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仁懷市赴江南大學培訓人員結束在教室裡的最後一節課後,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代表,交流學習心得體會。仁懷市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冉擁軍參加交流會。
近一周裡,來自仁懷市相關部門和單位、民營企業的人員,先後聆聽了中國釀酒大師季克良、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徐正宏等多位專家、教授的講課,還與建行貴州分行相關部門進行了溝通、交流。
多位學員在交流中表示,季克良先生紮根仁懷、紮根茅臺,一生只為釀一杯好酒,而且謙遜,是年青一代學習的榜樣。臺典酒業的杜富傑說,非常感謝相關單位創造的這次學習機會,也相信今後有政府引導、部門幫助、銀行支持,企業會越來越好。
武文健是一位北方人,此前戶籍在北京。現在,他放棄了北京戶籍,把戶口遷到仁懷市,在衡昌燒坊任職。他說,通過這次學習,讓他對仁懷醬香型白酒的許多生產工藝,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也誘發新思考。
來自建設銀行仁懷分行葡萄井支行的袁園,表示要終身堅持學習、傳承好工匠精神、暢通信息交流,還建議建立全國醬香酒行業動態專家庫,精選市場分析、生物工藝、經濟金融等方面專家,定期發布針對仁懷市醬香酒的評估分析報告。
提出建議的,還有來自鵬彥酒業的敖碧敏。這名從大學畢業四年的女青年,在學習期間聯繫了江南大學研究生院,打算春節後繼續來學習。
在談到對仁懷醬香型白酒的研究話題時,她透露說,自己和同事在廠裡做了一些小實驗。但受條件限制,很多分析沒法展開。「希望政府和相關機構,能在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科學研究方面提供幫助。」她說。
仁懷市醬香型白酒科研所,是全國唯一由政府設立的醬香型白酒科研機構。此前,該所圍繞仁懷醬香酒、醬香酒產業、產業鏈延伸、標準制定等,開展了大量工作。眼下,該所正在增添新的設備,籌備新的科研項目。
「我們將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圍繞企業應用實踐等,加大科學攻關力度。」該所副所長唐平華說,也希望仁懷市的酒企在生產過程中,能為提供更多研究線索和材料。
中國酒都·仁懷醬香酒匠、茅臺商會會長、遠明酒業董事長的任遠明,本人全程參加這次培訓。出發前,他還向仁懷市酒文化研究會申請,為兒子、女兒爭取到同期參培名額。
交流會上,這位仁懷酒界的「老人」強烈要求發言,表達了三個觀點:季克良老先生的敬業、為人之道,值得學習和尊敬;仁懷醬香酒在保證品質方面,產品貨真價實,為質量把控做出了榜樣;建議以政府的名義,多邀請技術專家到仁懷去工作,指導生產,幫助把醬香酒研究透徹。
仁懷市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袁仕彬、仁懷市酒文化研究會會長、仁懷酒投公司董事長李武、鵬彥酒業董事長許鵬、仁懷市青年商會秘書長王傑飛等人,分別作為導師團成員和學習小組負責人,對學員的發言進行點評,參與互動交流。
仁懷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冉擁軍,在學習心得交流會上表示學習收穫不小,並且要終身不斷學習。
冉擁軍在發言中說,企業家是創造財富的根本,是中堅力量,還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在未來的發展中,企業要把融合發展作為根本出路,相互間要有競爭、有合作,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同時,他要求充分理解政府與企業間的命運共同體概念。即:政府努力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企業要在規範上下功夫、多為政府出主意。
談到產區發展時,冉擁軍希望企業堅守匠心,對標世界級產區,咬定打造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基地目標,做品質、樹品牌,絕對不能消耗仁懷資源做「世界基酒核心區」。
冉擁軍還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努力改善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水平,主動為企業營造寬鬆、公平的競爭環境。
來源:仁懷市酒文化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