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與5G工控機

2020-12-21 特控工控機

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是未來交通運輸領域的戰略制高點,將引發道路交通組織和運行形態的變革,是解決當前道路交通安全、擁堵和汙染等重大問題的有力手段。

車路協同由三個核心部分組成:智能車載系統(車端)、智能路側系統(路側端+雲端)和通信平臺。其中,智能車載系統負責車載端的海量數據實時處理和多傳感器數據融合,保證車輛在各種複雜的情況下穩定、安全行駛;智能路側系統負責路況信息搜集與邊緣側計算,完成對路況的數位化感知和就近雲端算力部署;通信平臺負責提供車-車、車-路間實時傳輸的信息管道,通過低延時、高可靠、快速接入的網絡環境,保障車端與路側端的信息實時交互。

真實交通場景下,由於參與者數量眾多、行人和路況隨機性強等特點,需要車輛要在低時延、高可靠的前提下,完成對海量高並發數據的實時計算處理,保證任務調度效率,這就意味著需要一套隨時處理海量數據的計算和指揮中心。5G低延時、高帶寬、高穩定的特點意味著從車端到路側端、雲端信息高效連接的普及,實現車與車、車與路、人與車、車與網絡的實時數據交互,幫助出行者和車輛選擇更好的出行路徑,充分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從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環保的道路交通系統。

5G和車路協同將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超視距感知能力,並能使車輛之間進行位置、速度、駕駛方向和駕駛意圖等的交流,是實現智慧公路和自動駕駛的核心要素之一。作為車路協同中重要一環的智能車載系統不會獨立於汽車原本的電子系統而存在,勢必會與原來的電子系統之間產生交聯。聯網之前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處理都是在本地進行的,而聯網之後,即成為大數據與雲平臺的一部分。

汽車本地硬體的處理速度和執行速度,將直接影響智能車載系統的真正實現,所以我們就不得不藉助未來智能汽車的「大腦」——5G工控機。

特控5G工控機支持65W及以下6/7/8/9 代LGA1151 Intel Core i7/i5/i3 系列處理器,支持無風扇、睿頻加速技術,具有優秀的計算性能;5G網絡傳輸時延可達毫秒級,滿足車聯網的嚴苛要求,保證車輛在高速行駛中的安全;5G峰值速率可達以10~20Gbit/s,連接數密度可達100萬個/km2,可滿足未來車聯網環境的車輛與人、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通信需求;同時還具備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的能力。

