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大戰白熱化,華為漲價,高通驍龍VS中芯國際,誰能取天下?

2020-09-09 金雕商探

大家好!我是為您展現「最真實」的商戰、挖掘「最賺錢」的商機、分析「最到位」的成敗因素、研究「最合適」的創新項目的——金雕商探。

距離斷供晶片的期限9月15日越來越近了,華為手機的庫存量在減少,出貨量在猛增,而生產手機的關鍵零部件——高端晶片還沒有著落。

最近聽說,各地的許多銷售終端都開始漲價了,普遍上漲300—500元,漲幅最大的是華為Mate 30保時捷版,漲了1000多元。

會發生這種現象也不足為怪,華為手機的高端處理器麒麟系列由於缺少高通的晶片貨源,即將面臨停產的危機。物以稀為貴,貨少了,銷量還是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火爆,價格能不水漲船高嗎?一方面,華為在降低出貨量,一方面,零售商在搶著要貨,供不應求啊……

那麼,華為究竟能不能成功突破重圍,斬獲新生呢?

我認為,任何事件的發生或發展,都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玩火者必燒身,尊重客觀規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自由女神之國想要一口吞掉華為,恐怕它還沒有這麼好的牙口,這話怎麼講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斷供華為之後,高通自己是什麼情況。

高通股價暴跌晶片積壓

在晶片大戰爆發之前,高通公司一直是華為最大的晶片供貨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高通全年收入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來自華為,那麼,如今一下子沒了這個超級大客戶,高通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

據悉,這兩日自由女神像的晶片股正在經歷一場名為暴跌的黑暗,其中,英偉達高居榜首跌了9.3%,高通也不示弱,緊隨其後爭當第二跌了5.5%,這兩家跌幅最大的,再加上其它N家,七七八八的算一下,自由女神像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在這幾天的功夫就損失了上千億。

為什麼會這樣?一向聰明機警玩兒雙標的自由女神像,這次居然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呵呵,它砸不砸自己的腳不清楚,有一件事卻很明白,那就是我國是自由女神像的超級大客戶,每年要從它那購買價值超過3000億的半導體產品,但現如今,由於某人的一意孤行,我國的採購大軍將被拒之門外,今年,這3000億還能剩多少?

身處於這種情況下,高通只能默默忍受夾板氣,儘管有著自由女神像228億援助資金的猛藥支持,但仍然很難治癒高通的心病,因為這遠遠達不到它們之前從「超級大客戶」華為那裡獲得的利潤,雖說如此但也只能隱忍了,因為高通已經毫無辦法,自由女神像就是不讓它出貨啊,這才真叫有錢難取乾瞪眼,口水一地吃不著,囧……

如果說事情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但更嚴重的後果還在後面。

你想啊,高通雖然被排除在外,但並不代表別家也得被排除在外,從日夜為華為趕工的臺積電就能看出,別的晶片廠商是非常希望與華為繼續合作的,而來自自由女神像的壓力是暫時的,早晚有一天大家還會坐在一起抱團取暖、推杯換盞,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而那個時候,餐桌上還有沒有高通的席位可就兩說了。

高通對未來晶片市場的走向非常明白,由於國際疫情的持續發酵,很多人都開始在家辦公,電腦的需求量上升,晶片的需求量自然也會跟著漲,據有關專家預測,未來幾年裡晶片行業的利潤將會以每年4%至6%的速度增長。

明白又有什麼用呢?無奈某人一意孤行啊,看著自己的大蛋糕被別人切成一塊一塊然後偷樂著抱走,高通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欲哭無淚了。

中芯國際繞過光刻機挑戰5nm製作工藝

中芯國際是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最近剛剛躋身於國際晶片製造企業排行榜前五名,可謂是發展迅速。

那麼,既然中芯國際這麼厲害,華為為什麼不跟它合作生產晶片呢?華為當然想這麼做了,但目前存在一個大問題……

現在,中芯國際只能為客戶提供最高級別為14nm製程的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而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製造工藝是7nm、5nm,相比之下,中芯國際要落後一至兩個階梯,而華為需要的恰恰就是7nm、5nm製作工藝的晶片。

中芯國際都躋身世界前五名了,還生產不出世界最先進的晶片,這是因為什麼因素導致的呢?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光刻機。

光刻機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製造手機晶片的核心設備,多種科學技術的集成品,被譽為——人類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嗯?你說有點誇張了?不不,毫不誇張,這東西僅僅是一臺機器,上面就有8萬多個配件,並且生產這些配件的高精尖企業分散在世界各地,缺了誰也別想造出機器來,那麼,既然這東西如此難搞,繞過它行不行?沒有這臺設備會如何?

