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技提升導致眾多行業變革,其中手機行業最為明顯。在功能機時代,諾基亞全球稱王,國內山寨機泛濫;智能機時代,三星取代諾基亞,國產品牌強勢崛起。
在這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中,不少新秀轟然而立,也有不少昔日老牌巨頭一蹶不振甚至破產清算,天語就是其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天語朗通成立於2002年。在那個年代,中國手機市場正處於野蠻生長狀態,天語朗通憑藉渠道優勢突出重圍,成為當年的國產手機天王,實力比肩華為聯想。
但在2006年之前,天語還不是「正規軍」。2002年,天語創始人榮秀麗在銷售端掌握豐富經驗後,一腳踏進手機製造行業,利用自身優勢以租用的方式生產貼牌手機。
一時間,天語成為國內手機市場中的知名山寨機,直至2006年,天語才拿到了手機生產牌照,成為「正規軍」。此後,天語採用「買斷」模式將更多的利潤下放給經銷商,在利益捆綁的情況下,天語手機銷量大漲,2007年出貨量就達到了1700萬臺。
次年,天語手機銷量超過2400萬臺,銷售額高達80億元,在國內手機市場中的影響力不輸聯想、華為等品牌。遺憾的是,走上巔峰天語並沒有輝煌多久,在功能機轉向智能機的時代更迭過程中,既沒有技術也沒有工廠的天語因為三次失誤徹底沒落。
這三次失誤分別是,在安卓走紅的同時押寶微軟手機作業系統;幡然悔悟回到安卓陣營後並沒有深入開發;跳出安卓陣營選擇了阿里YunOS。三次更換系統,讓根基並不深厚的天語元氣大傷,同時,小米、OPPO以及vivo等國產廠商迅速崛起,天語的市場份額被不斷吞噬。
智能機市場的發展速度眾所周知,因此沒落之後的天語很快就消失在了消費者的視線中,2015年市場前五名就沒有了天語的位置。如今,天語已經被大多數消費者遺忘,但還沒有徹底失敗,據筆者了解,天語同其他沒落的手機品牌一樣,靠賣老人機續命。
在京東公布的品牌累計銷量榜中,天語已經淪落到同諾基亞、三星等在華被邊緣化的品牌相同的地位。
對於天語,你還有印象嗎?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