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廢除漢字44年後,現狀如何?專家呼籲:務必儘快恢復漢字

2020-12-21 騰訊網

引言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這樣定義文字:「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字不但是一種交流工具,更是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獨特文化。在歷史上,中國文化也通過文字向外大量輸出,其中朝鮮所受的影響最大。

前些年,韓國搶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一事,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雖然韓國的端午祭和我國的端午節除了時間差不多之外,其他風俗習慣或者祭祀方式都不太一樣,但是此事還是令國人不滿。畢竟韓國在歷史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端午祭是以端午節為契機展開的農時活動,某種意義上還是源於中華文明。

▲韓國端午祭

01

近年社會上又風傳,韓國要將漢字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件事已被證實是誤傳。不過話說回來,中國的漢字與韓國的文字確實有著非常緊密的傳承關係。中國文字始於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萬姓統譜·卷五十二》),幾千年來已經發展成極其寶貴燦爛的漢字文化。

在韓國文字的發展史上,漢字佔據重要地位。朝鮮半島這一區域從明朝開始便是中國的藩屬國,一直到清朝末年。中華文化對這一區域影響重大,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字,朝鮮半島的國家都沿用了漢語和中文。

▲朝鮮英祖在迎恩門前「郊迎」清使阿克敦

朝鮮半島長久以來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在19世紀之前使用的書寫文字都是漢字。15世紀,當時朝鮮的李氏王朝世宗國王,令朝中大臣創造了一種拼音文字,並著書《訓民正音》,這也就是現在韓國使用的諺文。但是由於當時朝鮮的書籍文本和上層階級依然主要使用漢字,所以諺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成為朝鮮的正式文字。

02

二十世紀初,朝鮮被日本佔領,這個時候諺文漸漸成為了朝鮮的主要書寫文字。二戰結束後,韓國和朝鮮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韓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此時韓國人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想要擺脫長久以來整個國家被中華文化的影響,創建獨屬於自己的文化,所以曾經開展「國語純化運動」,一度將所有漢字全部廢除。

▲朝鮮諺文

在日本戰敗和朝鮮半島得以解放的同時,樸正熙政權開始推行「國語純化運動」。樸正熙是韓國前總統樸槿惠的父親,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旅出身,做事有著軍人風範,雷厲風行。自從1976年開始,樸正熙政權為了推進韓國國語純化運動,設立了一系列組織,提出了語言的替換方案,韓國自此開始進行由上而下的文字改革。

進行文字改革,在教育方面必然是一馬當先。教育部門進行教材修訂,將所有中小學教科書上的漢字和日文全部替換為諺文。在推行此項改革之後上學的孩子,首先接觸的文字是諺文而不是漢字,這一舉措保證了後代所接受的文字的純粹性。

▲韓國教材

第二種措施,是在公共領域儘量減少漢字的出現,據說很多建築遺蹟上的漢字都被刮去或者遮擋。韓國所推行的這一場文字改革,見效很快,幾十年過去了,在民族主義的思潮下,如今韓國認識漢字的人已經很少。

03

韓國廢除漢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韓國人認為漢字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書寫也比較複雜,不利於掃除文盲。而諺文在書寫上相對簡單,學習和交流比較容易。

▲韓國報紙

經過幾十年的文字改革之後,韓國廢除漢字很成功。現在以諺文為主的韓國語通用於韓國官方與民眾。但與此同時卻產生了另外一種困擾,諺文是表音文字,類似於英語的自然拼讀法,可以根據其構成拼讀出文字,但是隨之產生的同音詞分辨困難成了一個文字應用的難點。並且,由於很多韓國歷史方面的書籍是由漢字書寫而成,所以在廢除漢字之後,對於這類書籍的閱讀對於韓國人來說比較困難,甚至於無法理解。

面對這樣的局面,韓國的一些專家在本世紀初就提出了重新學習漢字的建議。近年來,由於中國的對外影響力大大增強,為了更好地接觸和了解中國,全世界範圍內學習中文的人越來越多。對於韓國來說學習漢字也有很多好處,所以在1995年韓國的小學課程重新將漢字列為了選修課。

