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亂套!晶片禁令產生副作用,歐洲13國宣布,晶片格局生變!

2020-12-28 晶片大學

為了打壓華為5G,美國開始對華為的晶片產業鏈下手,導致華為的晶片受損嚴重。截至目前為止,雖然有多家供應鏈宣布恢復晶片供應,但是華為需要的5G晶片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這導致華為手機業務因為缺芯陷入困境。

為此,中國半導體展開了一場自救行為。我們之所以在半導體領域和美國差距大,是因為我們缺人才,缺技術。為此,我們成立了晶片大學,通過培養人才來攻克相關技術。同時,為了解決國產晶片中材料問題,國家也開始著手加速這一領域的材料研究。同時,中科院明確表態將會入局半導體相關領域,推動國產晶片的國產化進程。

如果這種核心技術無法掌握在自己手裡,那就只有被卡脖子的命運。華為的遭遇讓歐洲國家也開始了產業鏈的自救行為。最近,芬蘭、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13個歐洲國家開始抱團,籤署了一份協議。

據協議中透露的消息顯示,這些國家將聯手研發半導體的核心技術,從而實現去美化。不僅如此,13個國家將半導體技術的研發上升到了國家層面,試圖實現晶片去美化。因為華為事件已經讓全球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目,如果不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那麼歐洲未來的半導體產業也將會被卡脖子。

但是對於歐洲來說,自身本來就有極強的半導體基礎,ARM晶片架構公司就是歐洲的,就算蘋果、高通都離不開ARM的架構技術。所以從技術基礎來看,歐洲在半導體領域有其自身的優勢。

而美國的禁令不僅將自己的優勢拱手相讓,還會讓全球更多的國家加入到晶片去美化的進程中,屆時,美國一家獨大的技術優勢將不復存在。

美國不會想到,一次對華為的晶片禁令,會讓自己成為全球半導體的敵人,而這次禁令,最終也將會葬送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

