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鄉下人的講究,如今還有道理嗎?

2020-12-16 智聊農村

生活在農村的人,多多少少在生活方面都參照點老祖宗們說的俗語來,由於當時是舊社會,生產力和思想都比較落後,人們對真理都存在著疑問,在認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有些俗語就變成了約束人們行為舉止習慣的重要依據了。舉個例子,在表示家庭糾紛情況複雜的情況下,外人根本就沒有辦法來斷定孰對孰錯,就會用到「清官難斷家務事」;再談及人怕出了名容易招麻煩時常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在農村是有很多講究的,老一輩的人留下來很多俗語和老話,肯定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在其中的,因為文化的差異,和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多都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一些俗語,農村人不理解的就更不要指望城裡人可以理解了,又有一句俗語可以解釋這種說法。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條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

提到「生妻」,就會想到「老母終堂,生妻去帷」這裡的生妻原本是指年輕的妻子,在農村中,已經被理解成了改嫁的女子了!

「生妻不娶」農村人思想落後封建,有著「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一種說法,寡婦雖然人們認為可能八字過硬,有剋死自己丈夫的嫌疑,但是最起碼她的德行沒有缺失,所以寧願娶個寡婦,「生妻不娶」,這裡的妻又可以說是「七」,在古代的時候,有七種情況的女子是嫁不出去的,主要包括了盜竊、惡狠、淫蕩、口舌、不孕不育、嫉妒、不事姑舅。但凡是沾染上面任何一條變遷的女子,男方就會毫不留情面的直接休了自己的妻子,讓他們回自己的娘家。

這種被前任丈夫休了的女子如果再婚就會被稱為是「生妻」,由於男子十分重視自己的臉面,一般都不會娶再婚的女子,一是怕街坊鄰居說閒話,二來也是怕給自己的祖輩們蒙羞。

而「暗九不過」這句俗語,裡面的「九」分為明九和暗九之分,所謂的「暗九」就是指代九的倍數,比如說,18 、27、27、36、45、63、81等。而「明九」就是帶有九的數字了,例如,9、19、29、59等等,因為在很久以前,古代人對數字的認知度有限,認為「九」這個數字是最大的,有一種「九九歸一」的說法,他們認為「九」表示滿的意思,水滿則溢,逢「九」可能就要走下坡路了,因此一些老人都不會過逢九的大壽,會覺得不吉利,有的人會直接跳九逢十,總是用寓意吉祥來安慰自己的心理,希望老天爺不要盯著自己,期待著自己能夠健康長壽。

如今跟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有的俗語已經不再適用了,「生妻不娶」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很多結婚後不幸福的人都離了婚,這些離過婚的人,還是可以尋求自己的真愛,很多所謂的「二婚女」和「再婚男」成為了香餑餑。「暗九不過」也少很多人的追捧,過去的人平均壽命比較低,而現在很多的百歲老人依然健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也提高了許多,八九十歲自然能夠出門散步遛彎。

