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成都商報

原標題:「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市面上的不同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

「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除了楊先生,不少市民對於「限塑令」也有標準方面的困惑。「很支持限塑,但我不知道具體哪種才是可降解塑膠袋。」

到底哪種才是可降解塑膠袋,標準是否需要標註?記者查詢了相關標準並採訪了檢測機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王培哲 攝影報導

線下商超

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不一,材質手感差別大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線下商超正在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並不一致。

全家便利店使用的「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標示的是GB/T38082-2019標準。生產廠家介紹,這是業內普遍用於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

但WOWO便利店使用的塑料購物袋上僅有「可降解環保袋」的字樣,沒有標註生產標準或塑料類型。這種塑膠袋的手感和全家便利店的略有不同,摸上去更厚,表面也更光滑。

另外有三家商超的塑膠袋上的標準為《塑料購物袋》(GB/T21661-2008)。部分執行該標準的塑膠袋上印有「環保『袋』回家」的廣告語。這種塑膠袋也是可降解的嗎?商家表示,並非可降解塑膠袋,打「環保」字樣是希望大家可以多次利用。

除了走訪商超,記者在位於二仙橋的一家經營酒店餐廚用品的銷售中心看到,這裡在銷售的有兩種可降解塑膠袋。一種和WOWO便利店裡的類似,表面光滑,另一種和全家便利店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類似,重量更輕。

線上詢問

執行多種標準,不同地區標準不一

在購物網站上輸入「可降解塑膠袋」後,記者諮詢了銷量排名靠前的五六家店鋪,得知線上銷售的可降解塑膠袋主要有生物降解、澱粉基降解和光降解三大類。

其中,生物降解塑膠袋就是通常說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執行標準為GB/T38082-2019,採用PBAT+PLA,PBAT+PLA+ST等混合料,相對分解率90%以上。材質較軟,半透明袋體,可以自然降解,價格相對較貴。

澱粉基降解塑膠袋含有生物基玉米植物澱粉ST30可降解材質,執行標準為GB/T38079-2019,採用ST30植物玉米澱粉混合物,生物基含量20%-50%。材質稍軟,袋體呈乳白色偏黃,可以掩埋降解,價格適中。

光降解塑膠袋為光降解礦物無機粉MD40可降解材質,執行標準為GB/T20197-2006,採用PE+MD40可降解顆粒混合料,降解率30%以上;材質摸上去偏硬,乳白袋體,可以焚燒成粉末,掩埋及光氧降解,價格經濟實惠。

除了上述三種執行標準以外,記者在商家提供的檢驗報告中並未見到線下商超中見到的GB/T21661-2008。

有商家表示,很多地方政策不同,要看具體是在哪裡使用,「全生物降解一般用於沿海地區,要求在水中可以實現100%的完全降解。目前海南是要求全生物降解,其他地區使用澱粉降解和光降解即可」。

標準區分

標準已明確如何標示:「標記在產品或外包裝上」

可降解塑膠袋標準讓人眼花繚亂,上述標準是否有效?記者就該問題在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及行業相關網站上進行了查詢。除「GB/T21661-2008塑料購物袋」於2020年12月31日廢止,被「GB/T 21661-2020塑料購物袋」代替外,其他標準均現行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GB/T 20197-2006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識和降解性能要求。按照該標準,在規定環境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和包含一個或更多步驟,導致材料化學結構的顯著變化而損失某些性能或使塑料破碎變為降解塑料。降解塑料按照其設計的最終降解途徑包括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光降解塑料、熱氧降解塑料。

同時該標準提出,可降解塑料產品使用標誌時,應標記在產品或外包裝上。按照該標準生產的光降解聚丙烯塑料片材,其中含15%質量百分比礦物粉和25%質量百分比玻璃纖維,另外添加5%光敏劑,長、寬、厚分別為500mm、1000mm、2mm,表示為GB/T20197/光降解塑料PP-(GF25+MD15)DPA5。

相關焦點

  • 「最強限塑令」下,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
  • 「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除了楊先生,不少市民對於「限塑令」也有標準方面的困惑。
  • 「限塑令」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緊俏,生產機器也供不應求
    本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限塑令」進入倒計時,市場上,商家正採取替換措施。傳導到生產端,「限塑令」也給產業鏈帶來影響。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市場上,不僅可降解塑膠袋供不應求,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的機器也已經供不應求。
  • 「最嚴限塑令」引熱議 哪種塑膠袋可降解?
    那麼,可降解購物袋與傳統購物袋如何區分,西安市場目前提供的購物袋是否為可降解購物袋?  市民:分不清哪種塑膠袋可降解  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目前超市內提供的塑膠袋仍多為有PE標誌的傳統塑膠袋。「不知道有什麼區別,商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受訪市民大多如此表示。  正規生產的塑膠袋必須有標準及使用材料的標示,可視為塑料製品的「身份證」。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蔣君芳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不用塑膠袋怎麼辦?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鼓勵探索「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可降解塑膠袋、可租賃購物筐上崗,「限塑令」實施,北京商超有這些...
    北京最嚴「限塑令」來了,各大商超零售的限塑情況如何?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北京多家商超已全面採用可降解塑膠袋。 相比此前的塑膠袋,可降解塑膠袋價格明顯提高,有超市大號塑膠袋售價1.3元,小號塑膠袋0.6元。對於超市採用可降解塑膠袋履行環保職責的做法,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和點讚。 塑膠袋身價提高的背後,實際上是可降解塑膠袋高成本導致。
  • 限塑令倒計時,你使用的塑膠袋能降解嗎?
    其中,第一個時間節點是在今年年底,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禁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集貿市場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也要進行規範和限制。升級版"限塑令"實施進入了倒計時,今天(12月22日),記者對相關場所進行了走訪。
  • 西安:新限塑令下 塑膠袋能否限得住?
    早在2008年,我國就出臺了「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所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又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之為「新限塑令」,「新限塑令」提出:到2020年底,將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那麼,這「新限塑令」與之前的規定相比有什麼區別?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不一 如何區分?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
  • 「「限塑令」倒計時」貴陽部分超市:可降解塑膠袋每個0.5元—1元
    該超市行政經理餘燕芬表示,對於新的限塑令不清楚,超市也暫未接到相關的通知。超市還沒有提供可降解塑膠袋,目前超市還是按2008年限塑令規定,有償提供普通塑膠袋,小的0.2元,大的0.3元。在尚禮路一家大型超市,情況相似,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新的限塑令,超市有償提供普通塑膠袋。
  • 北京超市限塑亮招,可降解塑膠袋、可租賃購物筐上崗
    北京最嚴「限塑令」來了,各大商超零售的限塑情況如何?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北京多家商超已全面採用可降解塑膠袋。  相比此前的塑膠袋,可降解塑膠袋價格明顯提高,有超市大號塑膠袋售價1.3元,小號塑膠袋0.6元。對於超市採用可降解塑膠袋履行環保職責的做法,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和點讚。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上遊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描繪出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限塑令已執行數日。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  「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2020限塑令新規定來了 年底前本市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新版「限塑令」來了 年底前本市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19日,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