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最強限塑令」,無人機空中執法動起來!

2021-01-09 智能製造網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曾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在國家號召之下,2021年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也開始加快推進限塑令的執行。

圖片

如今,環境問題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之一。而作為最為常見的汙染源,廢塑料帶來的白色汙染對於環境破壞尤為嚴重。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使用塑料超千萬噸,而以塑膠袋、廢舊薄膜、塑料餐盒等形式使用後,大部分被隨意丟棄在環境之中,這些廢舊塑料散落在城市中、旅遊區、海洋裡,不僅造成「視覺汙染」,同時因為難降解也對生態造成危害。

例如在海洋之中,各種塑料垃圾就正在形成一座座「垃圾浮島」。全球每年向海洋排放的千萬噸垃圾裡,塑料垃圾佔據了80%,它們加在一起可以繞地球400多圈。而這些塑料垃圾,除了汙染海洋之外,也在對裡面的生物帶來危害。研究顯示,海洋中至少漂浮著5億萬多個塑料碎片,總質量超過26萬噸,這些碎片進入魚類、鳥類等體內,將帶來各種「癌性病」。

基於此,為了保護環境生態的健康與穩定,我國近年來也是開始對塑料垃圾汙染動刀。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曾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在國家號召之下,2021年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也開始加快推進限塑令的執行,給出了地區自己的版本,通過禁用和替代等方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

不過,雖有政策保駕護航,但若缺少有效的監管和執行,限塑行動與環境治理依然不免落空。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如若缺少監管,很多人可能會忽視法律的限制,知法犯法繼續使用並胡亂丟棄塑料製品;另一方面,原本已經形成的大量塑料垃圾也需要儘快搜集和處理,這些離不開有關部門在執法上的跟進。因此政策之外監管和執行也很重要。

那麼,該如何打好塑料垃圾的攻防戰呢?這時候或許就需要各種智能技術與裝備的助力,例如無人機。無人機具有操作簡單、應用靈活、攜帶便捷和成本低廉等優點,在空中用於監測、巡邏等不僅覆蓋面廣、精準性高,而且作業非常高效,還不存在安全風險。這不管是對於塑料垃圾的監測搜集還是對於限塑令實施後人們的執行監管來說,都具有重要的輔助價值。

與此同時,無人機的應用還能有效節約人力資源,降低監管治理的難度。按照傳統的執法方式,需要部署大量人力進行摸排式管治,尤其對於海洋塑料垃圾處理來說,所需人力不在少數。而有些地方,即使部署再多人力也無法達到,在此背景下,無人機的應用不僅彌補了治理的難點和盲區,同時也減少了對於人力的依賴,大大減輕了塑料垃圾治理的難度和壓力。

當然,應用無人機助力限塑令的有效實施,也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除開無人機在技術、性能、續航、載重、人才等方面的問題外,如何完善法律也是一個重要的點。從國外無人機環境治理的法律來看,它們無人機立法成熟、管制措施嚴明;應用必須獲得牌照並遵守規定;且無人機獲取的信息可直接作為執法依據,和其他技術高度融合,這些為我國提供了借鑑。

未來,我們可以藉助國外無人機環境應用的經驗,積極制定出符合我國自身實際發展的法律條文,並加強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通過法律、設施和人才三方面的共同突破,來推動無人機環境執法的深入落地。屆時,不僅是限塑令,可能後續更多與環境相關的政令落實起來都將變得更加容易,而我國的環境問題治理與環境保護發展,也將再上新的臺階。