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和人們的出行生活息息相關,特控將為推動車聯網健康發展,為交通強國、智慧出行貢獻智慧,與行業夥伴一起共築智慧出行美好未來。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公交亮相鄭州,車路協同,5G信號全覆蓋
    2020年8月22日,鄭州市,鄭東新區自動駕駛公交1號線進行試運行。此次試運行的自動駕駛公交項目,採用5G信號覆蓋、車路協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結合智慧站臺、智慧場站等一體化管控系統,實現駕駛車輛智能監控、安全預警和與其他社會車輛的同運行。
  • 自動駕駛進入車路協同新賽道 蘑菇車聯搶跑
    基於車路協同,路側設備打破了單車的有效探測範圍,蘑菇車聯的自動駕駛車輛仍然完成與大貨車在無標線下成功會車,並且在無照明下通行於混合窄道路段。當自動駕駛車輛左轉時,進入到了一個沒有紅綠燈和停車標誌的路口。複雜的車流、蠢蠢欲動的行人對左轉提出了極高的挑戰。一般的路測中,遇到這樣的無保護左轉都要等候很長時間。蘑菇車聯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車輛僅用了5秒就順利通過。
  • 蘑菇車聯車路協同引導自動駕駛落地引發示範效應
    自動駕駛場景在車路協同體系中取得的新進展受到各方關注。由車路協同推進的自動駕駛突破混合交通場景,並在應對極端情況上發揮重要作用。餘健表示:「基於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方案的落地,成功驗證了人、車、路、網、雲全局高度協同的解決方案,充分發揮了智慧交通體系化的優勢,高效解決了車輛出行過程中的安全和效率問題,具有典型的行業示範效應」。
  • ...自動駕駛第一城,首條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高速公路通車
    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近日,由百度Apollo支持建設的國內首條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高速公路G5517長常北線高速長益段正式通車。長益複線高速通車後,將與梅溪湖/洋湖城市道路、西二環城市快速路組合形成了長沙全場景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測試路段,為長沙打造「自動駕駛第一城」增加了一塊亮麗的拼圖。據了解,在百度Apollo支持建設的該高速路段中,依託路側先進的面向自動駕駛的全量感知能力和強大的雲平臺處理能力,並且利用C-V2X和5G通信能力,長益複線高速能夠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
  • 車路協同,會是中國自動駕駛彎道超車的機會嗎
    ,依靠聰明的路來彌補單車智能不足的問題,以達到安全、高效的自動駕駛。,顧名思義,是需要道路深度參與進來的一種自動駕駛方式,藉助先進通信技術(5G、AI、雲端大數據 )以及覆蓋面極廣的路端傳感器將車與周邊的一切事物連接起來,實現車輛與車輛、車輛與路側基礎設施、車輛與行人等交通參與者、車輛與雲服務平臺的全方位連接和信息交互。
  • 公安部交科所/百度合作 推進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原創]日前,愛卡汽車獲悉,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以下稱公安部交科所)與百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服務交通管理。此次合作,雙方將發揮在公安交管領域的專業技術優勢,在搜尋引擎、自動駕駛、百度地圖、觸達公眾等領域的優勢資源,共同推進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提升,落實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
  • 新基建加速自動駕駛 車路協同發展成關鍵引擎
    車路協同加速落地在自動駕駛領域,當單車智能面臨高昂的成本和技術難點而無法全面落地之際,車路協同概念的出現為自動駕駛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車路協同一體化發展,讓成本較高的部分車載功能由「智慧的路」來代替,大規模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了車輛與整個道路之間的信息交互,極大提升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有專家直言,「車路協同技術有望讓大規模自動駕駛提前10至15年到來。」
  • 自動駕駛公交亮相河南鄭州,車路協同 5G信號全覆蓋
    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自動駕駛公交1號線進行試運行。自動駕駛公交項目採用5G信號覆蓋、車路協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結合智慧站臺、智慧場站等管控系統,實現駕駛車輛只能監控、安全預警與其他社會車輛的同城協同運行。
  • L4級自動駕駛初體驗,而「車路協同」才是未來
    近日,我們受邀前往位於奉賢的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智行」),體驗了的一把其搭載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無人駕駛測試車,並與中智行的高層關於「車路協同」技術進行了一次深度溝通。中智行是一家什麼公司?
  • 技術創新驅動智慧交通,蘑菇車聯車路協同助推自動駕駛落地
    來源:環球網自動駕駛場景在車路協同體系中取得的新進展受到各方關注。由車路協同推進的自動駕駛突破混合交通場景,並在應對極端情況上發揮重要作用。餘健表示:「基於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方案的落地,成功驗證了人、車、路、網、雲全局高度協同的解決方案,充分發揮了智慧交通體系化的優勢,高效解決了車輛出行過程中的安全和效率問題,具有典型的行業示範效應」。