比如,華為現有5nm製程高端晶片——麒麟1020,其每平方毫米平均有1.7億個電晶體,如此高的密度,如果沒有EUV光刻機5nm級的加工精度,這枚晶片根本就無法生產。

光刻機這種機器,最高端的就叫做EUV光刻機,目前只有一家公司能夠生產,就是荷蘭ASML,這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之一,它的特色就是專門向全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提供生產用的關鍵設備。

目前,EUV光刻機製造工藝被荷蘭ASML壟斷,別人製造不了,於是,荷蘭ASML公司總裁就開始叫囂——

永遠不擔心中國人模仿出我們世界頂級的EUV光刻機,因為我們的光刻機有8萬多個零部件,每個都是異常複雜的。

據悉,荷蘭ASML最近出貨了57臺EUV光刻機,但沒有一臺是銷往我國,雖然中芯國際早在2018年就已經下了訂單,但至今仍未能交付,此公司著實可憎。

缺了張屠夫,還就得吃連毛豬了?搞不到EUV光刻機,還就不能生產高端晶片了?並非如此,聽說,中芯國際正打算斥資數百億,用於研發7納米甚至是5納米晶片製造技術。

得人心者得天下

9月15日之後,華為就不能再生產高端的麒麟處理器了,手機即將面臨賣斷貨的窘境,自由女神像或許可以偷著樂了,但它能樂多久呢?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是福還是禍,不到關鍵時刻都難以判斷,不過,從目前的現象上多多少少也能夠看出些端倪。

高通的晶片賣不出去,現在正流著口水、隔著門縫看華為與別人建立供貨關係,急的股價應聲而跌,市值迅速縮水。

相比之下,中芯國際業績屢創新高,2020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3.86億,同比增長329.8%,成功躋身全球晶片製造商前五名,目前正斥巨資全力攻克5nm製作工藝,相關專家預計,中芯國際在2022年或可由14nm升級到7nm工藝。