相關焦點

  • 「限塑令」升級:政策先行 執法依據有待跟進
    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地從源頭上禁限塑料製品,被視作升級版「限塑令」。9月1日,修訂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正式施行,加強了塑料汙染防治相關要求,同時明確了相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在監管和執法層面,新版「限塑令」究竟能否突破舊版「限塑令」落地難的困境,有法可依是其中的關鍵。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無人機空中「執法」違建無處「藏身」
    無人機空中「執法」,地面違建無處「藏身」——新年新行動,雷州市加大城市綜合拆違和整治河湖環境衛生工作力度,採用無人機巡城巡河聯動執法,連日來依法拆除雷州城一批違法建築,整治環境成效顯著,群眾認可。近年來,雷州市違建現象時有發生,而部分違法建築面積小,「藏身」於地形複雜且難以監管的盲區,給城市管理和執法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從去年底開始,該市城綜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及公安等執法部門創新模式,開始大量採用無人機實施空中巡查航拍取證,隨後派出人員現場勘查確認,再進行立體化執法行動,讓違建無處遁形。「無人機是『天眼』,也是位鐵面無私執法的好『包公』。」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
  • 最強「限塑令」來襲,市民超市購物最好自備購物袋
    《湖北日報》報導了最強限塑令即將到來,要求今年底武漢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明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宜昌市、襄陽市建成區;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部地級市和直管市建成區。
  • 限塑令概念股有哪些?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去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降解塑料市場增長空間達4倍以上。
  • 無人機空中執法,開車玩手機被「抓現行」
    近日,南京交警在各高架快速路,高速公路用無人機開展空中巡邏和執法工作,為適應現代化警務需求,提升警務效能,交警利用無人機巡管執法已經成為常態化。無人機空中巡邏+空中執法早晚高峰車輛多,事故易發,無人機的工作重點以重點易堵路段排查,事故處理為主,平峰時段則側重於道路巡管、違法查處。據了解,警用無人機投入實戰以來,共投放20餘架,開展空中執法任務幾十次,累計巡邏時間將近2000分鐘,查處各類交通違法事件180多起。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不用塑膠袋怎麼辦?
    鼓勵探索「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四川新聞聯播丨成都:「最強限塑令」實施 記者探訪執行情況
    播放暫停進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00:00 重播 請刷新試試一月一日,成都「最強限塑令」 開始實施,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明確了限塑禁塑倒計時。那麼,限塑令出臺後,成都的商超、餐飲、快遞、集貿市場等有何改變?來看報導。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市面上的不同塑膠袋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外賣用啥裝?奶茶怎么喝?戳→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外賣用啥裝?奶茶怎么喝?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成都「最強限塑令
  • 快遞行業面臨新挑戰:最強限塑令之下的京東物流
    最近大家的手機應該被「史上最強限塑令」刷屏了吧,塑料是一次快時代的產物,從誕生初期就成為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同樣它也是最「頑固」的垃圾,如果要自然降解的話,最多要花費5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這次限塑令的推出對於保護環境有重要意義,其中最針對的就是當前使用頻率最多的塑料購物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以及發泡塑料餐具等塑料產品。
  • 不長牙齒的「限塑令」,註定啃不動塑料垃圾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限塑10條」)日前發布。據悉,「限塑10條」除了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和銷售外,更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空中城管」來了! 鄭州無人機中隊航拍助力城管執法
    「空中城管」來了! 鄭州無人機中隊航拍助力城管執法 發布時間:2020-08-03 09:20 來源:鄭州日報客戶端 鄭州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無人機中隊自成立一年以來,共計執行飛行近200天,飛行360架次。
  • 「最強限塑令」下,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
  • 升級版「限塑令」年底執行
    被稱為「最嚴限塑令」的規定時限在即,市場商家、消費者是否知曉?執行情況又如何呢?近日,記者對我市部分餐飲、商超、集貿市場走訪調查發現,已經做好替換準備的商家僅是少數,多數商家仍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 讓「限塑令」開花結果
    這不僅僅是對口職能部門的責任,更是全體黨政、監管部門、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責無旁貸的使命,要出真招,讓「限塑」成為常態,發揮出保護環境的效能。當然,禁限塑料製品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漸進,要有計劃、分步驟、分階段進行,才能為全面「限塑」打好基礎,讓「限塑令」長期執行下去。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
    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  「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