你們家鄉有什麼奇特的俗語?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今天小編說的「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呢?本期節目就到這裡,想了解更多農村資訊記得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俗語說」怎樣怎樣的事,簡單明了的一句話便能概括整個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樣的「俗語」不勝枚舉,今天我們就要說一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表達是怎樣的意思呢?是真的有道理嗎?
  • 「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對於老祖宗的一些有道理的話,還是有必要傾聽的。那麼在民間流傳的「生七不娶,暗九不過」,這句話有沒有道理?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眾所周知,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甚至連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哪怕在嫁為人妻後,也必須無條件聽從丈夫的話,根本沒有人生的選擇權,實屬古代社會的一大悲哀。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在古代的婚姻關係中,女人無權提出離婚,但男人卻有休妻的特權,不過也不是隨意為之,男人必須根據「七出之條」來休妻,比如無子、淫、重病、盜竊等。 那麼古人為何總結俗語「為何窮死,不娶生妻?」那些不能生育,或者因為丈夫原因而無法生育的女子,本身就很命苦,為何人們還要趕盡殺絕?不給她們留條後路呢?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一、寡婦和生妻「寡婦」一詞,我們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儘管是如今的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寡婦」一詞。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何不可以娶?
    如今很多人在娶妻的時候,對於女方的條件不是很介意,像地域,經濟條件等條件,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哪怕對方為二婚也並不很在意。然而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人們對於女子的要求明顯限制很厲害。在男子們心中,女人猶如此生兒育女的工具,甚至還流傳一句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什麼叫「生妻」,這種就是「丈夫還活著,被休棄女子」,換句話來講「有婚史」女子。
  • 老一輩人教誨未婚男人:「寧窮死,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那又為何說窮死也不能娶生妻?雖然現在的社會已經很是開放開明了,但是在農村,一些老人的想法還是和老舊,不過雖然老舊,但不無道理,不讓去生妻也是因為有以下兩種原因。1、生妻很有可能存在品德問題。古人休妻不會說是男人的錯誤,一定會講,是女人不好,會說女人不遵守婦道。所以在古人看來,被人休過的妻子那麼就屬於壞女人的代表。丈夫也還在的情況下,女人為何要狠心離婚呢?是嫌棄貧窮還是另尋新歡?如果沒有適應性的足夠讓人信服的理由,那麼基本上就是女人品德問題。娶他人生妻,也許下一次她同樣拋棄你。
  • 俗語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每一句俗語,都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方法或者道理,所有的俗語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讀起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有的蘊含哲理,也有的充滿封建糟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市井氣息十足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的表達的其實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寧願娶寡婦,也不要娶生妻。「生妻」就是指離過婚的女子。在古代講的是三綱五常,男尊女卑,封建社會男女地位不像現在的男女平等,那時的普通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可以說,她們從出生開始命運就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不僅沒有受教育,參加科舉的機會,就連配偶的選擇權也沒有。
  • 俗語:寧窮死,也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古人有這麼句話:「寧窮死,也別娶生妻」。」這句話大致意思就是說,1個人再怎麼窮,就算找不到媳婦兒,也別娶生妻。那麼這個「生妻」是指的什麼人呢?生妻有2個用法。最早出自李陵的《答蘇武書》一文中。公元前99年,漢武帝對匈奴用兵,而李陵僅以5000人面對匈奴80000兵,結果寡不敵眾而假投降了。可武帝以為他真降給了匈奴,於是殺了其全家3族。李陵也為了投降的事寫信給好友蘇武,書中就把年輕的老婆指為「生妻」。「生妻」在很早的時候指年輕有活力的媳婦兒。不過到了後來這個詞就被引申為「守活寡的女人」。
  •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不同於以往,這些年輕人會更注重個體的情感表達,這也讓社會主流的婚戀觀慢慢的發生了變化,比如不婚主義,晚婚主義,丁克主義等等。這樣的人群變多了,還有一批人把婚戀當兒戲,他們喜歡朝三暮四,花天酒地,這部分人如果生活的古代可能就是有名的浪子了。
  • 俗語:再醜不嫁獨男,再窮不娶生妻,為啥?獨男和生妻指的是誰?
    俗語:「再醜不嫁獨男,再窮不娶生妻」指的是結婚過程中兩類不適合結婚的對象,剛開始可能是正常的,但隨著婚姻深入,就會出現離婚等問題。是否適合結婚是相對而言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婚對象選擇是綜合各類因素後的結果,不是單一問題。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那些忌諱可信嗎?
    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趣,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轉變許多俗語在今人眼中都有一些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依然多見,實際上俗語話糙理不糙,十分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現在要講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老祖宗:「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首先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顯然跟婚姻嫁娶有關,說到婚姻之事,從古自今,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事情,更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而子女的婚姻是每個父母尤其看重的事情,畢竟婚姻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一生的幸福。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這些忌諱可信嗎?
    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什麼窮死都不能娶?
    很多影視作品裡的女人在男人面前不能昂首挺胸,不僅是身體上不能自由,就連言語也不能自由,有些話男人說出口是豪邁,是志在四方的好男兒;女人說出來就是違背常理,甚至會被人覺得是痴心妄想。婚姻方面,女人只要到了及笄之年就要談婚論嫁,年紀輕輕就要被迫接受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道理,和自己丈夫推杯換盞時杯子要低於男人,在拜堂時也要拜得比男人低。
  • 農村老人常說「寧窮死,別娶生妻」,是什麼意思?真相讓人扎心
    除此之外,在民間,也有一些流傳已久的俗語,它們有的是我們先輩的生活經驗,有的是古人們對自然現象的總結,還有的則是一些封建迷信,比如我們今天談論的這句:寧窮死,別娶生妻。那麼,什麼是「生妻」,又為什麼不能娶呢?所謂「生妻」是指已經嫁過人的女子,在過去,女子講究從一而終,「夫在從夫,夫死從子」,一輩子只能有一個男人,斷不可一女侍二夫。
  • 俗話說「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
    就像今日,筆者所帶來的這句——「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你知道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嗎?一、好男不娶生妻何為「生妻」?在古代指的是「離過婚或者被丈夫休掉的女子」,都知道,在過去封建社會下,男尊女卑,男人擁有一切話語權,而女子自幼被教育要三從四德,出嫁從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因此,一旦女子出嫁後,就要過著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什麼意思?有道理?
    在古代,由於缺乏醫療條件和食物,人們的壽命比較,但每個人都希望家庭中的長者能活一百年,人們常說:「家中有一個老,如有一寶」。家庭中有老人也表達了一個家庭有福氣。由於老年人的重要地位,所以應該多注意一些事項。比如說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什麼意思?有道理?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
    古詩大家都很熟悉,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在字數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但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都稱之為俗語。生七不娶「生七不娶」其實是古代三從四德中的一項,生七的意思發生的七件事或者出現這七種情況,是哪七種情況的女人不能娶?那就是淫佚、不孕、偷盜、嫉妒、頑疾、喜是非、不事舅姑這七種情況的。
  • 俗語:「寡婦可娶,生妻莫談」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之談
    俗語:「寡婦可娶,生妻莫談」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之談!俗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花。俗語能夠在通俗簡潔的話語中,滲透出一些耐人尋味的道理。因此,我國民間俗語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雖然歷經千百年時光,卻依然為廣大勞動人民所口口相傳。為了將俗語文化發揚光大,筆者特意挖掘了一些對人生有所啟迪的俗語,供您參考,比如:「寡婦可娶,生妻莫談」。我們知道,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要經歷愛情與婚姻。一個人,從最初戀愛時分的花前月下、耳語呢喃,到成家立業後的生活瑣屑、柴米油鹽,再到撫養孩子、教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