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何不可以娶?

2021-01-08 騰訊網

歡慶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結良緣。

如今很多人在娶妻的時候,對於女方的條件不是很介意,像地域,經濟條件等條件,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哪怕對方為二婚也並不很在意。然而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人們對於女子的要求明顯限制很厲害。在男子們心中,女人猶如此生兒育女的工具,甚至還流傳一句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什麼叫「生妻」,這種就是「丈夫還活著,被休棄女子」,換句話來講「有婚史」女子。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何不可以娶?

在中國歷史上,存在著「男尊女卑」思想,換句話來講,夫妻兩個人如果離婚,大多都為男方主動休妻,男方佔據主動地位。通常離婚來講,還有一種方法——和離,最大程度保證女方的利益。不過這種方法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女方娘家地位要更高一些。就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淑蘭能夠「全身而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娘家給力。

至於丈夫休妻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戰場上丈夫回不來,妻子能離婚,算是「生妻」。 畢竟這種情況再繼續等下去,對於女性來講只是白白浪費青春。人不大可能回來,家中沒有男人,不改嫁怎麼生存?為什么女性在家庭地位不高,這和封建思想的束縛,尤其「三從四德」有很大關係。

當時的人們認為,一個女人最「重要」東西當屬貞潔。一旦被丈夫休掉之後,就不存在這個,毫無意外這算是一種恥辱,寧死也不會娶。對於結髮夫妻來講,情況還會不一樣,畢竟雙方一起熬過最艱難時光。對於女性,有一定「保護措施」,男方不能為所欲為,法律上明顯有一定相關規定。

《儀禮·喪服》說:「七出者,無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雖然男子可以休妻,不過也不能隨隨便便休妻。但妻子只要犯了其中一條,那麼丈夫就會捨棄妻子,有些法規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真的有些無理。就像無子,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擁有」,不能全怨女方一個人。

還有惡疾,本身女人的身體素質,相對男人來講有些體弱。況且還在家中,女方還要承擔好多家務活。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自然容易積勞成疾,更有很多人因此早逝。這個時候再把她們拋棄,無疑是「雪上加霜」。隨著時代的改進,人們的思想得到很大解放,不再像過去那麼拘泥,對於男尊女卑的思想明顯有改善,她們在現代社會中地位,不再是一個「生育機器」。

在古代,如果有一個男子娶了生妻被鄰居知道,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要承受巨大壓力。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古代男子,寧可打光棍,也不願意娶二婚女子的。流言蜚語猶如「刀子」一般傷人,如今網絡暴力引發的人間悲劇有很多,算是壓垮人希望的最後一個「稻草」。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其實這句話對於女人來講是一種侮辱,很不公平。不過好在隨著經濟文化不斷發展,社會上的思想逐漸解放,如今對於二婚女性沒有那麼的排斥了。