▲韓國的漢字書法

結語

每一個得以傳承的古老文明都擁有自己的文字,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認為,漫長歷史中很多燦爛的文明,就是因為沒有文字所以消失了。而在現代社會,文字和語言早已成為了各國溝通的橋梁,如何在世界潮流中急流勇進,才是真正決定一個民族是否強大的重要標準。

參考資料:

《說文解字》

《萬姓統譜·卷五十二》

相關焦點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自不必多言,但1970年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為本弘揚韓國固有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全面實行「韓文專用」,下令廢除中小學的漢字教學,中小學的國語教科書一律使用韓文。  這一政令雖然只推行了三五年,但影響很大,這也是時至今日,我們在韓國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頭都很少見到漢字的主要原因。
  • 第一個廢除漢字的東方發達國家,如今後悔了,民眾吵著要恢復
    如果廢除漢字的話,就意味著韓國的歷史研究工作徹底沒辦法進行下去了。這樣一來,對韓國這個自信心特別強的國家來說,文化方面的影響幾乎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到了1998年,金大中上臺之後,復活漢字的宣言被提了出來。事實上,當時恢復漢字的背景跟前一年年底爆發的金融危機有著很大的關係。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因此,1970年,韓國開始禁止使用漢字,停止在學校教授漢字。之後,韓國將拼音字母(韓語)當作字體,把只有40個音的韓語當成了漢字的代替品。這種把拼音當成字體的方法到底怎麼樣呢?
  • 韓國人花了近70年努力廢除漢字,要求恢復漢字的呼聲卻越來越高
    從古代的時候,就已經飄洋過海流傳到韓國了,並且在韓國發芽生根,茁壯成長。 可是,自從韓國成立以後,韓國人就花了將近70年的時間一直在鍥而不捨的努力廢除國內漢字,本來以為可以藉此實現進步,卻沒想到引發了一系列問題,以至於不少人都後悔廢除漢字。為何韓國要花70年的時間來廢除國內的漢字,為何現在廢除漢字了有覺得後悔了?在這背後,究竟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故事。
  • 為脫離漢文化圈,韓國花72年廢除漢字,為什麼還是廢不掉?
    在上一文,我們剖析了越南廢除漢字的前因後果,也了解到文字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越南之所以咬牙也要廢除漢字,於他們而言意義重大,更關乎自尊、關乎一個族群的文化認同。那麼除開越南之外,有一個國家有著和越南類似的漢字使用史,也同樣在四十年代末期下令全民廢除漢字的使用,這個國家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韓國了。
  • 韓國廢除漢字現在覺得後悔,為什麼越南廢除漢字,卻一點不後悔呢?
    韓國廢除漢字現在覺得後悔,為什麼越南廢除漢字,卻一點不後悔呢? 我國是一個擁有5000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也有很多著名的旅遊勝地。隨著我國影響力的不斷增加,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些年來我國旅遊的遊客也是越來越多。古代時候,亞洲地區很多國家都是中國的附庸國。
  • 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還能重新使用漢字嗎?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在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爭吵的中心就是要不要恢復漢語教學,讓漢字和韓文一起走進課堂。支持者認為,韓文是不成熟的表音文字,如果單單只使用這種文字會造成語義不清,因此需要引進漢字,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韓國廢除漢字,還嘲諷日本保留漢字,結果被網友懟
    這裡我們就要說道一場對於漢字的複製活動,漢字廢止就是漢字文化圈的這些國家做出的廢除或改革漢字,主張採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的運動。這場運動其實要說損失的,也只是他們而已。關於漢字的廢止,我們今天主要講述中日韓對漢字採取的不同的措施。
  • 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你還記得幾年前,韓國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節"作為世界遺產地而搶佔了中國的先機嗎?"在國內引起了非常激烈的爭論,有些人甚至提出了「捍衛端午節」的說法。我們的認為"端午節"最早起源於中國文化,不應被韓國所採用!
  • 為什麼日本和韓國在廢除漢字幾十年後,又都後悔了?
