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限塑令下 塑膠袋能否限得住?

2020-12-25 西部網

塑料購物袋為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對人體、自然環境存在著極大的危害。早在2008年,我國就出臺了「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所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又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之為「新限塑令」,「新限塑令」提出:到2020年底,將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那麼,這「新限塑令」與之前的規定相比有什麼區別?目前各地的使用情況到底怎麼樣?

「新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禁止生產和使用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等」。並明確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的任務。與2008年「限塑令」的 「禁止」思路相比,「新限塑令」要求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思路,循序進行。

▲ 王曉勇

這次「限塑令」是一個全面的「限塑令」,因為它從生產上的環節、銷售的環節、流通的環節,每個環節都把住了。這個是非常有高度的,它不再說是為了一個購物袋的問題,它是提升到整個生態文明,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以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這個高度上。

按照「新限塑令」要求,西安市規定「在2020年底,轄區內商場、超市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全市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西安市雁塔區紅專南路附近住戶較多,街道兩邊有很多水果、小吃商戶,每天塑料購物袋的消耗量非常大。一些商戶認為,由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價格是普通塑料購物袋的2至4倍,因此需要循序漸進推廣,不能一蹴而就。

▲王女士

肯定一時半會接受不了,(生意)肯定是有影響的。不過,大多數商戶和消費者對「新限塑令」的實施還是很認可的。

▲奶茶商戶 小饒

肯定會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畢竟是環保的。

▲消費者 申先生那當然好,最起碼環保,就是多花點錢(買可降解塑膠袋),無所謂,能承受的住。

傅作航是西安市一家網紅火鍋店店長,店內線上火鍋生意火爆,月營銷額達20餘萬元。

▲傅作航

像我們一套外賣的所有包裝成本一般都到十幾到二十塊錢,但是我們一開始做這個外賣的時候,就覺得我們是餐飲人,餐飲首先要保證所有消費者的健康,(其次)給客人提供健康美味的產品,才是可以持續發展的。傅作航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關注生活品質的改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將會被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而商家經營理念也要及時跟進。

▲永輝超市西安翠華路店

和農貿市場一樣,超市也是比較大的塑膠袋消費場所。永輝超市西安翠華路店行政經理表示,按照「新限塑令」要求,她們已經準備好了「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燕嵐

我們在逐步訂貨 ,完了到12月20號全部攤派完畢,完了收銀臺的購物袋已經更換成了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

▲西安市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西安市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是我省最大的塑料製品銷售、批發場所之一。記者了解到,市場內批發商們已不再進貨「不可降解塑膠袋」,目前攤位上銷售的不可降解塑膠袋是先前庫存的。大家已經積極聯繫了「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生產廠家。

記者:之前普通塑膠袋一噸多少錢?

塑料製品批發商:一萬多,像這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一噸)兩萬好幾。

批發商們認為,「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每噸比普通塑膠袋價格上貴了1萬多元;關鍵是這種塑膠袋從出廠到最終自然分解,只有短短的六個月。這讓他們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的未來庫存和銷售有了一些擔憂。

塑料製品批發商:對我們批發商來說時間太短了

記者:你說什麼短?怎麼說呢,庫存短,不敢壓貨,(對生意)肯定有影響。

▲消費者

比如說你亂扔塑膠袋,或者是像一些超市(銷售)塑膠袋,那就是懲罰、罰錢。

▲消費者

政府部門就是監管不力, 如果政府部門把這(加強)監管了, 哪個都能管住、能限制住,不是限制不住,還是(要)實實在在管這個事。

▲消費者(生產方)多推出一些結實、耐用的(環保)袋子(替代塑膠袋), 然後加大推廣力度進行宣傳, 這樣會加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消費者

那你除了超市,其它地方各個小店、包括我買書的書店,都是塑膠袋。 那你如果出一個可替換的東西來說,那就額外增加成本,如果這個成本大家都能接受, 那它(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肯定就會被接受了。為啥紙袋子推行不下來,那就是貴嘛,大家不願意掏這個本錢,大家沒辦法用它。

不管怎麼說,新限塑令的出臺是件好事,畢竟對於我們的生活和環境都有極大好處。希望相關機構加大宣傳,強化監管,引導消費者樹立環保意識、積極使用環保 「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只要大家齊心合力,「新限塑令」才能落到實處,我們生存的家園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記 者|張鵬飛攝 像|張 鑫