而對於華為以及中國半導體來說,這次一次挑戰,更是機遇。

相關焦點

  • 晶片行業亂套了!歐洲13國宣布決定,美國的如意算盤要泡湯了?
    讓人意外的是,在中企和美企之間勝負未分的情況下,歐洲13個國家也參與到半導體行業當中,這讓晶片行業徹底亂套。據媒體報導,在歐洲地區,德國和法國等13個核心國家宣布決定,明確表示將對晶片行業和半導體領域進行投資,以便增強歐洲在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 全球晶片格局再度生變,歐洲13國宣布決定,新一輪洗牌開始
    由於受到美國的禁令,導致晶片這個產品,卻制約了華為這家公司在手機產品產量上的提升。由於在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品牌已經超過三星,成為了全球出貨量第一的品牌。顯而易見,實力足以證明打得下江山,憑藉的便是自有實力。美國抽離了最關鍵的晶片,打出了一張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牌,導致了卡脖子的後果。這樣的行為,也讓我國意識到了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 歐洲13國宣布決定,全球晶片行業迎來變局
    所以歐洲一些國家就開始掀起了一場「自強」風暴,根據外媒報導,在幾天前,包括德國、法國在內的13個歐洲國家共同宣布了一項決定,計劃聯手投資至關重要的晶片以及半導體技術研發。
  • 亂套了?臺積電突然宣布、歐洲17國正式確認,餘承東果然沒說錯
    ,這種情況下難免讓人犯嘀咕,美國企業相當於有了優先權,而一紙禁令,困住的是其他成千上萬的半導體巨頭。因此,大家的不滿日益增多,現在,算是徹底亂了。臺積電突然宣布近日,臺積電宣布提升晶片代工所需要的成本,並且會取消8寸晶圓代工的優惠折扣。原本臺積電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晶片代工訂單,所以會給一些主要客戶大概3%的折扣,可別小看這3%,在數量龐大的訂單面前,能省下一大筆錢。
  • 晶片禁令「大反轉」!又一晶片巨頭高調宣布:願為中國代工晶片
    晶片禁令下,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發生巨大的變化。事實證明,對於中國這個數千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各大晶片巨頭都開始撇開美國,向中國投懷送抱。隨後兩月,該禁令再度升級,使得華為繼無法自研晶片後,第三方採購的渠道也徹底被封死。9月15日後,全球多家晶片巨頭陸續宣布對華為斷供。其中包括了日本鎧俠、東芝、索尼;韓國的三星、LG、SK海力士等等。當然,介於華為在全球市場巨大的體量,這使得晶片巨頭的營收遭到了重創。
  • 晶片禁令副作用開始!全球晶片加速「去美化」,全力爭取中國市場
    晶片禁令是從9月15號的時候開始的,原本晶片禁令只是針對於華為,但是現在事態的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的預期,因為晶片禁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連美國也開始無法承受這個後果。晶片禁令副作用開始!全球晶片加速「去美化」,全力爭取中國市場。
  • 亂套了?歐洲17國正式決定,被比爾蓋茨說對了?
    就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對於晶片也公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表示限制了晶片的出貨,相當於逼迫中國自己製造晶片,那麼這樣真的好嗎。要知道每年我國為美國晶片市場貢獻了多少的營收,相當於將這個市場直接推出去,這樣對於我國來說或許創造了一次機遇。
  • 歐洲萬萬沒想到: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禁令,卻讓自己成為「犧牲品」
    時隔兩個月後,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再次升級。美國這一舉動,將大肆破壞全球半導體產業鏈。而據事實證明,這一預測正在實現。時隔兩月後,這一禁令再度升級。如今的華為,已經不能繼續自研麒麟等多系列晶片,並且不能採購任何包含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換言之,華為多項業務、眾多產品,介於美國對其半導體技術出口的限制,已經無法繼續生產。而美國這樣霸權行為,也在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產生著消極的影響。
  • 美國對晶片的新禁令,會改變晶片行業的格局以及手機的市場分配
    美國對於華為的科技打擊已經持續一年多,目前美國商務部又宣布進一步加大對華為及其子公司的限制,據報導稱,美國將會把華為的38個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並於9月15號生效。,美國對於華為的5G禁令升級到晶片產業鏈的禁令,這無疑也嚴重損害了其美國企業的利益。
  • 徹底亂套了!美國晶片巨頭正式宣布,專家警告:必須阻止這場交易
    在幾天前,美國晶片巨頭AMD正式宣布,以350億美元的全股票價格收購FPGA晶片巨頭對於這場交易,很多業內人士評論:徹底亂套了。甚至還有專家在網上進行警告必須阻止這場交易,因為賽靈思公司作為FPGA晶片的開創者,目前已經成為了這一塊領域當之無愧的第一名,而AMD收購了它之後,就能進一步提升其在市場中的地位,與英特爾一起形成近乎壟斷的局面,而壟斷的結果也能猜得出來:可以肆意的漲價。
  • 華為晶片穩了!上海微電子正式宣布,美國對華為晶片禁令徹底破產