有心者事竟成,得人心者得天下。

自由女神像雖然暫時得逞,但卻不得人心;華為雖然暫時失利,但卻上下一心並且還有中芯國際等高科技企業的支持。

看來,我國實現自主造芯的希望尚存,在晶片大戰中勝出的希望尚在。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28nm爆發:高通、博通、海思都來了
    8月10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採用其28納米工藝製程的高通驍龍410處理器已成功應用於主流智慧型手機,標誌著中芯國際28納米核心晶片實現商業化應用的重要一步,也開啟了先進手機晶片製造落地中國的新紀元。
  • 高通芯中國造:中芯國際量產驍龍 425 處理器
    IT之家訊 目前高通最強處理器為驍龍820,但是從出貨量來看中低端高通晶片依然在市場上需求量驚人,暨去年成功代工驍龍410處理器之後,今年2月份,高通又推出了驍龍425處理器,取代驍龍410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驍龍425處理器還是由大陸的中芯國際SMIC的28nm工藝代工。
  • 晶片被卡,誰能幫助華為?不是臺積電,也不會是中芯國際
    一、解決眼下問題,誰最可靠?中芯國際自顧不暇,沒有辦法獨立解決華為晶片問題一開始,人們把希望都放到了中芯國際身上,希望中芯國際儘快研發擴大產能,解決華為的燃眉之急。但是,很快中芯國際就發表了聲明,無法繞開美國法令給華為提供服務。這真的怪不得中芯國際,人家現有的技術並不能做到完全擺脫美國。
  • 華為被限制之後!高通原形畢露!驍龍875晶片漲價100美元?
    我之前就說過,現在中美技術戰都打到這個點上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支持華為手機。有的人說我這是搞綁架,如果說這都算綁架的話,那咱們國產品牌什麼時候能崛起?據韓國網友爆料,小米籤下的訂單中,高通驍龍875晶片的價格在250美元左右,而目前驍龍865交付價格大多在150-160美元之間。因此,小米內部高層對於下一代小米旗艦機型的定價爭議不斷。
  • 晶片斷供導致華為手機漲價?網友:先看看高通吧
    更重要的是,根據華為2019年報數據,華為消費者業務已經佔據華為總營收的50%,手機業務更是重中之重。而在晶片庫存消耗完之後,華為的下一代手機又該何去何從呢?斷供後的華為「芯」路該如何走?就目前美國強硬的態度和一系列的動作,華為能夠爭取晶片代工廠商的可能微乎其微。
  • 華為發布首個國產手機晶片,中芯國際負責全權代工
    華為發布首個國產手機晶片,中芯國際負責全權代工相對於目前來說,手機晶片最常見的應屬於高通驍龍865處理器,除了蘋果之外,安卓手機基本上都搭載了高通驍龍865處理器,而高通每年都獲得大量的專利和驍龍晶片的收入,這也讓驍龍晶片不斷創新前進,而高通驍龍865處理器功耗大,而且尺寸也不小,而且驍龍865處理器容易發熱、耗電大。
  • 高通驍龍888/蘋果A14晶片/華為麒麟9000 誰是手機最強芯
    打開APP 高通驍龍888/蘋果A14晶片/華為麒麟9000 誰是手機最強芯 火科技 發表於 2021-01-11 16:56:15
  • 華為能不能找中芯國際代工晶片?
    首先是光刻機,目前中芯國際生產14nm晶片所使用的光刻機全部都來自於荷蘭的ASML公司,而ASML公司的股份中有很多都來自於美國的資本,譬如英特爾,鎂光等,所以AMSL也屬於美資企業,而且AMSL所生產的光刻機多多少少都離不開美國的技術。
  • 華為聯合中芯國際發布純國產手機晶片:麒麟710A+12nm工藝
    目前全球只有華為,蘋果和三星三家手機品牌有能力研發低、中、高端手機晶片,現在華為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雖然三星是第一,但賣出去的手機大多數使用高通晶片,所以說華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供應手機晶片的手機公司。由於全球數十家手機品牌使用驍龍晶片,因此高通每年獲得了大量晶片收入和專利收入,這進一步促進驍龍晶片的更新迭代,高通晶片技術不斷領跑。
  • 失去華為的制衡,高通立馬原形畢露:驍龍875晶片漲價100美元?
    前腳被美國制裁後,高通後腳就要對自家即將上市的驍龍875晶片進一步漲價。單條晶片漲價幅度或為100美元,對此作為高通的晶片的主要採購商小米來說更是苦不堪言,小米總裁雷軍曾多次抱怨高通的晶片價格太貴。小米苦不堪言據韓國網友在 clien 爆料稱:近日籤下的訂單中高通驍龍
  • 高通驍龍888,明年安卓旗艦芯頂配
    因為市面主流手機廠商,如小米、OPPO、vivo、聯想、努比亞等的中/高端機型,幾乎全部使用著高通晶片。驍龍888,此芯一出,手機行業集體高潮,提前拉開了2021年旗艦機大戰序幕。誰是晶片市場的老大,從手機廠商對待驍龍888的態度可見一斑。驍龍888一出,國內手機廠商集體不淡定,先是各家高管視頻祝賀,輪番表達合作的誠意。