編輯:韓睿

相關焦點

  • 西安「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還有商家使用普通塑膠袋嗎?
    目前,西安最強「限塑令」已實施一周記者走訪發現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有的行業在市場上臨時購買可降解塑膠袋目的就是為環保盡一份力但也有部分街頭早餐店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
  • 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 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
    來源:新華社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各地近來也相繼推出了新版「限塑令」。「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限塑令」至今,一段時間內,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有所減少。但近一兩年來,在一些農貿市場,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出現反彈。同時,外賣、生鮮電商成為塑料製品使用大戶。
  • 西安「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街頭早餐店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
    西部網訊(記者 高冠濤)2021年伊始,西安實施最嚴限塑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及一次性塑料吸管,各大超市、奶茶店等紛紛更換可降解塑料製品。政策實施一周,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在走訪中卻發現,佔據龐大市場的路邊「早點鋪」中,大多商戶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限塑令下 多早餐商戶仍在使用一次性塑膠袋「一個八寶粥、兩個肉包子。」「X元,您拿好。」掃碼付款後,西安市民範先生開始了一天的早餐時間。「我感覺早餐行業,商家仍然在用之前的那種一次性塑膠袋。」
  • 西安限塑令:2020年底前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西安限塑令:2020年底前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根據新印發的《西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以及餐飲行業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最嚴限塑令」引熱議 哪種塑膠袋可降解?
    那麼,可降解購物袋與傳統購物袋如何區分,西安市場目前提供的購物袋是否為可降解購物袋?  市民:分不清哪種塑膠袋可降解  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目前超市內提供的塑膠袋仍多為有PE標誌的傳統塑膠袋。「不知道有什麼區別,商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受訪市民大多如此表示。  正規生產的塑膠袋必須有標準及使用材料的標示,可視為塑料製品的「身份證」。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市面上的不同塑膠袋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新老「限塑令」能否真正限塑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新老「限塑令」能否真正限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12年前的「六一」不僅是兒童節,更是「限塑令」實施的日子。這份「限塑令」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十多年間大大小小的商超塑膠袋隨處可見,「限塑令」仿佛被集體遺忘。
  • 「最強限塑令」下,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
  • 超薄塑膠袋在滬"大行其道" "限塑令"已成空文?[圖]
    超薄塑膠袋到處都是 「限塑令」變一紙空文    2月21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區宜川路菜市場,上百個攤位上,紅色和白色的塑膠袋成了買賣雙方交易的「必備品」。和「限塑令」下發前一樣,商販們免費贈送著超薄塑膠袋,市場裡少有提著菜籃子來買菜的市民。「他們免費給袋子,我還拿籃子幹嘛,這個袋子拿回家還好裝垃圾用。」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限塑令」真的起作用了嗎?記者調查:普通塑膠袋仍大行其道
    近日,隨著《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文件、法規的出臺和施行,湖南、安徽等多地相繼推出新版「限塑令」,全國各地更是掀起了一股新的「限塑風」。其實,從2008年6月起,我國就已經開始實施「限塑令」,並展開了大規模的針對塑膠袋的整治行動。
  • 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新限塑令面臨什麼挑戰?
    12年過去了,隨著居民消費場景的日益豐富,曾經的限塑管理渠道顯得過窄,單純的價格槓桿已經很難控制眾多的消費角落。今年年初,新版限塑令應運而生。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按照計劃時間表分步進行塑料汙染處置。那麼,限塑令要想執行到位,還有哪些挑戰要克服?
  • 「限塑令」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緊俏,生產機器也供不應求
    本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限塑令」進入倒計時,市場上,商家正採取替換措施。傳導到生產端,「限塑令」也給產業鏈帶來影響。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市場上,不僅可降解塑膠袋供不應求,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的機器也已經供不應求。
  • 環保前沿|「限塑令」變「禁塑令」,以後還能不能用塑膠袋了?
    2008年6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限塑令」,即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這條規定被認為是減少塑料汙染的一大步,對環境保護有著重大作用。然而,在十餘年的實踐過程之中,「限塑令」逐漸變為「賣塑令」,成為大超市商場的斂財工具,法令形同虛設。同時,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外賣與快遞物流行業飛速發展,塑料汙染進一步加劇,塑料治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不用塑膠袋怎麼辦?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鼓勵探索「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新「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離新「限塑令」正式實施已不到10天,貴陽的超市、農貿市場、外賣商家等準備情況和影響如何?超市:普通塑膠袋仍然普遍連日來,記者走訪貴陽多個大小超市,看到普通塑膠袋使用情況仍然普遍。「目前兩種塑膠袋都在使用,不過從2021年1月1日,普通塑膠袋將全部下架,只提供可降解的塑膠袋。」沃爾瑪貴烏北路店的店長李暉告訴記者,對於即將實施的新「限塑令」,超市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記者還走訪了部分藥店,藥店工作人員基本上對新「限塑令」都不知道,也暫時沒有收到相關要求和通知。
  • 新限塑令來了!今年底,濟南青島等地外賣將禁用這種塑膠袋
    新版限塑令來了。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汙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外賣、快遞行業迎來限塑令近年來,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業態帶來的快遞塑料包裝、外賣塑料餐具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意見提出了在電商、快遞、外賣等領域逐步禁限部分塑料包裝物使用的具體要求。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現代快報訊(記者江楠張瑜趙丹丹文/攝)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升級版的「限塑令」出爐。《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西安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兩重天 有超市半個月使用塑膠袋減少...
    2021年1月1日起,西安開始實施最嚴格的「限塑令」,目前使用情況到底怎麼樣?記者用兩天時間調查走訪了我市幾家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藥店、餐飲業,發現各大超市、藥店均已全面推出了環保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然而農貿市場和餐飲企業卻仍然繼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倒計時,你使用的塑膠袋能降解嗎?
    其中,第一個時間節點是在今年年底,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禁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集貿市場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也要進行規範和限制。升級版"限塑令"實施進入了倒計時,今天(12月22日),記者對相關場所進行了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