HIP-DAC解千愁
    現在,在2020年的年頭,便攜解碼耳放系列又加入hip-dac:這是一款小巧、易於攜帶的DAC/amp,輸出功率有400mW(據稱阻抗非常低的IEM高達700mW),可以輕鬆地驅動任何耳塞,甚至一些更難驅動的低阻抗耳機也可以驅動。我很高興自己嘗試一下——我對很多藍牙耳機的測試感到很沮喪——總的來說,我對它提供的性能感到非常驚喜。
  • 煥開箱丨我有酒壺,你有酒嗎?ifi hip-dac解碼耳放開箱簡評
    ifi這個牌子呢,大概一年半以前接觸過一次,當時出了一個ifi pro idsd的機器,號稱是全球首款硬解dsd1024的解碼,那機器我還買過一臺,總體感覺還OK,由於這牌子是國人在外面弄的品牌,所以很多人直接給他掛上了一個「假洋鬼子」的稱呼,不過這幾年確實這牌子也主要在國外市場做,國內賣得倒是比較佛系;hip-dac是ifi剛出沒多久的一個解碼
  • 手機HIFI好拍檔 便攜解碼耳放iFi hip dac隨身聽感
    可隨時網更的海量流媒體手機作為單一數字播放器,負責解碼放大的隨身DAC提供音質輸出保障。這樣音樂有了,音質有了,全新組合,感覺玩起來又有了隨身HIFI的意思了!看到iFi hip-dac,給我的第一感覺,其就像是一個曾在很多戰鬥民族電影中見過的隨身小酒壺。像這種酒壺,我家應也有,只是一下沒找著!以前冬天灌點小酒,放大衣口袋,沒事就拿出來咪咪兩口,別提多舒坦。
  • 手機HIFI好拍檔,便攜解碼耳放iFi hip dac隨身聽感
    可隨時網更的海量流媒體手機作為單一數字播放器,負責解碼放大的隨身DAC提供音質輸出保障。這樣音樂有了,音質有了,全新組合,感覺玩起來又有了隨身HIFI的意思了!以前冬天灌點小酒,放大衣口袋,沒事就拿出來咪咪兩口,別提多舒坦。iFi hip-dac真的很小,小到一包煙的體積,全身主體鋁合金外殼,孔雀藍磨砂質感塗裝。2兩半的重量,上手有點點感覺,但並不沉!與手機組合在一起,我的單手拿著挺適合。
  • 品一品便攜的品質解碼耳放 - iFi hip-dac,內中自有天籟音
    呵呵,看我上圖就知道了:怎麼樣,是不是像一個小酒瓶,嘿嘿,據說其設計理念還真是來源於酒瓶,希望這款解碼耳放跟酒一樣,不僅外觀好看,更重要的是內含其中的東西。④ 平衡4.4mm耳機輸出 - 這個功能倒是比較新,iFi在前沿潮流方面做得不錯,像是MQA、4.4mm在國內都是支持的比較早的,這是一種完全平衡的電路,幹擾更少,音質更清晰(是不是腦放,我也不知道,現在很多廠家都是這樣宣傳的)。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竟有兩個字是錯的?原文意境更深遠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句詩,開始在網上流傳,很多有才的網友,還續寫了很多經典之作。然而,事實上,這句詩的原文,並非是這樣的。這句詩的原作者,是唐代的韋應物。韋應物,是京兆人,早年豪俠使氣,任性妄為,後來做了唐玄宗身邊的「三衛郎」。
  • 平價HiFi最優解——DC評iFi hip-dac
    ,旋鈕下方有指示燈,開機後會亮起,並且能夠像Chord那樣根據音頻格式直觀地顯示不同的顏色。的水準,我準備了從幾百到上萬不同價位段的幾款耳機,包括小不點CU-Rad、索尼EX1000、聽寶Aurora3、OpenAudio Ketamine、小不點CU-Kis、卡卡西女武神等。
  • HiFi音頻,隨身攜帶:iFi/悅爾法 Hip-Dac
    更難得的是一個可以看到產品四個側面的包裝盒。這種包裝簡單明了,不需要去猜測什麼。後面是規格部分,其中提供了您想知道的所有參數信息……!讓我們深入研究。在內部可以找到hip-dac。一根藍色的USB延長線,用於將hip-dac連接到PC或筆記本電腦。USB-C公轉USB-A公,用於充電。最後一根線是USB-C公頭到USB-A母頭(OTG線),用於連接手機或筆記本電腦。
  • 酒的6個冷知識,讓喝酒變得更有趣!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在酒局的開場時,氣氛無法活躍起來,如果你不是一個講幽默段子的高手,那麼今天這些酒的冷門知識,就是你用來暖場的小利器。人類愛喝酒是因為「本能」在學術界有一個很有名的「醉猴假說」,這個假說認為:由於某個基因突變,人類祖先能更容易分解酒精,從而可在必要時食用已發酵的水果,以安全度過由於地球氣候變冷導致的食物匱乏期。在隨後的很多研究中,也有證據可以支持這一點:非人類靈長動物黑猩猩喜歡喝酒的自然行為和人類飲酒能力強的突變基因。
  • 居酒屋的趣味,從來就不止在喝酒
    大火撲滅後,來自日本各地的工人聚到了江戶進行重建工作。這群湧入江戶的新人口,自然以年輕男性居多,喝酒的地方自然必不可少,於是,可以站在酒桶邊上或者坐在裡面慢慢喝的「酒屋」(能夠坐在店裡喝酒的也叫做「居酒屋」)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愛喝酒的人,愛的並不是酒