    日本:廢除三十一年後再拾起語言和文字在世界各地,有的民族是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歷史悠久大國一般是文字、語言都豐富的,說的不是那麼嚴謹:日本大致是五代左右到唐朝時候,學習過去的,漢字作為韓國:廢除漢字數十年後,開始後悔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漢字在韓國也曾一直是主流文字。然而,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
  • 韓國專家提議恢復漢字,遭大部分民眾反對,日本網友的話亮了
    我國憑藉著強勁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渲染能力,將中國文化傳到亞洲各國,很多外國遊客也喜歡來中國學習漢字,甚至有些外國人說的中文都比中國人標準。現如今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我國的貿易夥伴大多都會認識一些漢字。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糾結了,韓國為什麼不自信?
    其實在1970年代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社會不時有人發出恢復漢字教育的呼籲,但都因為反對聲浪很大,最後皆不了了之。 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韓國教育部曾發布教育方針稱,將在小學和中學教科書中並列標記漢字和韓文,並開始推進相關方案的研究。不過因該政策遭到韓國教育界不少人士反對,認為此舉會「增加小學生學習負擔」,韓國教育部最終在2018年廢除了該計劃。
  • 韓國廢除使用千年的漢字之後,為何現在又開始後悔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文化中的精髓。與西方字母不同,漢字講究很多要素。在古代歷史中,中華文明影響了周邊很多國家,漢字也被周邊國家使用。韓國就是其中之一,但有一個情況出現了,從1948年開始,韓國開始逐步廢除漢字的使用。
  • 韓國廢除漢字,民眾連史書都看不懂,遭日網友無情嘲諷
    實際上是因為自從韓國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文化開始出現嚴重的斷層和困擾,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懂本國的古典文獻書籍,因為都是漢字記載。用日本網友的話說,那就是歷史古籍正成為韓國民眾心中的天書。那麼韓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棄用漢字的呢?嚴格來說是從二戰後的1946年朝鮮全面禁止使用漢字開始!當時韓國被稱為南朝鮮,直到1948年後韓國才從真正意義上脫離朝鮮半島,改名大韓民國。
  • 用不用漢字,韓國應該展現民族自信
    漢字早已是韓國的一部分,恢復漢字教育只是恢復韓國自身的文化。圖為2019年8月7日,韓國新任檢察總長尹錫悅拜訪國會議長文喜相時,獲贈一幅書法,上面用漢字寫著「破邪顯正」。(視覺中國)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糾結。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韓國其實廢除漢字已經幾十年了,不過 韓國國內其實對於恢復漢字也討論了幾十年了,到了現在即便韓國人都已經習慣用韓文了,也依舊有人在提恢復漢字。
  • 漢字正變得越來越流行,越南韓國為什麼要廢除?
    我們漢字也是如此。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根據考古學史的發展,漢字大約有6000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漢字是公元前1300年商代的甲骨文。雖然漢字的演變是從金文,篆書,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開始的,都是不同時期漢字的特徵,最終發展成今天的簡體字,這是漢字在大陸的演變。至今,漢字仍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 越南「廢除漢字」已有74年,如今用越南語寫春聯讓國人不忍直視
    參考資料:《越南漢字興衰史述略》、《全唐文》、《 白雲春海賦》早在幾千年前,中國文化就對世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時,中國的周邊國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包括日本、朝鮮、韓國等,這些我們都很熟悉。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其中韓國,日本都開始使用本國文字,而越南則改用拉丁文。韓國的漢字廢止活動,至今已經有72年韓國從元朝開始,到清朝都是中國的附屬國,需要向中國的朝廷進貢,韓國的國王任免,軍隊的最高指揮權也都在中國朝廷手中,因此韓國的許多文化也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比如服飾,建築,還有端午節,中醫等等。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