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為您展現「最真實」的商戰、挖掘「最賺錢」的商機、分析「最到位」的成敗因素、研究「最合適」的創新項目的——金雕商探。
距離斷供晶片的期限9月15日越來越近了,華為手機的庫存量在減少,出貨量在猛增,而生產手機的關鍵零部件——高端晶片還沒有著落。
最近聽說,各地的許多銷售終端都開始漲價了,普遍上漲300—500元,漲幅最大的是華為Mate 30保時捷版,漲了1000多元。
會發生這種現象也不足為怪,華為手機的高端處理器麒麟系列由於缺少高通的晶片貨源,即將面臨停產的危機。物以稀為貴,貨少了,銷量還是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火爆,價格能不水漲船高嗎?一方面,華為在降低出貨量,一方面,零售商在搶著要貨,供不應求啊……
那麼,華為究竟能不能成功突破重圍,斬獲新生呢?
我認為,任何事件的發生或發展,都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玩火者必燒身,尊重客觀規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自由女神之國想要一口吞掉華為,恐怕它還沒有這麼好的牙口,這話怎麼講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斷供華為之後,高通自己是什麼情況。
高通股價暴跌晶片積壓
在晶片大戰爆發之前,高通公司一直是華為最大的晶片供貨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高通全年收入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來自華為,那麼,如今一下子沒了這個超級大客戶,高通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
據悉,這兩日自由女神像的晶片股正在經歷一場名為暴跌的黑暗,其中,英偉達高居榜首跌了9.3%,高通也不示弱,緊隨其後爭當第二跌了5.5%,這兩家跌幅最大的,再加上其它N家,七七八八的算一下,自由女神像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在這幾天的功夫就損失了上千億。
為什麼會這樣?一向聰明機警玩兒雙標的自由女神像,這次居然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呵呵,它砸不砸自己的腳不清楚,有一件事卻很明白,那就是我國是自由女神像的超級大客戶,每年要從它那購買價值超過3000億的半導體產品,但現如今,由於某人的一意孤行,我國的採購大軍將被拒之門外,今年,這3000億還能剩多少?
身處於這種情況下,高通只能默默忍受夾板氣,儘管有著自由女神像228億援助資金的猛藥支持,但仍然很難治癒高通的心病,因為這遠遠達不到它們之前從「超級大客戶」華為那裡獲得的利潤,雖說如此但也只能隱忍了,因為高通已經毫無辦法,自由女神像就是不讓它出貨啊,這才真叫有錢難取乾瞪眼,口水一地吃不著,囧……
如果說事情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但更嚴重的後果還在後面。
你想啊,高通雖然被排除在外,但並不代表別家也得被排除在外,從日夜為華為趕工的臺積電就能看出,別的晶片廠商是非常希望與華為繼續合作的,而來自自由女神像的壓力是暫時的,早晚有一天大家還會坐在一起抱團取暖、推杯換盞,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而那個時候,餐桌上還有沒有高通的席位可就兩說了。
高通對未來晶片市場的走向非常明白,由於國際疫情的持續發酵,很多人都開始在家辦公,電腦的需求量上升,晶片的需求量自然也會跟著漲,據有關專家預測,未來幾年裡晶片行業的利潤將會以每年4%至6%的速度增長。
明白又有什麼用呢?無奈某人一意孤行啊,看著自己的大蛋糕被別人切成一塊一塊然後偷樂著抱走,高通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欲哭無淚了。
中芯國際繞過光刻機挑戰5nm製作工藝
中芯國際是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最近剛剛躋身於國際晶片製造企業排行榜前五名,可謂是發展迅速。
那麼,既然中芯國際這麼厲害,華為為什麼不跟它合作生產晶片呢?華為當然想這麼做了,但目前存在一個大問題……
現在,中芯國際只能為客戶提供最高級別為14nm製程的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而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製造工藝是7nm、5nm,相比之下,中芯國際要落後一至兩個階梯,而華為需要的恰恰就是7nm、5nm製作工藝的晶片。
中芯國際都躋身世界前五名了,還生產不出世界最先進的晶片,這是因為什麼因素導致的呢?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光刻機。
光刻機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製造手機晶片的核心設備,多種科學技術的集成品,被譽為——人類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嗯?你說有點誇張了?不不,毫不誇張,這東西僅僅是一臺機器,上面就有8萬多個配件,並且生產這些配件的高精尖企業分散在世界各地,缺了誰也別想造出機器來,那麼,既然這東西如此難搞,繞過它行不行?沒有這臺設備會如何?
比如,華為現有5nm製程高端晶片——麒麟1020,其每平方毫米平均有1.7億個電晶體,如此高的密度,如果沒有EUV光刻機5nm級的加工精度,這枚晶片根本就無法生產。
光刻機這種機器,最高端的就叫做EUV光刻機,目前只有一家公司能夠生產,就是荷蘭ASML,這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之一,它的特色就是專門向全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提供生產用的關鍵設備。
目前,EUV光刻機製造工藝被荷蘭ASML壟斷,別人製造不了,於是,荷蘭ASML公司總裁就開始叫囂——
永遠不擔心中國人模仿出我們世界頂級的EUV光刻機,因為我們的光刻機有8萬多個零部件,每個都是異常複雜的。
據悉,荷蘭ASML最近出貨了57臺EUV光刻機,但沒有一臺是銷往我國,雖然中芯國際早在2018年就已經下了訂單,但至今仍未能交付,此公司著實可憎。
缺了張屠夫,還就得吃連毛豬了?搞不到EUV光刻機,還就不能生產高端晶片了?並非如此,聽說,中芯國際正打算斥資數百億,用於研發7納米甚至是5納米晶片製造技術。
得人心者得天下
9月15日之後,華為就不能再生產高端的麒麟處理器了,手機即將面臨賣斷貨的窘境,自由女神像或許可以偷著樂了,但它能樂多久呢?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是福還是禍,不到關鍵時刻都難以判斷,不過,從目前的現象上多多少少也能夠看出些端倪。
高通的晶片賣不出去,現在正流著口水、隔著門縫看華為與別人建立供貨關係,急的股價應聲而跌,市值迅速縮水。
相比之下,中芯國際業績屢創新高,2020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3.86億,同比增長329.8%,成功躋身全球晶片製造商前五名,目前正斥巨資全力攻克5nm製作工藝,相關專家預計,中芯國際在2022年或可由14nm升級到7nm工藝。
有心者事竟成,得人心者得天下。
自由女神像雖然暫時得逞,但卻不得人心;華為雖然暫時失利,但卻上下一心並且還有中芯國際等高科技企業的支持。
看來,我國實現自主造芯的希望尚存,在晶片大戰中勝出的希望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