    有人說不會喝酒的人,就是不解風情的人。其實,愛喝酒的人,愛上的不是酒,而是端起酒杯,將心事一點點融入到酒中一飲而盡的感覺。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一杯酒下肚,千百種滋味湧上心頭。我出生在一個 無酒不相聚的家族中,家族裡的男女老少都能喝酒。過春節時,我們家族裡的人都是聚在一起跨年的,飯菜酒桌上歡聲笑語,相聚在一起的第一杯酒 是家人們全部舉杯同飲,吃飯、喝酒、聊家常,餐中時我們這些晚輩們都會一一去給長輩敬酒,從爺爺輩到父輩會挨個敬一邊。或許是因為從小就耳目有染,讓我對酒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 傲百年白酒:喝酒、品酒,更需懂酒
    在中國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小飲怡情,大飲傷身。可見,定量飲酒對身體是有好處的,那麼白酒要怎么喝才能更有好處呢?小健就跟大家盤點一下。
  • 拓展手機音質的千元級產品,簡評iFi hip-dac輕薄型解碼耳放一體機
    iFi hip-dac其實並不是iFi的首款便攜耳放一體機,但是從價格、配置和輕薄程度而言,hip-dac顯然是更具進取意義的,其對標的顯然是友商千元級的同類產品,並且一定意義上讓人們除了mojo以及同類便攜產品外有一個更為輕薄的一體機好選擇,下面說說個人的使用體驗以及一些感受。
  • iFi 推出可攜式USB解碼耳放一體機——Hip-Dac
    上周在紐約舉辦的2020年首場CanJam展會上,iFi正式發布了其最新的隨身便攜產品:hip-dac.模擬部分hip-dac的放大電路採用平衡(差分)設計,同價位上幾乎很少有產品能夠做到這一點。hip-dac耳機放大器的額定功率為400mW,根據連接的耳機的阻抗,能夠從平衡輸出提供700mW以上的功率,這使得它能輕鬆驅動各種類型的耳塞/耳機。
  • 一壺酒裡見天地,一杯茶中見人生:人生活到最後,不過是一茶一酒
    人生前半場,就像酒一樣,濃烈而又醇香,可喝多了,終究會覺得「淡」。人生後半場,就像茶一樣,平淡而又清香,品嘗得多了,便會覺得「甘香四溢」。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茶一酒一人生。人生最大的樂事,莫過於年輕時像「酒」,酒過三巡人不醉,莫過於「不惑」之年後像「茶」,茶過半杯需慢品。
  • 易事,難事,風雨事,江湖事,不過是一壺酒的事
    說要給老舍寫個人物傳記,不知道從哪裡寫,既然他愛喝酒,就從酒開始吧!我喜歡江湖和市井氣。江湖不只是有金庸先生小說裡御劍飛行,一劍千裡的神仙般人物,更多的還是市井小人物,滿滿人間煙火氣。在我看來,江湖可以沒有那些神仙人物,卻不能少了那些不曾御劍千裡卻義薄雲天的人。
  • 最會喝酒的俄羅斯人,卻對中國白酒望而卻步?俄:後勁太強了
    歷代文人墨家關於品酒評酒的著述不勝枚舉。就連詩人李白也寫過,「花間一壺酒,獨飲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影中結三人。」。即使在今天,人們在餐桌上,聚會上的社交活動也離不開酒。其實,除了中國,其他國家也有酒文化。韓國人喜歡喝燒酒,日本人喜歡清酒,最會喝酒的俄羅斯人甚至把濃度很高的伏特加當水喝。
  • 日本請聲優給酒配音,他卻公開稱應少喝酒而被解約,太實誠了!
    萬代南宮夢搞了一個日本酒的擬人化企劃,名為「神酒ノ尊」,還請了一眾大牌聲優給酒配音,在來不及感嘆日本啥都能擬人化的時候,參與配音的石川界人那邊爆出了一個奇葩的事件,他在廣播中說了一些被官方「認為不適當」的發言,結果直接被解約了,丟掉了這份工作,連帶著他所在的事務所都公開賠禮道歉了。
  • 喝酒後發朋友圈的句子,酒涼可熱,心涼何暖!
    5、討厭酒的味道,卻愛極了醉的感覺。6、想和你喝酒是假的,想醉你懷裡是真的。7、一杯敬你漫不經心,一杯敬我自作多情。8、酒讓我想起了你,而你卻忘記了我。9、男人喝酒辨朋友,女人喝酒識流氓。11、我討厭酒,但卻喜歡那個能讓我喝酒的人12、酒不能讓我醉,你卻讓我心碎。13、人們都說故事與酒更配,卻不知這樣更容易讓人流淚。14、酒這東西要麼別喝,要麼就喝醉,因為半醉不醒的感覺太清醒,不是讓人想起舊情,就是讓人想起舊愛。
  • 李白詩中常出現望月與飲酒,花間一壺酒,邀月與影舉杯成三人
    而其中就寫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明明有一壺好酒,卻只有自己一個人獨自喝著。但後面就接著寫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前面點明只有一人獨酌,後面舉杯之後,卻又成了三個人一同喝酒。那這時候,大家要問了,這裡的「三人」是誰?為什麼會出現三人?是李白一人飲酒醉了嗎?有人就解讀說,其實三人指的是人與影子,也就是李白自己及自己的影子,加上倒映在酒杯中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