    眾所周知,晶片產業是現代製造業的基石,沒有先進的晶片產業,就沒有先進的現代製造造業,先進位造業也就成了無本之源,無本之木。長期以來美國把持著全球50%以上的晶片出口,去年中國進口的晶片超過了3000億美元,其中一大部分落進了美國的口袋。為此,中國重金全力投資晶片產業,我國也湧現出了中芯國際、華為海思這樣的一大批晶片設計和製造企業。
  • 徹底亂套了!美國科技巨頭出手,這結果是華為不想看到的
    徹底亂套了!「徹底亂套了」!有半導體領域的專家表示,軟銀將ARM出售給英偉達,這意味著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將進一步擴大,如果這一交易達成,意味著美國已經間接掌握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命脈。這樣一來,全球半導體行業將徹底亂套,未來各國半導體產業的興衰將掌握在美國手中。
  • 無視美國禁令 歐洲晶片巨頭加大供貨搶佔中國3000億美元市場
    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中國晶片市場的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而在這個時候,川普突然宣布全面切斷對中國的晶片,中國晶片市場的下半場和明年以後,美國都不要了嗎?白宮在晶片禁令中說得很清楚,從9月15日開始,任何美國公司,以及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未經美國同意,都不能私下向華為出售晶片。這已經不是七傷拳了,這是徹底傷敵八百了。
  • 美國禁令被無視,歐洲晶片巨頭供貨中國,誓要拿下3000億市場
    ,隨著中國疫情問題的逐漸解決,經濟發展問題也被提上日程,誰想美國竟下達禁令,禁止一切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售智能晶片,但是金錢的誘惑是無限的,歐洲晶片巨頭乘虛而入,全力供貨中國,美國禁令被無視,誓要拿下三千億市場,看來川普這波虧慘了。
  • 2020年存儲行業十大事件:全球格局生變、價格跌宕起伏、國產晶片...
    打開APP 2020年存儲行業十大事件:全球格局生變、價格跌宕起伏、國產晶片承壓突圍!首先,價格漲跌出乎尋常,年初DRAM、NAND因為疫情原因產能供應不足,價格大漲,行業預計今年全年存儲都將處於持續上漲的趨勢,然而第二季度開始存儲價格開始下跌,9月因為華為禁令更是引起NAND、DRAM價格暴跌,不過市場預計隨著數據中心建設加速,明年存儲價格將有望回調。   其次,SK海力士發起收購英特爾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足以顛覆全球NAND市場的競爭格局。
  • 歐洲17國成立晶片聯盟後,華為拉出兩頭「猛獸」
    變動雖不大,但足以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美的壟斷局面2018年之後,憑藉著在晶片以及作業系統上的巨大優勢,華為、中興、中芯國際以及大疆等等中國科技巨頭被無情的打壓,美國此舉太明顯了,就是想要抑制中國科技的崛起。除了來自美國的壓力之外,歐洲的科技企業也被捲入了這場無聲的戰爭之中,就比如荷蘭的ASML。
  • 面對晶片禁令,華為「最強靠山」出手:美國技術或被徹底「遺棄」
    晶片禁令已經徹底實施,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發生著巨變。在一系列制裁舉措的背後,引發了「中國芯」的自我反思。在過去兩年裡,無論是相關供應鏈被限制,還是系統服務被禁用,甚至是5G市場被區別對待,華為都能對美國禁令屢次實現突破。今年美國針對晶片領域,對華為實施了「掐喉」舉措。這一次,受限於我國半導體行業的技術水平,華為徹底「無解」了。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旬,美國曾以同樣的方式針對中興,受限於晶片的斷供,中興在一夜之間陷入了癱瘓。
  • 晶片禁令「連鎖效應」出現:臺積電發起反擊!高通怎麼都沒想到!
    晶片,在數月以來成為全球相關行業的熱門話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美國對半導體產業單一環節肆意的打壓和制裁,使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產生巨大變化。在事後數日,華為正式宣布將海思「扶正」。今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修改部分出口規則,來限制華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僅過兩個月,晶片禁令再度升級:繼無法自研晶片後,華為對外採購的通道,也徹底被封死。
  • 無視美國禁令,歐洲晶片巨頭加大供貨,搶中國3000億美元市場
    2018年,全球晶片產量為4688億美元,其中今年中國進口晶片總價達到3120億美元。換句話說,2018年,全球66%的晶片被中國購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儘管疫情造成全球經濟低迷,但中國已恢復正常生產生活。今年,中國仍將從外界購買超過3000億美元的晶片。
  • 餘承東正式宣布:美國晶片禁令「無解」!但我們已有「B方案」
    美國商務部於今年5月15日發布的最新禁令,讓華為晶片陷入了「困局」。日前,華為餘承東也表示:晶片禁令是「無解」的。在以往的禁令措施發布後,華為屢次取得突破,而這一次,當人們再次期待奇蹟發生時,華為卻發聲了。在8月7日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餘承東正式表態:華為將在9月發布mate40系列,而麒麟9000晶片將是最後一代麒麟高端晶片。餘承東的表態,無異於再說:美國的禁令這次是真的無解。甚至,一些媒體認為:麒麟9000是麒麟系列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