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4年開始使用印象筆記的,當時並不是深度用戶,也只是寫一寫文字性的東西,從16年開始因為工作內容的增加,筆記工具已經是我離不開的產品了,於是我購買了印象筆記的高級版直到現在。
印象筆記編輯器難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和詬病,但這不能成為我棄用印象筆記的原因。事件的起因還要從印象筆記出現Markdown、導圖、素材庫開始。
印象筆記 for Mac的9.0.7版本已經包含了清單功能,雖然不好用,但是這種更新讓我對通過印象筆記來提到Things有了期待,這個版本出現了一個致命的BUG——通過Command+W關閉的時候印象筆記會報崩潰的報錯。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希望通過各種渠道向印象筆記反饋這個問題和我對新功能的一些想法,於是加入了豆瓣印象筆記小組。我在印象筆記的第一篇文章,提出了三個問題:
1.頻繁的閃退,卸載後重新通過App Store安裝仍然有問題,閃退的按鍵是使用cmd+W關閉後,會崩潰提示;2.清單功能是否可以考慮增加快捷鍵?我在Mac下經常隱藏左側邊欄,但是新功能清單不能通過快捷鍵快速進入,且沒有快捷鍵快速增加待辦事項到inbox當中;3.Markdown的預覽模式好雞肋,請問怎麼用?點完預覽了,然後切換一下點回去,就又回回到編輯模式了,且不能通過分享去分享Markdown的內容;豆瓣印象筆記小組 樂悅
因此出現了我和象廠之間第一次對話。
反應及時、態度誠懇,讓我對象廠有了很大的期望。
這段時間我有了一個新的需求——希望把自己的一些靈感整理起來,於是在花瓣和Eagle當中舉棋不定,這個時候印象筆記推出了素材庫功能的宣傳Video,可把我激動壞了。
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來了更新,印象筆記終於支持素材庫了,可以將參考靈感一股腦丟進去了!
但是用起來才發現,這功能簡直和沒有一樣的!憤怒的我(對不起,我是一個日常暴躁的人)時隔兩個月後又寫了篇將近800字的產品改進建議,分別就編輯器、清單、素材庫的功能進行了吐槽和建議。
這次象廠給的反饋似乎冷漠了很多,但終究還是回復了。聊勝於無,沒關係!象廠是在乎我們的嘛!我就真的天真的以為象廠會改進產品當中出現的問題。
事件的導火索是從印象筆記10月份更新了9.2.0版本開始的,在這個版本中增加了印象筆記「專業帳戶」的功能呢。而專業版和高級版的差別是什麼呢?
先不管功能如何,是不是乍一看專業版的功能和限制比高級版少了很多呢?
那麼價格呢?
印象筆記拿出了錨定套路,以專業低於高級的價格來宣傳專業帳戶。
而且對於老用戶來說,買了多久高級版118元就可以升級多久專業版用戶,有的老用戶買了七八年的高級帳戶,118元換成專業版是不是爽翻了?乍一看是不是很值?
但是啊!但是!專業版有多少功能是我需要的呢?我是不會升級成專業版的,因為高級版對我來說夠用了啊!你把半成品拿出來做專業版的高級功能,我是不會買帳的!不買!
我不買就不買唄,反正有人會買,我把Mac端的升級提醒關閉了,發現在工具欄上一直有一個金色的「升級」按鈕提醒我升級,強迫症犯了,把他刪掉。
Mac端提醒完就完事了嗎?沒有!
移動端,簡訊依舊在不停的轟炸提醒你升級專業版,在我關閉強制提醒後,Mac端會隔三差五的提醒我升級專業版!在新版的Mac端埋了廣告位嗎?給高級版推升級專業版的廣告?騷擾誰呢?
於是我發布了第一篇抵制印象筆記這種行為的帖子,將客戶端卸載換成了Evernote。
期間收到了一些象友的反饋,他們確實也反映了Evernote更像是一個筆記軟體,表達了對印象筆記臃腫功能的不滿。
Evernote的問題在於他是在線模式的,好處是佔用存儲空間小,問題就是打開速度慢。在我使用了Evernote半個月後,發現Evernote登錄國內帳戶的響應速度很慢,這期間我就在尋找替代品了。
在象友的推薦下,我開始體驗Notion,他沒有印象筆記強大的搜索功能,仍有加載速度慢,中文支持性不強等問題,但是編輯器的體驗我很喜歡,經過深度體驗,我覺得他有可能替代印象筆記,成為新一代的筆記工具。
於是我在印象筆記發起了一篇《notion一年48刀,你們接受嗎?》的帖子,也是因為這篇帖子,和象友討論起了Notion替代印象筆記的可行性,無獨有偶這時候Notion被國內用戶所吐槽的中文搜索問題也得到了優化。
經過我這麼努力地嘬,今日印象筆記終於將我列入了印象筆記小組的黑名單。確實,不該在人家小組去討論競品的優點,必定印象筆記需要賺錢,大家都知道競品好用了,印象筆記還能賺誰的錢呢?
在此誠摯的給印象筆記道歉
希望你越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