  • 中芯國際9月後也無法代工華為麒麟晶片華為該何去何從中芯何用?
    我們知道中芯國際是現在國內,不對,應該我們大陸這邊晶片代工企業中最先進的,掌握了14nm以及12nm的芯代工工藝,有可能還會在2021年的時候突破7nm的代工工藝,現在因為美國的封鎖,我們知道華為的海思半導體已經不能夠找海外或者對岸其他最先進的代工廠商代工晶片了,因為美國使用了他們的專利大棒棒!
  • 高通為華為「求情」,華為旗艦若換「驍龍」芯,性能將不再是短板
    日前,有消息稱:臺積電、高通等企業向美方遞交請求,希望能繼續向華為供貨。在晶片製造領域,想擺脫美國專利和技術為華為代工晶片,全球範圍內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到,國內晶片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也不例外。選擇第三方晶片其實,生產智慧型手機,並不需要自己有晶片研發能力。就像國內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品牌那樣,購買高通、聯發科的處理器。如若「海思麒麟」受阻,購買第三方晶片或許能另闢蹊徑。
  • 連中芯國際或將被川普列入黑名單,要是華為沒了晶片怎麼辦?
    而在被美國加入制裁名單前,許多媒體和網友都認為美國即使封殺了高通、臺積電、聯發科、等晶片生產大廠的話,我們還有中芯國際,雖然中芯國際的生產線可能精度不如臺積電、高通那麼強,但也能製造出符合華為要求的晶片
  • 無「晶片」可用的華為,靠中芯國際14nm水平,能支撐下去嗎?
    導讀:無「晶片」可用的華為,靠中芯國際14nm水平,能支撐下去嗎?其實在國內市場上,華為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晶片可用,此前華為就和中芯國際一起聯合發布了首顆純國產晶片——海思麒麟710A晶片,這是一款由中芯國際代工生產的14nm工藝晶片,如果華為真的到了無「晶片」可用的局面,那麼依靠著中芯國際14nm工藝水平的晶片,華為能支撐下去嗎?
  • 高通驍龍888,拉開2021旗艦機大戰序幕
    因為市面主流手機廠商,如小米、OPPO、vivo、聯想、努比亞等的中/高端機型,幾乎全部使用著高通晶片。年旗艦機大戰序幕。 先說命名,不出意外,這屆晶片應該叫驍龍875(前代是驍龍865),不知怎的,它打破了順序遞增的傳統,被冠以888這個很中國的名字,也因為這份接地氣喜提熱搜。 中國人都知道,888有發發發的意思,意味著大賣,高通取這個名字,有點迎合中國市場的意思。 不誇張地說,中國市場確實有這個牌面。
  • 感覺今年手機漲價了,為何有人卻怪華為?
    160美元,而單單驍龍865的價格是80美元而已,可見兩款晶片的價格差50美元,而晶片模組整體貴了90美元。因為今年的價格就是由於驍龍865整體的價格提高導致的,明年高通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資本家的本性可能會導致明年的安卓旗艦價格居高不下,誰叫我們不會生產呢!
  • 同樣是晶片代工,中芯國際和臺積電處境卻截然不同,華為「無奈」
    大家好,這裡是科技鮮鋒目前在手機晶片領域,眾所周知除了三星外,基本上其他的晶片廠商都需要找代工廠來生產,包括我們熟悉的華為海思系列晶片也是需要晶片代工廠來生產的。而據消息稱,華為的晶片代工訂單主要是交由中芯國際和臺積電。
  • 華為、中微半導體、中芯國際能否支撐起晶片的全面國產化
    臺積電:中國舉全國之力也難以造出頂級晶片。比亞迪: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臺積電:失去華為的訂單,蘋果和高通也可以彌補。華為:如果我不授權給高通蘋果,你還是生產不了5G晶片。下一代晶片的工藝是5nm,目前已知華為mate40系列手機採用的是5nm工藝,而老對手驍龍875也不例外。好消息是中微半導體已經掌握5nm蝕刻機工藝,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掌握該技術的設備製造商。壞消息是中微半導體無意進入光刻機領域。華為或許要長期面臨生產製造卡脖子問題。
  • 中芯國際無法代工華為晶片,技術受到了限制,誰是華為的「救星」
    中芯國際無法代工華為晶片,技術受到了限制,誰是華為的「救星」大家好,眾所周知,2020年是華為最難過的一年,華為在5g領域有著頗為突出,已經在5g市場打下半壁江山,美國為了遏制華為的晶片發展,美國連接兩次發布禁令強硬封殺華為,華為的晶片之路開始變得艱難了,那誰是華為的救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