  • 觀車 · 論勢 || 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越來越可期 | 中國汽車報
    引導自動駕駛「風雨無阻」》,用文字和視頻介紹了「蘑菇車聯」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成果,並表示:「整套(技術)方案將車路協同、車車協同、單車智能充分融合,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代表了智慧交通、未來出行的發展方向。」
  • 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張長隆:面向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建設與實踐
    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也叫希迪智駕,2017年由香港著名的港科大教授李澤湘創辦,由美國TI前技術總監馬濰博士擔任總經理兼聯合創始人。公司從成立起,就把車路協同與自動駕駛一體化解決方案作為研發方向,是國內同時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目前已擁有專業的智能汽車研發中心和國內智能駕駛測試區運營資格。
  • 中國自動駕駛的未來方向,看中智行解讀何為「車路協同」?
    何為車路協同?在單車自動駕駛技術提升難度大以及交通環境複雜性增加的背景下,自動駕駛越來越依靠智能道路設施的進步,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正在成為研發熱點。而車路協同則可通過在路面安置更多的傳感設備,來彌補單車硬體以及軟體的不足。從單腳跳改為雙腳走,兩個方面同時發展,如此才有機會進行趕超。為何選擇車路協同?
  • 臺灣一輛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撞車,單車智能還是車路協同?
    紅圈-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事情發生在臺灣。上午6點44,光線條件算不上極端,高速路上,一輛貨車側翻在地,後續來車紛紛避讓。特斯拉自動駕駛事故現場一陣白煙,Model 3的車頭整個都扎進了貨車車廂裡。車路協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發展階段:階段I,即信息交互協同,實現車輛與道路的信息交互和共享;階段II,即感知預測決策協同,在階段I基礎上,又可實現車路協同感知、預測、決策功能;階段III,即控制協同,在階段I 和II 基礎上,可實現高級的車路協同控制功能;階段IV,即車路一體化,在階段 I、II 和III 基礎上,車輛和道路實現全面協同,即實現車路協同感知、車路協同預測決策
  • 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標準 均聯智行參與制定
    2020年9月9日,中國寧波訊 均勝電子旗下均聯智行(JOYNEXT)參與的國內首個面向高級別自動駕駛領域的車路協同交互標準日前已完成徵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該公司運用多年智能交通車路協同V2X的技術積澱,攜手百度等單位全程參與標準制定。
  • 走「車路協同」路線,「中智行」在上海和南京測試自動駕駛乘用車
    目前,中美自動駕駛公司大部分採用「單車智能」的技術路線。成立於2018年6月的中智行也不例外。但從去年開始,中智行開始做戰略轉型,走「車路協同」路線。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曾任百度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是中國自動駕駛最早一批從業人員之一。
  • 車路協同按下「加速鍵」 中智行王勁:這是中國自動駕駛超過美國的...
    自動駕駛的未來,到底是單車智能,還是車路協同?這個爭論了多年的問題,在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看來已有了確切答案。「車路協同是中國自動駕駛超過美國的最大機會。」王勁直言,現在中國自動駕駛的發展水平和兩年前的Waymo差不多,想要趕超至少需要兩年,而車路協同的技術驗證在兩年內就可以完成。
  • 5G通信實現自動駕駛汽車與基礎設施協同控制
    /車路通訊,獲取周邊交通流的運行狀態,同時與周邊自動駕駛車輛通過內置的協同控制體系相互協作,確定各自的控制律,並通過車載控制系統執行該控制律的過程。 (1) 協同自動駕駛通訊拓撲自適應與優化 研究隊列控制技術與車車/車路通訊之間的耦合關係,路協同無線通訊動態拓撲自適應和優化技術。 該技術用於: ①優化通訊拓撲結構,減少通訊延誤,提升通訊的穩定性,從而保障協同自動駕駛策略的穩定性。 ②通訊失敗或大通訊延時條件下,系統自動調整控制策略,保證交通流的效率。
  • 車路協同按下「加速鍵」 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這是中國自動駕駛...
    「車路協同是中國自動駕駛超過美國的最大機會。」王勁直言,現在中國自動駕駛的發展水平和兩年前的Waymo差不多,想要趕超至少需要兩年,而車路協同的技術驗證在兩年內就可以完成。曾擔任百度前高級副總裁和自動駕駛事業部創立者的王勁,經歷過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條路線的發展,如今則力挺車路協同。「痛並快樂著!」描述這段從單車智能向車路協同轉變的心路歷程時,王勁如是說。
  • 吉林大學:協同Apollo,持續為社會輸出自動駕駛人才
    連續戶外調車演示近10個小時的吉林大學自動駕駛團隊師生們,互相擁抱拍打著麻木的手臉,看「套著厚棉襖」的Apollo自動駕駛車輛壓過「咯吱咯吱」的積雪,驗證了避撞停車、障礙物感知、路徑規劃、避障規劃等功能。基於Apollo自動駕駛開發套件研發的自動駕駛車輛正式適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