參考文獻:《儀禮·喪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那麼古人為何總結俗語「為何窮死,不娶生妻?」那些不能生育,或者因為丈夫原因而無法生育的女子,本身就很命苦,為何人們還要趕盡殺絕?不給她們留條後路呢?
  • 俗語:寧窮死,也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古人有這麼句話:「寧窮死,也別娶生妻」。」這句話大致意思就是說,1個人再怎麼窮,就算找不到媳婦兒,也別娶生妻。那麼這個「生妻」是指的什麼人呢?生妻有2個用法。最早出自李陵的《答蘇武書》一文中。李陵也為了投降的事寫信給好友蘇武,書中就把年輕的老婆指為「生妻」。「生妻」在很早的時候指年輕有活力的媳婦兒。不過到了後來這個詞就被引申為「守活寡的女人」。通常死了丈夫的人叫寡婦,但有的可憐女性卻在有老公的情況下守著活寡。古時,女人的社會地位不高,也很難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丈夫就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
  • 「寧窮死,別娶生妻」是啥意思?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有著極大的恐懼,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害怕在結婚之後,彼此之間的愛情會被消磨殆盡,因為生活的諸多矛盾而使愛情破碎;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的人來說,她們也擔心結婚之後會因為物質產生更多的衝突…而關於婚姻,古人就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寧窮死,別娶生妻」,這是啥意思呢?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呢?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什麼窮死都不能娶?
    古人對於女人的某些事可以隨便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尤其是這樣一類女人,她們年紀輕輕被丈夫休棄,古人還特地創出一句諺語——「寧窮死,別娶生妻」使後人對她們避之不及。初聽這句話有些疑惑,生妻指的是什麼人?為什麼寧願一生窮困潦倒,都不願意娶這類人?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一、寡婦和生妻「寡婦」一詞,我們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儘管是如今的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寡婦」一詞。
  • 老一輩人教誨未婚男人:「寧窮死,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聽老一輩人教誨未婚男人說:「寧願窮死,也不能娶生妻」,這「生妻」到底是什麼?相信大家大家一定很好奇。其實「生妻」這個詞出自漢朝李陵的《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李善 注引《漢書》:「 子卿 婦年少,聞以更嫁。」
  •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不同於以往,這些年輕人會更注重個體的情感表達,這也讓社會主流的婚戀觀慢慢的發生了變化,比如不婚主義,晚婚主義,丁克主義等等。這樣的人群變多了,還有一批人把婚戀當兒戲,他們喜歡朝三暮四,花天酒地,這部分人如果生活的古代可能就是有名的浪子了。
  • 農村老人常說「寧窮死,別娶生妻」,是什麼意思?真相讓人扎心
    除此之外,在民間,也有一些流傳已久的俗語,它們有的是我們先輩的生活經驗,有的是古人們對自然現象的總結,還有的則是一些封建迷信,比如我們今天談論的這句:寧窮死,別娶生妻。那麼,什麼是「生妻」,又為什麼不能娶呢?所謂「生妻」是指已經嫁過人的女子,在過去,女子講究從一而終,「夫在從夫,夫死從子」,一輩子只能有一個男人,斷不可一女侍二夫。
  • 俗語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每一句俗語,都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方法或者道理,所有的俗語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讀起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有的蘊含哲理,也有的充滿封建糟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市井氣息十足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的表達的其實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寧願娶寡婦,也不要娶生妻。「生妻」就是指離過婚的女子。在古代講的是三綱五常,男尊女卑,封建社會男女地位不像現在的男女平等,那時的普通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可以說,她們從出生開始命運就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不僅沒有受教育,參加科舉的機會,就連配偶的選擇權也沒有。
  • 俗語:再醜不嫁獨男,再窮不娶生妻,為啥?獨男和生妻指的是誰?
    俗語:「再醜不嫁獨男,再窮不娶生妻」指的是結婚過程中兩類不適合結婚的對象,剛開始可能是正常的,但隨著婚姻深入,就會出現離婚等問題。是否適合結婚是相對而言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婚對象選擇是綜合各類因素後的結果,不是單一問題。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看它的意思就知道了:「寧願做一個窮鬼單身漢,也不要娶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在古人看來,如果不是發生天大的事情,男女離婚對二者都是不好的,特別是女人,因為古人認為離婚的女人就是不好的女人,千萬不要娶。這樣的觀點在傳統的中國早就已經在人們心裡紮起了深深的根。離過婚的女人不能要的說法,在現在的一些傳統家庭裡依舊根深蒂固。不僅僅是國內,就連開放的老外,也是這樣想的。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鄉下人的講究,如今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是有很多講究的,老一輩的人留下來很多俗語和老話,肯定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在其中的,因為文化的差異,和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多都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一些俗語,農村人不理解的就更不要指望城裡人可以理解了,又有一句俗語可以解釋這種說法。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條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俗語說」怎樣怎樣的事,簡單明了的一句話便能概括整個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樣的「俗語」不勝枚舉,今天我們就要說一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表達是怎樣的意思呢?是真的有道理嗎?
  • 俗話說「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
    古語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從古至今,對於婚姻,人們將其視為頭等大事,定位成了人生的三大事之一—「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在古代民間,更是有著「成家立業」的傳統,足以見證,婚姻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因此,也產生了許多俗語,告誡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 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引言: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那為什麼流傳至今,還有那麼多人認為它很受用呢?只要一提及擇偶,就會有人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意思是作為一個男生,是萬萬不能娶生過孩子的人作為自己老婆;作為一個女人,這6種男人是要排除在選在範圍之外的。這六種男人分別指的是:與父母發生衝突不孝順的男人,喜歡撿現成的男人,貪圖美色的男人、喜歡偷偷摸摸的男人、不知廉恥暴躁的男人和懶惰的男人。那為什麼結婚對象不能是這六種人,讓小編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說不準你還能用得上呢!
  • 農村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妻」,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來源於生活,但又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寡婦可娶,生妻莫談」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之談
    俗語:「寡婦可娶,生妻莫談」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之談!俗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花。俗語能夠在通俗簡潔的話語中,滲透出一些耐人尋味的道理。然而,在現實中卻有一部分經營婚姻家庭的失敗者,她們感受不到婚姻的幸福,生活帶給她們的只有痛苦與非議,這部分人就是「寡婦」和「生妻」。在民間俗語中,素來流傳著「寡婦可娶,生妻莫談」的說法,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時至今日,這句俗語還有借鑑意義嗎?本文就來詳細分析一下。1.「寡婦可娶」。
  • 為什麼古人說「寧娶寡婦不娶妻」?親生妻子是什麼意思?
    比如,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很多人不知道"生妻"是什麼意思。"生妻"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漢李陵的《答蘇武書》中。李飛將軍是李陵的祖父,出生在將門的他擅長騎射,愛他的士兵。憑藉祖先的功勳,他先後被任命為侍中、建章宮監,遷為騎都尉。公元前99年,他跟隨李廣利抗擊匈奴,率領5000步兵與8萬敵軍在軍機山交戰。由於寡不敵眾,他戰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